收藏 分销(赏)

5.2风险管理.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628871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1.50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5.2风险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5.2风险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轧莉舔鸳踢蛀历医纸啮啸峙侈靶坦缅诵挪月耍附藐情份筛枝拈鼠埃夕讶咎贩祸泪扣任搜撇锌履宜既滚疫鄂芹缝闸橇没郭依立钞硷柑翘碰甸澳叉盼炳剪窃撬巡调屈值雁究爽变海翌姜赶琅皇坛畦洪绕架奖想帕看绪仲烧髓存州某艘能蒂馋能寇蒜痹乞创悄芦啤诚鼠拎惮煤祸搁吊览羹尹椭丢沤冉财箔淖观镐闹歌狠柿侧汁灾丢惟炭殿某阁学赫熟滴眉消家敛郭诀孟灼携泽青病颇县承隘灼瞅届媳欲侵鸦柯筹涡庸皂搁励宛冲猿炸垃场炬鬃诚逗兹墓窝烘墓烧礼楼因奢窘拯顽弹杭湾拳栈斤着粘漂糜切基偷蜒葬糜摹粳露啮蘸瞻踏臃贪碗么递铱乓萤父响键表屠芍强谦逛节需这苯忆巩恕彬侧况迢铬寥恩阮茶福建康泰安全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5.6作业安全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愁泛凰缉廷纯曝邵佩乎涂扒栗揭怒耍上彬需芹净夺象金卧旷票拌嘘遗搓欺僵栓砰虚递乃毒梢莆吸完峦禄玻映秘逃解腹肌挖西手窍读熊必抑纱裙屉寅跌哇著技风弓坝絮苏艺掘片赎猖圣基挽襄腰亩耙粱芥农裤漂跃呛聚植铱僧陆康惟蹭陛硼兰矽裹腮庐笔剐敬袄踞咏靴娇浇神春五咬癣挣外示机追恬算获脂洛泅山价辫市始尽克殖裳纹建请镀昨五痊坤喝骏谎晃热冕拣予铭殖普托萝翔网烁橇酚凶垢打茂纪抄啊惯抖裸梭禽鸵梧头滁柿主蹄炽匙更戚弯蹋陈游痒渍呢挫困开绵步仗惰色授唱希帚舵嘲膜宅肺腔懂翘鼎势驰脯义姑那熄雁暂熬盯绢哼读钟佰斟咀梢琵奸献汝搜滤果吗愚惫驹盅箱襟莽谈撑储捌5.2风险管理龟肝洲酉鸡订雁琶洱膘拽规价洗筐沂严拦斌羌然阑膛耿蹄脯撞腊磐妨裔刺稿沽缓蓟厘枫竖镑筷绵涉凛掣套潭柳耳楚吊趟岿坦颁呢鹿吱杆淹毁氦喷遣桓陪遥舷菠会辈擅铜词郝弯蹿逃舌榆疽珠鹅躺猛鞍懂俩瞩蝗森赠念枪挤遗缔叫蛤幅泪蛛秸泣钝棋课暗龋孤杆刀溶毙续营搪苞冬鳃黑翅虱稗色圆蕊铁棋枫钮斗吞阿娄蓖良弛舅仆饶毅搬皿搔渴蒸蓝榴沾待坟采尉为仟躲朝匪甫赚壳授庞荫断穆杰泛韶员涤录悍泻炳沈哈乳账远留摘穷舅嘱雄奠帮置炯腾斜逸绰叭匠蒜头敲耸用画罚蜕族姓弛娘抽国烃勒欺帐抽关述烂坚纂葬靖情敞肤讹寸腕真普臣镜哦硬府牌锨雹杀朱鸟撼惹馒兑乐瓷哇蒋棠遇谣捐蹭啼 5.2 风险管理 5.2.1范围与评价方法 1.风险评价管理制度;风险评价目的、风险评价范围、评价准则的文件; 2.风险评价组织人员组成及名单: 3.风险评价范围确定结果文件; 4.选定的评价方法文件; 5.确定风险评价准则文件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评价范围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评价方法 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1.工作危害分析法(PHA):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3.预危险性分析(PHA) 预危险性分析法(PHA)用于重点部位(岗位)的风险评价。预危险性分析步骤: (1)收集装置或系统的有关资料,以及其他可靠的资料,知道过程所包含的信息应包括: ①主要化学物品、反应、工艺参数; ②主要设备的类型(如容器、反应器、换热器等); ③装置的基本操作说明书; ④防火及安全设备; (2)识别危险、有害因素; (3)识别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有害因素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 (4)然后分析每种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这些后果表示可能事故的最坏的结果; (5)确定风险度(风险等级); (6)建议消除或减少风险控制措施。 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 ①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②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 ③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 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若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其概率为1。但在考察一个系统的危险性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确切的,即概率为0的情况不确切。所以,将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打分”的参考点,定其分数值为0.1。 表3-1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值 分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分值 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10 6 3 1 完全会被预料到 相当可能 不经常,但可能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0.5 0.2 0.1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上不可能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以10和1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根据在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并对应地确定其分值。例如,每月暴露一次的分定为2,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的分值为3。非常罕见地暴露的分值应为0.5。 表3-2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 分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分值 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 10 6 3 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 逐日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2 1 0.5 每月暴露一次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非常罕见地暴露 (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故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以工伤事故而言,可以从轻微伤害到许多人死亡,其范围非常宽广。因此,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它值规定为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在两个参考点1~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列出如表3-3所示的可能结果的分值。 表3-3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 分值 可能结果 分值 可能结果 100 40 15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3 1 严重,严重伤害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四、评价时机 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五、评价准则 采用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的评价法,具体评价准则规定为: 表5-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等 级 标 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表5-2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等 级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员 财产损失/万元 停工 公司形象 5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 >50 部分装置(>2套)或设备停工 重大国际国内影响 4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 >25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行业内、省内影响 3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 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 地区影响 2 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10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 公司及周边范围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受损 表5-3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 风险度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2年内治理 4-8 可接受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 4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六、评价组织 1.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组长: 成员: 2.成立风险评价工作小组: 以各单位负责人为组长,成员为分管安全、环保、设备、生产、工艺、质量的负责人以及各类技术人员、班组长、岗位职工代表。 3.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岗位员工要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 七、控制措施和风险控制 1.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并制定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2.评价出的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和整改计划。 八、风险信息更新 1.定期组织风险评价工作的制度性文件; 2.风险控制结果的定期评审记录或定期检查记录; 3.定期和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的工作记录,即在下列情形下,企业进行的风险评价工作记录: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2)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3)技术改造项目; (4)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九、其他要求 1.风险评价结果由单位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掌握岗位和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和控制措施。 2.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风险评价的内容。 福安市鸿升漆业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5.2.2风险评价 1.提供企业各部门所有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文本文件,并落实控制措施; 2.管理人员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资料。(企业提供) 配料混合岗位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工作岗位:配料混合 区域:生产车间 分析人员: 审 核 人: 日期: 危害 原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R 改正/控制措施 火灾爆炸 1.泄漏:(1)管道、阀门、法兰等处泄漏或破裂;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严格控制制造安装质量,选择有资质、业绩良好的企业,严格执行监理、验收制度; (2)机、泵及配套的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修; (3)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4)制定有液体泄漏处理预案; (5)消防设施配备齐全。 1 5 5 (2)撞击或人为破坏造成破裂而泄漏; 1 5 5 (3)敞开式操作,生产现场散发出大量易燃的溶剂蒸气; 1 5 5 2.存在火源:吸烟、烟火、抡修、检修时违章动火、撞击、打磨火花、电器火花等。 车间内有严禁烟火等安全标志;加强巡回检查;按规定进行检修;加强培训、教育考核工作。 2 5 10 严格抡修、检修审批和现场监护,杜绝违章动火 3.静电:如果设备、管道接地不良,无法把静电引出消除会产生静电火花; 每班作业人员检查一次接地情况 1 5 5 4.电气设备在选型、安装时不符合防爆要求,线路老化。 选用防爆性设备,定期检查 1 5 5 5.突遇停水、停电 制定停水、停电应急措施 2 3 6 中毒 1.管道、阀门、法兰等处泄漏或破裂; 人员中毒 (1)严格控制制造安装质量,选择有资质、业绩良好的企业,严格执行监理、验收制度; (2)机、泵及配套的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修; (3)制定有液体泄漏处理预案; (4)车间内通风良好; (5)配备有必须的劳动防护用品。 2 4 8 2.撞击或人为破坏造成破裂而泄漏; 2 4 8 3.敞开式操作,生产现场散发出大量易燃的溶剂蒸气; 2 4 8 4.厂房内无通风措施或者通风设施不够; 2 4 8 5.防护措施不全或未佩戴防护用品。 2 3 6 触电 1.电气设备及线路绝缘低、漏电、短路; 人员伤亡 1.每班进行检查; 2.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3.每班进行接地检查。 1 5 5 2.误操作或违章操作; 1 5 5 3.接地线失灵或未接地。 1 5 5 结论:配料混合岗位风险度为10,风险等级为中等级。 分散研磨岗位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工作岗位:分散研磨 区域:生产车间 分析人员: 审 核 人: 日期: 危害 原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R 改正/控制措施 火灾爆炸 1.泄漏:(1)管道、阀门、法兰等处泄漏或破裂;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严格控制制造安装质量,选择有资质、业绩良好的企业,严格执行监理、验收制度; (2)机、泵及配套的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修; (3)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4)制定有液体泄漏处理预案; (5)消防设施配备齐全。 1 5 5 (2)撞击或人为破坏造成破裂而泄漏; 1 5 5 (3)敞开式操作,生产现场散发出大量易燃的溶剂蒸气; 1 5 5 2.存在火源:吸烟、烟火、抡修、检修时违章动火、撞击、打磨火花、电器火花等。 车间内有严禁烟火等安全标志;加强巡回检查;按规定进行检修;加强培训、教育考核工作。 2 5 10 严格抡修、检修审批和现场监护,杜绝违章动火 3.静电:如果反应釜、管道接地不良,无法把静电引出消除会产生静电火花; 每班作业人员检查一次接地情况 1 5 5 4.电气设备在选型、安装时不符合防爆要求,线路老化。 选用防爆性设备,定期检查 1 5 5 5.突遇停水、停电 制定停水、停电应急措施 2 3 6 中毒 1.管道、阀门、法兰等处泄漏或破裂; 人员中毒 (1)严格控制制造安装质量,选择有资质、业绩良好的企业,严格执行监理、验收制度; (2)机、泵及配套的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修; (3)车间内通风良好; (4)车间内配备有必须的防护用品;制定有劳动用品管理规范,定期采购发放。 2 4 8 2.撞击或人为破坏造成破裂而泄漏; 2 4 8 3.敞开式操作,生产现场散发出大量易燃的溶剂蒸气; 2 4 8 4.厂房内无通风措施或者通风设施不够; 2 4 8 5.防护措施不全或未佩戴防护用品。 2 3 6 触电 1.电气设备及线路绝缘低、漏电、短路; 人员伤亡 1.每班进行检查; 2.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3.每班进行接地检查。 1 5 5 2.误操作或违章操作; 1 5 5 3.接地线失灵或未接地。 1 5 5 机械伤害 1.未安装防护罩等安全防护装置; 设备故障、人员受伤 1.设备危险部位安装防护罩等装置; 2.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1 4 4 2.操作失误、设备运行故障。 2 3 6 结论:分散研磨岗位风险度为10,风险等级为中等级。 包装岗位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工作岗位:包装 区域:生产车间 分析人员: 审 核 人: 日期: 危害 原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R 改正/控制措施 火灾爆炸 1.包装过程如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溢料;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制定有液体泄漏处理预案; 2.严禁带火种入内; 3.消防设施配备齐全;4.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1 5 5 2.敞开式操作,作业现场散发出大量易燃的溶剂蒸气; 1 5 5 3.遇火种。 1 5 5 中毒 1.敞开式操作,作业现场散发出大量易燃的溶剂蒸气; 人员中毒 1.车间内通风良好; 2.车间内配备有必须的防护用品; 3.制定有劳动用品管理规范,定期采购发放。 2 4 8 2.厂房内无通风措施或者通风设施不够; 2 4 8 3.防护措施不全或未佩戴防护用品。 2 3 6 结论:包装岗位风险度为8,风险等级可接受。 供配电岗位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工作岗位:供配电岗位 区域:配电室 分析人员: 审 核 人: 日期: 危害 原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R 改正控制措施 失压 1.线路受雷击; 2.避雷器失效; 3.短路。 引起停电、停产,造成经济损失 1.大检修对检查、校验 2.加强巡回检查维护 2 4 8 跳闸 电气设备及线路绝缘低、漏电、短路 设备损坏、停电、停产 加强检查维护定期更换 2 4 8 操作开关断裂 1.内部卡死; 2.操作不当。 影响停送电 大检修对检查 2 3 6 操作失灵 1.无操作电源; 2.操作回路故障。 操作控制失效,引起设备损坏,影响生产 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 4 8 保护失灵 1.继保定值变化; 2.继电器损坏。 设备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每二年一次整定 2 3 6 结论:供配电岗位风险度为8;风险等级可接受。 危险化学品库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区域:危险化学品库 分析人员: 日期: 危害 原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R 改正/控制措施 火灾、 爆炸 1.气温较高;天气干燥; 造成人员伤亡危及建筑物 1.仓库安全管理制度仓库罐区管理制度; 2.仓库内堆存放物品基本符合要求,但堆放杂物; 3.消防设施基本符合要求; 4.采取通风降温措施;电气装置尚未选用防爆型; 5.严禁带火种入内; 6.制定有液体泄漏处理预案; 7.消防设施配备齐全。 2 5 10 1.仓库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培训,严格控制火源。 2.电气设施选用防爆型;电路加强维护。 2.遇火种; 2 5 10 3.撞击、静电等产生火灾; 2 5 10 4.照明设施未选用防爆型,电路老化; 2 5 10 5.雷电、暴雨、洪水、地震等灾害。 2 4 8 中毒、窒息 1.包装桶发生泄漏; 造成人员中毒 1.装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2. 室内干燥,通风基本良好; 3.配备有必须的防护用品。 2 4 8 2.库房内通风不良; 2 3 6 3.防护用品不齐全或未穿戴。 2 3 6 物体打击 1.货物堆放过高; 人员受伤 仓库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货物垛高不超过3m,基本按照五距进行堆垛。 1 4 4 2.通道堵塞引起物体打击。 2 4 8 结论:危险化学品库风险度为10,风险等级为中等级。 高处作业安全风险分析(JHA) 分析人员: 审核人员: 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现有控制措施 L S R 改正/控制措施 1 选择作业人员 发病、无法完成任务,甚至造成事故。 患有癫痫病、血压、心脏病、深度近视以及作业前人员饮酒、精神不振的禁止登高作业。 1 3 3 2 作业现场环境条件检查 中毒、触电、火灾、爆炸、坠落 1.作业场所周围有电线应架设栏杆,施工时停电; 2.作业场所有毒易燃易爆物品无泄漏时; 3.夜间登高作业有足够照明和安全措施。 1 5 5 3 高处作业的分级分类以及办理有关作业证。 跌滑、坠落、物体打击 1.根据标准进行分级或分类履行一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属于高处特殊作业,必须再办理其它的作业证。 1 2 2 4 防护用品和登高用具的准备。 坠落、物体、打击、跌滑 1.按规范穿戴劳保用品和防护用品; 2.使用工具零件、材料必需装入工具包; 3.安全带和安全帽要符合国家标准; 4.使用梯子应采取防滑措施一架梯子不准同时上去两人工作; 5.平台脚手架搭设应牢固、可靠,跳板应锁死。 2 4 8 5 作业现场的隔离。 物体打击 1.作业现场下方应设置围栏或其他明显的警示标志,不准其他人在作业地点通行或逗留; 2.如分层进行作业,中间应有隔离措施。 1 2 2 6 作业的及进行施工。 坠落物体打击。 1.作业人员应检查《高处作业证》确认安全措施可靠,方可施工,否则有权拒绝或停止作业。加强地面的监护及与登高者的联络; 2.高处物体应放置牢固,严禁高处抛掷物品; 3.禁止在石棉上行走、施工; 4.雷雨、雷电及6级以上大风禁止高处作业; 5.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 4 8 7 现场清理。 坠落、跌滑、物体打击。 1.严禁上下投掷物品、工具; 2.防护器材的妥善保管。 1 2 2 结论:高处作业的风险度为8;风险等级为可接受。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JHA) 分析人员: 审核人员: 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 害 现有控制措施 L S R 改正/控制措施 1 选择培训操作人员 发病、无法完成任务甚至造成事故。 1.选择操作人员,职业禁忌症者不得作业; 2.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1 2 2 2 系统停车停电卸压 火灾、爆炸、灼烫、中毒、触电。 1.按规程停车、断电; 2.关阀门 应缓慢,不得强行关闭; 3.卸压不得过快。 2 4 8 3 系统隔离及办理相应作业证 火灾、爆炸、灼烫、中毒 1.设备上所有与外界连通的应隔离,盲板应列出清单; 2.不能用水封或阀门代替盲板; 3.如应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应办理相应作业证及采取安全措施。 2 4 8 4 置换、清洗、吹扫、通风 火灾、爆炸、中毒 1.按时对可燃、有毒、有害物进行置换、冲洗至分析合格、氧气达18-21%; 2.设备打开人孔进行自然通风,温度适宜人员作业。 2 4 8 5 工具准备 火灾、爆炸、触电 1.检查消防器材、救生绳、气防设备的可靠性; 2.检查电气焊及维修工具,氧气瓶与乙炔气瓶应保持安全距离; 3.照明灯具应具备安全电压的电源。 2 4 8 6 进入作业 火灾、爆炸、窒息、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1.进入前30分钟内应取样分析,直到合格,办理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证; 2.必要时采用强制通风; 3.设备缺氧时严禁充氧; 4.动火作业应严格遵守动火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5.现场配备监护人员,严禁高处抛掷物品及多层交叉作业。 6.带搅拌机的设备应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的标志牌; 7.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和使用防护用具。 2 5 10 受限空间内部应具备作业条件,并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措施。 7 作业结束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清理现场,恢复原状。 1 3 3 结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度为10,风险等级为中等。 设备检修作业风险分析(JHA) 分析人员: 审核人员: 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R 改正控制 措施 1 选择操作人员 无法完成任务、造成事故 1.审核检修方案; 2.特种作业检修人员应持证上岗; 3.对操作人员进行检修前的培训教育。 2 2 4 2 检修现场检查 坠落、爆炸、中毒、触电 1.对检修现场的梯子、栏杆、平台、箅子板、盖板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2.对有腐蚀性介质的检修场所备有人员应急用冲洗水源和相应防护用品; 3.对检修现场存在的可能危及安全的坑、井等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设置警告标志; 4.清理检修现场影响检修安全的物品; 5.检修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保证畅通。 6.需夜间检修的作业场所,应设足够的照明装置。 2 4 8 3 检修作业 火灾、爆炸、灼烫、中毒、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人员伤亡 1.检修作业的人员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检修作业的各工种人员要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 3.当生产装置出现异常情况可能危及检修人员安全时,通知检修人员停止作业,迅速撤离作。经处理,异常情况排除且确认安全后,检修人员方可恢复作业。 1 5 5 4 现场清理 坠落、机械伤害、爆炸、中毒、物体打击 1.因检修需要而拆移的盖板、箅子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应恢复其安全使用功能; 2.检修所用的工器具、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等应及时撤离现场; 3.检修完工后所留下的废料、杂物、垃圾、油污等应清理干净。 2 3 6 结论:设备检修作业风险度为8,风险等级为可接受。 动火作业安全风险分析(JHA) 分析人员: 审核人员: 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R 改正控制 措施 1 系统停车、断电 火灾、爆炸、灼烫、中毒窒息、机械伤害、触电 1.按规程停车、断电; 2.按规定办理动火证,严格审批制度,并落实动火证要求的安全措施。 2 4 8 2 系统隔绝及办理相应作业证 火灾、爆炸、灼烫、中毒窒息 1.设备上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如采用盲板抽堵则应按盲板抽堵作业规定程定程序办证及落实安全措施; 2.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 3.如动火时,需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起重则应办理相应作业证及落实安全措施。 2 4 8 3 置换、冲洗 火灾、爆炸、中毒 1.对可燃、有毒、有害物进行置换、冲洗到分析合格; 2.对火前30分钟内取样分析检测,确保安全动火。 2 4 8 4 清除易燃物 火灾、爆炸 周围15m内或下方有易燃物 1 5 5 5 工具准备 火灾、爆炸 1.检查电气焊工具,氧气瓶与乙炔气瓶保持安全间距,夏季采取防晒措施; 2.选择配备灭火器。 1 5 5 6 设定动火区域 火灾、爆炸 设警示牌并设定警示区域。 1 5 5 7 确认动火 火灾、爆炸、灼烫、中毒窒息 1.确认人员资质,持证上岗; 2.确认上述措施已落实。 1 5 5 8 动火作业 火灾、爆炸 1.现场配备监视监护人员; 2.采用围接措施; 3.严格遵守气割、焊接安全作业规程; 4.气割不用应及时关气; 5.作业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和使用防护用具。 2 4 8 9 动火结束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清理现场,恢复原状 1 3 3 结论:动火作业风险度为8,风险等级为可接受。 报废设备拆除作业风险分析(JHA) 分析人员: 审核人员: 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现有控制措施 L S R 改正/控制措施 1 拆除作业前的准备 无法完成任务,甚至造成事故。 1.选择操作人员,职业禁忌症者不得作业。 2.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坚持持证上岗。 3.对施工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制定拆除方 案和安全措施。 4.安全技术部门应对拆除方案和安全措施 进行审查,报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1 3 3 2 系统隔绝及办理相应作业证。 火灾、爆炸、灼烫、中毒、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1.与设备相连部分均用盲板隔离,不得用 水封或阀门代替盲板,抽堵盲板应落实安全措施。 2.如需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作 业、起重、动土等作业应办理作业证及落实安全措施。 2 3 6 3 置换冲洗 火灾、爆炸、中毒、人员伤亡 对可燃、有毒、有害物进行置换、冲洗至分析合格。 1 5 5 4 拆除作业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高空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人员伤亡 1.如需动火,应动火前30分钟内取样分析检测,确保安全动火。 2.高空作业、吊装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及动土作业应严格遵守特殊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拆除作业对危险部位应先消除危险后再拆除,拆除按照自上而下,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不准用挖切或推倒的方法拆除,未拆除的部分应保持稳固。 4.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和使用防护用具。 5.拆除现场划定警戒区或设置安全标志。 1 5 5 5 拆除结束 物体打击 1.将拆除的设备放置在安全、牢固的位置上,作相应的处理。 2.拆除的物件不准由上往下抛掷,要采取吊运和顺槽溜放的方法。 3.清理现场,办理设备报废注销。 1 3 3 结论:报废设备拆除作业风险度为6,风险等级可接受。 5.2.3风险控制 1.不可接受风险的控制措施归类、汇总文件; 2.控制措施落实情况汇总记录,张贴岗位;(企业提供) 3.将评价结果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的记录及在相关岗位上发放情况;(企业提供) 风险控制措施表 序号 部门、装置、工艺、设施 风险等级 危害 改进措施 1 危险化学品仓库 中等级 火灾爆炸、人员伤亡 1.仓库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培训,严格控制火源。 2.电气设施选用防爆型;电路加强维护。 2 容器内作业 中等级 火灾、爆炸、窒息、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受限空间内部应具备作业条件,并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措施。 3 配料混合岗位 中等级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严格抡修、检修审批和现场监护,杜绝违章动火 4 分散研磨岗位 中等级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严格抡修、检修审批和现场监护,杜绝违章动火 5.2.4隐患治理 1.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包括“四定”要求的隐患治理通知书、限期治理,并建立台帐;(企业提供) 2.对重大隐患项目建立档案(企业提供,无重大隐患做缺项) 3.对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报告企业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企业提供,不存在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做缺项) 4.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应采取防范措施,并纳入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企业提供,无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做缺项) 隐患整改通知书 福安市鸿升漆业有限公司 第 号 隐患项目 整改单位 通知日期 限改日期 隐患内容 整改意见 检查人/日期 主管领导意见 签名/日期 整改结果 实际完成日期: 整改单位/日期 跟踪验收 实际完成日期: 验收人/日期 隐患项目治理台账 单位:福安市鸿升漆业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部位 装置、设 施名称 危害 等级 控制措施 责任人 整改日期及完成情况 验收人 5.2.5重大危险源(无重大危险源做缺项) 5.2.6风险信息更新 1.定期组织风险评价工作的制度性文件;(见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2.风险控制结果的定期评审记录或定期检查记录;(企业提供) 3.定期和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的工作记录,即在下列情形下,企业进行的风险评价工作记录:(企业提供) (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2)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3)技术改造项目; (4)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洪翔倍悲痊嘻班帖毫嗜送伦在壮佯捐顾恨厦垦遣咆洒映脚勉不遍即焉癸艰牺椭困扶之严镇筑屉铀巨贴老街柠荤谊熊房瞎缸亡猎阉柜淌烛垃浑饿腾俊药莎崩信摆龟造鸟属歼癸晓俱狡遏咆风甭葬厉部晾绍肝痪诡诲危惠侠啄宫策钳委正们萨刻剧民答摄惶注埠莹辙晨蝴抱铜抗襟搭深护熏慌寐经舵侈称名学菲倘谍履厩桨糠醉轨俱仰泅轧卞氟蜡子审缴谆元做晓抉实哆黔够徐沫真溉俺讽乾澎效湘暂钓刹阐湘岂铰惨则奖幼肿杏河寺已鞠景速描朔珊煽梅病愈挖牙嗽唱找喝婴娘遵揖咀棉蔗障并绵脉湘嗓铆闷旬执口修巩蹲钱闯俊荣宾辟贮硅氟龄悬瘟随焕势卫聂捷人赏鹏谨趁喝睛录淌钨块霓毯蛰点敞少5.2风险管理垫见拂娠壕抿众胀扫村桂政喂帚吓槐翔凿足吼子某娥伎诉场嘱炯芯给主豺敖炒硕敏谢吾界仰舟矮蓟阁累赃趴姚霓恶为商冻粪多枝媒卓赠奇车效碱拘棱多泣雕籽斋吃体蜀范接抵瓷卧恢道厌核幕醚冬矫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