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机统一起来.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620455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机统一起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机统一起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机统一起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机统一起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机统一起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机统一起来 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文章标题: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机统一起来资源型地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把环境容量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前提,把环境准入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把环境管理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把环境评估作为考核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依据。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在加快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

2、要求。作为一个生态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资源型地区,*省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因此,*省在部署“十一五”时期乃至整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发展时,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战略目标的层面,提出了“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新*”的目标。以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省依托资源能源优势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在为全国发展提供能源服务、为*发展奠定经济基础的同时,也出现了地表塌陷、水资源枯竭、煤矸石堆积、植被破坏、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森林覆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人均占有水资源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处于超采状态。全

3、省个重点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个别城市在国家监控的个城市中排名靠后。同时,由于矿产资源的长期高强度开采,加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生态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严重。采煤破坏地下水资源,产生矿井水和煤矸石;洗煤、运输以及用煤发电、炼焦,又造成新一轮污染。而污染的加剧,又抑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与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交织在一起,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今后年,*省既要保持经济年均的增长速度,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又要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污染物排放下降左右,二氧化硫下降,水污染物下降,以有效控

4、制环境污染,明显改善生态状况。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推进发展,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为此,应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在*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机遇,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教育引导纠正部分干部群众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轻视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倾向,以“人一己百”的精神应对黄土高原

5、较差的自然条件带来的挑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扭转能源原材料产业污染严重制约发展的现状,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良性互动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克服不顾环境承载力、在发展速度上层层加码的倾向,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把环境容量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前提,把环境准入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把环境管理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把环境评估作为考核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依据,努力实现在加快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加快发展。抓好“蓝天碧水工程”,改善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为了尽快使环

6、保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坚决遏制生态恶化趋势,*省实施了以改善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环境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蓝天碧水工程”,要求通过年的集中治理,明显改善个重点城市建成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明显改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汾河上游河段的水质,确保饮水安全,并使汾河中下游河段的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保障农灌用水安全。有条件的城市和县城建成生态景观水域,形成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加强大运高速公路两侧规定范围内的清洁绿色环保走廊建设,展现绿色*风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能源原材料产业的比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

7、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对环境容量有限、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严格限制和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和项目,推动现有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尽快把排污总量控制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之内;对环境状况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重点发展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兴产业,做到增产增效不增污;对经济相对发展不足的生态脆弱地区,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与生态保护相适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禁止不符合规定的开发活动,实行强制性保护。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矿井水、煤层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煤矸石的开发利用,培育一批循环经济企

8、业,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园区,发展一批循环经济县(市、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使循环经济更直接、更有效地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抓好预防、监管、治理工作,全面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加大污染预防力度,扩大防范范围,延伸防范领域,做好规划环评和区域开发环评工作,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重大决策环评制度;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把控制计划落实到基层和重点排污单位;严格执行“三同时”管理制度,强化对新建项目的环保技术要求。加大污染监管力度,加强重点排污企业的在线监控,禁止无证或违法排放;对饮用水源地要划定保护区重点保护,禁止新建排污企业;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完

9、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认真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危险废弃物处置等环保重点工程;严格执行强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关停、搬迁、改造一批重污染企业,限期治理一批企业。以造林绿化为重点加强生态建设,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继续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抓紧实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城市绿化六大绿化工程,努力建成多层次、立体化、城乡一体的生态屏障。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保护,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管护能力,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建立轻管护的局面。推进煤矿、铁矿、铝土矿等资源开采区的生态保护与

10、恢复,促进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为载体,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水源地保护、农村新能源利用、农业废物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启动新农村环保行动,提高农村的人居环境质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用战略眼光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实现环境保护由被动推进向主动推进转变,由就环保抓环保向环保与经济相融互促转变,由偏重于投入向投入与产出效益并重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向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转变。强化对环保产业的政策引导,制定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目标和途径,明确环保产业目录,完善鼓励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吸引内外资发展环保产业。

11、提高环保产业的科技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环保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推进环保示范工程建设,加强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环保服务业,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环保生产、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举全省之力共建秀美山川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从现代化建设大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历史使命感,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正视现实、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党委要及时研究解决环保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支持人大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检查,支持政府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支持政协进行环境保护

12、监督。各级政府要严格实行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环保职责,依法加强管理,着力解决制约环境保护的难点问题和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全民参与,形成合力。广泛开展环保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使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行业组织以及社区组织的作用,调动环保团体和环保志愿者的积极性,开展绿色社区、学校、企业、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完善体制,健全机制。形成健全的法律保障:认真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抓紧完善地方性环保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切实把环

13、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形成明确的经济导向:建立和完善资源开采和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提高工业企业排污收费标准,促进企业自觉减少排放污染物和保护环境;形成较高的技术标准:完善各行业、各领域的综合性环保技术标准,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形成有力的行政约束:对于法律够不着、经济难见效、技术用不上的环保问题,通过行政手段加以解决。严格责任,注重实效。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硬指标,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把环保目标和任务分解到每个市县、每个企业、

14、每个年度,坚持定时向社会发布各自的完成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使环境质量有明显变化,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实惠。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机统一起来。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好信访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好信访工作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信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做好信访工作,为我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和要求的重要渠道、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在维护社会和谐稳

15、定的大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新形势下,能否做好信访工作,不仅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还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声誉,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事业的兴衰荣辱。因此,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独特作用,促进我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正确分析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我省信访形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群众因同一问题上访的频率越来越快;二是违反信访条例的跨市县、跨行业串联聚集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反映热点、难点问题相对集中,主要涉及社保、安置、土地、就业等方面;四是行为过激,甚至违反信访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穿状衣

16、、打横幅、堵门口,疏导、劝返难度加大。信访形势呈现上述特点,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信访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在改革发展进程当中不可避免,这是当前我省信访量在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从主观上看,一些地方和部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出台的政策措施考虑连续性和平衡性不够;有的干部的群众观念淡漠,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或应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该及时办的事长期拖着不办,对个别群众过高和无理的要求,也不做耐心细致的疏导教育工作,造成了一些上访群众产生“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和“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有的重发展、轻稳定,忽视及时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不按照政

17、策办事,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甚至与民争利,不仅不能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而且导致问题积累,矛盾激化;还有的对群众越级上访简单地“拦、堵、卡、截”,没有真正把功夫下在解决问题上,导致重复越级上访现象越来越多。就信访部门自身而言,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还不够充分,解决问题的“招数”不足、方法不多,特别是对信访条例和新的治安管理条例宣传不够,群众缺乏了解,没有产生应有的法律约束力,在无知中违法。综观全局,信访工作的确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特点,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和部署,从民心向背和政权巩固的高度,

18、进一步提高对信访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对策1.加强领导,牢牢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不稳定的诱因。各级政府和领导要切实担负起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责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信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要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必须特别重视提高政策水平,认真解决好政策不及时、不连续、不落实的问题,从根本上防止因政策因素导致信访问题的发生。制定和出台政策,既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珍惜民力,降低压力,减少对立。又要防止政策前后不衔接,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而造成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

19、政策打架冲撞和群体之间、地区之间的相互攀比。要通过必要的民主程序和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决策失误。政策一旦制定出台,就要不折不扣地抓落实,取信于民。防止因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而引发重大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发生。此外,要坚持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排查制度,有预见性地解决好敏感时期的信访问题,特别是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2.牢记宗旨,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从工作中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群众的信访问题,看似平凡小事,但小事关联着大道理,人民群众有要求、有怨言、有意见找党委政府,正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解决他们的信访问题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各级领导和干部既要

20、抓大政方针,也要抓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特别是群众已经通过信访途径反映出来的问题,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此外,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和释疑解惑工作,特别是要针对一些群众普遍关注或已在群众中产生误解甚至以讹传讹等问题,及时做好释疑解惑、以正视听的工作。要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与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理解和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在改革发展中维护合法权益,实现合法利益。3.强化措施,在矛盾排查调处中做到未雨绸缪,从源头上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

21、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通过联席会议、建立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机制等方式,为处理信访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有力保证。一要重视群众初信初访,认真及时就地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尽快给予答复。按政策规定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耐心地做好群众的解释说服工作,不能“踢皮球”,不能久拖不决。二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就地化解信访问题的能力。要定期排查矛盾,做到见微知著,对可能发生的越级或集体上访的情况,要做到提前发现,提前介入,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防患于未然。三要对信访重点问题和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治理,对重大和疑难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挂牌

22、督办,在源头上、政策层面上加大处理信访问题的力度。四要建立和完善信访工作内部监督机制,在信访举报、案件查处、集体审理等重要环节和工作岗位都要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压信不办,不依法办信,办信不到位等情况发生。4.依法行政,继续深入贯彻实施信访条例,从信访环境中铲除滋长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土壤。要继续加大信访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力度,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处理信访问题,严格规范和约束各级信访部门受理群众信访的行为。对属于司法机关处理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要引导信访者向司法机关反映,通过法律程序、法律手段解决。要加强与司法

23、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使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依法分流和依法处理。要采取有力措施,维护正常信访秩序。要通过普法教育活动,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和提高法律水平,让广大群众知法、守法,懂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是煤炭资源大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胡锦涛同志去年视察*时指出:*作为煤炭大省,具有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要努力建设成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把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作为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任务。这为*煤炭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煤炭经济对*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煤炭是宝贵的资源财富,煤炭经济是*最重要的经济支

24、柱,为全省和全国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长期过度无序开采和生产方式分散落后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地表沉陷、矿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资源型经济的发展规律,我们应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从更高的起点、更宽广的视野确立煤炭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痛下决心彻底转变增长方式,走集约发展、内涵发展、综合高效发展、绿色发展和文明和谐发展的道路,实现由煤炭资源基地向综合能源基地、由煤炭工业大省向煤炭经济强省的战略转变。 走集约发展道路,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和总体素质 长期以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省的煤炭开采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乡、村及个人一齐

25、上,“多、小、散、乱、差”的发展格局。走集约发展道路,必须从“治乱”破题,严厉打击非法私挖滥采行为,割除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毒瘤”。自去年月开始,*省开始实施旨在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总体素质的“三大战役”。第一战役去年月打响,到今年月,全省依法关闭非法、违法采煤矿点个,基本上遏制了非法、违法煤矿的生产。第二战役今年上半年进行,整合淘汰主要产煤县年产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个,通过大型煤炭企业托管中小煤矿等方式,改造提升中型矿井,达到提高单井生产能力和采煤机械化水平的目的。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实施第三战役,在全省范围实施煤炭企业横向和纵向联合重组,引导支持若干重点煤

26、炭企业运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和手段,以产权股权为纽带,联合、兼并、重组地方中小煤矿;兼并整合煤资源加工转化企业;在国有控股的前提下,通过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形式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从而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大型矿井与煤资源转化加工产业并举、核心竞争力较强、产能亿吨级和几千万吨级、销售收入几百亿元的大型煤炭集团。通过实施“三大战役”,今年下半年全省煤矿总数将从原来的多个减至至个,并实现百万吨以上煤矿产量占全省煤炭总量的以上,从根本上扭转全省煤炭产业“多、小、散、乱、差”和生产方式落后的格局,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的状况。 走内涵发展道路,严格控制煤炭

27、的产能产量 煤炭产能产量盲目扩张,不仅过度消耗和浪费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而且势必引发供过于求和恶性竞争等问题,并使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煤炭工业发展规律,必须摒弃盲目扩大产能产量的外延式生产的老路,在科学预测和保障全国煤炭需求的基础上,自觉控制总量,努力提高煤炭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根据对国内外煤炭需求的预测和我国能源规划,“十一五”末全国煤炭市场需求量约为亿亿吨。按照占全国市场份额的比例测算,*省“十一五”期间煤炭年产量应控制在亿吨左右。这就意味着“十一五”期间*省应实行煤炭产能产量的“零增长”,除对新上的重点煤电、煤化工、煤制油项目适当配置部分煤

28、炭资源和矿井产能外,一律不再新上生产商品煤的煤矿。因此,应引导鼓励大型煤炭企业主要通过兼并现有小煤矿、整合资源、产能置换实现发展壮大,通过改革采煤方法、采用先进采煤技术和设备等途径把煤炭资源回收率从现在的左右提高到以上,并通过推广应用先进的煤炭洗选工艺和技术等途径把煤炭洗选比重提高至以上,增加资源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走综合高效发展道路,建设我国新型能源和材料工业基地 *的能源资源结构主要是煤,能源工业长期以来以生产和输出煤炭为主。要把*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基地,就不能停留于单一 的煤炭生产和输出,而要积极朝着综合能源基地的方向发展。重点规划、开发和建设好晋北、晋东、晋中三

29、大煤炭基地,通过大力推进煤炭加工转化,积极发展电力、焦炭、煤层气和焦炉煤气、煤基醇醚燃料和煤基合成油等综合能源产品,形成一次、二次能源并举,煤、电、气、油等各类能源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丰富的动力煤资源是发展电力工业的有利条件,而且通过回收利用采煤废水和采用空冷发电机组,可以保证坑口电厂用水需要。可多上坑口电厂,特别是利用煤矸石和洗中煤发电的电厂,并全力配合国家在*建设特高压输电网,多往华北、华中、华东地区输电。这不仅有利于*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全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降低发电成本,减轻铁路和公路的压力。 *已初步探测煤层气储量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储量的;每年炼焦炭产生的焦炉煤气大约亿立方米,

30、目前基本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而是简单排放和“点天灯”燃烧,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大气。应依托科技进步,加快开发和利用煤层气和焦炉煤气这一优良的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所有大、中型煤矿均应实行“先抽气再开采”,把抽气和多联产开发及综合利用结合起来,抓紧规划建设输气管网,使煤层气变废为宝。此外,煤基醇醚燃料和煤基合成油是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石油燃料的替代品,*省大量深埋、不能作为焦煤和动力煤等使用的高硫高灰劣质煤源和煤层气、焦炉煤气可作其原料。应着力推进自主技术创新和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努力实现醇醚燃料和煤基合成油的突破发展,使之成为*能源产业多元化的支撑点和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煤

31、炭经济综合高效发展的另一个广阔空间和战略重点是煤化工产业。当前,全球石油价格屡创新高且居高不下,使煤化工具有成本优势和发展潜力;高新技术发展及其在煤化工领域的应用,可以大大减轻煤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要抓住机遇全力发展化肥、甲醇及衍生品、乙炔电石、乙烯、丙烯、粗苯加工、煤焦油深精加工、煤基醇醚燃料和煤基合成油以及煤层气和焦炉煤气多联产利用项目,力争使煤化工行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把*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积极发展与煤炭相关的产业,形成煤电铝、煤铁钢(铸)、煤焦化等多种产业链条,打造多元支柱产业群,真正把*的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实现煤炭经济综合高效发展,应把握好两个关键

32、环节:一是实施科技兴煤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努力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环保技术、洁净煤技术等广泛运用于煤矿开采、安全监控、环境保护和煤炭资源深加工等领域,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扶持煤炭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和煤矿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适用技术方面实现研发突破并推广应用。二是大力发展支撑煤炭、焦炭生产和销售的现代物流业和生产服务业。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尤其是运煤的铁路和公路专用通道;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设完善煤炭、焦炭等市场体系,建立煤炭交易市场,发展网上定货、交易的现代电子商务

33、;等等。 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整治和保护生态环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煤炭产业的发展应当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省委、省政府从今年开始组织实施“三大工程”,大力整治生态环境,给三晋大地披上绿装,还人民群众碧水蓝天。 一是蓝天碧水工程。通过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加强有效监管和运用市场手段等途径,多管齐下治理大气污染和水源污染,力争个中心城市、沿大运高速公路和汾河干流沿线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状况明显好转。 二是造林绿化工程。除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外,启动和实施铁路公路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农村村镇绿化、环城绿化带、建成区

34、绿化、厂矿区绿化六大重点工程,每年种树多万亩,使“十一五”期末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提高到,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至,矿区草木覆盖率达以上。 &nb sp; 三是煤矿沉陷区治理工程。拟用年时间治理采煤沉陷面积平方公里,新建住宅面积多万平方米,维修加固房屋面积多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让沉陷区内的万户近万人搬进新区新楼或住上安全的房子。同时,搞好沉陷区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工作。 此外,要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通过地方人大立法、政府制定规章政策和加强监管等措施,引导约束煤炭和煤化工以及电力、冶金、建材等企业安装除硫脱尘等环保设施,节能、节水、降耗,发展循环经济项目。支持发展利

35、用煤矸石和洗中煤发电的电厂;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生产新型建材、提炼有色金属;积极推进矿井水回收利用工程,使矿井水复用率达到以上;新上坑口电厂全部利用矿井复用水发电,并使用节水的空冷机组。通过以上措施,使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年降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下降,年降低左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耗水量年均下降,年降低。 走文明和谐发展道路,塑造*煤炭工业新形象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煤炭经济发展,应当在生产中给予煤矿工人更多的人文关怀,给予煤矿所在乡村更多的扶持帮助,把煤炭工业导入文明和谐发展的轨道。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珍重生命”的理念,自觉坚持把矿工的生命

36、安全放在煤炭生产的首要位置,在安全生产监管和防范矿难事故上下真功夫、硬功夫。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将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前移,对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重大矿难事故隐患的有关责任人员严肃处理;将安全管理真正落实到煤炭生产全过程的所有方面、所有环节、所有岗位和所有人员。通过努力,使全省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年均下降,“十一五”期末下降到人以下,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年均下降,年降低。 改善矿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矿工的生活质量。应保障矿工收入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协调增长,将矿工的基本生活设施作为煤矿的准入条件和监管内容。新矿区要为煤矿工人建造标准公寓和住房,老矿区要加快改造棚户区。年拟新建住宅面积多万平方米,让全省万户、近万矿区职工及家属告别低矮、简陋的棚户区。应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以煤哺农、以矿带乡的机制,引导煤炭企业与所在地农村实行“一矿一村”结对帮扶,构建煤矿与乡村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 /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