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pdf

上传人:fus****123 文档编号:16060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DF 页数:85 大小:4.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公 路 勘 测 规 范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H i g h w a y R e c o n n a i s s a n c e S u r v e y J T J 0 6 1 - 9 9 主编单位: 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施行 日期: 1 9 9 9年 1 2月1日 3 2 9 训 J T J 0 6 1 关于发布 公路勘测规范 的通知 交公路发 1 9 9 9 2 6 9 号 各省、 自治区交通厅, 北京市交通局,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 天津 市市政工程局, 重庆市交通局, 部

2、属公路设计、 施工、 科研、 监督、 监 理单位, 公路院校: 现批准发布 公路勘测规范)(编号J T J 0 6 1 -9 9 ) , 作为行业标 准, 自1 9 9 9 年1 2 月1日 起施行。1 9 8 5 年发布的 公路路线勘测规 范 ( J T J 0 6 1 -8 5 ) 以及1 9 9 1 年发布的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 ( J T J 0 6 2 -9 0, 1 9 8 5 年发布的 公路隧道勘测规程 ( J T J 0 6 3 - 8 5 ) 中有关勘测的内容同时废止。 公路勘测规范 由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主编, 人民交 通出版社出版。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

3、总结经验, 及 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以 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1 9 9 9 年 6 月4日 J T J 0 6 1 一 9 9 前言 根据交通部 关于下达一九九一年公路、 水运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 定额任务的通知 ( 9 1 ) 工技字 2 9 。 号 和 关于下达一九九五年公路、 水运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 定额任务的通知 ( 交公路发 1 9 9 5 1 1 1 5 0 号) . 由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主持并成立了编制组。 为统一路线、 桥梁、 隧道等的勘测工作, 便于使用, 这次修订将原 公路路线勘侧规程M T J 0 6 1

4、- 8 5 ) , 公路桥位勘侧设计规范 O T J 0 6 2 -9 1 ) , 公路隧道勘测规程M T J 0 6 3 -8 5 ) 中的勘测部分合并 为 公路勘测规范 。 本规范增补了高速公路勘测所需的内容, 在拟定各项技术指标、 精度和作业方法时, 遵照了既要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也要兼顾二、 三、 四级公路, 还要使各级设计部门都具有可操作 性这一原则, 因之能符合国情和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 在使用过程中如遇有问题或有修改意见, 诸随时函告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地址: 陕西省西 安市友谊西路 8 7 号, 邮编 7 1 0 0 6 8 ) , 以便再次修订时参考。 主

5、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 编 单 位: 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参 编 单 位: 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 吉林省公路勘测设计院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 王溯先陈永耀熊剑吕永泽 汪荣麒冷曦晨曾启发先开基 黄文元王守彬昊故莹 J T J 0 6 1 一 9 9 1 总则 1 . 0 . 1 为统一公路勘测的技术要求、 精度和作业方法, 提高公路勘测水平和质量, 适应公路 程建设需 要, 制定本规范。 1 . 0 .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项月, 以及桥梁、 隧道、 互通式立体交叉等独亿 建设项目的勘测 1 . 0 . 3 公路勘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

6、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 . 0 . 4 公路勘测应按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所规定的设计阶段进行相应的勘测 工 作, 本规范按初测、 定测及一次定测编制。 1 . 0 . 5 各设计阶段, 当需对路线、 桥梁、 隧道、 互通式立体交叉等进行方案比较时, 应对各方案进行同深 度的勘测与调查。 1 . 0 . 6 公路勘测作业方法除应使用本规范规定的各种方法外, 亦可运用高新技术采用符合本规范精度 规定的其它勘测方法, 不断提高公路勘测质量与水平 1 . 0 . 了 本规范的测量精度以中误差为衡量指标, 极限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 1 . 0 . 8 公路勘测工作, 应按有关规定对全

7、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各设计阶段的勘测工作完成后, 应由主管 单位或项目主持单位进行验收。 1 . 0 . 9 各种勘测仪具, 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测. 使用过程中应经常保养、 维护和校正, 使其处于正常 L 作 状态。 1 . 0 . 1 0 公路勘测成果资料提供使用时, 必须按程序执行保密制度中的有关规宁 2 术语 、 符号 2 . 1 2 . 1 . 1 术语 分离式路基公路 左 、 2 . 1 . 2 右行车道分开修建的公路. 包括中央分隔带不等宽的和左、 右两侧行车道不等高的公路 公路G P S控制测量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 G P S ) 测量公路各控制点坐标的测量。 2 . 1 . 3

8、三边测量 由选定的一系列点构成连续三角形, 通过测定各三角形的边长, 根据起始点坐标推求各点坐标的测 量方法。 2 . 1 . 4 高斯平面坐标系 根据高斯一 克吕格投影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各投影带的原点是该带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 点。 x轴方向为该带中央子午线北方向. Y轴方向为赤道东方向。 2 门. 5 独立坐标系 任意选定原点和坐标轴的直角坐标系 2 . 1 . 6 数字化机助成图 利用电子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和相应软件. 进行地形图信息的采集、 存储、 处理、 管理、 显示、 绘图和制 版的技术与方法。 2 . 1 . 7 插点 在两个或更多的等级高的控制点下, 加密一个点所构成的图

9、形。 2 . 1 . 8 插网 在气个或更多的等级高的控制点下, 一次加密几个点所构成的图形 2 . 1 . 9 纸上定线法 先获取大比例尺地形图, 然后在地形图上选定路线方案的方法, 称为“ 纸上定线法” 2 . 1 . 1 0 现场定线法 3 3 2 J T J 0 6 1一9 9 采用现场直接测量路线导线或中线, 然后据以测绘地形图等以确定路线线位的方法, 称为“ 现场定 线法气 2 . 1 - 1 1 导线 在公路沿线布设若千平面控制点, 构成以直线段连成的折线, 据以作为测量公路地形图或公路的控 制线。 2 . 1 - 1 2 中线 在公路线形设计中所定出的公路中心线。 2 . 1

10、- 1 3 检测 对平面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及其他有关的测量, 进行同精度的检查测量 2 . 1 . 1 4 重测 公路测量有关项目不符合规定精度的要求, 或检侧成果不符合规定, 须重新进行的测量。 2 - , . 1 5 联测 新设或补设的平面控制点、 水准点等, 与已知的平面控制点、 水准点进行联系测量, 或引测国家的平 面控制点、 水准点测量。 2 . 1 - 1 6 补测 地形图的范围、 宽度不够, 地形地物有所变化, 以及其他有关测量资料不全.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的 补充调绘或测量。 2 . 2 测量符号 2 . 2 . 1 测量符号可采用英文( 包括国家标准或国际通用) 字母或汉语

11、拼音 包括国家标准或国际通用) 字母当该项工程需引进外资或为国际招标项目时, 应采用英文字母; 为国内招标时 可采用汉语拼音 字母。 2 . 2 . 2 一条公路宜使用一种符号。公路测量符号如附录Ao 3 测f标志与侧f记录 3 . 1 测量标志 3 . 1 . 1 桩志的种类与用途 1 .主要控制桩 主要控制桩是指需要保留较长时间、 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等都需要重复使用的控制性标志 主要用 于平面控制测量的G P S点、 三角点、 导线点、 桥隧控制桩、 互通式立体交叉控制桩等 主要控制桩应为棍 凝土桩, 其材料及规格要求见附录B e 混凝土桩可预制或就地浇筑, 当有整体坚固岩石或建筑物时,

12、可设 在岩石或建筑物上。 2 .一般控制桩 主要用于交点桩、 转点桩、 平曲线控制桩、 路线起终点桩、 断链桩以及其他构造物控制桩等。控制桩 为5 c m X5 c mX ( 3 0 5 0 c m ) 或直径为5 c m的木质桩。 3 .标志桩 主要用于路线中线上的整桩、 加桩和主要控制桩、 一般控制桩的指示桩 标志桩为( 4 - - 5 c m) X ( 1 - 1 . 5 c m) X ( 2 5 .3 0 c m) 的木质或竹质板桩 3 . 1 . 2 桩志的埋设 1 .主要控制桩应选在基础稳定且易于长期保存的地点, 埋入地下, 其桩顶面应高出地面1 - 5 c m. 并加设指示桩。

13、2 .一般控制桩应打人地下, 其顶面与地面齐平, 并加设指示桩 3 . 标志桩打人地下1 5 - 2 5 c m, 其桩顶面应露出地面5 c m。标志桩作为中线桩时, 书写桩号面应面 向路线起点方向; 作为交点桩、 导线桩、 三角点和曲线控制桩的指示桩时, 应钉设在控制桩外侧 3 3 3 J T J 0 61 一 9 9 2 5 3 0 c m , 书写桩号面应面向被指示桩。 4 .主要控制桩为混凝土桩时, 应设中心标志, 中心标志顶面用精细十字线刻成中心点; 位于岩石或 建筑物上时, 应凿成坑穴, 埋人中心标志并浇灌混凝土。一般控制桩的木质方桩顶面应钉小钉, 表示点 位。 位于岩石或建筑物上

14、的中桩, 应用红油漆标注“ 0 ( 直径5 c m) 记号。 5 .改建公路测量时, 柔性路面地段可用铁钉打人路面与路面齐平; 刚性路面可用红油漆作标记, 并 在路肩上钉设指示桩。 3 . 1 . 3 桩志的书写 1 .所有桩志应采用黑色或红色油漆书写桩志名称及桩号。 2 位于岩石或建筑物上的桩志, 应将岩石或建筑物表层刮干净, 在其点位符号的旁边用红色油漆 书写桩志的名称及桩号。 3 . 交点桩、 转点桩、 曲线控制桩、 公里桩、 百米桩的指示桩等应写出里程号, 不得省略。 4 . 导线桩、 交点桩、 三角点桩、 G P S点桩等应按各自的顺序连续编号。 所有中线桩的背面应按1 1 0 循环

15、编号 。 5 . 有比较方案时, 按比较方案的顺序, 桩号前应冠以A, B 字样。分离式路基测量, 其左右侧路 线桩号前应冠左右字母符号, 并以左侧路线为全程连续计算桩号。 3 . 1 . 4 水准点桩 1 ,水准点桩应为混凝土桩, 其材料与规格要求见附录B ,混凝土桩可预制, 也可就地浇筑。 2 . 位于山区岩石地段时, 水准点桩也可利用坚硬稳固的整体岩石凿成凸面; 在有牢固永久性建筑 物可利用时, 可在建筑物的顶面凸出处设置, 点位应用红油漆画上“ 冈0 ( $ c mx 1 0 c m) 记号。 混凝土水准 点桩顶面的钢筋应锉成球面, 水准点桩与主要控制桩共用时, 宜按水准点桩要求设置,

16、 其球形顶面应刻 成“ +” 字记号。 3 . 水准点桩应按顺序编号, 用红油漆书写。 定测时尽量利用初测水准点, 如初洲水准点丢失或需迁 移而新设水准点时, 前面应冠以D; 如同一编号水准点需增加, 增加的水准点后应冠A , B . . . . . . 4 .水准点应写明测设单位及埋设的年月。 3 . ,5 测量桩志的保护 1 主要控制桩、 水准点桩, 测量完毕后应埋设4 0 c m X 4 0 c m X 4 0 c m土堆或石堆并利用明显参照物 作为指向标志, 现场绘制固定桩志简图。 2 .一般控制桩的交点桩、 转点桩、 路线起终点桩及其他控制点桩, 可采用标明附近的建筑物、 电线 杆、

17、 大树、 岩石等方向及距离方式填写固定桩志表, 也可采用堆土堆、 石堆, 或采用混凝土包桩方式予以 保护。 3 . 1 . 6 在测量作业过程中, 凡导线点、 三角点、 交点、 转点、 水准点等, 应设置标旗。标旗可采用红白旗, 或根据不同用途的桩志, 采用不同颜色的标旗, 标旗设置的高度一般为2m 3 . 2 测量记录 3 . 2 . 1 公路勘测的各种记录簿, 应采用专用记录薄。 3 . 2 . 2 测量记录应现场立即记录, 字迹要清楚、 整齐, 不得擦改、 转抄。 3 . 2 . 3 当记录发生错误时, 应用横道线整齐划去原记录的错误数字或文字, 重新记录正确的数字或文 字。如测站发生错

18、误, 应划去该页, 另页记录, 并在划去页中加注说明。 3 . 2 . 4 统一的标准记录簿中所规定的项目, 应逐项记录齐全。说明及草图要精练、 准确 3 . 2 . 5 采用电子计算机记录时可按现行的 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执行, 并应打印输出与手簿相 同的内容及各项计算成果附于记录簿中。 3 . 2 . 6 测量结束后, 应及时整理、 检查所有成果和计算是否符合各项限差及技术要求, 经复核人员复核 无误并签署后, 方能交付使用。 计算工作采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时, 对输入的数据应进行核对, 计算的打印 成果亦应进行校验。 3 3 4 J T J 0 6 1 一 9 9 3 . 2 . 7

19、测量完毕后, 各种记录簿应编页、 编目、 整理, 并由测量、 复核及主管人员签署。 4 控制洲. 4 . 1 平面控制测量 4 . 1 . , 一般规定 1 . 公路平面控制测量, 包括路线、 桥梁、 隧道及其他大型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布 设应符合因地制宜、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确保质量的原则。 2 . 路线平面控制网是公路平面控制测量的主控制网, 沿线各种工点平面控制网应联系于主控制网 上, 主控制网宜全线贯通, 统一平差。 3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G P S ) 侧量、 三角测量、 三边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 当采用三角测量、

20、 三边测量时依次为二、 三、 四等和一、 二级小三角; 当采用导线测 量时依次为三、 四等和一、 二、 三级导线。 4 .各级公路、 桥梁、 隧道及其他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确定, 应符合表4 . 1 . 1 的规定。 表4 . 1 . 1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 等级公路路线控制侧盆桥梁桥位控制侧量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二等三角 5 0 0 0 m特大桥 6 0 0 0 m特长隧道 三等三角、 导线2 0 0 0 5 0 0 0 m特大桥4 0 0 0 -6 0 0 0 m特长隧道 四等三角、 导线1 0 0 0 2 0 0 0 m特大桥2 0 0 0 - - 4 0 0 0 m特长隧道 一级小三

21、角、 导线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5 0 0 - 1 0 0 0 m特大桥1 0 0 0 -2 0 0 0 m中长隧道 二级小三角、 导线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5 0 0 m大中桥G1 0 0 0 m隧道 三级导线 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 5 . 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的确定, 宜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 . 5 c m / k m。根据测区所处地 理位置和平均高程, 可按下列方法选择坐标系: 1 ) 当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 . 5 c m / k m时. 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 . 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2 ) 特殊情况下, 当投影长度变形值大于2 . 5 c m Am时, 可采用: 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

22、斯正形投影3 。 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投影于1 9 5 4 年北京坐标系或1 9 8 0 西安坐标系椭球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 标系。 3 ) 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4 ) 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 独立桥梁、 隧道等, 可采用假定坐标系 6 .大型构造物控制网与国家或路线控制网进行联系且其等级高于国家或路线控制网时, 应保持其 本身的精度。 7 . 采用G P S 测量平面控制网时 应符合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 G P S ) 测量规范) ( J T J 0 6 6 ) 的规定。 4 . 1 . 2 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 . 三角测量的技术要

23、求应符合表4 . 1 . 2 的规定。 2 .各等级控制网应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 锁) , 三角形内角一般不小于3 0 0 , 受限制时亦不应 小于2 5 . 3 . 加密网可采用插点的方法。 交会插点点位应在高等三角形的中心附近。 同一插点各方向距离之 比不得超过1 : 3 。 对于单插点, 三等点应有六个内外交会方向测定, 其中至少有两个交角为6 0 0 - 1 2 0 。 的 外方向; 四等点应有五个交会方向, 图形欠佳时其中应有外方向。 对于双插点, 交会方向数应两倍于上述 规定( 其中包括两待定点间的对向观测方向 。 J T J0 6 1 一 9 9 表 4 . 12 笼角测量

24、的技术要求 等级 二等 平均边长 ( k m j 测角中误差 ( 刀 起 始 边 边长相对 中误差 最 弱 边 ! 边 长 相 对 中 误 差一 一: 角 形 闭 合 差 ( 厅 ) 涅 明 回数 【 J l ) J r ) J _ 一 3 . 0士 1 . 01 / 2 5 00 0 0 1 / 1 2 00 0 0 士 3 . : 一 1 2 l -一 一一2 .。 士 1 . 81 尸 1 5 00 0 0 1 / 7 00 0 0士7 0 9 四等 l 0士 2 . 5 1 / 1 0 00 0 01 / 4 00 0 0 士 9 . 0 4一 6 一级小二角 O 5士 5 . 0 1

25、 广 4 ( ) 0 0 01 / 2 ( ) 0 0 0士 1 5 , 0 I 一34 二级小三角 ( )3士 1 0 . 01 了 2 00 0 01 / 1 00 0 0士 3 0 . 0 一13 4 .一、 二级小三角可采用线形锁, 线形锁宜近于直伸. 传距角应大于4 。且小干l()o, 气角形的个数 不得多于8个 超过8个时, 应增加基线边 4 . 1 . 3 三边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 .三边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 . 1 . 3 的规定。 表4 . 1 . 3 三边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平均边长( k n )测距相对中误差 二等 3 . 0 1 了 2 5 00 0 0 一 几等

26、2 . 0 一 1 3 00 0 0 四等 一11 (0 。 肋一 一级小三角 0 , 5 I 1 厂 4 0门 自 0 二级小三角 0 3 1 了 艺 00(川 2 .各等级三边网的起始边至最远边之间的三角形个数不宜多于10 个。 3 .气边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汽角形, 各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大于10。 。 和小于3 。 “ , 受限制时也不应小 于 2 5 0 4 .四等以上的三边网, 宜在网中选择接近10。 。 的角, 以相应等级三角测量的测角精度进行观测作 为检核。其检核的限差. 应符合本规范第4 . 1 , 8 条的规定。 4 . 1 . 4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

27、求应符合表4 . 1 . 4 的规定。 表 4 . 1 . 4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一 附 合 导 线长度 平均边长 ( k m) 每边测距 中误差 ( mm ) 侧角中误差 ( ” )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涅 兮 可数 . 1 ) J 一 。 J 三等 3 02 01 3l t s1 2 5 50 0 0 十3 . 6丫 耳 G 四等 2 01 , 0l 32 5 / 3 50 0 0 士 5 丫” 一 万 一 、6 l 一级l 00 ,5l 75 0 1 / 1 50 0 0 十 1 0 丫 月 4 二级 6 ) t33 O8 ) 1 / 1 00 0 ( ) 土伟 了 丁 l3

28、三级 1 2 0 0 1 / 20 0 0 广 一 士 3 0 丫 儿 注: 表中, 为测站数 3 3 6 J T J 0 6 1 一 9 9 2 .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形状, 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3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 应控制导线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4 . 1 . 4 规定长度的1 招时 导线全 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 3 c m; 如果点位中误差要求为2 0 c m时, 不应大于5 2 c m, 41 . 5 平面控制网的设计 1 .平面控制网的设计, 应搜集公路沿线已有的测量资料, 在现场踏勘和周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 2 .平面控制点位置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相

29、邻点之间必须通视, 点位能长期保存; 2 )便于加密、 扩展和寻找; 3 ) 观测视线超越( 或旁离) 障碍物应在1 . 3 m以上; 4 ) 平面控制点位置应沿路线布设, 距路中心的位置宜大于5 0 。且小于3 0 0 m. 问时应便于测角、 测 距及地形测量和定测放线: 5 ) 路线平面控制点的设计, 应考虑沿线桥梁、 隧道等构造物布设控制网的要求 在大型构造物的两 侧应分别布设一对平面控制点 ” 水平角观测 水平角观测应采用不低于D J s 型的经纬仪。使用前应进行下列检验 1 ) 照准部旋转轴正常, 各位置气泡读数较差, D J ; 型经纬仪不得超过两格; D J型不得超过一格 2 )

30、 光学测微器行差与隙动差, D J型经纬仪不得大于1 ; D J z 型不得大于2 3 ) 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时, 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得产生偏移 4 )照准部旋转时, 仪器底座位移所产生的系统误差. D J , 型经纬仪不得超过 。 . 3 : D J . 型不得超 过1 . 0 5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 D J型经纬仪不得超过 1 0 ; T V, 型不得超过 1 5 ; D J t不得超 过2 0 气 6 )光学讨点器的对中误差不得大于I m m 2 .水平角方向观测的作业要求 1 ) 水平角观测方向数不多于3 个时可不归零。 各测回应均匀地分配在度盘和测微器的不同位置上 2 )

31、水平角方向观测应在通视良好、 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全部测回宜在一个时间段内测完 3 )观测过程中, 气泡中心位置偏离不得超过1 格: 气泡偏离接近1 格时, 应在测回间重新整置仪器 4 ) 在观测过程中, 两倍照准差( 2 C ) 的绝对值, D J型经纬仪不得大于2 0 : D J :. T 1_ 不得大于3 0 0 5 ) 当方向总数超过6 个时, 可分两组观测, 每组方向数应大致相等, 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 其中一个 为共同零方向) 。其共同方向之间的角值互差应不超过本等级测角中误差的两倍 6 )当观测方向多于3 个. 在观测过程中某些方向的目标不清晰时, 可以先放弃. 待清晰时补测 一

32、测 回中放弃的方向数不得超过应观测方向数的1 / 3 , 放弃方向补测时, 应在原基本测回测完后进行. 可只联 测零方向如全部基本测回测完. 有的方向一直没有观测过, 对这些方向的观测应按分组观测处理 3 .四等以上导线水平角观测, 应在总测回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 右角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应等于3 6 0 0 , 其误差值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两倍, 一级以下导线 可只测右角。 4 当联测高标架或不稳固的控制点时, 应测定归心元素。测定时, 投影示误二角形的最长边, 对于 标石, 仪器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5 m m: 对于照准圆筒中心的投影不应大干1 0 m m

33、投影完毕后, 除标石 中心外, 其他各投影中心均应描绘两个观测方向。角度元素应量至1 5 , 长度元素应量至1 m m 5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应符合表4 . 1 . 6 的规定。 J T J 0 6 1 一 9 9 表4 . 1 . 6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 等级经纬仪型号 光学测微器两 次重合读数差 ( ) 半侧回归零差 ( ” ) 一测 回中两倍照 准差( 2 C) 较差 ( ) 同一方向各 侧回间较差 ( 助 ) 四等及以上 Dl, 169 6 D J , 381 3 9 一级及以下 D I , 1 21 81 2 D I , 1 82 4 注: 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士3

34、。 时 该方向的2 C较差可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相邻测回进行比较 6 .水平角观测不符台表4 . 1 . 6 要求时, 应进行重测, 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 2 C较差或同一力I l 各测回较差超限时, 应重测超限方向, 并联测零方向。 2 ) 零方向的2 C较差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时, 该测回应重测。 3 ) 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本站方向数的1 / 3 时, 该测回应重测。 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 1 / 3 时, 该站应重测。 4 ) 因三角形闭合差、 极条件、 基线条件、 方位角条件自由项等超限而重测时, 应进行认真分析, 择取 测站整站重测。 7 .水平角观测结束后, 测角

35、中误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 三角网测角中误差 WWI 3 n ( 4 . 1 . 6 - 1 ) 式中: 二 , 测角中误差( 勺; W三角形闭合差( 1, ) ; n 三角形的个数。 2 ) 导线测角中误差 按方位角闭合差计算测角中误差: , , _/ 工 r 46 1 v 、 、L 凡 ( 4 . 1 . 6 - 2 ) 式中: f s 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 差( 11 ) , n 计算f a 时的测站数; 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 按左、 右角观测的导线测角中误差 : 俪 m s -1V 2 n ( 4 . 1 . 6 - 3 ) 式中: 0测站圆周角闭合差护) ;

36、n 三角形的个数。 4 . 1 . 7 距离测量 1 三角网的基线边、 测边网及导线网的边长, 应采用光电测距仪施测。 二、 三级导线的边长测量, 受设备限制时, 可采用普通钢尺进行测量。 2 .光电测距仪按精度分级如表4 . 1 . 7 - 1 、 二级小三角的基线边或 J T J 0 6 1 一9 9 表 4 . 1 . 7 - 1 侧距仪精度等级 每公里侧距中误差m p ( m m) 工级.r , 5 I级5 m- 1 0 ,级10.o簇2 0 仪器的标称精度, D 表达式为: MD =士( A十B D) ( 4 . 1 . 7 - 1 ) 式中: M D - 测距中误差( m m) ;

37、 A - 标称精度中的固 定误差( m m) ; B 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 mm/ k m) ; D测距长度( k m) , 3 . 光电测距仪及辅助工具的检校,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新购置的仪器或大修后, 应进行全面检校。 2 ) 测距仪使用的气象仪表, 应送气象部门按有关规定检测。 当在高海拔地区使用空盒气压计时, 宜 送当地气象台( 站) 校准。 3 ) 已经用于生产的测距仪, 其周期误差的检验及加常数、 乘常数的检验至少每年应进行一次。 4 . 选择测距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测距边应选在地面筱盖物相同的地段, 不宜选在烟囱、 散热塔、 散热池等发热体的上空。 2 )

38、测线上不应有树枝、 电线等障碍物, 侧线应离开地面或障碍物1 . 3 m以上。 3 ) 测线应避开高压线等强电磁场的干扰, 并宜避开视线后方的反射物体。 4 ) 侧距边的测线倾角不宜太大。 当采用水准测量测定高差时, 高差的大小可不受限制。 若采用对向 三角高程测定, 则高差的限值按下式计算: h 1 5 0 01:1 0 0 01 2 00 015 0 0 0 平原区 0. 50. 51 . 02 . 0 徽丘区 0. 51 . 02. 05 . 0 重丘区 1 . 01 . 02. 05 0 山岭 区1 . 02 . 02 . 05 . 0 注: 基本等高距可视工作需要在此表基础上适当加密

39、, 一个侧区同一比例尺, 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 3 地貌 . 4 地形图的图式应符合国家侧绘局制定的现行地形图图式的规定。对图式中没有规定符号的地 , 可另作补充规定, 但应在技术总结中注明, 或编印成册。 地形图可选用大平板仪测绘法、 经纬仪小平板联测法、 电子速侧仪机助成图法、 航空摄影测量、 5.物5. G P S实时动态差分定位( R T K) 及其他符合本规范侧量精度要求的方法。 5 . 1 . 5 5 . 1 . 6 地形图原图宜选用厚度为0 . 0 7. 0 . 1 0 m m、 热处理后伸缩率小于0 . 4编的聚醋薄膜。 图廓格网线绘制和控制点的展绘误差不应大于0 . 2

40、 m m。 图廓格网的对角线、 图根点间的长度误 差, 不应大于0 . 3 m m . 5 . 1 . 7 地形图的精度应符合表 5 . 1 . 7 的规定。 表5 . 1 . 7 地形图的精度 图上地衡点位置中 误差( m m)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 m m) 主要地物一般地物平原区徽丘区重丘区山岭区 士 0 . 6士0 . 8 告 “ d专 H a普 、 1 He 注: 主要地物是指外廊明显的坚固建筑物; 森林、 隐蔽或困难地区, 可按表中 要求放宽0 . 5 倍; He 为基本等高距. 5 . 1 . 8 每幅图应测出图廓外5 m m, 图幅的接边误差不应超过本规范表5 . 1 . 7 规

41、定值的2/ - 2 倍, 超过 规定值时. 应进行实地检查和修改。 5 . 2 图根控制侧量 5 . 2 . 1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图根三角、 图根导线、 光电测距仪极坐标或交会点等方法。 条件受限制 时, 可布设支导线。 5 . 2 . 2 图根点的梢度, 应不大于所测比例尺图上0 . 1 m m, 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 1 / 1 0 0 5 . 2 . 3 图根点的密度( 含平面控制点) 应按测图比例尺和地区难易程度等级确定。当视距长度超过表 5 . 3 . 2 或表5 . 3 . 4 规定值, 或地形复杂、 隐蔽及建筑群密集等, 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时, 应进行图根控制

42、测量。 5 . 2 . 4 图根三角的边长应不超过测图最大视距的1 . 7 倍, 传距角不应小于2 5 0 , 线形锁三角形个数应不 超过1 3 个, 且应布设检查边, 其较差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 / 1 5 0 0 。 用重合点检查时, 其点位较差不应大 于图上0 . 2 m m. 图根三角测量的水平角, 采用方向观测法, 各项要求应符合表5 . 2 . 4 的规定。 J T J 0 6 1 一 9 9 表5 . 2 . 4 图根三角水平角观侧技术要求 仪器类型 半侧回 归零差 ( 作 ) 侧回数 侧角 中误差 ( ” ) 三角形最 大闭合差 ( ” ) 方位角 闭合差 c ) D 1 62

43、 41士2 0士 6 0 士4 0了 丁 注: n为侧站数。 5 . 2 . 5 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5 . 2 . 5 的规定。 表5 . 2 . 5 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附合导线长度 c m ) 经纬仪的侧回数 侧角中误差 ( ” ) 方位角闭合差 ( ” ) 导线相对闭合差 簇1 . 5 m1士 3 0 士6 0、 / 不 夏1 / 2 0 0 0 注: M 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 ,为侧站数; 隐蔽或施侧困难地区导线相对闭合差可放宽, 但不应大于1 / 1 。 。 。 。 5 . 2 . 6 图根导线的边长, 宜采用光电测距仪单向施侧, 也可用普通钢尺往返丈量, 其较差

44、的相对误差不 应大于1 / 3 0 0 0 , 钢尺丈量边长时, 当 坡度大于2 %, 温度超过钢尺鉴定温度士1 0 C 或尺长修正大于1 / 1 0 0 0 0 时, 应 分别进行坡度、 温度、 尺长的修正。 5 . 2 . 7 图根导线布设成支导线时, 平均边长不应超过侧图最大视距长度, 边数不应多于4条。 边长应往 返丈量, 角度应分别测左、 右角各一测回, 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 0 , 5 . 2 . 8 采用光电测距仪用极坐标法布设图根控制点时, 水平角及边长测量采用一测回, 并应进行本站 校核。方向较差不应超过4 0 , 高程较差不应大于等高距的1 / 5 , 测距较差不应超过

45、图上。1 m m, 边长不 得超过测图最大视距长度。 5 . 2 . 9 当解析图根点不能满足侧图需要时, 可增补少量图解交会点或视距支点 1 . 图解交会点, 前、 侧方交会均不得少于三个方向, 后方交会不得少于四 个方向。 交会角应在3 0 - I S O . 之间。 2 .由图根点上可支出一个视距支点, 支点边长不宜大于地形点最大视距长度2 / 3 , 并应往返测定, 其较差不应大于1 / 1 5 0 , 5 . 2 . 1 0 图根高程一般采用图根水准测量和光电侧距三角高程测量。图解交会点或视距支点可采用经 纬仪三角高程测量。 5 . 2 . 1 1 图根水准侧量应起讫于不低于五等的水

46、准点上, 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 . 2 . 1 1 的 规定。 表5 . 2 . n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仪器 类型 1 k m高差 中误差 ( mm) 附合路 线长度 ( k m) 视线长度 ( m) 观侧次数 往返较差、 附合或 环线闭合差( m m) 与已知点联侧 附合或闭合路线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 D$1士 2 0镇5(1 0 0 往返各一次往一次 1 4 0丫 了士1 2、 汽丁 注: L为水准路线长度, 以k m计; ” 为测站数。 5 . 2 . 1 2 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路线应起闭于高级控制点, 其边数不应超过1 2 条。垂直角应采用不低 于D J s 型经纬仪, 中丝法两侧回测定, 指标差较差和垂直角较差均不应大于2 5 . 测距边可单向观测, 仪器 3 47 J T J 0 6 1 一 9 9 、 规标高观测值应取至 1m n】,三 角高程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不应大于4 0,招 D m m ( D为光电测距边长 5 . 2 以k m计) 。 . 1 3 图根三角高程测量, 应起讫于不低于图根水准精度的高程点上。 图根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高度 应符合表5 . 2 . 1 3 的规定 表5 . 2 . 1 3 图根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羔 f 义器测 同数 又 寸 向观测高差较差 ( mm ) 附合或环形闭合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公路桥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