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PPT.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596872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一地理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概念:一天中 的太阳高度角。(2)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一般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 。北半球二分日:从 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夏至日:从 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冬至日:从 向南北两侧递减最大最大递减递减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赤道23随季节的变化规律随季节的变化规律(1)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 ,南半球达到一年中的 。(2)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北半球二分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最大值最大

2、值最小值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北半球北半球赤道赤道3二、昼夜长短的变化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 ,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2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 ,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3春秋分日:全球昼夜 。4 上全年昼夜平分。三、季节更替三、季节更替1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全年 ,季节更替现象不明显。2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全年 。3中纬度地区:更替明显。越长越长极昼极昼昼短夜长昼短夜长极夜极夜平分平分赤道赤道皆夏皆夏皆冬皆冬四季四季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图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回答下

3、列问题。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5(1)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什么时候达到一年之中最大值?什么时候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要点(1)读图说明读图说明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轻巧识记轻巧识记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要点(2)6 (2009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A中亚B西亚C东南亚 D南欧7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继续保持安静8(2)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

4、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滇 B湘C皖 D鄂(3)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大小的变化,该月是()A3月 B6月C9月 D12月9【解析解析】某校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说明该地在赤道附近。一年中有两天不存在该角,说明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现象,因此该地应该在回归线之间。江苏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现象,太阳直射点离江苏越近,该角越大,越远该角越小。A项3月份太阳直射点一直是越来越近的,MON应是小大的过程,不正确。B项6月22日之前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太阳直射点离江苏越来越近,6月22日到达北回归线,之后开始向南移,离江苏越来越远,MON为

5、小大小,符合题意。C项9月份太阳直射点MON为大小的变化过程,不正确。D项12月份太阳直射点先南移后北移,离江苏先远后近,故MON为大小大的过程,不正确。【答案】【答案】(1)C(2)A(3)B101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如下图所示)。回答(1)(2)题。11(1)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ABC D(2)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12【解析解析】本题组重点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读图、析图的能力。由题干可

6、知:该地理兴趣小组为我国某学校的;图中显示出世界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方向,正确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根据图示信息准确分析四地所在地理位置。图中地太阳在北方和南方的位置南北对称,说明位于赤道上;地太阳的位置都在该地北方,应位于南半球,且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天达最大值90,说明位于南回归线上,同理可推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而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小,且最小时为0,说明位于北极圈。基于以上分析,可推知答案。【答案】【答案】(1)C(2)D13 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读图回答。(1)全球各地春秋分日昼夜长短有何规律?(2)北半球各地夏至日昼夜长短有何规律?(3)北半球各地冬至日昼夜长短有何规律?二分二至

7、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图14要点(1)读图说明读图说明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读图分析读图分析北半球各地夜大在于昼长,越往北夜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读图归纳读图归纳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要点(2)要点(3)15读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6(1)请在地球公转轨道旁的短线上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并在地轴北端标出地球自转方向。(2)请将甲、乙、丙、丁四图与A、B、C、D四点的对应关系写出:A是图,B是图,C是图,D是图。(3)E、F、G、H四点中白昼最短的是,处于黎明的是,黄昏的是。(4)甲、乙、丙、丁四图直射点的纬度分别是、。17【解析解析】(1)地球的自转

8、和公转方向相同,从北极上空俯视,均为逆时针方向。(2)判断二分二至时,首先判断冬至和夏至,方法是水平画太阳光线,A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夏至日;C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冬至日。然后再判定春分和秋分,从AC即从夏至冬至(按地球公转方向推想),中间必然经历秋分,B点是秋分,D点则为春分。下面图中甲图表示的是北半球夏至日,原因是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乙图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因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丙图表示春分,因为此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点,且青岛白昼变长。丁图则表示秋分日(因为济南夜在变长)。总之,A对应甲,C对应乙,D对应丙,B对应丁。(3)E、F两点均在当地的夏半年

9、,所以昼长夜短,而G、H则昼夜等长。E点、G点在晨线上,处于黎明;乙图是南半球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F点处于黄昏;丁图为北半球图,地球自转为逆时针,H处于黎明。(4)甲为北半球夏至,直射点纬度是2326N,乙为北半球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S,丙丁为春秋分,直射点纬度为0。【答案】【答案】(1)略(2)甲丁乙丙(3)G和HEGHF(4)2326N2326S00182右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2)此时,90E的区时是_月_日_时,北京时间是_。19(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

10、交点的经度分别为()A45E、135W B135E、45WC60E、120W D0、180(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A90W向东至180 B0向东至180C90W向东至90E D0向东至90E(5)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B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C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D上海的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长20【解析解析】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90E位于昼半球的中间(地方时为12时);解答本题的关键为根据图中信息确定直射点位置和节气。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北极圈以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第(2)题,从

11、图中可以看出90E为正午12时,日期为12月22日。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比90E早2小时,此时北京时间应为14时。第(3)题,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地方时分别为6时和18时,应该与90E各相差90,因此其经度分别为0和180。第(4)题,此时上海是12月22日14时,与上海日期相同的地区是地方时0时以东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之间的地区,经过计算可知90W为0时,国际日期变更线是180经线。第(5)题,此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低,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往南昼越长。上海在北京的南方,且经度比北京偏东,此时日出时间比北京早,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短。【答案】【

12、答案】(1)23.5S(或南回归线)66.5N90N(或北极圈及以北地区)(2)12221214(3)D(4)A(5)C21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A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总体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二分二至日时全球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如下图所示:22B季节变化规律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3(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H90|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为直射点的纬度,所求地为夏半年(所求地与直射点同在南

13、或北半球时)取正值,反之为负值。24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二分二至日时昼长随纬度的变化线25(2)季节变化规律不同纬度地区昼长随时间的变化线26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向北移至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长;夜渐短,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短;北极地区极昼范围自北极点逐渐向南扩展至北极圈。南半球与之相反。夏至秋分:此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移至赤道。北半球各地昼从最长逐渐变短,夜从最短逐渐变长,至秋分日昼夜等长;北极地区极昼范围自北极圈向北缩小至北极点。南半球与之相反。27秋分冬至:此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自赤道继续向南移至南回归线。北半

14、球各地昼渐短,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短;夜渐长,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长;极夜范围自北极点逐渐向南扩展至北极圈。南半球与之相反。冬至次年春分:此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自南回归线向北移至赤道。北半球各地昼从最短逐渐变长,夜从最长逐渐变短,至春分日昼夜等长;北极地区极夜范围自北极圈向北逐渐缩小至北极点。南半球与之相反。28晨昏线的分布与昼夜长短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南半球与之相反。29冬半年(秋分冬至次年春分)北半球各地昼长小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南半球与之相反。303四季含义与划

15、分四季含义与划分311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一样的。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一样的。如下图所示,A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四周呈同心圆减小,到晨昏线减少为0。直射点A所在的经线BC正值正午,达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即为正午太阳高度,它的变化是从A向B和C依次减小。322夏至日这一天是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夏至日这一天是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度角最大的一天。不对,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直射现象,什么时间直射,什么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而并非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时才达到最大。但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夏至日这一天达到最大。33一、填空题

16、一、填空题“神舟七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在酒泉(约90E,40N)卫星发射中心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许,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9月28日17时37分许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草原安全着陆;18时23分许,航天员成功出舱,“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结合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341“神舟七号”飞船升空时酒泉与海南文昌相比()A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黑夜较短B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日出较晚C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日落较晚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白昼较长2“神舟七号”飞船升空时,下列城市中的华

17、人在早晨收看直播的是()A北京(约140E,35N)B新德里(约76E,30N)C纽约(约75W,40N)D伦敦(约0,52N)353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时,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A4045E和13915W B4045W和13915EC4015E和13945W D4015W和13945E4“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安全着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36【解析解析】“神舟七号”发射在秋分日以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以南,海南比酒泉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昼时间长,这一天在秋分日附近,两地昼夜长短相差不大,文昌的位置明显在酒泉以东,日出的时

18、间酒泉明显晚于文昌,由此得到第1题的答案。“神舟七号”发射升空时,东京区时为22点30分,新德里区时为18点14分,纽约区时为8点10分,伦敦区时为13点10分,故第2题答案为C。根据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分别为6点和18点,根据北京时间(120E)约为16时41分得到地方时为18点和6点的经度,即可得到第3题的答案。“神舟七号”着陆是在秋分日以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着陆时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明显在0经线的东面,由此得到第4题的答案。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我国各卫星发射基地中,纬度较高,所以并没有纬度低的优势;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工业、科技条件均不优越;酒泉卫星基地主

19、要有利条件是当地的气候条件。【答案】【答案】1.B2.C3.D4.A37二、综合题二、综合题5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以为中心,日期为 月日。(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3)图中晨线是,昏线是。(4)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E点相等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38(5)E点的地方时为时,C点的地方时为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时,日落时间为时。(6)A点的昼长为小时,乙点的夜长为小时。(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A自东向西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A

20、等于1/2 B等于1/3C小于1/2 D大于1/239【解析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90经线为90E,地球按顺时针方向自转(地球自转方向与东经度增大方向一致),所以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此时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S。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与90E经线相对的90W经线。晨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所以图中 是晨线,是昏线。太阳直射纬线上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次是离直射点较近的A、E点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与E点相等的纬线是E点相对于太阳直射点的对称点所在的纬线,即6634232623261942N。E点的地方时为12时(

21、所在经线上太阳最高),C点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乙点的日出时刻是其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即3时),日落40时间是其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即21时),所以乙点夜长6小时,昼长18小时。赤道上的A点昼夜平分。从甲地到乙地最近距离的方向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由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90W,时间是12月22日的12时,所以地球上同一天(12月22日)的范围是0时所在的90E经线向西到日界线所在的180经线之间的区域,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即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超过1/2。【答案】【答案】(1)南极1222(2)(2326S,90W)(3)(4)DAE1942N(5)1218321(6)126(7)D(8)D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