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1∕T 961-2015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pdf

上传人:sp****10 文档编号:15800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1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T 961-2015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B61∕T 961-2015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B61∕T 961-2015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B61∕T 961-2015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B61∕T 961-2015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200 A12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9612015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 Specification of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villages assessment 2015 - 02 - 12 发布 2015 - 06 - 01 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1/T 9612015 I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规则依据GB/T 1.1-2009。 本标准由陕西省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旅游局、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耀勋、黄满仓、何晓芳、马明、骆红。 本标准由陕西省旅游局负责

2、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陕西省旅游局 联系人:黄满仓; 电话:029-85261497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北路15号 邮编:710061。 DB61/T 9612015 1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术语和定义、申报要求、评定要求和评定与监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的评定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309

3、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 旅游休闲符号 GB/T 10001.9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 13495 消防安全标志 GB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乡村旅游 rur

4、al Tourism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农民(包括牧民、渔民、林场职工等)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餐饮、体验、康体、健身、娱乐和购物等的一种旅游方式。 3.2 乡村旅游示范村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villages DB61/T 9612015 2 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在全省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行政村。 4 申报要求 4.1 申报程序 4.1.1 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申报,申

5、报流程如图 1 所示。 图1 申报流程图 4.1.2 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应按照附录 A 中表 A.1 的评分细则进行自评,自评得分达到 800 分以上者,可申报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4.1.3 创建单位填写附录 B 所示的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申请报告,经当地县(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初审合格后向市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推荐。 4.1.4 市(区)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复核合格后报省旅游局。 4.1.5 由省旅游局组成验收组进行评定。评定合格后由省旅游局统一颁发“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标志牌和证书并公告全省。 4.2 申报材料 是否是否是否申报 市(区)复核 合格 合格 省局评定 县(区)初审 省局

6、发证 合格 退出 DB61/T 9612015 3 申报材料包括以下几项: 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申报表一式 2 份(见表 B.1); 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基本情况介绍材料 1 份(约 1500 字左右); 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自评表 1 份; 反映村概况和主要特色的音像资料 1 份(时长不超过 15 分钟); 5 评定要求 5.1 组织管理 5.1.1 村内应有职责明确的乡村旅游管理机构、旅游接待机构、安全管理机构、市场营销机构,并配备相关专兼职人员。 5.1.2 旅游管理机构负责乡村旅游村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基本设施建设、 规范农家乐接待户的经营行为、旅游接待户和村属旅游经营活动

7、的管理协调、旅游投诉处理、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全村乡村旅游项目的整体对外宣传等工作,保证和维护村民的合法权利,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 5.1.3 应建立保障旅游服务质量等相关制度,如旅游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警机制、旅游信息统计制度、旅游质量投诉处理制度、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旅游发展目标考核制度等。 5.1.4 应建立旅游综合管理档案。 5.2 设备设施 5.2.1 基础设施 5.2.1.1 村内交通标识完备、合理、规范。 5.2.1.2 村内路面应硬化处理,具有较好的可进入性,交通方式宜多样化。 5.2.1.3 村内应有规模与接待能力相匹配的停车场。 5.2.1.4 应按照中

8、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规定,配备消防设备、器具,并保证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应达到 100%。 5.2.1.5 村内应设置满足游客需要的公厕、垃圾箱等卫生设施,且分布合理、管理良好,清洁卫生,无污物,无异味。 5.2.1.6 通讯、照明、医疗等服务设施应符合有关基本要求。 5.2.1.7 村内应设立报警电话和村级医疗救护点。 5.2.2 服务标识 5.2.2.1 应在固定醒目位置准确标注公共图形标志、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应急标志、疏散通道、紧急出口及有关公示语和警示语。村内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应符合 GB/T 10001.1、GB/T 10001.2、GB/T 10001.9 的要求,安全标志应符

9、合 GB 2894 的要求,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 GB 13495 的要求。 5.2.2.2 各类标识牌应内容准确,图形符号清晰、文字规范,应不定期检查,对破损、变形、变色或字迹图形不清的,应及时维修和更换。 5.2.2.3 不宜进入的区域应设置围挡和警示标识,发生故障和正在维修维护的设施应有醒目的禁用标识;危险难行的步行路段应合理设置台阶、扶手。 5.3 服务接待 5.3.1 餐饮 DB61/T 9612015 4 5.3.1.1 厨房、餐厅应布局合理,能为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当地特色餐饮。 5.3.1.2 应保证餐饮原材料、半成品来源安全可靠,卫生状况良好,就餐面积应与接待能力相适应。 5.

10、3.1.3 餐桌、餐椅、餐具、酒具配套齐全,干净卫生、无破损。 5.3.2 住宿 5.3.2.1 客房宽敞明亮、干净卫生。 5.3.2.2 客房内配套设施与用具应齐备,床上用品应做到一客一换。 5.3.2.3 示范村应有设计合理、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客用卫生间。 5.3.2.4 卫生间设施与用品应配套齐全、环境整洁、采光通风良好。 5.3.3 购物 5.3.3.1 购物场所应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与环境协调。 5.3.3.2 对购物场所、供货渠道、证照证件应进行规范管理,保证购物秩序良好,无价格欺诈、假冒伪劣、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 5.3.3.3 应有能充分体现当地特色和文化的农副土

11、特产品、民间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 5.3.4 娱乐 村内应有文化娱乐活动的设施或场地,能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娱活动。 5.4 服务要求 5.4.1 服务人员 5.4.1.1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应诚实守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5.4.1.2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上岗前应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培训,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服务技能,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规范,考察合格后方可上岗。餐饮服务人员应持健康证上岗。 5.4.1.3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应尊重游客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 5.4.1.4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应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佩戴统一的服务标牌。 5.4.1.5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

12、文化水平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用规范称谓和文明礼貌用语,提倡微笑服务。 5.4.1.6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应熟知应急事件处置方案、投诉处理程序、村内购物、休息、安全、卫生、医疗等相关设施的设置位置。 5.4.2 服务质量 5.4.2.1 应设立服务质量投诉受理机构,健全制度,明确职责。 5.4.2.2 应制定旅游服务满意度评价制度,通过电话、信函、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形式定期接受顾客评价。 5.4.2.3 应在醒目位置公布收费项目及价格、投诉受理机构电话或网址。 5.4.2.4 应诚恳接待顾客投诉,认真及时地处理顾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投诉必复,记录和档案应保存完整。 5.5 安全要求 DB61/

13、T 9612015 5 5.5.1 村内应配备安全保卫人员,建立安全保卫制度和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重建措施等内容。 5.5.2 村内应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置有效的消防器材,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5.5.3 应定期开展全员安全消防教育,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消防培训和应急演练。 5.5.4 应有规范的救助制度和措施,并配备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和基本的救助药品、医疗器械,能够对突发疾病或轻微外伤进行紧急处置。 5.6 旅游效益 5.6.1 经济效益 5.6.1.1 示范村的年接待人数应不少于 3 万人次。

14、 5.6.1.2 示范村的年旅游收入应不低于 30 万元。 5.6.1.3 本村农民旅游收入应占本村农民纯收入的 20%(含)以上。 5.6.1.4 带动本地农副土特产品、手工产品及纪念品销售等附加效益应不少于 30 万元。 5.6.2 社会效益 5.6.2.1 直接吸纳劳动就业人数应不低于 100 人。 5.6.2.2 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数应不低于 100 人。 5.6.3 生态效益 5.6.3.1 示范村应规划科学,环境绿化较好。绿化覆盖率应不低于 30%,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5.6.3.2 环境空气质量达到 GB 3095 要求,声环境质量达到 GB 3096 要求。 5.6.3.

15、3 示范村未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建设性破坏。 5.6.3.4 示范村周边无污染源或污染企业。 5.6.4 示范效应 乡村旅游经营户占本村居民户比重应不低于20%。 5.7 市场宣传 应积极利用网络、手机应用、电视、报纸、杂志等现代化营销手段进行营销宣传。 6 评定与监管 6.1 评定 评定按附录中表A.1进行。满分为1000分,分值高于800分(含800分)者通过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 6.2 标志颁发 对通过考核的乡村旅游示范村由陕西省旅游局统一颁发“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证书和标牌。 6.3 监督管理 6.3.1 获得称号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应严格执行本标准的要求,并接受行业管理和社会监

16、督。 DB61/T 9612015 6 6.3.2 省、市、县(市、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获得“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监督管理。 6.3.3 市、县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不定期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检查,但每年检查不少于 1 次。 6.3.4 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复核检查,复核检查每三年 1 次。 6.4 违规处理 6.4.1 对获得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的,在检查和复核时,发现其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下降,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由市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经市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报省旅游局做出处理,给予取消称号处理。 6.4.2 被取消“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17、称号的,由省旅游局收回标志牌,并通报全省。 DB61/T 9612015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分细则 A.1 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分细则 乡村旅游示范村按表A.1进行评分。 表A.1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分细则 考核项 评分依据 分项得分自评得分 推荐单位计分 评定单位计分规模与效益 (280) 示范村的年接待人数(50) 3 万人以上 50 23 万人 40 12 万人 30 1 万人以下 20 0.5 万人以下 10 示范村的年旅游业收入(70) 30 万元以上 70 2030 万元 60 1020 万元 50 10 万元以下 30 5 万元以下 1

18、0 直接吸纳劳动就业人数(40) 200 人以上 40 100200 人 30 100 人以下 20 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数(30) 200 人以上 30 100200 人 20 100 人以下 10 带动本地农产品及纪念品销售等附加效益 (40)30(含)万元以上 40 20(含)30 万元 30 10(含)20 万元 20 10 万元以下 10 本村村民旅游收入 (50)占本村村民纯收入 20%(含以上) 50 占本村村民纯收入 10%(含)20% 40 占本村村民纯收入 5%(含)10% 30 占本村村民纯收入 5%以下 20 环境与资源保护(100) 林竹花卉草场(10) 绿化覆盖率

19、50(含)以上 10 绿化覆盖率 30(含)50 8 绿化覆盖率 30以下 6 DB61/T 9612015 8 表 A.1(续) 考核项 评分依据 分项得分自评得分 推荐单位计分 评定单位计分环境与资源保护(100) 水资源质量(10) 水质为二类水,无味、无漂浮物。 10 水质为三类水,无味、无漂浮物。 8 水质为三类水以下,无味、无漂浮物。 6 空气、声环境质量 (10) 达到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5 达到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5 田园农家风光(10) 田园风光为绿色生态景观、高科技农产品基地等。5 农家庭院、楼房四季花草,房前屋后、菜园地长青常绿。 5 建

20、筑风格(10) 民居显示地方特征,村庄整体风貌成景。 5 部分农家符合接待游客条件并已经接待游客。 5 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10) 达到 100。 10 达到 90(含)以上 。 8 达到 80(含)以上。 6 饮水安全(10) 通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供水,符合 GB 5749 标准。10 小型集中式供水,符合 GB 5749 标准。 8 水井、河流、水塘供水安全卫生,符合 GB 5749 标准。 6 污水治理(10) 接入城镇管道集中处理,符合 GB 8978 标准。 10 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行,符合 GB 8978 标准。 8 雨污分流。 4 无污水处理。 0 村容整治(10)

21、村口美化,门脸雅观。 5 落实房前屋后 “三包” 制度, 环境卫生有专人负责,保持村庄干净整洁常态化。 5 文物保护(5) 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特色建筑、古树名木等得到科学、妥善的保护,有保护记录和档案 5 周边污染(5) 村边无污染性工业企业。 5 旅游交通与标识(100) 可进入性(20) 有三级以上公路通达旅游村,公路状况良好。 20 有村村通公路通达旅游村,公路状况一般。 10 交通标志(20) 道路交通标志设置科学、合理、美观,完全符合 GB/T 10001.1 。 20 道路交通标志设置比较齐全,基本符合 GB/T 10001.1 。 15 有路标,基本满足自驾游需求。 10 内

22、部游线(20) 有绿道、 旅游小径、 游步道, 连景点成线, 符合 GB/T 10001.2 。 20 依靠户户通开展旅游活动。 10 DB61/T 9612015 9 表 A.1(续) 考核项 评分依据 分项得分自评得分 推荐单位计分 评定单位计分旅游交通与标识(100) 停车场 (20)有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停车场。 20 依托村口、村部、路边地形生态停车。 10 交通工具(20) 通公交、班线客运车、旅游直通车等。 20 依靠自驾车。 10 资源与产品(90) 乡村景观特色和原真性(20) 乡村景观特色特别突出,保持很好的原真性。 20 乡村景观特色比较突出,保持较好的原真性。 15

23、乡村景观特色一般,保持一定的原真性。 10 乡村旅游景点(20) 5(含)处(个)以上 20 34 处 15 23 处 10 1 处 5 旅游点的资源价值评价(20) 紧密结合地方特色,乡土文化内涵丰富。 20 具有一定的乡土文化内涵。 10 特色旅游活动或参与性项目(10) 常年举办体现本地农业和乡村文化民俗活动 3 项。10 常年举办体现本地农业和乡村文化民俗活动 2 项。8 常年举办体现本地农业和乡村文化民俗活动 1 项。5 旅游商品(10) 生产销售本地区乡土特色旅游商品种类 6 种以上。10 生产销售本地区乡土特色旅游商品种类 4 种以上。8 生产销售本地区乡土特色旅游商品种类 2

24、种以上。5 游客逗留时间(10) 50以上游客逗留一天以上。 10 50以上游客逗留一天。 8 50以上游客逗留半天以内。 5 设施与服务(140) 游客中心(20) 设置有游客服务中心或专门的游客咨询接待服务点。 20 依托村部等公共服务场所为游客提供咨询接待服务。 10 导览系统(30) 在主要道路及路口有导游全景图。 旅游村内标识牌位置合理、数量充足。介绍内容美观醒目、准确规范,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10 有专兼职讲解人员,着装具有地方特色,讲解词准确、生动、趣味性强,具有乡土特色。 10 提供公众信息资料(如综合画册、音像制品、导游图和导游材料等)有特色,品种不少于 3 种,内容清晰易

25、懂。 10 接待服务设施(30) 客房:卫生间每天整理一次,客房被褥、枕巾等用具一客一换,客房装修良好,配备电视机和空调等设备,50%以上客房有卫生间,24h 供应冷热水。每缺一项扣 2 分。 10 DB61/T 9612015 10 表 A.1(续) 考核项 评分依据 分项得分自评得分 推荐单位计分 评定单位计分设施与服务(140) 接待服务设施(30) 餐厅: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桌椅、用具等配套齐全,能提供本地乡村特色风味的菜肴,明码标价的菜单。每缺一项扣 2 分。符合 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10 厨房:厨房地面硬化处理,易于冲洗,保持清洁,有冷藏、冷冻设备。符合

26、GB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和 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10 公共厕所(15) 公共卫生间数量和规模与接待能力相适应。 15 水冲式厕所,卫生清洁。 10 购物场所(15) 购物场所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15 购物场所位置优越,固定醒目。 10 垃圾箱 (10) 布局合理,分类设置,标识明显,数量充足,造型美观独特,与环境相协调。 10 娱乐场所(10) 符合 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10 当地居民配套生活设施(10) 提供邮政服务,通讯方便、线路畅通,接待游客的农户通网络和有线电视,村庄主要道路、公共活动场所有路灯照明,太阳能、风能、天然气或沼气等清

27、洁能源使用率 50%以上。(每缺一项扣 2 分) 10 规划与管理(70) 旅游规划(20) 已经编制有指导性、 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旅游业发展规划。 20 有与旅游相关的规划。 10 机构、队伍和管理制度(50) 有职责明确、统一管理旅游业的机构。 10 有专兼职旅游市场管理队伍,市场规范有序。 10 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投诉电话,接听及时,投诉能够得到及时圆满解决。 10 定期收集分析游客意见和建议,提高服务质量。 5 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 60%以上。 5 导游、讲解、餐饮、特种行业等旅游服务从业人员依法取得从业资格证、健康证等。 5 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乡村旅游统计制度。 5 旅游营销

28、(70) 每年举办一次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20 参加各级政府及旅游部门组织的宣传促销活动。 20 有专门网页或与门户网站有链接,能够提供网上订餐、订房服务。10 有体现特色的乡村旅游 logo、宣传口号和形象定位。 10 有 1 种以上宣传(介绍)资料,办好村宣传栏。 10 旅游安全(100) 有切实可行的旅游安全应急预案。 20 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危险地带有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明显。20 消防、救护等设备(完好)。 20 DB61/T 9612015 11 表 A.1(续) 考核项 评分依据 分项得分自评得分 推荐单位计分 评定单位计分旅游安全(100) 有医务室,为游客提供医疗及救护服务

29、人员持证上岗。 20 近三年来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20 示范村建设获奖情况(50) 被评为国家 A 级景区。 20 获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20 获市、县级荣誉称号。 10 DB61/T 9612015 12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申请报告 B.1 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申请报告 表B.1 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申请报告 (一)示范村简况 示范村名称 负责人 职务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 手机 网址 示范村基本情况简介 (示范村的开办时间、投资情况,上年或当年示范村农家乐户数,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直接、间接就业人数,旅游接待设施,旅游产品,旅游服务质量及旅游管理等情况) 注:本表由示范村申请单位填写 DB61/T 9612015 13 (二)示范村申请 依据陕西省旅游局关于开展乡村旅游示范村申报评定工作的通知 (陕旅政字【2010】115 号)要求,本村申请评定陕西乡村旅游示范村。 我村承诺全面填写报告的各项数据,对其真实性负责。 村委会负责人签字: 村委会盖章: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示范村申请单位填写。 (三)当地旅游局审核意见 县旅游局(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市(区)旅游局(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