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调动职工积极性谈企业党建工作.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579972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调动职工积极性谈企业党建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从调动职工积极性谈企业党建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从调动职工积极性谈企业党建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从调动职工积极性谈企业党建工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从调动职工积极性谈企业党建工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从调动职工积极性谈企业党建工作 从调动职工积极性谈企业党建工作从调动职工积极性谈企业党建工作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江泽民总书记在“531”讲话中,把“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作为贯彻好“三个代表”的“四个必须”之一,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很强的现实意义。调动职工积极性作为“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重要部分,不断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增添新力量,这也是现代企业组织管理执着追求的主体目标。企业基层党组织不仅要善于抓大事,把握大局,掌握方向;也应该善于抓小事,解决好局部,办好实事;更何况“充分调动职工

2、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国有企业的优势和力量源泉”(引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发19974号文),也事关企业发展,也有利于保证企业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党组织应把“调动职工积极性”作为企业党建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紧抓不放,抓出成效。日常中“积极性”概念使用频率极高,但何谓“积极性”呢?从管理文化角度讲,积极性是指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的生活状态。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是职工积极性的三大特征。只有具有主动精神的职工,才能主动地发挥他的积极性;只有具有自觉意识的职工,才会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创造性是职工主动

3、的自觉活动的一种最高形态,它既是职工积极性的行为目标,又是职工积极性发挥的行为结果。总之,职工的积极性与他们选择活动目标、行为手段及调控潜能的运用、发挥程度相关,只有当职工具有主动性时,只有当职工具有自觉意识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目的,并把它看作是自己本质力量和潜力的自我表现和自我价值的创造时,职工才能获得真正的积极性。职工积极性的发挥不是自然而然的,其发挥程度在不同人身上也是有差异的。职工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主体素质不高。职工主体素质不高是影响和制约其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主体素质是指职工所具有的从事某种劳动的注重能力的总和,也是职工

4、发挥其积极性的主体条件。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主体素质包括职工和领导(管理)者两个方面。职工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精、主人翁意识不强,固然不可能形成高效的积极行为。然而,如果领导(管理)者素质不高,既不能以身作则,又不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调动别人,职工的积极性同样会受到严重的挫伤和压抑。二是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不公也是影响职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供电企业现行的分配制度,政策上是按劳分配,实际执行的却是“大锅饭”、“铁工资”,因而造成了实际上的分配不公,这就从机制上抑制了职工生产劳动的积极性。现代管理学认为,职工积极性不仅受他们得到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还受到他们相对报酬的影响。也就是说,职工的积极

5、性不仅受制于实在的收入分配不公,而且受制于职工对收入分配不公的攀比心理,而这种由于心理攀比滋生的欠道德或不道德观念,又严重地抑制了职工的积极性。所以,企业分配不公,会带来职工的心理失衡和伦理道德的失落,最终会导致职工的积极性的下降版权所有或消失。三是用人制度不活。传统的用人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企业缺乏合理的岗位流动机制。职工岗位的僵固,必然失去工作的激励活力。设想,一个职工所从事的工作是他参加工作第一天安排好的,而且一经安排就难以改换,那么无论旁人觉得这个工作或岗位如何好,当事人也会“身在福中不知福”,从而失去工作的热情;倘若此人要求岗位流动或改换工种极为困难,甚至认为“关系”比本事更有效

6、,他就会产生怀才不遇的委屈和对机会不均的抱怨,因而就不会在工作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四是人际关系不善。人际关系的优势也是当今社会影响人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卡耐基工业大学曾对万名有成就的人分析研究,发现他们成功的因素中,指挥和专业技术只占15,良好的人际关系却占85。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即使在市场化、文明程度很高的社会环境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仍然是职工发挥积极性、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得如何,不仅反映出企业的向心力,而且体现出企业的凝聚力,更涉及企业组织管理的水平,必须全面地、辩证地深入进行研究。特别是对职工积极性的现状的估计和分析,既要看到职工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也要看到职

7、工思想的主流;既要研究积极性发挥较差的一面,也要研究蕴藏着很大潜力的一面;既要分析职工队伍发挥积极性好坏的整体情况,也要分析职工队伍发挥积极性好坏的具体原因。通过扬长避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营造有利于职工发挥积极性的良好氛围,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奉献精神和创造力,从而优化组织管理手段,实现职工自觉地主动地发挥积极性,不断以创新精神积极投身于企业的发展之中。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呢?归纳起来,就是在实现企业运作制度化、岗位设置标准化、工作内容流程化、收入分配规范化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保证下,靠不断增长的物质利益来驱动,靠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来营造。具体讲,通过“四靠”来调动

8、职工积极性,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一、靠企业发展得人心,不断提供职工发挥积极性的动力。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总书记在“531”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企业的不断发展,为职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利益增长,这是职工发挥积极性的源头活水。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的核心就是保证企业之发展,企业发展是企业党建工作之根本。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国有企业党的工作要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把保证和促进企业发展、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

9、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和党组织战斗力的主要标准。因此,只有企业发展了,职工才能看到希望而对企业有信心;只有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职工才能得到实惠而产生工作动力;只有企业党组织把企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第一要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职工的愿望,实现最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企业党组织在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企业改革和保证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要牢牢把握“以发展得人心”这一主线,紧紧依靠企业的发展,开展诸如生产经营情况通报、企业发展形势分析、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等形式多样的事关企业发展的教育活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扎实有效的工作

10、,让职工知晓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与面对的困难,让职工了解企业发展的动态与面向的形势,让职工看到企业发展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使职工清醒认识到,企业的兴旺发达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休戚与共,形成“企业兴衰,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把职工的心凝聚于企业发展之中,使职工的劲熔融于企业发展全过程。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职工积极性的发挥提供不竭动力;职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也为企业发展的新飞跃增添推动力。二、靠人尽其才顺人心,积极拓宽职工发挥积极性的空间。好的用人机制,至少可以提供压力与动力两种力量,压力可以使后进的人克服惰性而积极进取,动力可以使先进的人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真正达到人尽其才。好的用人方法,

11、可以充分发挥人才个体创造力和形成人才群体合力,有效盘活、整合人力资源,使其事得其人,人得其所,真正实现才尽其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事管理,正是企业党组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充分体现,也是为职工充分发挥积极性拓宽了发展空间,更是企业党建工作中“积极推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所在。人心顺,事业兴。企业党组织应以“正确认识人、积极引进人、注重培养人、大胆使用人、严格管理人、紧紧依靠人”为原则,努力构建“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引人、育人、用人机制,积极拓宽职工积极性发挥的空间,使职工找到勤奋工作的站立点,摆正人生奋斗的坐标点,发挥才智潜能的极限点,全身心的自觉自愿地投身于企业的发展创新

12、之中。在现行体制和机制条件下,企业党组织应以“育人”为主,以“用人”为重,积极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努力造就“三高队伍”,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在“育人”上,要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契机,培养职工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企业内部营造“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鼓励职工立足岗位,自学成才,大力提倡“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教育和帮助职工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使职工不断更新业务技能,不断改善知识结构,不断改变工作态度,从而达到激活自身潜能,激发自己创造力之目的;同时,还应有针对性地加大职工的技能培训力度,使职工能积极应对高科技的广泛运用而自如驾驭高新技术,以进一步增强职工的素

13、质。在“用人”上,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和“四化”方针,通过采取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双向选择管理人员、优化组合生产人员等措施,逐步形成全员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尤其是在选人用人上,应加大民主评议力度,落实“任前公示”制度,提高用人的透明度。使职工既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岗位的重要性而增强责任感,又意识到自身素质的“长短”而增加紧迫感,更体会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来之不易而增添危机感。三、靠真情实意感人心,努力营造职工发挥积极性的氛围。任何制度都有其缺陷和不足,往往会影响到职工积极性的发挥,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靠讲道理来晓事明理说服人,

14、靠注真情来诚心诚意感化人,靠真情实意来弥补其不足。因此,企业党组织应在坚持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从关心和爱护职工出发,重视感情投入和情感效应,通过注真情、投实意来感召人心、鼓足干劲,努力营造职工发挥积极性的良好氛围。具体讲:一是多在情上交融,善在理上沟通。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务工作者和企业领导与骨干的作用,掌握思想政治工作“重在疏导”的原则,把握“乘需而入”的时机,学会“细雨润物”的方法,全方位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用诚心、热心、耐心、恒心、爱心来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帮助人、关心人。特别是在处理问题上,不仅要会就事论事,而且要会就事论理,更要经常讲“大道理”,让职工明辨是否、消除误

15、解、判别对错。通过不断地开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企业党组织成为职工思想上的“靠山”、工作上的“明灯”、生活上的“港湾”。二是开展好“四个心意”活动。企业党组织要从关心和爱护职工入手,以“四个心意”换取职工一心一意为企业多作贡献,即“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热心善意给职工排忧解难,诚心诚意关心职工思想、工作和生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建好企业。”通过开展“四个心意”活动,不仅能使企业的各级党组织真正关心职工“思想上的进退、精神上的需求、工作上的成败、生活上的苦乐”;而且能使职工激发“以企为家”的归属感、“以企为荣”的荣誉感、“当家作主”的使命感、“自觉奉献”的责任感。三是经常做谈心

16、交友工作。企业党组织要教育广大企业管理人员,视自己为公仆,视职工为主人,经常做深入细致的谈心交友工作,进职工家、听职工音、知职工情、办职工事、帮职工忙、解职工愁、稳职工心,努力使自己成为职工的知心朋友,积极营造职工“敬业、勤业、乐业、创业”的良好氛围。四、靠榜样力量聚人心,主动搭建职工发挥积极性的舞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党组织应该立足身边人,发掘身边事,通过“评先进、树标兵”,发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带头作用,主动搭建职工“比、学、赶、帮、超”的舞台,让职工看有标准,学有榜样,干有样板,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1、塑好领导形象,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干部干部,先干一步”,领导

17、干部的形象,是工作中的无声命令。因此,企业党组织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加强企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教育各级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奉献于企业,服务于职工,自觉常修“五心”,始终做到“品行正、作风实、处事公、感情真”和“慎独”,真正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常修“五心”:即心术、心灵、心境、心态、心肠。自觉做到:心术正,一是对上级正,不搞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人身依附;二是对下级正,不搞专横跋扈、独断专行、以权代法;三是对自己正,不搞伪善作秀、歪门邪道、滥权谋私;四是对同事正,不搞团团伙伙、拉拉扯扯、互相利用。心灵美,就是要拥有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做到任何时候坚持道德操守,不为名所累,不为权所伤,不为利

18、所损,不为情所困,切实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心境宽,就是要以开阔的眼界和博大的心胸去面对自身的得失荣辱,真正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心态稳,就是在节制非份的欲望中求得心理的平衡和心态的稳定,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常排非分之念,常修为官之德,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心肠热,就是要始终保持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满腔热情地为职工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企业领导干部不注重自身形象,起不到率先垂范作用,在职工群众中就没有说服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企业也会失

19、去亲和力,调动职工积极性也将成为“水漂”。2、抓好党员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党组织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职工群众心目中的榜样。党员队伍建设得如何,党员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和威望。企业党组织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增强党性修养、发挥模范作用为重点,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以“三导”方式深化理论教育,即采取“超前引导、过程疏导、善后指导”方式抓好党员队伍的政治理论教育。切实改变以往“单一的说教、生硬的灌输和大规模的理性教育”模式,努力使广大党员在多样的实践中提高对理论的认知,在寓情的渗透中增长对理论的感悟,在小型化的座谈对话中深

20、化对理论的认识,从而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素质。二是以“三心”活动强化党性锻炼,即在党员中开展“与群众贴心、使群众称心、让群众放心”活动。这不仅使党员能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而且使党员置于群众监督之中,让群众来评价党员的好坏,让群众来评定党员的优劣,让群众来评判党员的功过。三是以“三评”办法优化党员考核,即通过“群众测评、党员互评、组织点评”的办法进行党员的年度考评。党组织要在党员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既要让群众民主评议说不足,又要让党员之间互相评议谈问题,还要在民主生活会上点评每个党员优缺点,指明党

21、员努力的方向,以进一步促进党员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3、树好先进典型,发挥带动示范作用。树好一个典型,擎起一面旗帜,照亮一片,带动一批。在先进典型身上,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党组织应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重点挖掘那些具有时代特征、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人物的“闪光点”,大力宣扬他们的模范事迹,靠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选树先进典型力求多级化、多样化。既要有企业全局性的典版权所有型,又要有企业基层部门的典型;既要有先进个人典型,又要有先进集体典型;既要有领导干部典型,又要有普通职工典型;既要有从事生产经营工作的典型

22、,又要有从事技术、服务等保障工作的典型。特别是要重点选树技术创新的先进典型,鼓励和激励广大职工学技术、用技术、努力创新技术;选树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教育职工立足岗位而勤奋工作;选树清正廉洁的先进典型,引导职工自觉杜绝“吃、拿、卡、要”,坚决落实“八不准”,公私分明,廉洁奉公。通过大力宣扬先进事迹,主动构筑“互帮互学,携手共进”新平台,为企业树好正气和职工积极投身于以优质服务为主线的创建企业品牌形象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选树先进典型的目的在于运用,让典型的思想之花在企业结出丰硕之果。因此,企业党组织在推广先进典型时要精心运作,注重实效,可利用报纸、宣传栏、黑板报、计算机网络(局域网)等宣传阵地,全方

23、位、多角度地介绍先进事迹;可把先进事迹汇编成册,印发到基层让职工阅读;可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宣讲,等等。使先进典型的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为广大职工所了解和熟悉,并化作职工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使先进典型走进职工心里,走向更高更广的层面,产生效应而凝聚人心、喷发力量。 “安全第一”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安全保障、安全监督体系严谨完备,但在实际工作中,百密一疏,仍存在事故隐患,甚至发生违章事故。究其原因,大多因为班组成员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所致。为此,文章通过分析事故案例,剖析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培训考试、执行落实、监督检查、考核分析等环节中的漏洞和缺陷,

24、并从“全过程控制”切入,对治理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不到位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事故案例分析 20xx年x月x日,某检修公司在对某220千伏变电站#1站用变316开关进行检修时,工作负责人xx和工作班成员xxx共同将工作票上已经注明“3161刀闸靠10千伏母线侧带10千伏电压”,不属本次工作范围的316开关柜上层柜门打开,工作班成员xxx进入10千伏带电母线及3161刀闸柜内时导致放电短路,发生一起人员触电重伤事故。 经调查,事故直接原因如下: (1)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xx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第3.2.10.2条工作负责人安全职责之一“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之三

25、“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的规定,在开工之前没有将工作任务和危险点详细告知工作班成员。造成本人和工作班成员xxx对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停电范围不清楚就开工,超停电范围作业。 (2)工作班成员xxx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第3.2.10.5条的规定,在不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安全措施以及工作中的危险点的情况下就盲目工作。 (3)本次检修工作现场没有按省电力公司文件关于全面开展生产作业现场标准化作业的通知的要求实施标准化作业。 此外,为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据深入调查,得知该两人在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培训考试、安全活

26、动,以及平时工作表现等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xx20xx年得93分、20xx年得92分、20xx年得96分,反映有抄袭行为;工作班成员xxx20xx年得90分、20xx年得77分、20xx年得80分,是自己过硬考的。考试情况表明他们对安全工作规程掌握并不精准。 (2)由于人员经常在各工地,上级规定必须完成的安全活动客观上很难组织,主观上不重视,没有保质保量完成,多是上级检查前突击补记录,该两人也不列外。 (3)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xx文化基础差,工作能力一般且大大咧咧,曾经因工轻伤,出于其工龄较长,照顾他当的工作负责人,违背了选择工作负责人的

27、资格标准。 (4)工作班成员xxx来自农村,性格内向,虽是大学毕业,但在读大学期间参加过闹学潮,因此人生态度一直不积极,得过且过。 (5)在同一变电站,就在发生此次事故前两天,该两人进行过一次同样的工作,只是两天前工作的开关柜上柜门内的母线是全停电状态,可以打开上柜门工作,才没有发生事故。是否存在此次事故分析的违章行为,由于只有他两人工作、没有其他证据资料,已无从查考。 可见,发生事故不是偶然的,而是安全管理各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安全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 (一)培训考试与安全要求脱节。 长期以来,安全工作规程考试,一是标准为76分合格,要求不高。二是考试由单位内部组织进行,监考人员和被考

28、对象熟识,难免执行考场纪律不严。三是采用综合性试卷,通常有部分题目是上级和本单位安全目标、方针、原则等一些务虚的内容,考试成绩出来后,往往连被考对象自己都弄不清扣分究竟是在安全工作规程方面,还是在目标、方针方面,不能准确了解被考对象掌握安全工作规程真实情况。试想,满分为100分的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只要76分就合格,打了七六折,无疑留下了24分的事故隐患。事实是,作为班组人员,哪怕1分的错误,在实际操作中肯定就是违章,就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事故。 (二)安全检查与安全监察脱节。 不可否认,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上要求很高,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安全。其中,以领导层和管理层为主角的季节性及定期安全

29、大检查,对预防事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声势浩大,加上现在通信发达,消息十分灵通,被检查对象一般有所准备。所以从安全检查效果来看,安全检查对预防违章只“一时”起作用,而不是“一世”起作用。因为,从事故案例可以看出,要真正做到“预防”违章,必须对每一个班组的每一个作业过程都进行现场安全监察。而现实是领导层、管理层,包括本单位安监员,不可能做到随时在变电操作、检修施工现场监察。从而形成了安全检查与现场监察脱节的问题,也是事故往往发生在平时,而非季节性或定期安全大检查期间的原因。 (三)违章事实与违章证据脱节。 多年来,一般对没出事故且已经成为过去的现场作业,顶多在安全检查时看看工作票和记录、

30、问问当事人,抓违章较难。而一旦出了事故,由于有“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的要求,通常是通过现场调查和召开事故分析会来了解事故原因。这样得到的结论,“分析、推理”占了很大比例,是“事后”以“理”服人,是第二手、甚至第三手资料,且往往存在争议,而让人信服的“看得见、抓得着的现场第一手资料却证据不足。结果是处理了一大批人,效果却不怎么样,哪怕被处分的人检讨做的再好,私下里普遍却是自认“倒霉”,教育和警示效果不佳。 三、过程控制思路 (一)严格要求,改进安全工作规程培训考试。 1、将安全工作规程试卷由综合试卷分解为两张试卷。一张为通用试卷,内容为安全目标、方针等内容,可以仍定为76分合格。一张为安全工作

31、规程专题试卷,按照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原理,对安全工作规程专题试卷实行“一分否决”。即安全工作规程专题试卷成绩只有0分和100分这两个标准。哪怕考试得99分,也只能算0分不合格。只有实行“一分否决”,被考对象对安全工作规程条文的重视、熟悉、掌握、运用程度才会提高。 2、有必要尽快建立电子考试系统。为使每个人的安全工作规程专题试卷都不相同,防止被考人员相互抄袭,利用已经建好的电脑教学设施,改传统笔试为上机考试。由电脑随机出题,全部为选择题和判断题,被考人员点击“完成”后电脑自动打分,并闭锁电脑。 3、安全工作规程考试要实行高考纪律要求。为避免情面上过不去,可以聘请高考监考老师进行监考,对舞弊者

32、,当场勒令退场,予以通报,并处3个月下岗补习,3个月后补考合格再上岗。 (二)严格监察,不放过任何一次现场作业。 为了做到对每一个班组的每一次作业过程及每一个细节都实施安全监控,解决现场工作人员工作不专心、不负责任、安全思想麻痹的问题,由工作监护人、现场安全员,专门负责对工作流程实行全过程录像,并作为安全资料保存。为防作假,用DV摄录时必须设置显示录像时间。这样做具有三大现实意义:第一,现场人员能根据录像情况当场自查,如有违章,立即予以改正,并补录更正过程,以期交上一份满意的作业答卷;第二,为安全工作考核、分析以及重奖重罚和年终评比提供了依据;第三、为在冰冻、酷暑、抗洪、抢险等恶劣环境工作中涌

33、现出来的感人事迹提供了表彰、宣传的素材。从而实现安全监察、事故分析从“理论”向看得见、抓得着的“证据”转变。只有现场人员人人都曝光在摄影机下,才会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 (三)严格考核,突出重点奖惩兑现。 由于有了实况录像资料,使得集中、全面考核成为可能,安全监察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提高。即在每月一次的安监员例会上,要求各单位上报操作、施工、检修等计划,包括临时性检修、抢修工作安排,并一一对应提供现场录像,由全体安监员共同审查、考核是否有违反标准化作业流程及每个流程内的细节要求,重点考核界定的15种“特别严重违章”和11种“严重违章”内容,并根据评价结论,按照安全奖惩办法,兑现奖惩。对于在上报计划、

34、安排中没列入的作业,或有作业计划和安排,但没提供其过程录像的作业,定性为“故意”,归类到“特别严重违章”,从严从重处罚。 电力企业各级都十分重视安全管理,并做了大量工作,但实际情况与期望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安全管理作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希望上述分析和见解能给安全工作“全过程控制”一点启示。 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在于使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生活保障。主要包括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保险等。这里,主要讲一讲养老保险。一、养老保险的概念及特点养老保险,是指劳

35、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依法获得经济收入、物质帮助和生活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又分为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我下面讲的主要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险种之一,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范畴。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政府行为,全体劳动者必须参加。养老保险事务由政府设立的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经办。无论在任何国家,养老保险都是依法规范并以社会保险形式所体现的一种政府行为,其基本原则是:保障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社会互

36、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包括覆盖范围、制度模式、享受条件、待遇标准、基金筹集、管理体制等方面。养老保险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强制性。国家通过立法,强制用人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履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缴纳养老保险费,待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保障退休以后的基本生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得失来决定是否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二是互济性。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仅仅依靠家庭和企业或单位养老的传统格局已经难以维持。所以,必须由国家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

37、“大数法则”在社会的范围内统一筹集资金,统一调剂使用,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均衡企业负担和分散风险。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或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互济。三是普遍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是所有劳动者,由于养老保险的范围广,被保险人享受待遇的时间长,费用收支规模庞大,所以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世界上凡是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都是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在全社会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制度组织实施的。二、养老保险的由来和发展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标志和成果,又是阶级斗争的结果。社会保险制度最早始于德国。在德国,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基本的生存权利,进行长期的斗争,

38、斗争的内容就包括解决劳动者的生、老、病、死、伤、残等问题。资产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鞭子加白糖”的政策,一方面对工人运动进行血腥镇压,另一方面认为“镇压不是唯一途径,还应改善工人的福利,改革社会弊端”,以维护其长期统治地位,并于19世纪80年代,第一次以帝国议会法令的形式,制定并公布了疾病、工伤和养老三项社会保险法,成为社会保险的创始人,同时也标志着社会保险从此进入了国家立法的阶段。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危机四起,生产下降,企业破产,银行倒闭,经济萧条,许多国家,比如奥地利、英国、瑞典、美国等相继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从时间上分为四个阶段:第

39、一阶段,1956年1966年,这十年为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为:一是全面实施了劳动保险条例;二是普遍建立了企业保险机构;三是全面开展了企业保险业务。第二阶段,1966年1976年,这十年为社会保险制度的破坏阶段。一是管理机构被取消,二是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被取消。给我国社会保险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后果。第三阶段,1976年1986年,这十年为社会保险制度的恢复阶段。1976年,“文革“结束,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1978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即国发(1978)104号文件,对工人的退休条件,待遇支付标准等做了详细规定,并一直执行到现在(25年

40、)。养老保险制度的恢复,对于保障广大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安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四阶段,1986年以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高阶段。针对旧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保险层次单一、权利和义务不统一、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一是开展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改“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二是实行了城镇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改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一方负担为多方负担。三是改革了养老金计发办法。四是建立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新模式。在不断改革和试点的基础上,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

41、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即国发(1997)26号文件,这个文件,标志着我国新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其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内容:1、统一制度的目标和原则到20世纪末,要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要实行社会互济和自我保障相结合、公平和效率相结合、行政管理和基金管理分开、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基本生活等原则,要把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紧密结合起来。2、统一和规范费率统一和规范费率是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

42、核心内容之一。文件规定: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本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2年提高一个百分点,20xx年个人缴费为6,20xx年个人缴费微,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有条件的个人缴费提高速度还应适当加快。3、个人帐户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是建立统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要按职工个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帐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由法定继承人领取。4、实行新的退休养老金计发办法实行统一制度后

43、,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仍执行原待遇标准,新参加工作的人员直接进入新制度,即“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对于“中人”,即统一制度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职工,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加一块过渡性养老金,即“中人”实行过渡办法。三、我县社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宁城县社会保险工作始于1987年,十几年来,养老保险由国有企业扩展到集体、私营、个体企业,险种由养老保险扩展到工伤、生育保险,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把新办企业、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扩面工作的主攻方向,从造成断保的源头抓起,在职工下岗、分流、一次性解除劳动关系之前介入,扩大了养老保险覆盖面。截止

44、目前,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事业单位2106家,参保职工16860人,实现了全覆盖。参保离退休人员4644人,参统率为100。二是工伤、生育保险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规范了职工工伤、生育的申报、审定、鉴定、待遇支付等一系列环节和手续,保证了政策的严肃性,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目前全县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的企事业单位207家,参统职工14049人。三是及时足额发放了离退休养老金。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本着“就近、安全、方便、快捷”的原则,在全县设立了49个养老金发放点,为每人办理一个存折,离退休人员可以随时凭折领取。20xx年,共发放离退休养老金2516万元,发放工伤保险金83万元,发放生育保险金38万元。四是退管服务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管理体制的同时,按照国务院“一外三化”的要求,积极筹建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为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独立于企业事业之外的管理服务社会化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 /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