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1 建筑体型的设计
1. 对称式布局:
建筑有明显的中轴线,主体部分位于中轴线上,主要用于需要庄重、肃穆感觉的建筑,例如政府机关、法院、博物馆、纪念堂等.
2.不对称的布局:
在水平方向通过拉伸、错位、转折等手法,形成不对称的建筑形体。在不同体量或形状的体块之间可以互相咬合或用连接体连接;需要讲究形状、体量的对比或重复以及连接处的处理;同时应该注意形成视觉中心。这种布局方式容易适应不同的基地地形,还可以适应多方位的视角。
3. 在垂直方向通过切割、加减等方法来使建筑物获得类似“雕塑”的效果:
需要按层分段进行平面的调整。常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的建筑以及一些需要在地面以上利用室外空间或者需要采顶光的建筑。
3.2 建筑立面的设计
1. 注重尺度和比例的协调性
2. 掌握节奏的变化和韵律感
3. 掌握虚实的对比和变化
4. 注意材料的色彩和质感
设计实例
相似体型的重复——日本代代木体育馆
在重复中求变化——日本名古屋大学外国语学部
对称或接近对称的平、立面设计容易取得端庄、严肃的效果——某地方政府办公楼
利用楼梯间作为活跃单元分隔建筑的各个段落,使得建筑体型和立面处理富于变化——同济大学建筑系馆
立面韵律感的生成——图路斯儿童医院和CDT大厦
相似的立面构图手法在不同建筑中的运用——马里奥·博塔作品
开窗方式、面饰材料及其色彩、布局等的设计,综合造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立面肌理——美国驻秘鲁领馆
表面构件的材料、色彩、形态的独特设计造成强烈的个性特征
§3.3.2 建筑立面设计方法
建筑立面是表示房屋四周的外部形象。和建筑体型组合一样,立面设计也是在满足房屋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前提下,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紧密结合平面、剖面的内部空间组合下进行的。
建筑立面可以看成是由许多构部件所组成的。它们有墙体、梁柱、墙墩等构成房屋的结构构件,有门窗、阳台、外廊等和内部使用空间直接连通的部件,以及台基、勒脚、檐口等主要起到保护外墙作用的组成部分。
恰当地确定立面中这些组成部分和构部件的比例和尺度,运用节奏韵律、虚实对比等规律,设计出体型完整、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设计的步骤,通常根据初步确定的房屋内部空间组合的平剖面关系,例如房屋的大小、高低、门窗位置,构部件的排列方式等,描绘出房屋各个立面的基本轮廓,作为进一步调整统一,进行立面设计的基础。
设计时首先应该推敲立面各部分总的比例关系,考虑建筑整体的几个立面之间的统一,相邻立面间的连接和协调,然后着重分析各个立面上墙面的处理,门窗的调整安排,最后对出入口门廊、建筑装饰等进一步作重点及细部处理。
从房屋的平、立、剖面来看,立面设计中涉及的造型和构图问题,通常较为突出,本节将结合立面设计的内容,着重叙述有关建筑美观的一些问题。
1 尺度和比例
比例是建筑艺术中用于协调建筑物尺寸的基本手段之一,是指局部本身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尺度研究的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
尺度正确和比例协调,是立面完整统一的重要方面。
建筑立面中踏步的高低,栏杆和窗台的高度、大门拉手的位置,这些部位的尺度相对比较固定,如果它们的尺寸不符合要求,非但在使用上不方便,在视觉上也会感到不习惯。
比例协调,既存在于立面各组成部分之间,也存于构件之间,以及对构件本身的高宽等比例要求。
一幢建筑物的体量、高度和出檐大小有一定比例,梁柱的高跨比也有相应的比例,这些比例上的要求首先要符合结构和构造的合理性,同时也要符合立面构图的美观要求。
立面中的门窗的高度,柱径和柱高等,构件本身也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图中以人的尺度为标准,对建筑物(a)中
门窗台阶等的比例进行调整,
调整后建筑物(b)比例较协调
2 节奏感和虚实对比
节奏韵律和虚实对比,是使建筑立面富有表现力的重要设计手法。建筑立面上,相同构件或门窗的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给人们在视觉上得到类似音乐诗歌中节奏韵律的感受效果。立面的节奏感,在门窗的排列组合、墙面构件的划分中表现得比较突出。门窗的排列,在满足功能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调整得既整齐统一,又富有节奏变化。
立面中窗及构件排列的节奏感
一些建筑物的立面,经常结合门厅或楼梯间等内部空间组合的变化,对门窗排列作一定的变化,使立面外观既不琐碎零乱,又不至过于单调呆板。
楼梯间在立面中的组合
墙面中构件的竖向或横向划分,也能够明显地表现立面的节奏感和方向感,例如柱和墙墩的竖向划分、通长的栏板、遮阳和飘板等的横向划分。
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指由于形体凹凸的光影效果,所形成的比较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例如墙面实体和门窗洞口、栏板和凹廊、柱墩和门廊之间的明暗对比关系等。不同的虚实对比,给人们以不同的感觉。
如实墙面比较大,门窗洞口较小,常使人感到厚实和封闭;相反,门窗洞口较大,实墙面较小,让人感到轻巧和开敞。
细部处理
3 材料质感和色彩配置
一幢建筑物的体型和立面,最终是以它们的形状、材料质感和色彩等多方面的综合,给人们留下一个完整深刻的外观印象。
在立面轮廓的比例关系、门窗排列、构件组合以及墙面划分基本确定的基础上,材料质感和色彩的选择、配置是使建筑立面进一步取得丰富和生动效果的又一重要方面。
一般地,粗糙的砼或砖石表面,显得较为厚重;平整而光滑的面砖以及金属、玻璃的表面,感觉比较轻巧。
以白色或浅色为主的立面色调,常使人感觉明快、清新;以深色为主的立面,又显得端庄、稳重;
红、褐色等暖色趋于热烈,蓝、绿等冷色感到宁静等等。
对于各种冷暖色和深浅色彩进行不同的组合和配置,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效果。
4 重点及细部处理
突出建筑物立面中的重点,既是建筑造型的设计手法,也是房屋使用功能的需要。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和楼梯间等部分,是人们经常经过和接触的地方,在使用上要求这些部分的地位明显,易于找到,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相应也应该对出入口和楼梯间的立面适当进行重点处理。
建筑立面上一些构件的构造搭接,勒脚、窗台、遮阳、雨篷以及檐口等的线脚处理,此外,如台阶、门廊和大门等人们较多接触的部位应在设计中给予一定的注意。
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审美要求,除了在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中需要深入考虑外,建筑物内外空间组织,群体规划以及环境绿化等方面,都是重要的设计内容。它们应该是有机联系的整体,需要通盘考虑和设计,以创造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需要的具有完美形象的新型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