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2∕T 4536-2022 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甘肃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5567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2∕T 4536-2022 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甘肃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62∕T 4536-2022 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甘肃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62∕T 4536-2022 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甘肃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62∕T 4536-2022 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甘肃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62∕T 4536-2022 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甘肃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3.020.10 CCS Z 01 0062 甘肃省由巳ETA 万标准D862/T 4536-2022 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Fundamental specifications for emergency exercises ofnuclea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enterprises radiological accidents 2022一06-30发布2022一 07-31实施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0862/T 4536-2022 目次I111223345 碎丁文UU用义施引走求u容实进性和要u内与改仁围范语般次练织续HU士目一范规

2、术一频演组持LU前12345678参I 0862/T 4536-2022 目IJ=1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甘肃安全谷应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小飞、张学东、高健夫、王海w、郝建国、谷浴、文Ij旭、郭文君、刘晓军。本文件白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2

3、25号,邮政编码7320,E-mail, ,联系方式09318682788)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II 1 范围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0862/T 4536-2022 本文件规定了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演练的一般要求、频次、演练、内容、组织与实施及持续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的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活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峦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者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871 电l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 术语和定

4、义GB 188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核技术利用nuclear techno1ogy application 放射源(包括I、H、III、町、V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包括甲级、乙级及丙级)和射线装置(包括I、H、m类)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包括生产、销售和使用。3. 2 3. 3 高风险移动放射j原highrisk mobile radioactive source 探伤和测井等用途的H类移动放射源。辐射事故radiological accidents 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异

5、常照射或环境辐射污染后果的事件。3. 4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 of radiological accidents 针对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事先制定的行动方案。3. 5 辐射风险hiddenrisk of radiation 辐射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辐射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辐射事故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3. 6 辐射事故应急情景radiological accident scenario 0862/T 4536-2022 针对核技术利用放射性

6、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存在的辐射风险而预先设定的事故状况。3. 7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radiological accident exercise 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种模拟应急响应应对辐射事故的实践活动,包括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3, 8 桌面演练tabletop exercise 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3. 9 实战演练field exercise 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辐射事故

7、应急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3, 10 演练评估exercise evaluation 围绕演练、目标和要求,对参演人员表现、演练、活动准备及组织实施过程做出客观评价,并编写演练评估报告的过程。3. 11 环境敏感点environmental sensitive sites 主要包括居民区、学校、医院、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4 一般要求4. 1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按组织形式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4. 2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按照辐射风险大小开展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I、H、III类放射源、甲级及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I、H类射线装置的生

8、产、销售、使用及运输应按照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要求开展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并按照先桌面演练、后实战演练的顺序实施,町、V类放射源、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III类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及运输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开展桌面演练。4. 3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制定年度辐射事故应急演练计划,对演练目标、规模、频次、内容和组织实施等进行安排。4.4核技术利用单位可利用实际发生过的事故(事件),以使演练情景保持高度的真实性。4. 5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开展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培训,包括但不限予以下内容:a) 辐射事故应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b)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c) 辐射事故处理、处置措施;d) 辐射事故应急演

9、练相关内容。5 频次5. 1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每2年至少组织一次辐射事故应急演练,辐射作业与管理相应人员变动频繁的单位应增加演练频次;5, 2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单位应每年开展次辐射事故应急演练;2 0862/T 4536-2022 5. 3 油(气)田测井用放射源运输和使用单位应组织相关方每年开展一次辐射事故应急演练。5.4有放射源暂存库的单位应组织相关方每年开展次辐射事故应急演练。6 演练内容6. 1 一般要求核技术利用单位应根据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特点、工作场所特性,包括辐射防护设施、环境敏感点、人员、辐射安全与防护教育培训等条怦确前面射事故应急演练的内容。6. 2 桌面演练桌面演练包括但

10、不限予以下内容:a) 讨论或模拟信息报告;b) 辐射防护,c) 现场处置;d) 应急监测;e) 演练流碍,f) 应急保障。6. 3 实战演练6.3. 1 实战演练包括但不限予以下内容:a) 不同辐射事故应急情景下的事故分析,b) 事故处理、处置措施,c) 个人辐射防护,d) 辐射事故应急设施与器材的操作使用,e) 信息报告与报警,f) 应急指挥与协调,g) 辐射场所监测和评价,h) 通讯和保障措施。6.3.2 核技术利用单位实战演练可根据需要选用以下内容:个人剂量监测和剂量估算、应急队伍拉练、应急疏散组织、公众舆情应对、医疗救援与现场救治。7 组织与实施7. 1 基本要求7. 1. 1 核技术

11、利用单位在实施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前,应成立演练组织机构,组织协调参演部门和人员,编制演练方案,聘请专业人员指导。7. 1. 2 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参与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时,应确定一个牵头单位组织,明确每个单位职责及其在演练中的重点任务。7. 1. 3 核技术利用单位在组织与实施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时,应为各相关方合理预留接口,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实施。7. 1. 4演练实施过程中,应安排专门人员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手段记录演练过程。7. 1. 5 演练结束后,演练组织单位应编写演练总结报告,并将演练资料归挡。演练总结报告包括但不3 0862/T 4536-2022 限予以下内容:a) 演练基本概况,b)

12、 评估应急能力及演练发现的问题,c) 取得的经验和教训,d) 改进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的建议。7. 1. 6 核技术利用单位可委托第二方进行演练评估与总结。7. 2 桌面演练7.2. 1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组织各参演单位和参演人员熟悉各自参演任务和角色,熟悉演练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并组织开展相应的演练准备工作。7. 2. 2 核技术利用单位发出控制信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操作,完成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活动。7. 3 实战演练7.3. 1 准备工作。核技术利用单位参演单位和人员应熟悉辐射事故应急演练任务和角色,按演练方案开展准备工作。在开放或半开放环境开展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时,应通

13、过公众易于获取的方式(如警示牌、应急演练、告知语音等)知悉为演练活动。7. 3. 2 组织预演。应按照演练方案组织预演,熟悉演练实施环节。7. 3. 3 安全检查。应急演练、前应确认所需的设备设施完好、应急物资充分、应急演练单位人员全部到位。7.3.4演练、开始。下达演练、开始指令,明确告知参演人员为辐射事故应急演练、活动。7. 3. 5 现场解说。解说内容主要包括演练背景描述、过程讲解、案例介绍、环境渲染等。7. 3. 6应急指挥与协调组织。演练组织机构按照演练方案,有序推进各个场景。各参演单位和人员根据信息和指令,依据应急演练、方案流程,按照发生真实事件时的应急处置程序,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

14、行动,作出信息反馈。7. 3. 7 辐射环境监测。应制定辐射事故应急监测方案并开展监测工作。辐射事故应急监测方案应明确监测范围、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方法、采样与分析、监测结果与数据处理等内容。7. 3. 8 辐射事故现场处置。根据辐射事故应急情景,按照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对现场进行控制和处理,包括安全警戒、辐射源控制、放射源收贮等。7. 3. 9 演练、结束。应急演练、完毕后下达应急演练结束指令。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做好现场恢复工作,包括:组织参演人员有序返回、对场地进行清理恢复及回收整理演练、物资装备等。7.3. 10 应急演练评估。核技术利用单位应采取自评等方式组织进行现场评估,

15、可聘请专业人员评估演练中存在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7.3. 11 在应急演练、实施过程中,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不能妥善处理或解决时,应中断应急演练。8 持续改进8. 1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当根据应急演练工作开展情况对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和脚本等提出改进建议,并按相关程序进行修订完善。8. 2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当根据演练评估及总结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改进。4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862/T 4536-2022 参考文献GB 11806-2019 放射性物品安全运输规程GB/T 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

16、指南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甘肃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0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8号)关于印发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管理规运的通知)(环办(2012)83号) 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办函(2015)1748号)突发环境事件应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的通知)(应急办函(2009)62号)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 甘肃

17、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22)13号)12 (关于发布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66号)13 (关于发布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62号)1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15 (关于对油f气)田测井用放射源运输和使用管理情况开展检查的通知)(环办辐射函(2019)951号)16 (关于加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演习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办核设(2018)13号)17 (关于加强全国环保系统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4)425号)18 (关于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工作的通知)(环办辐射函(2017)1593号)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人防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