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同济大学马克思原理(全)-PPT.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53079 上传时间:2024-05-01 格式:PPT 页数:221 大小:2.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马克思原理(全)-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同济大学马克思原理(全)-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同济大学马克思原理(全)-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同济大学马克思原理(全)-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1页
同济大学马克思原理(全)-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同济大学马克思原理(全)(一)哲学、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1.哲学哲学汉语中,汉语中,“哲哲”是聪明、智慧的意思。是聪明、智慧的意思。(1)(1)哲学的本义:追求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本义:追求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西方传统哲学:哲学是探寻世界的最一般原西方传统哲学:哲学是探寻世界的最一般原理。即是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理。即是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第一章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人与自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人与自

2、然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的观点。然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的观点。人人都有世界观,但有人人都有世界观,但有自发和自觉的区别。自发和自觉的区别。世界观世界观(方法论)(方法论)哲学哲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哲学世界观会成为指导人们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哲学世界观会成为指导人们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或根本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法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或根本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同世界观是统一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3、2)(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科科学学是是从从某某一一方方面面、某某一一领领域域来来研研究究世世界界,把把握握某一特殊规律;是对具体对象得出确定结论。某一特殊规律;是对具体对象得出确定结论。A A、区别:、区别:(从研究对象看从研究对象看)哲学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研究整体世界哲学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研究整体世界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科学实证性(经验性)精确性可检验性哲学思辩性(超验性)模糊性难检验性B、共同性C、联系哲学以科学

4、为基础,是对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都研究规律,都以概念、范畴、规律、逻辑体系来反映现实;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总之:哲学和科学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何者第一性即何为世界本原-党派 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唯物主义历史形态 不可知论 可知论 唯心主义基本形式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与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二)

5、物质对世界本质的认识1、世界有无统一性(1)一元论: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二元论:将世界分为两个独立本原的学说.(3)多元论:认为世界由许多本原构成的学说。2 2、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精精神神第第一一性性,物物质质第第二二性性,世世界界的的本本原原是是精精神,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神,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1)(1)唯心主义(统一于精神)唯心主义(统一于精神)柏拉图:理念是事物的本原柏拉图:理念是事物的本原 朱熹:理一元论

6、(理朱熹:理一元论(理:万物存在的根据)万物存在的根据)q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客观存在的精神是世界认为某种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客观存在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的本原。王阳明:心一元论王阳明:心一元论(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外无理)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复合物是感觉的复合)认为人的主观精神(主观上的感觉、感知、意识等)认为人的主观精神(主观上的感觉、感知、意识等)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q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 、方、方面、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部

7、分片面地、夸大地 发展(发展(膨胀膨胀 扩大扩大 )为脱离了物质为脱离了物质 、脱离了自然的、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神化了的绝对。列列 宁宁(2)(2)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都坚持物质第一性,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唯物主义都坚持物质第一性,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根据对物质的不同认识深度和广度,唯物主义质。根据对物质的不同认识深度和广度,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历史形态历史形态):a.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实物形态是世界的本原认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实物形态是世界的本原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从实物的特性(不可分性、广延性)或结构层次(原子

8、)来定义物质的本原,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宇宙之砖”,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属性,即把科学和哲学概念等同。辩证唯物主义正是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深刻论述了世界万物的物质本原是客观实在性,揭示了物质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和哲学抽象。c.辩证唯物主义(1)什么是物质?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物质 强调内容坚持意义划清界限A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二元论B物质的可知性反映论可知论先验论不可知论

9、C哲学的物质和科学的物质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物质观辨证法和唯物论统一自然科学形而上学的物质观(2 2)辩证唯物主义提出物质范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提出物质范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D、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彻底唯物论唯心史观唯心主义:高度肯定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但否定了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旧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但抹杀了主体的能动性。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列宁u 反对对两大基本派别的简单化理解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有其理论的所见与所限。1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三)物质的存在形态(1 1)

10、运动的含义)运动的含义总之:总之:运动运动就是变化(运动是标志世界一切事物、就是变化(运动是标志世界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式,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的属性B、运动离不开物质。即凡动皆有物。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2)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的客观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A、物质离不开运动。设想有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平衡和稳定状态。它表现为两种基本情形:一事物相对它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即相

11、对位置不变;指事物性质没有发生根本质变(处于量变状态)(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静止:B、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绝对性指它的无条件性、永恒性、不变性,即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的方式,是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的相对性指它的有条件性、暂时性、可变性,即静止的暂时平衡和稳定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割裂物质运动的两重性,会导致形而上学或诡辩论: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B、否认运动会导致绝对主义等。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导致相对主义、不可知论等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具三维性特点,即通常讲的

12、事物的长、宽、高。(1)时间、空间的客观性A、时间、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具 有一维性的特点,即不可逆性。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物质及其运动和时间、空间是密不可分的: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B、时间、空间的客观性时、空间可随物质运动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相对论)时、空间可随物质运动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相对论)(2 2)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A A时间、空间的绝对性: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就就是是时时间间、空空间间的的客客观观性性,即时空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变的。即

13、时空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变的。B B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指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指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的暂时性、有条件性、可变性。的暂时性、有条件性、可变性。时、空间可随物质具体形态的改变而改变时、空间可随物质具体形态的改变而改变(非欧几何非欧几何)反对唯心主义的时空观(时空是人的心理创造)反对唯心主义的时空观(时空是人的心理创造)反对形而上学的时空观(绝对时空)反对形而上学的时空观(绝对时空)是从具体物质运动而言的,具体物质运动在时间上总是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即总是有限的。(3)时间、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统一。A时间、空间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含义a.无限性指从整

14、个物质世界运动而言的。既然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限的,时间、空间当然也是无限的。b.有限性时空的无限性就是不可穷尽性,即无始无终、无边无际。b.两者互相联系:无限由有限构成,通过有限而 存在;有限包涵着无限,体现着无限。B、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关系表现:a.两者互相区别:表现在它们各自的含义不同。否认时空的无限性,导致宗教神秘主义(四)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1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分化和统一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

15、现象的钥匙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意识起源和本质上依赖物质(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 依赖于客观物世界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其进化过程中,物质形态和其反映特性都经历了三个由低到高的环节:无机物的反应特性(物理、化学)人的意识列宁: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心理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

16、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促进意识的发展。劳动产生了语言(思维有了物质外壳);劳动和语言一起使猿脑变成了人脑(思维有了物质器官);我们也可以说:意识是语言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劳动: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活动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之所以能产生意识,在于人脑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最高级、最复杂、最精致的物质系统。(2)意识的本质依赖于物质即:意识的生理基础和内容都是客观的物质。任何意识形式都有客观内容,都能找到其物质原型。B意识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主观映象)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它还得有原材料,就是客观物质内容。感觉:意识低级形式,直接反映物质

17、世界。思维:意识高级形式,间接反映物质世界。神话、迷信、梦幻:虚幻、歪曲反映物质世界。B、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总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控制作用。1、意识能动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2、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a.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的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错误的意识和反动腐朽思想,定会导致人们的 错误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行动,对事物 发展起促进作用;(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18、性的统一1、规律及其客观性v规律的含义:是指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早期表述:“数”、“逻各斯”、“道”等v规律的客观性规律的根本特点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可以认识、揭示和运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v规律的普遍性、稳定性、重复性、必然性等反对唯心主义规律论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只有充分发挥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1)二者是辨证的统一:发挥主观 能动性 必要条件 尊重客观 规律性 前提基础 2、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是辨证的统一:(2)怎样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取决于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B、社会实践是发挥意识能

19、动作用的基本途径;C、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3)二者辨证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把科学态度和工作热情统一起来。(4)反对两种片面性:(1)否认主观能动性的“等”、“靠”、“要”等;(2)不顾客观规律的盲目蛮干。v主体选择性,指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v社会历史趋向,指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3、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辨证统一: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统一于物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意识能动作用(反作用于物质

20、)意识起源 主动创造性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 意识本质 是自然的产物 是社会的产物 是劳动(语言)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高度自控性改造世界作用(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最大共性就是物质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统一于物质。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依赖于物质人类社会是特殊的客观存在 哲学证明:(2)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世界万物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外在自然人化自然:人改造、加工或创造的物质世界。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n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21、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毛泽东:毛泽东:“实事实事”,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是”就是客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就是我们去研究。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表现为时空的运动表现为时空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意识能动性)(意识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变化的实际出从变化的

22、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发,解放思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求是求是”,尊重客观规,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实实事事求求是是和和解解放放思思想想3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是)的哲学基础。一、唯物辩证法概述辩证法:是关于联系(、运动)和发展、全面的学说,强调发展的根本源泉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内因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强调外力的推动作用。(一)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

23、展(二)辩证法的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辩证法:如赫拉克利特的流变;“易经”、老子的“道德经”;等。2、近代唯心辩证法: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永恒发展的体系。3、现代唯物辩证法:如马克思的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三三)辩证法的体系辩证法的体系总的特征:总的特征:(普遍)联系(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永恒)发展基本规律: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基本范畴:基本范畴: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前提)(前提)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发展

24、的形式和状态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唯唯物物辩辩证证法法体体系系实质和核心实质和核心(四)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理由: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和发展的本质,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内部矛盾。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立统一(矛盾)规律 是否承认矛盾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整个世界就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着的事物所构成 的统一整体(普遍联系之网)(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哲学范畴。2联系的特点:a.联

25、系的普遍性 有三层含义:每一个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1联系的定义:二、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v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c.联系的多样性 原因:事物的多样性 主要方式:v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v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有序联系和无序联系。等等b.联系的客观性:联系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产物,而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人的观念和意志决定的。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某种客观精神或绝对观念联系的表现。d.联系的条件性:条件的定义: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原因: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周围相 关的事物,受

26、其影响、作用和制约。即以与其 相关的周围的事物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主要分类:v 必要条件、非必要条件v 内部条件、外部条件v 主观条件、客观条件v 直接条件、间接条件 条件的作用:支持或制约事物的发展及人的活动 人与条件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的为前提;改变和创造条件。3联系的整体性、系统性:系统论证实和深化了普遍联系的观点。贝塔朗非:系统“是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系统的特性:整体性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

27、杂的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陈代谢。1发展的含义:旧事物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 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a.新、旧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有着强大生命力和 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规律。b、新生事物不可战胜:v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更加适应变化了环境和条件。v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v新生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c c 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否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否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否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

28、前途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来判断新旧事物不能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2发展的特征:a.普遍性:b.上升性:c.规律性:v 可持续发展观。d.过程性:是指事物从产生到发展灭亡的全部表现形式。v 发展是历史过程;3、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看v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发展动力和源泉1、矛盾的含义: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区别:逻辑矛盾:v 定义:因违反形式逻辑的矛盾律,造成思 维混乱而形成的矛盾。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一)矛盾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辩证矛盾:v 定义:反映事物内部和

29、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v 矛盾双方互相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a.同一性:定义: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两种情形:v 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一个统一体中。v 不同阶段上,程度不同 b.斗争性:定义: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宽泛的哲学范畴:v 内容上,泛指自然界、社会和思维领域内矛盾对立的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v 形式上,也可暴风骤雨,可和风细雨;相互克服相互差异相互排斥相互区别v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v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c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

30、性的辩证关系、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相互联结相辅相成v同一之中有斗争,是差异、对立、斗争中的同一。v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使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着矛盾发展的基本趋势,为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提供由此达彼的桥梁。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a.同一性的作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 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b.斗争性的作用:(量变、质变)引起矛盾双方力量对比此消彼长,推动事物发展。促使矛盾转化,使旧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统一 体建立,新质代替旧质事物。c.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4、不同

31、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诸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外因:即外部矛盾,是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相互排斥、分离等 v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相互区别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无条件的绝对的 有条件的相对的 v和谐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是矛盾的平衡、协调、合作状态,是相对的。(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分析矛盾分析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存在普遍性 性质普遍性:(同类)共性(不同)个性 不同解决方式不同

32、事物不同过程不同阶段每一矛盾及矛盾不同侧面矛盾问题的精髓 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结相互转化v 不可否认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也不可主 观随意制造矛盾。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方法论意义:v 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没有世界;v 承认、揭露、分析并恰当地解决矛盾;存在的普遍性:事事、时时有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同类事物、同类现象或同类过程的矛盾具有共性。v 矛盾总体中的每一矛盾及其不同侧面,各有其特殊性,发展具不平衡性;v 矛盾具体解决方式的不同。2、矛盾的特殊性:含义:指每一具体事物、具体现象、或具体过程所包含的矛盾及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即个性。情形:v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v 每一

33、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及不同阶段 上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v 主要、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v 矛盾的主要、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同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同一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v二者关系:例:汪精卫由革命方面后转为反动方面。v意义: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A、二者关系:相互区别:v 共性不

34、等于个性,比个性普遍、深刻,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联结:v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表现出来;v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共性的个性。v 个性不等于共性,比共性更具体丰富,是相对的。在不同的事物层次和范围看。q 实践意义:矛盾分析法 它是正确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全面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它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关键;它是坚持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坚持普遍真理和 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认识发展过程的关键。u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原理运用是典范 B、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1)质(2)量含义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规模、范围、等级、程度等

35、可用数来表示的规定性与事物的关系直接同一(通过属性表现)不直接同一(多样的)认识的意义认识的基础(定性分析)认识的深化、精确化(定量分析)(三)发展的形式和状态:质量互变规律1、事物的质、量、度质变:2、量变和质变(1)含义: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或状态;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渐进,是不显著的变化。事物由一质态向另一质态的飞跃,是原有度的范围内的渐进的中断,是根本性质的显著变化。把握“适度”的原则,过犹不及(3)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限度、幅度、范围,是保持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界限。认识度的意义:临界点、关节点:界限的两端。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

36、辩证关系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阶段性的部分质变: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但过程中某 一阶段的某些非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u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v 定义:事物根本性质未变的量变中,有较小范围或较小规模的质变;局部性的部分质变:事物全局的基本性质未变,但在 某些局部范围内发生了非基本性质的变化。C、相互渗透u质变中量的扩张质变中量的扩张:质质变变状状态态中中,旧旧质质事事物物内内的的对对立立面面要要素素冲冲破旧质束缚,累积激发,迅猛扩张;破旧质束缚,累积激发,迅猛扩张;v 总之,事物发展呈现为:量变引起质变,在新总之,事物发展呈现为: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量的扩张,又引起新的量变,新的质

37、的基础上开始量的扩张,又引起新的量变,新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然后又引起全部的质变的无限量变中有部分质变,然后又引起全部的质变的无限反复的过程。反复的过程。量变部分质变量的扩张新的量变质变庸俗进化论:夸大量变,否认质变;庸俗进化论:夸大量变,否认质变;激变论:夸大质变,否认量变。激变论:夸大质变,否认量变。D D、反对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反对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3)质、量互变形式的多样性:A、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事物成分排列组合不同引起的质变。B、质变的形式:爆发式的飞跃,例:火山爆发;武装冲突等。非爆发式飞跃,例:生物的演化;语言的更新等。q 二者关系:既同一

38、又对立,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等。(四)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否定之否定规律1、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q 定义: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死亡的方面;反对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2)辩证的否定:q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q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q 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q 形而上学的否定:是外在否定,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善于从肯定中看到否定因素,从否定中看 到肯定因素,即采取“扬弃”的态度。q 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3)方法论意义:2、否定之否定过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q 形成:三个阶段、两次

39、否定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q 特点:否定之否定阶段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出现仿佛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即好象回到出发点,实际上是更高阶段的重复。q 周期性:否定之否定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事物的发展就是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q 形式: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q 前进性:有曲折,但总体前进;反对“循环论”:夸大曲折性,忽略前进性。q 曲折性:前进中的回复、回归或暂时的逆转或偏离。q 方法论意义:坚定的原则和灵活的策略相结合的原则。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反对直线发展观:夸大前进性,忽略曲折性。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

40、及发展规律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观:(一)实践观: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实践主体实践中介实践客体含义具有一定能力、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特点 自然性;自主性;社会性;实践性。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延伸性、放大性(主客观统一)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基本形式个人、群体、社会等物质性工具系统、语言符合工具系统自然、社会、精神等1、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和中介2 2主体和客体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相互关系c.c.价值关系价值关系: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利益关系。:客体

41、满足主体需要的利益关系。a.a.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最基本关系。最基本关系。b.b.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感性物质活动。是有意识参与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是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对象有机结合形成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毛泽东:实践是毛泽东: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3 3、实践、实践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第一的观点首要的和第一的观点c.社会历史性:是社会、历史地发展着的人类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a.直接现实性:指实践是客观的感性

42、物质活动。b.自觉能动性: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3)实践的基本形式:a.物质生产实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b.社会政治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c.科学文化实践:v实践形式的新变化虚拟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检验标准(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q 正确认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是源和流的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

43、认识发展的动力q 实践的需要提出认识课题;实践的需要提出认识课题;q 实践不断提供解决课题的经验材料和实验实践不断提供解决课题的经验材料和实验仪器等认识工具;仪器等认识工具;q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不与实践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2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认识的相对独立性:d.认识能把握规律,能提高人们实践的自觉性。认识对实践的能动指导作用:a.认识为实践作出预测,为行动制定计划;(实践前)b.实践活动过程要有理论的监督和引导;c.认识能推动实践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阔领域发展;能动作用集中表现为:加速或延缓

44、实践的进程(一)世界的可知性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认为世界本质上是不可认识的,怀疑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只能局限于感觉经验或现象,不能达到本质和规律),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部分唯心主义主张主要代表:庄子、休谟、康德等。1、不可知论: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可知论:世界本质上是可以认识的。是可知,并非是已知。一切唯物主义和彻底唯心主义主张B、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坚持认识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二)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A、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坚持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45、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反映论先验论本体论认识论3、实践是驳倒不可知论的有力武器。(1)实践能够使人的认识的正确性受到确实可靠的验证;(2)实践能够不断制造出人工的认识工具,以弥补感官的不足,扩大和增强人的感知能力;(3)实践能够不断提高人的思维能力。q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1)(1)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消极直观反映论消极直观反映论的的根本缺陷(特点)根本缺陷(特点)q 脱离实践考察认识,认为认识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qq 不了解认识的辨证本性,把复杂的辩证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为一次性。过程简单化为一次性。(2)辩证

46、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特点q 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v 脱离实践v 脱离辩证法v 引入实践v 引入辩证法1、反映特性,摹写客体原型的特征,即摹写性。v摹写性:表现为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既然是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因此,反映的摹写性也就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2、创造性:在对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等的过程中,人的认识能够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能够塑造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3、反映摹写性与创造性在认识中是不可分割的。(四)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能动的反映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

47、动反映。(即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认识阶段初级阶段高级阶段含义是人们通过是人们通过感官感官获得获得的对事物的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通过是通过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得得到的对到的对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及规律的内部联系及规律的反映反映特点直接性和形象性直接性和形象性间接性和抽象性间接性和抽象性基本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一)

48、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从实践到认识1 1认识过程的两个基本阶段认识过程的两个基本阶段 (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vv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表象是表象是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回忆和再现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回忆和再现。vv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

49、识的基础b.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发展到理性认识。(1)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相互渗透:a.感性中有理性.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理性指导越自觉,感性认识也就越深刻;b.理性中有感性。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它要采用语言文字等可感物质外壳。(3)批判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q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贬低或否认 感性认识的作用。a.哲学上:q 经验论: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贬低或否认 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和可靠性;3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a.深入调查、勇于实践,获取合乎实际的丰富感性材料。前提和基础b.运用各种思维

50、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4、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u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u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u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注意: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b.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1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意义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a.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