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口、城市与交通.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50103 上传时间:2024-05-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城市与交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口、城市与交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口、城市与交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口、城市与交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口、城市与交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文地理专题一人口、城市与交通 知识体系 核心提炼1人口增长和空间变化与人口增长模式。2人口问题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3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4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及其意义。考点透析1人口增长结合时空分布,从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政策、文化背景和婚育观念等方面分析人口增长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1)判断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高(3.0%)高(3.0%)低(1.0%)传统型高(3.0%左右)低(2.0%左右)高(1.0%)现代型低(2.0%)低(1.5%)低(1.0%)(2)影响图623人口问题(1)人口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项目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比

2、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别胎儿性别。人口的文化结构

3、与人口问题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2)人口问题的区域差异 图63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1 图61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图61(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考向一人口增长特征分析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

4、(图64),回答12题。 图64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B. 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C. 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D. 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2从图中可以看出()A. 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出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特点B.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C.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D. 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的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的低考向二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5、读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图65,含预测,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回答34题。图653在人口红利期()A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总量减少B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C014岁青少年人口数量减少D2010年前后人口抚养负担最轻4我国要想适度延长人口红利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完善养老保障体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促进国内人口迁移A B C D命题点二 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2 图66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据图可以

6、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图66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考点透析1人口迁移原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灾害、气候、淡水、土壤和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和家庭等)、政治因素(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个人动机和需求等。2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1)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成因分析 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时间差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7、年龄差异青壮年人群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群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群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性别差异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文化差异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企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2)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第二、三产业发达,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迁移。(3)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

8、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了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3人口迁移的影响的答题要点(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迁入地有利影响: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对迁出地有利影响:加强了迁出地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影响:人口迁出

9、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新题预测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图67为北京市流动人数占国内流动人数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图6752014年1月17日至31日,北京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B自然

10、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6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图示期间()A能够确定2月1日北京市人口总量最少B北京市人口总量减少C不能确定2月1日北京市人口总量最少D北京市人口总量增加命题点三 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等级体系3 图68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1)(2)题。图68(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 B商务区C住宅区 D工业区(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4 图69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

11、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图69A BC D 考点透析1功能区类型:城市主要有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除此之外还有行政区、科教文化区、休闲娱乐区等。2影响功能区形成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它们通过影响地租水平影响城市功能分区,是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3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五个方面:(1)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2)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应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

12、,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以方便工人上下班。(3)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住宅用地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4)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5)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

13、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4城市等级体系从城市数量、功能、服务范围和距离区别城市等级高低。 新题预测考向一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610(a)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610(b)示意地租变化。读图,回答78 题。(a)(b)图6107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A西风;自西向东 B西北风;自东向西 C. 东南风;自东向西 D东风;自西向东8图(b)中曲线能反映图(a)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A B C D考向二城市功能区的判断与布局图611为某城市用地功能组成示意图,河边的箭头指示河水流向。读图,完成910题。图61

14、19城市中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在图中分别对应的图例应是()A BC D10甲地拟规划为疗养区,其有利的区位是处于上风向处于河流上游地势高靠近公路,交通便利A B C D命题点四 城市化和城市化问题考点透析1理解城市化含义2从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比重等方面说明城市化的标志。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3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其中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从起步早晚、城市化水平高低、速度快慢及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

15、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式的转变、产业构成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分析:(1)景观变化的影响不利影响图613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实现协调发展,形成最佳人居环境。(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图614(3)空间地域利用方式转变带来的影响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郊区农业用地将转化为城镇用地,将增加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并带来郊区农民就业方式的转化。 新题预测图615表示2010年山东半岛8个市的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关系,人口(土地)城市化指数越大,人口(土地)城市化质量越高。读图,完成1113题。图615注

16、:人口城市化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环境(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等)、社会环境(包括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等)、文化环境(包括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量、每万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和生态环境(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土地城市化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地投入强度(即单位土地上投入的人力和财力)、土地产出和土地利用程度。11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程度最低的城市是()A烟台市 B青岛市C日照市 D威海市12日照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可能是()土地产出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太完善绿地面积较少,且规划不合理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过高A B

17、 C D13下列措施可提高威海市城市化协调发展程度的有()A.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加强城市绿化建设C. 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D. 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命题点五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图616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图616(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3)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

18、我国主要工业部门。 考点透析1交通运输的特点:主要从速度快慢、运量大小、运费高低、连续性强弱及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小等方面进行分析。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结合货物的性质和数量、运距、运费和时效及安全要求等方面进行选择。3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1) 自然条件条件具体内容地质条件地壳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

19、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的地方可修建盘山公路或隧道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2)资源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4)科学技术因素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

20、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新题预测兰新高铁于 2014 年 12 月 26 日全线通车,该铁路线将加快甘肃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未来甘肃将形成“一群两带多组团”的城镇化布局。其中“一群”是指兰新高铁甘肃段的中部城市群。读图617,完成1415题。图61714“古丝绸之路”从甘肃经过,当地具备的主要优势有()较平坦的地势适宜道路建设河谷农业发达有丰富的冰雪融水便于灌溉聚落密度较大A B C. D. 15兰新高铁甘肃段将出现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化趋势,其发展意义是()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有利于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有利于人口的均衡分布A B C D突破六

21、 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典题示范图618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判读技巧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图618中左右两栏表示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

22、成,而不是男女人口比例。2定类型。人口金字塔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是很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迅速收缩;年老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人口比重较大,塔形上下窄中间宽。3析变化。从年轻型到年老型的正常转变(如图619),其变化主要是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不断转变而转变。图618中反映出1982年至2009年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 模拟提升图620示意1995年和2005年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统计。读图,完成(1)(2)题图620(1)图中信息反映出日本()A19952005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95年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C2005年青壮年人口猛增,就业压力增大D2005年60岁左右人口比例明显偏少是受战争的影响(2)与1995年相比,2005年日本()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基本不变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化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