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锻炼概要.ppt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545135 上传时间:2024-05-0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锻炼概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锻炼概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锻炼概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锻炼概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锻炼概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回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回肠原位膀胱原位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后新膀胱功能锻炼的的护理理1.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回肠原位膀胱术作为可控性尿流改道方式之一,是最接近理想的原位膀胱术,可使患者从原尿道自行排尿,排尿方式与正常人相似,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易被患者接受。但原位新膀胱毕竟不是者原有的生理性膀胱,失去了正常的生理性排尿反射,因此在贮尿、排尿、控尿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术后患者易发生尿失禁和排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术后对患者进行排尿功能的训练对手术疗效起着重要作用。2.新膀胱的生理特点新膀胱的生理特点1、正常排尿活动是在解剖完整、功能完善的

2、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的。新膀胱采用的是回肠(属于小肠的一部分,上接空肠,下接盲肠),肠壁具有特殊的分泌与吸收功能,大面积肠壁与尿液接触使新膀胱内的液体、电解质、废物等重新吸收人血,容易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尤其易出现高氯性酸中毒。同时回肠代膀胱分泌肠黏液,研究认为肠黏液的分泌量从术后第3天开始逐渐上升,至术后7 d达到高峰,第7天之后又逐渐下降。3.新膀胱的生理特点新膀胱的生理特点 2、回肠原位膀胱术后,回肠虽有内环形、外纵行肌,可产生肌收缩,但其运动是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及蠕动,幅度小、速度慢、收缩力弱,且缺乏原膀胱的神经支配及应有的反射,无自主的舒缩功能,早期无明显充盈感觉。术后开始

3、一段时间内,大脑皮层还未建立新的贮尿、排尿反射,以致新膀胱内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尤其是睡眠期间更加严重,因此需要进行新膀胱功能锻炼。4.重建排尿功能重建排尿功能 尿意习惯训练;腹压排尿;Kegel(凯格尔)盆底肌锻炼,亦称耻骨肌自我锻炼法。Kegel法可明显提高盆底肌收缩的峰值和平均压力,显示出盆底肌强度的客观改善,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盆底肌肉薄弱所致的尿失禁。5.护理干理干预1、引导和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首先结合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由于康复必须取得患者的主动参与才能获得满意效果,因此要将心理支持贯穿于功能锻炼的全过程,包括: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让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知

4、识;调动家属积极性,鼓励其主动参与到患者的护理照顾中;加强健康宣教。6.护理干理干预2、术前骨盆底部肌肉的训练 指导患者在不收缩下肢、腹部及臀部肌肉的情况下自主收缩耻骨、尾骨周围的肌肉(会阴及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维持10 S,重复做10次为1组,3组d,可增加尿道和尿道括约肌的力量,有效控制排尿。7.护理干理干预3、膀胱冲洗 术后新膀胱分泌肠黏液较多,为防止黏液较多堵管,保持新膀胱的内压,利于新膀胱愈合,第1天开始即以生理盐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反复低压缓慢冲洗新膀胱,2次d,冲洗量每次不超过50100 mL,根据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肠黏液的分泌规律及特点,调整膀胱冲洗的速度、次数和冲洗液,定期

5、复查血电解质指标,遵医嘱静脉补液。通气后可口服碳酸氢钠05 g,3次d,以碱化尿液。8.护理干理干预4、新膀胱功能锻炼 留置尿管期间的膀胱功能锻炼:一般术后3周在导尿管拔除前3 d(此时新膀胱瘘口已愈合),可夹闭尿管,每23 h开放1次,恢复膀胱的充盈感觉,锻炼膀胱反射功能,逐渐建立接近生理状态的排尿习惯,使大脑皮层建立新的贮尿、排尿反射。拔除尿管后的盆底肌肉训练:新膀胱容量相对较小,神经不受排尿中枢支配,导致排尿次数增多、膀胱可控性差。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后,指导患者:排尿时尽量采取蹲位或9.护理干理干预半坐位;定时排尿,每次排尿前检查并确定膀胱最高点,将手掌置于腹部膀胱最高点位置,患者收缩腹

6、肌,憋气用力(Valsalva动作),靠腹压排尿(用双手保护腹股沟区,避免斜疝发生),向下轻压膀胱,起到刺激和压迫膀胱排尿的作用;指导患者进行KegeI盆底肌锻炼,即收缩骨盆肌10 S,然后放松10 S,每次收缩放松周期均在3个不同位置进行,首先患者用脚尖站立收缩骨盆肌,然后以肘置于椅上,腿外展站立,最后为仰卧位两手置腹部感受腹肌收缩力量,护理人员应加强出院指导和随访,要求患者在家坚持进行锻炼,15 min次,4次d。10.护理干理干预自主排尿训练:指导并协助患者详细记录自主排尿可控情况、排尿次数、每次尿量、间隔时间、尿内黏液量、有无尿失禁及排尿前小腹是否有胀满感觉等。回肠新膀胱的顺应性低,需

7、养成按时、按量排尿的习惯。术后13个月,23h排尿1次,每次200300mL;3个月以后,34h排尿1次。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2 000 mL以上,夜间也应保证水分的摄入,患者入睡后尿道括约肌张力下降,此时如新膀胱无抑制收缩,尿液便溢出,故应指导患者适当增加夜间排尿次数,严重者可于夜间开闹钟定时排尿,预防尿失禁。11.护理干理干预5、术后根据每个患者各自的特点进行个体化、人性化的排尿训练指导,协助制定每日排尿功能锻炼计划,并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排尿训练有:锻炼腹肌,36次d,10 min次,呼气时收缩腹肌,保持3 S,吸气时放松,目的是增加腹肌和膈肌的收缩力,排尿时增加腹压,排尿动力增大。Kegel盆底肌锻炼,尽快恢复阴部神经兴奋性,提高新膀胱的自控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也可减少残余尿量。12.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学习愉快!课件仅供参考哦,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感感谢您的您的观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