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区2018年第四季度城管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537350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2018年第四季度城管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区2018年第四季度城管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区2018年第四季度城管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区2018年第四季度城管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区2018年第四季度城管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社区2018年第四季度城管工作计划 为保持我市的创卫成果,进一步加大卫生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小区的创建力度,给广大群众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生活环境,更好的解决辖区内小区垃圾不落地的问题。我社区欲推行垃圾袋装化、茅厕改造工程,以提高市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以及健康水平。结合社区工作实际,现制定2018年第四季度的工作计划如下:一、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通过加强城市管理,实现整体功能优化,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水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整体协调。我们应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不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进一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具体来讲:我社区将计划在第四季度对五环

2、实业公司、工行南办小区、工艺美术小区、职业技术学院进行重点整治。二、积极发动辖区居民认真开展整治环境脏乱差和环境绿化美化等工作,继续对辖区内单位、小区、门店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努力促使我社区市容环境不断提高。三、做好小区创建工作和小区长效化管理工作,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并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与单位、小区、门店签定门内达标责任书、垃圾袋装化责任书、旱厕改造责任书。四、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做好辖区内的门牌整治工作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排查工作。五、接受上级领导安排,做好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党的建设总体思路和

3、部署的基础上,针对我们党面对危机和挑战的新形势、面对我们事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总体性要求,强调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时代的要求,是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向我们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建设的现实状况、面临的问题和难点的客观要求。全会在深刻分析了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指出“党面临的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面对这样的要求,我们党提出必须提高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问题。所谓提高党的建设

4、的科学化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执政党建设一般规律基础上,“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 ,努力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把我们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更好地建立在理性和规律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个总体要求下,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六项重要任务。这六项重要任务要求体现了规律性、富于创新性,符合我们党的建设实际情况和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了我们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性水平。全会突出了党内民主建设问题,既提出了总体思路,又确定了目标任务,既从规律的高度突出了科学认识正

5、确把握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又从主体和基础环节上规定了切实推进党内民主的路径,更具科学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全会从干部队伍建设的原则、方针、要求、标准、机制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使党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重点更突出。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会不仅强调了党的三大作风和优良传统,而且特别突出了“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的有效思路,而且强调了大兴“四风”、以坚强党性保证作风建设的要求,使人对解决作风建设的问题明确了思路、增强了信心。反腐败问题是执政党建设的一大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无法回避

6、的难题。在总结我们党长期探索形成的有效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全会强调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而且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反腐败斗争理论和实践体系更加完善。这六个方面的问题虽然我们以往都非常重视、十分强调,但是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高度、从规律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不仅从更高的理论高度,而且从更具现实意义的角度提出新的思路,具有鲜明的特点,即更加突出体制机制建设;更加突出系统性;更加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全党要在这一新要求指导下,提高加强党的建设的自觉性和责

7、任感,认真履行加强党的建设的政治责任。同时也要按照四中全会关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要求,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问题,研究和探索如何在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 作风建设、 廉政建设方方面面更好地体现和实现提高科学化水平的问题。 构建病害防治体系为水产品质量提供保障近日,大菱鲆被检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以及环丙沙星、氯霉素、孔雀石绿、红霉素等禁用渔药的事件披露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香港等地市场已纷纷停售大菱鲆产品,这对于自1992年从英国引入我国、人工繁育和规模化养殖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被誉为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海水鱼类引种范例的大菱鲆所形成的产业是一

8、次沉重的打击。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品因药物残留问题而遭遇出口受阻也屡见不鲜,如冻虾仁氯霉素、鳗鱼恩诺沙星及孔雀石绿、硝基喃代谢物等等药物残留,导致巨额经济损失,潜在人体健康危机,发人深省。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主要以粗放型养殖模式为主,为追求高投入、高收益反致环境恶化、病害频发及药物滥用。当前以部分抗生素为代表的防治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禁用、取缔,符合食品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免疫、生态等防疫技术正成为国际现代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的主流技术措施,发展势头迅猛。构建高水平、系统化的绿色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体系,是改变我国水产药物滥用局面、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9、 一、我国水产养殖业病害及其防治现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产养殖病害年损失高达百亿元,其中鱼类约占5577、甲壳类约占1128、贝类约占316,常见病达几十种之多,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难以攻克的病毒等引起的疾病频繁发生,而品种抗逆性衰退、高密度养殖、劣质饲料投喂和生态环境恶化是病害肆虐的相关缘由,病害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而现行的化学药剂、抗菌素等药物为主的病害防治手段存在药效不确切、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其主要原因是水产药物研究基础严重不足,盲用、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存在。目前生产上使用渔药大部分由兽药、农药移植而来,缺乏对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及对养殖生

10、态环境的影响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药物的给药剂量、用药程序、休药期缺乏科学依据。药物防治技术尤其薄弱的环节是,未能根据水生动物的特点和我国水产养殖种类多、养殖方式多样和疾病种类复杂等特点,针对性开展应用研究,因而难以做到高效用药和安全用药。水产疾病的病因多,涵盖了养殖生物体、病原、环境等几者关系平衡破坏而导致的病变,仅靠药物单一技术是解决不了综合问题的。就药物对病原而言,还存在无抗病毒特效药、抗寄生虫药毒性大、抗细菌药的耐药性等难题。显然,要遏制水产病害,有待开发特效、低毒渔药,更需要全面系统考虑安全、环保、高效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二、国际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发展趋势以健康养殖技术为基础的水生动物

11、病害综合防疫体系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渔业病害防治技术系统。水产抗病技术发展趋势是:在病害防治方面注重消除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在国际上已建立水产病害检疫网络,其相关的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将得到不断完善并规范化,对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包括病原的致病因子、感染机理、核酸组成、基因组的结构功能等研究将为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应用免疫防治技术及绿色生物渔药来控制病害的发生是今后渔业重大病害控制的研究重点。基于改善宿主健康状况和养殖生态环境的免疫制剂、绿色生物渔药、绿色生态制品在水产中的开发和应用将逐步取代目前药物的普遍使用,为水生生物病害防治提供重要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对水生生物的免疫机制、抗感染机

12、制、健康生理,病原抗原决定簇基因结构等的研究为新型渔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藻类、饵料生物、有益微生物、病毒等的转基因技术可能为绿色渔药使用提供一条崭新的给药途径。提高品种的抗病力将是品种选育和驯化工作的重点,通过选育、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等方法,获得能抵抗某种病原体感染的抗病品种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三、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基础 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在20世纪5070年代开展了“四大家鱼”为主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细菌病和草鱼出血病研究;80年代随着养殖种类的多样化,研究对象扩展到海水鱼、虾病;90年代集约化养殖的兴起,随之而来的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对虾病毒病等暴发

13、性流行病成了研究重点,研究水平也由个体、组织、细胞发展到分子,研究内容由流行病学、药物为主发展到诊断、免疫;21世纪初,现代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产病害控制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在病原分子学、分子免疫学、分子诊断学、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在疫苗研究方面,以草鱼疫苗为代表的发展经历了落后到先进的漫长升级,包括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代的草鱼土法疫苗(草鱼“三病”组织浆疫苗)、80年代初第二代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细胞灭活疫苗和90年代第三代的gchv弱毒细胞疫苗。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成为热点,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的资助,

14、疫苗研究有了飞跃式的进展,研究对象涉及到海水鱼弧菌、鱼类嗜水气单胞菌、鱼类柱状曲挠杆菌、鱼类虹彩病毒、鱼类神经坏死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等引起的水产动物重大疫病的广泛范围,在抗原特性与功能基因克隆表达、免疫应答机理等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制的部分疫苗进入田间试验阶段;疫苗的研究向浸泡甚至是口服等易于疫苗施予、低成本工厂化生产工艺的方向努力。可以预见,这些阶段性成果的进一步熟化,可在未来的3-5年将有系列疫苗产品逐步实现商品化,将在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病害防治中发挥重大作用。在生态防治方面,以微生物制剂为代表的开展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菌等对养殖环境理化因子、生物因子的影响研究,以及水生态改良

15、或混饲对养殖生物生长、成活、非特异性免疫、抗病力、抗应激力的影响研究;等等。筛选、分离益生菌菌株,研究培养参数和培养技术,研制开发出系列微生态水质、底质改良剂,这些微生态调控剂产品已在水产养殖中逐步广泛应用。四、我国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工作的基本思路根据国际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现有技术基础,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体系建设应以“预防、安全、实用、节约”为宗旨,以增强免疫力、减少应激、提高病害早期预测能力等为主的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技术思路,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的研究:(一)基础研究 主要养殖动物病原分子致病机理、流行病学、功能基因研究;养殖动物抗感染机理与特异、非特异免疫评价动物模型研究;

16、渔药有效、安全评价模型研究;养殖动物对生态因子影响的应激机理研究。(二)预警技术研究 主要水产养殖病毒生物分子芯片监测技术、细菌免疫学与基因学快速诊断试剂盒技术研究;主要水产养殖病害生态检测试剂盒技术研究;病害分析专家系统工程研究。(三)控制品研制及配套技术研究 主要养殖鱼类重要病毒疫苗、细菌疫苗及寄生虫疫苗(储备)研制;主要养殖动物免疫增强剂研制;水产动物主要寄生虫、真菌等植物源药物、天敌生物制剂(储备)研制;连作发病生态改良制剂及配套技术研究;主要渔药的药代学、药效学、毒理学及安全用药技术研究。(四)技术集成研究 技术联合、复合研究,技术集成操作规程研究;计算机识别技术在病害预警、控制技术

17、体系构建的应用研究。“十一五”期间重点突破商品化疫苗技术、病因检测试剂盒技术、养殖生态防治技术、药物安全使用技术等,建立科学、高效的病害监控技术体系,争取在较短周期内显著提升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水平。 五、关于我国水产病害防治工作组织保障的几点建议(一)加大科技投入,建立高效研究体系。我国一方面在水产病害基础研究仍较薄弱,另一方面为加速疫苗、病原检测试剂盒等技术向实用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均急需科技投入的推进。在人才队伍、研究设备、研究方法、实验材料等方面需要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交流、共享、流动与协作机制,建立科学、先进、高效、合理运作的水产病害防治科学技术研究体系。(二)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法规

18、保障措施。建立苗种免疫和疫苗补贴制度、疫病报告制度和隔离制度、用药处方制度和用药可追溯制度,等等,以起到政府引导、监督的作用。(三)探讨养殖区管理模式,规范养殖行为。试行似住房小区管理模式,以相对封闭的水产养殖小区为载体的养殖组织管理,包括引入龙头企业或管理公司,对小区实行统一水源处理、养殖生态养护、优良种苗和饲料提供、疫苗接种、疫病监测等养殖全过程的系列技术服务,以改变一家一户养殖模式、难以推行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的状态。(四)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产业者素质。充分发挥研究机构、高校和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人才资源和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养殖者的绿色生产意识和技能。(作者: 吴淑勤,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鱼病学科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 9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