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21/10/101第一章第一章导论导论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认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基本问题;2.认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3.了解宏观经济中的收入循环流程模型;4.初步了解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变 量)。5.了解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脉络和趋势。2021/10/102一、宏观经济学的对象一、宏观经济学的对象 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是通过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运行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动,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学。具体看,宏观经济学有以下特征:a.宏宏观观经经济济学学研研究究的的对
2、对象象是是整整个个社社会会经经济济或或经经济济的的整整体体运运行行,即即整整个个国国民民经经济济活活动动;萨缪尔森指出,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 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体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Shapiro指出,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2021/10/103 b.宏宏观观经经济济学学解解决决的的基基本本问问题题是是资资源源如如何何充充分分利利用用的的问问题题;微观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既定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宏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问题。这一问题可以具体为:充充分分就就业业问问题题;经经济济波波动动与与经经动动济济增增长问题;长问题;通货膨胀或紧缩问题
3、。通货膨胀或紧缩问题。c.宏宏观观经经济济学学的的中中心心理理论论是是收收入入(或或就就业业)理理论论;宏观经济学中是以收入总量来衡量社会总产出水平的,收入总量是宏观经济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变量或指标,它的变动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经济总量,其中就业量与收入量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021/10/104d.宏宏观观经经济济学学的的研研究究方方法法是是总总量量分分析析的的方方法法;总量,即反映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总量既是个量的总和或加总(如总收入、总产出、总投资、总储蓄等),也是指均量(如价格水平、利率、人均收入等);总量也分为存量(某一时点发生的经济量)和流量(某一时期发生的经济量)。2.宏
4、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是:a.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市场机制的不完善;b.政府有调节经济的能力和权威。政府有调节经济的能力和权威。2021/10/105 3.3.宏观经济学考察的主要问题:宏观经济学考察的主要问题:a.长期经济增长;b.就业与失业;c.通货膨胀;d.开放经济与对外政策;e.宏观经济政策。2021/10/106 4.4.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内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内容:a.国民收入核算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c.经济增长理论;d.经济周期理论;e.通胀与失业理论;f.开放经济理论;
5、g.宏观经济政策。2021/10/107 5.5.宏宏观观经经济济学学与与微微观观经经济济学学的的区区别别与与联联系:系:区区别别:在研究对象、解决的基本问题、核心理论和运用的方法上不同;联联系系:两者都以增进福利为目的,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以宏观经济学为指导。二、宏观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二、宏观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1.1.两两部部门门经经济济收收入入流流量量循循环环模模型型(见下页图):2021/10/108消费者消费者 厂厂 商商商品市场商品市场要素市场要素市场货币收入流向货币收入流向收入循环流量模型图收入循环流量模型图:2021/10/109 (箭头是货币收
6、入流向)要素市场要素市场厂商支付要素报酬厂商支付要素报酬消费者生产者(居民户)(厂商)产品市场产品市场居民购买产品与劳务居民购买产品与劳务 如果居民全部收入购买产品和劳务,则:总支出=总收入也就是: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总供给或:AD=AS消费者消费者厂厂商商2021/10/1010如果消费者的收入,一部分购买产品和劳务,另一部分储蓄起来,而厂商在获得消费者消费支出外,又获得由储蓄转为的投资,那么收入流程图就是:厂商支付要素报酬厂商支付要素报酬居民户购买产品居民户购买产品劳务劳务居民户居民户厂商厂商储蓄投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消费者消费者厂厂商商2021/10/10112.三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7、:三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和政府三个经济单位构成的经济社会。其收入流程图: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政府支出政府支出购买产品与劳务购买产品与劳务支付要素报酬支付要素报酬居民户居民户厂厂商商政政府府税收税收税收税收2021/10/10123.3.3.3.四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四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四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四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进进口口政府政府出出口口国外国外税收税收税收税收转移转移政府政府出口出口进口进口支付支付支出支出支付要素报酬支付要素报酬居民户居民户购买产品劳务购买产品劳务厂商厂商2021/10/1013 4.4.收入流量循环模型的特征收入流量循环模型的特征
8、:a.简化了市场和市场主体;b.强调了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2021/10/1014三三、宏宏观观经经济济学学中中的的基基本本概概念念(基基本本经经济济总总量)量)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2.名义名义GDP和和实际实际GDP:3 3.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与与产出缺口产出缺口:4.流量流量与与存量:存量:5.内生变量内生变量与与外生变量: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一种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种理论内影响其他变量,但本身由该理论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内生变量又称因变量,外生变量又称自变量。6 6.利率与现值:利率与现值:2021/10/1015四、几对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四、几对
9、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与失业:失业:美国学者奥肯认为,经济增长即GDP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当经济增长高于2.25%时,失业率是下降的;当实际GDP在一年内持续高于2.25%增长时,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0.5个百分点;这也表明就业量的增长率是小于产量的增长率。奥肯阐明的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在西方被称为奥奥肯定律肯定律。2021/10/1016 2.2.通货膨胀与商业周期通货膨胀与商业周期: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通胀与经济周期有密切的关系。短期里温和的通胀(通胀率小于10%)对产量和就业有扩大效应。价格的上升往往发生在经济复苏,总需求增加
10、时。而在经济步入衰退时,总需求持续减少,通胀率会出现下降趋势。3.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与失业:上世纪50年代,新西兰籍英国学者通过对英国1861-1957年间的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得出了通货膨胀率(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反方向变动的结论。并提出了反映通胀率与失业率相互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2021/10/1017五、总需求与总供给五、总需求与总供给 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总供给分析即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它是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特别是分析产出量 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变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工具。1.总需求总需求:a.总需求含义:总需求是
11、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各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2021/10/1018 b.总需求构成: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可以看成是由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购买需求(G)、净出口需求(X-M)构成。用公式表示:AD=C+I+G+AD=C+I+G+(X-MX-M)。c.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除外生变量外,影响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价价格格水水平平、货货币币供供给给、政府政策政府政策(如税收政策)等。2021/10/1019 d.总需求曲线:反映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即总需求曲线。在产量与价格水平的座标系中,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e.总需求曲线的变动:2021/10/10202.总供
12、给总供给:a.总总供供给给含含义义: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全部生产者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b.总总供供给给构构成成:由于供给取决于各种要素,从收入角度看,总供给可以由用于消费(C)、储蓄(S)、税收(T)和进口(M)的收入构成。公式:AS=C+S+T+MAS=C+S+T+M。2021/10/1021 c.影影响响总总供供给给的的因因素素:主要有价格水平、资源状况、生产能力和成本,以及政府政策等。d.总总供供给给曲曲线线:即反映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在总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座标中,总供给曲线有三种情况。e.总供给曲线的变动总供给曲线的变动:2021/10/10223.总需求
1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价格水平和产出(收入)水平。总需求变动和总供给变动影响着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的变化。ADAS模型的政策意义。六、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演进脉络六、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演进脉络所用教材把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简史分为三个阶段,即宏观经济思想早期发展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阶段、当代宏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阶段:2021/10/1023 1.1.宏观经济思想的早期发展:宏观经济思想的早期发展:a.古代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b.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c.重农学派的宏观经济思想 d.斯密的宏观经济思想 e.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革命和均衡分析方 法 f
14、.20世纪初一些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分析和理论的贡献2021/10/1024 2.2.凯凯恩恩斯斯革革命命现现代代宏宏观观经经济济学的形成学的形成:a.30年代初的大危机 b.1936年发表标志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c.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在战后的影响和演变2021/10/1025 3.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a.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b.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c.供给学派 d.理性预期学派 e.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2021/10/1026 4.4.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结论: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结论:(1)长期中,一国生产能力决定了该国公众的生活水
15、平;(2)短期中,总需求影响一国的产出量;(3)长期中,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胀率,但不影响失业率;(4)短期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选择面临着通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2021/10/1027 第二章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认识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含义和核算方法;2.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GDP(GNP)、NDP(NNP)、NI、PI、PDI五个总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3.认识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4.了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局限性。2021/10/1028一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1.GDP的含义:GDP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
16、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2.对GDP的理解:a.GDP是当年经济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b.GDP是以市场价值来计算的:c.GDP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即要剔除中间产品的价值或只计算各道工序的增加值):最终产品含义:中间产品含义:2021/10/1029GDP计算举例:生产阶段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价值增加值棉花808棉纱1183棉布20119服装30(最终产品价值)2010合计693930(增值和)2021/10/1030d.GDP是一个流量概念:流量与存量的含义GDP是一国一年当中市场价值量的总和e.GDP既包括物质产品价值又包括劳务价值:在
17、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不仅物资生产部门创造价值,而且非物资生产部门同样也创造价值f.GDP是在本国领土上提供的价值:即既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土上提供的价值又包括外国居民在本土上提供的价值,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外国领土上提供的价值。2021/10/10313.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如果没有对外经济关系,一国的GDP与GNP完全相同(相等)。两者的区别:GDP是以领土(地理)为标准,是一国当年本国公民与在本国领土上居住的外国公民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质总和,而不包括本国公民在外国创造的价值;GNP是以人囗为标准,是一国当年本国公民与(暂时)居住外国的本国公民所提供的最终产品价值总和,而不包括(
18、暂时)居住本国的外国公民所创造的价值。2021/10/1032两者的联系: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价值或GDP=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价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价值如果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价值大于在本国的外国公民生产的价值,则GNP大于GDP,否则GNP小于GDP。二、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二、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2021/10/1033GDPGNP等都是广义的国民收入范畴,国民收入的核算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生产法)三种基本方法1.支出法支出法:支出法又叫产品流动法或最终产品法,它是指从对产品的购买出发,把一年里社会所购买的全部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19、加总,来计算当年经济社会所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用公式表示:GDP=Q1.P1+Q2.P2+Qn.Pn=Qi.Pi2021/10/1034用支出法计算GDP包括四个方面:消费品支出:C(包括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消费品支出劳务支出)投资支出:I(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如厂房设备投资和住宅投资,存货投资)政府购买支出:G(包括物品购买和劳务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净出口支出:XM(出口值减进囗值)用公式表示:GDP=C+I+G+(XM)=AE(总支出)2021/10/10352.收入法收入法:收入法也叫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是指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社会一年中各项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加人总
20、,即把劳动所得工资、资本所得的利息、土地等自然资源所得的租金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说,用收入法来计算GDP,除了各项要素所得收入,还应包括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公司未分配利润以及资本折旧。2021/10/1036用公式表示: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理论上讲,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所计算的国民收入应该是相等的,因为它们都是当年全部产品和劳务形成市场价值的两个方面(即总需求和总供给)。2021/10/10373.生产法生产法:生产法也叫部门法,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社会各生产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用生产法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21、要把各部门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掉,只计算各部门的增加值。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了解各部门在GDP的形成中的作用和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的状况。2021/10/1038理论上,上述三种核算方法计算出的国民收入应该是完全一致的,但实际中往往并不一致,通常要调整误差。西方主要国家一般以支出法作为计算国民收入体系的基本方法。2021/10/1039三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五个总量关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五个总量关系 在西方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有五个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的总量指标,除了GDP(或GNP)外,还有NDP(NNP)、NI、PI、DPI四个总量指标,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1.国
22、内生产总值GDP:它未扣除当年资本的耗费(即资本折旧).2.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生产净值NNP):它是指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当年GDP中扣除资本折旧之后的产值。NDP=GDP折旧2021/10/10403.国民收入NI:(这里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广义的国民收入是泛指上述五个总量)它是指一国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4.个人收入PI:它是指一国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和企业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2021/10/1041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一国一年内个人可支配的
23、全部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最终可以分解为消费(C)和储蓄(S),即:DPI=C+S四、名义四、名义GDP、实际实际GDP与人均与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必然受到两个因素影响而变动,一是产量本身的变动,二是价格的变动(价格又受到货币发行的影响)。2021/10/10421.名义GDP和实际GDP:为了比较真实反映当年产量的变动,GDP又区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是按不变价格(统计中确定的基年价格)计算的GDP。实际GDP=(名义GDP/GDP紧缩指数)x100%GDP紧缩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24、x100%=(Pt.Qt/P0.Qt)x100%2021/10/10432.人均GDP为了真实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市场规模、人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在西方以及联合国通常采用人均GDP指标。人均GDP:即按当年人口数平均的GDP。某国某年人均GDP=当年实际GDP/当年人口数注意:人口数是一个存量概念,即当年7月1日零时人囗数,或人口数平均值,即年初与年末人口数平均值。人均GDP具有重要意义。2021/10/1044五、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五、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从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可看出,无论是用支出法还是收入法,得出的国民收入总是一致的。因为用市场价值核算的国民收入总是由买卖双方共
25、同决定的。这反映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基本平衡关系,即:总支出衡等于总收入,亦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公式表示:Y=AD=AS2021/10/10451.两部门经济中的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国民收入恒等关系收入恒等关系: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图如下:要素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产品市场消费者消费者厂厂商商如果居民的全部收入用于购买支出,即总支出=总收入,亦即总需求=总供给。即:Y=AD=AS。厂商支付要素报酬厂商支付要素报酬消费者购买产品与劳务消费者购买产品与劳务2021/10/1046 如如果果消消费费者者的的收收入入,一一部部分分购购买买产产品品和和劳劳务务,另另一一部部分分储储蓄蓄起起来来,而而厂厂
26、商商在在获获得得消消费费者者消消费费支支出出外外,又又获获得得由由储储蓄蓄转转为为的的投投资资,那那么么收入流程图就是:收入流程图就是:厂商支付要素报酬厂商支付要素报酬厂商支付要素报酬厂商支付要素报酬 居民户购买产品居民户购买产品居民户购买产品居民户购买产品 劳务劳务劳务劳务居民户居民户居民户居民户厂商厂商厂商厂商 储蓄储蓄储蓄储蓄 投资投资投资投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2021/10/1047如果金融机构把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则整个经济正常运行。也就是总支出(总需求)仍然恒等于总收入(总供给)。这里总支出(总需求)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公式表示:AE(AD)=C+I这里总收入(总
27、供给)包括用于消费的收入和用于储蓄的收入,即:总供给等于消费加上储蓄。用公式表示:AS=C+S。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总需求恒等于总供给。即:AD=AS。也就是:C+I=C+S。亦即:I=S。2021/10/10482.2.三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三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三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三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三三部部门门经经济济是是指指由由厂厂商商,居居民民户户和和政政府府三三个经济单位构成的经济社会。其收入流程图:个经济单位构成的经济社会。其收入流程图:税收税收税收税收政政政政府府府府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政府支出政府支出购买产品与劳务购买产品与劳务居民户居民户居民户居民户支付要素报酬支
28、付要素报酬厂商厂商厂商厂商2021/10/1049在这里总支出(总需求)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G)。用公式表示:AD=C+I+G总收入(总供给)包括: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还包括用于税收(T)的收入。用公式表示:AS=C+S+T。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是:AD=AS即:C+I+G=C+S+T亦即:I+G=S+T。4.四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四部门经济中除了居民户,厂商和政府三个经济外,又增加了国外经济单位,即有了对外贸易的经济社会。其收入流程图:2021/10/1050进进口口政府政府政府政府出出口口国外国外国外国外税收税收税收税收转移转移政府政府出口出口进口进口支付支付支出支出
29、支付要素报酬支付要素报酬 居民户居民户居民户居民户购买产品劳务购买产品劳务厂商厂商厂商厂商2021/10/1051四部门经济里,从总支出或总需求来看,国民收入(y)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出口减掉进口)构成。用公式表示:Y=AD=C+I+T+(XM)。从总收入或总供给来看,国民收入又是由消费、储蓄、税收、进口(X)和对外转移支付(Rf)构成。公式表示:Y=AS=C+S+T+M+Rf。均衡国民收入条件下,即:AD=AS条件下,四部门经济的恒等条件公式是:2021/10/1052C+I+G+(XM)=C+S+T即:I+G+X=S+T+M。应该看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这种恒等关示(公式)是一
30、种事后的恒等,即在一年的生产供给和消费之后,从国民收入核算表中所反映出来的关系。但是在一年的生产活动过程中,总支出(总需求)与总收入(总供给)并不总是相等,有时AD可能大于AS,有时AS大于AD。2021/10/1053六、对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简单评价六、对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简单评价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其核算体系(简称SNA),是联合国和世界大多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采用的对国民经济运行基本总量指标进行的核算方法和制度,显然这种核算方法与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西方SNA的合理性在于:基本上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规模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反映非物质生产劳
31、动在现代经济社会里(即高度商品化市场化和高度知识信息化条件下)的重要作用,即反映了知识、科技、信息、劳务(服务)在现代经济中创造的价值。2021/10/1054SNA核算体系采用最终产品价值的核算方法可以避免国民收入的重复计算。SNA核算体系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便于比较,也具有合理性。显然,SNA核算体系也有其庸俗性、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方面:含有“三位一体”(即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庸俗思想。存在着无法计入国民收入的经济活动,如自给经济部分、非市场经济活动、地下经济、黑市经济等经济活动。2021/10/1055 不能反映生产活动对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耗费状
32、况和对环境的影响状况(如同样的GDP不能比较其对资源的耗费和对环景的破坏的代价)。不能完全反映人们从生产活动中得到的福利变化。如环境的改善(GDP的增加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闲暇时间增加、精神文化水平提高、社会公平程度改善等等。2021/10/1056 不能真实反映一国物质生产水平及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由于GDP统计中,既有物资产品的产值,又有劳物的价值,还有高科技产出的价值。同样的,GDP水平不能显示不同国家在科技、物资生产、服务等诸方面的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2021/10/1057 对对GDPGDP指标的修正指标的修正:(1)经济净福利NEW:NEW是对GDP调整后的国内总
33、产出指标。它只包括对经济福利有贡献的消费和投资。NEW对GDP的调整包括增加闲暇的价值、非市场活动提供的服务价值再减掉环境破坏损失的价值。(2)绿色GDP:绿色GDP是世界银行1995年提出并于1997年首次采用的衡量一国真实国民财富的一个总量指标。它是GDP扣除资源耗费价值和环境污染损失的余下价值。2021/10/1058还应该注意到,西方国民收入概念与马克思的国民收入概念是完全不同的:a创造的主体不同b性质不同c构成内容不同2021/10/1059七七、我我国国采采用用国国民民收收入入核核算算体体系系(SNA)的实践及演变:的实践及演变:我国五十年代对国民经济和经济总量的核算采用的是物质平
34、衡表体系(简称MPS核算体系)。MPS核算体系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理论为基础的。2021/10/106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MPS核算体系越来越不适应了,其弊端充分显露:a.不能从总体上反映一国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状况。b.不能反映科技、信息、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动。c.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也不相适应。d.更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e.也不便于国与国之间的比较。2021/10/1061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迅速掘起,我国理论界解放思想,展开了对劳动价值理论,特别是生产性劳动理论和国民收入统计理论的大讨论。1983年我国开始试
35、行SNP核算体系。1985年正式放弃MPS核算体系而采取SNP核算体系。由于我国正处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一方面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还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国内经济状况,另一方面这一核算体系和方法也要在实饯中不断完善。2021/10/1062第三章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凯恩斯全部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本章首先分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理论)。所谓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即只考察商品市场上均衡时国民收入的决定(或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而凯恩斯的全部理论涉及到四个市场: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2021/10/1063本章
36、重点:本章重点:认识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了解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认识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了解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认识乘数原理2021/10/1064一、总支出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概念:考察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首先要了解两个与国民收入有关的概念:a.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或产出、产量)是指总需求(或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或达到平衡时的国民收入。作为实际的国民收入总是均衡的,因为它是事后(成交后)的总量,但作为计划和过程中的国民收入不一定是平衡的,因为实际中总需求与总供给不一定总是平衡的。2021/10/1065b.潜在国民收入潜在国民收入:潜在国民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
37、了充分就业或者实现资源充分利用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也叫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不一定等于潜在国民收入。分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几点假设:a.假定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即经济社会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变)。2021/10/1066b.假定价格水平不变或既定。c.假定经济社会未达到潜在国民收入水平,即各种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总供给可以随时满足总需求而价格水平不变。(以上假定是与凯恩斯当时所处的“萧条经济”的历史条件相符的。2021/10/1067 d.为了分析简便,还假定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即假定:GDP=NDP=NI=PI。1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AD(AE)AD=
38、ASAEAS0Y0=100Y2021/10/1068如图即最简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图中横轴y表示收入或产出水平,纵轴AD(或AE)表示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45o线表示总供给随时满足总需求,即线上每一点都是AS=AD。图中如果总支出或总需求水平为100,则AE线与45o线的交点E决定的收入yo=100,即均衡国民收入为100。2021/10/1069图中还可看出:如果在yo左边则AEAS要求y增加,如果在yo右边则AE0,所以,APCMPC。(因为APC=C/y=Co/Y+mpc.Y/Y=Co/Y+MPC.)如果收入很高,自发消费在收入中比重极小,则MPC接近于APC。2021/10/107
39、4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人们普遍存在一条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小,即MPC是递减的。(可以用图形说明,如图)Cc=yc0Y2021/10/1075 之所以存在这一规律,凯恩斯认为是由于人们存在“八大天性”:谨慎、远虑、贪婪、计算、改善、独立、自豪、企业。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基石之一。b.消费函数与两部门经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如图)C+I AD=AS A C+I C AC0+I C0 0 Y0 Y0 Y2021/10/1076这里假定消费与收入之间是线性关系,即存在消费
40、函数C=Co+mpc.Y,又假定没有投资支出,全部支出AE只是消费支出。这时,均衡收入的条件是:C=Y,即总支出正好等于总产出。图中Y0即为均衡国民收入。Yo之左消费支出大于产出,要求Y增加;Yo之右产出大于消费支出,要求Y增加,只有在Yo处消费总支出等于总产出,实现均衡国民收入。用公式表示:Y=AE=C,在这里均衡国民收入Yo=C。2021/10/1077如果己知消费函数:C=1000+0.8Y,(mpc=0.8),则可求出均衡收入Yo。Yo=C=1000+0.8Yo,Yo0.8Yo=1000,0.2Yo=1000,Y0=5000。2021/10/10782.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用于消费支
41、出后的余下部分,两部门经济中:Y=C+S,亦即S=Y-C。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储蓄函数的表达式:S=f(y)。这里收入Y是自变量,储蓄S是因变量。储蓄曲线(如图):SSA点:S=0A左:S00YS曲线斜率是递增的,-因为MPS是递增的。2021/10/1079根据资料可以绘出储蓄曲线。图中:横轴y表示收入水平,纵轴S表示储蓄水平。横轴上A点表示一定收入下储蓄为零。A之左表示有负储蓄即借债,A之右表示有储蓄,并随收入增加而增加,其形状(斜率递增)是由MPC递减规律决定的,也是由MPS递增决定的。储蓄函数也可以用平均储蓄倾向APS和边际储蓄倾向MPS来表示。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
42、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公式表示:APS=S/Y;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公式表示:MPS=S/Y。2021/10/1080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一般在收入既定下,APStY0Y0)2021/10/10106五、乘数原理五、乘数原理乘数含义:所谓乘数是指收入增量与引起收入增加的自发支出增量的比率或倍数。也是指自发支出增量所引起的收入增量的倍数。如上例中自发投资增加100,即I=I+I=600+100=700。根据均衡收入公式:Y=I+C可求得:Y=700+1000+0.8Y=8500即Y=500。这里乘数k=Y/I=500/100=5,即收入增量与引起收入增
43、量的自发支出增量之比为5,亦即乘数为5。2021/10/10107乘数效应的原因:经济中之所以出现乘数效应,是因为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经济部门和经济单位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某一单位自发支出或投资的增加,不仅使本单位收入或产出增加,而且能带动其它单位和部门支出和收入的增加,从而引起整个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2021/10/10108例如,某单位自发总支出增加100万,如果社会mpc=0.8,则有:100万=100万x180万=100万x0.8=100万x0.8164万=100万x0.8x0.8=100万x0.8251.2万=100万x0.8x0.8x0.8=100万x0.83100万+1
44、00万x0.8+100万x0.82+100万x0.83+100万x0.8n-1=100万x(1+0.8+0.82+0.83+.+0.8n-1)=100万x1/(1-0.8)=500万2021/10/10109用公式表示:Y=Ix1/(1-mpc)。如果用k表示乘数,乘数公式即:k=1/(1-mpc),(因为k=Y/I,Y=Ix1/(1-mpc)由于1-mpc=mps,乘数公式也是:k=1/mps显然,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或储蓄倾向)。其它条件不变,mpc越大,则乘数也越大。乘数形成过程也可用图形表示。2021/10/10110乘数作用的条件:乘数效应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主要有:(1)
45、受现有资源限制。如过剩生产力的大小,闲置资本壮况,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如果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乘数就不能发生作用。(2)受“瓶颈部门”制约。乘数作用及其大小往往还受到国民经济中基础设施和关键门现有状况的制约,特别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3)受投资与储蓄相互作用的影响。(4)受货币供给量的制约。有人还认为,政府公共工程支出税收政策等也可能限制乘数的作用。2021/10/10111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乘数作用是一把“双刃剑”。自发总支出增加可以引起收入成倍增加,自发总支出的咸少也同样引起收入成倍减少。如上例中,其它条件不变,只是自发投资I由600减少到500,即I=-100,由此在乘数效应下
46、,总收入也由8000减少到7500,即Y=500。计算过程:Y1=C+I=(C0+I)/(1mpc)=(1000+600)/0.2=8000Y2=C+I+I=(1000+600100)/0.2=7500Y=Y2Y1=75008000=-500如果已知乘数k,也可用乘数公式来求:k=Y/I,Y=IxkY=(-100)x5=-5002021/10/10112三部门经济中的其它乘数:三部门经济中除了消费支出乘数和投资乘数外,还有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可以通过三部门均衡收入恒等公式:Y=C+I+G=C0+mpc(YT)+I+G,即:Y=(C0+I+GmpcT)/(1mpc
47、)来分别求得其它乘数。2021/10/10113(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变动所引起的收入变动的倍数(或收入变动对引起收入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即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公式:kg=Y/G=1/(1-mpc)(公式证明略)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消费支出乘数、投资乘数完全相同,它们都取决于mpc,是1-mpc的倒数。举例: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100亿,mpc为0.8,根据公式:kg=1/(1-mpc),kg=5,则:Y=Gxkg=100 x5=500亿。2021/10/10114同上述道理一样,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作用也是双向的,即上例中政府购买支出减少100亿,也会引起国
48、民收入减少500亿。以上是假定税收为零时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如果,有税收,且税率为t,0t1,同时,也不存在政府转移支付,此时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kg=Y/G=1/1-mpc(1-t)(2)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税收变动所引起收入变动的倍数(或收入变动对引起收入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2021/10/10115税收乘数公式:kt=Y/T=-mpc/(1-mpc)(也可用均衡收入公式推导出。)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收入的影响,由于税率最终也是通过税收量来影响收入,故这里考察的是定量税变动所引起的收入变动乘数。由于税收变动与支出变动成反方向变动,所以税收乘
49、数为负值。2021/10/10116举例:政府增加税收100亿,其它条件不变,则:kg=-mpc/(1-mpc)=-0.8/(1-0.8)=-4。从而:Y=Txkt=100 x(4)=-400亿.这里,税收乘数为-4,税收增加100亿,引起国民收入减少400亿。以上税收乘数是定量税条件下的,如果是比例税,且税率为t,税收乘数则是:kt=Y/T=-mpc/1-mpc(1-t)2021/10/10117(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政府转移支付变动所引起的收入变动的倍数,或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由于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可以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引起消费支出增加以及总支
50、出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公式:ktr=mpc/(1-mpc)。2021/10/10118其公式推导与税收乘数公式相同。因为有了政府转移支付,可支配收入变为:Yb=YT+TR。由于政府转移支付变动与人们的消费支出及总支出变动成正方向,所以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又不同于税收乘数而为正值。举例:如果政府转移支付增加100亿,而其它条件不变,则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mpc/(1-mpc)=0.8/0.2=4。所引起国民收入增量:Y=TRxktr=100 x4=400亿。2021/10/10119以上是税收为零时的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如果税收不为零,且税率为t,0tkt,kgktr。这是因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