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筝音乐剧《筝叙》的创新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33267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筝音乐剧《筝叙》的创新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筝音乐剧《筝叙》的创新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在 2014 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回望数千年的艺术发展史,无不是创新驱动着发展,创新即意味着踏出第一步,而如何踏出这第一步是艺术家首先需要思考的命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对此提出:“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这就为艺术创新指明了方向,要求艺术家了解古今中外各门类艺术,并深入思考其中的联系,突破传统的观念、内容、形式,大胆地将以往的不可能变为可能、不存在变为现实。南京艺术学院的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洁教授深刻思考创新的可能性,经过两年的酝酿,创作出古筝音乐剧筝叙

2、,将中国传统乐器古筝与欧美当代艺术形式音乐剧相结合,以音乐剧为形式,以古筝为载体,配以历史、书画、辞赋等,追求魏晋时期清俊通脱的艺术风度,并结合六朝古都金陵的文化气质,多维度展现古筝的独特魅力。这次演出的成功,为古筝的跨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现象,而今已有不少艺术家意识到这一问题。古筝的发展亦是如此,有些艺术家在创作中曾一味地追求西洋化,纯粹以西洋方式构建传统音乐,缺乏创新。当然也有很多年轻艺术家面对中西文化的冲突探索出了新的方式:融合西方艺术的同时,不忘中国文化的根髓。筝叙这部作品就是在借鉴音乐剧这种纯粹的欧美音乐形式的同时,大

3、胆将中国文化元素注入其中,将音乐剧的经典元素合理替换为传统元素。例如:将音乐剧中流行音乐演唱元素替换为魏晋词赋的吟唱(第六章西堂听筝引用曹植怨歌行),或将音乐剧中西方舞蹈的元素替换为昆舞的表演(第四章曲水流觞),或将音乐剧中热闹的“百老汇”形式替换为气势宏大的筝团演出,等等。这些传统元素都深深地印刻在筝叙的每一章中,并且对它们的运用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是对中华文化纯粹的传承,“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筝叙的成功首演,为我国传统艺术应对西方文化冲击提供了可行性的印证。筝叙这部作品由一系列重要的元素组成,即筝、魏晋、历史人物、听筝堂、陶俑

4、等,而这些元素又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古筝音乐剧筝叙是首部古筝乐曲与戏剧表演相融合的创新音乐剧形式,并以“筝赋”的诗词形式贯穿全剧,展现了魏晋时期的才子风韵。作品以魏晋名士桓伊作为主角贯穿全剧,表现了王羲之、谢安等名士的故事,并将魏晋时期欣赏古筝的重要场所“听筝堂”所发生的弹筝、赏筝、论筝等事件串联,使诗歌叙事、音乐叙事与戏剧叙事相契合,达到了高度的文学性与戏剧性的有机统一。“筝叙”一名正来源于创作者对古筝乐曲叙事方式的解读,通过古筝乐曲内在蕴含的深刻的精神自由与热情,传递创造了独特的舞台意境。乐曲中蕴含的深远意境与魏晋名士欣赏艺术、创作艺术的生命体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与历史事件的跨

5、界,文人名士对于古筝名曲的创作和欣赏所展现的正是他们对流动不息的艺术生命和浪漫疏狂的美学情怀的追求。筝叙打破了观众对叙事音乐剧的欣赏习惯,通过非线性的方式,以筝即生命的重要概念将魏晋时期七个重要节点进行情境再现,从而引发观众的深入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概念音乐剧的形式:“概念音乐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以概念为主旨的原则上,对于剧情音乐剧线性情节的打破,概念音乐剧所指的戏剧样式应该是以线性情节被取消或削弱为片段。”但是又通过桓伊这一人物重新串联古筝音乐剧筝叙的创新探索文|顾汪洋114了所有的情节,从而实现了非线性情节与人物主观叙事视角的融合。筝叙所探讨的正是通过古筝这一乐器所弹奏和创造出的“

6、器情”与文人墨客对其谈论、赏析的“筝赋”的“词情”形成高度的精神统一。器情与词情皆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并通过艺术与生命的圆融归一而透露出魏晋时期文人名士的人格精神,通过艺术生命彰显人性魅力的方式,深刻地定义了“筝”与“叙”的人文价值和生命力量。筝,其源头至迟可以追溯至战国末年,据史记记载,李斯在公元前 237 年上书秦王的谏逐客书中提到筝:“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退弹筝而取昭 虞”故而可知筝是生于中国、发展于中国的乐器,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体现。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活力的文化大发展的时期。鲁迅先生曾经在魏

7、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论及“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那个时代文人的洒脱带来了艺术的昌盛,它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文人气质;筝叙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桓伊、谢安、王羲之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代表,他们清丽洒脱又志存高远,同时极富有文化魅力。“听筝堂”是魏晋名士谢安的住所,现位于南京市夫子庙乌衣巷内,它见证了魏晋文化的兴衰,承载的是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元素需要在一部艺术作品中全部表现,同时还要让当今社会接受与理解,难度并不小。而筝叙则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观看完演出的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杨曦帆这样评价:“筝叙是集音、诗、舞、画为一体的综合舞台音乐剧(会)。创新是这一新型音

8、乐会给人最深的印象,就内容来说,这场音乐会将人文情怀、历史典故、地域文化和现代舞台艺术交汇融合,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有力尝试。从这场演出可以得到启发,观众喜不喜欢传统艺术,取决于艺术家有没有在当下表达出传统的韵味。任洁的这部新作做到了这一点,传统文化在这部艺术作品(中)复活了。”从这一评价中不难看出,筝叙这部作品是将传统元素筝、魏晋、听筝堂等结合现代舞台技术,在不失艺术水准的同时,努力在思想上引发观众产生共鸣。它以古筝乐曲与戏剧表演相融合的形式,拆解了传统音乐剧线性叙事的方式,以主要人物桓伊与魏晋名士之间的交往串联起七个曲目,进而呈现古筝与魏晋名士之间的密切生命关联。同时,剧目通过七个分段剧情的

9、内在主题联系,将魏晋时期的名流风韵透过乐曲演绎、演员表演、舞台设计等,营造出诗意、灵动的气氛,从而使观众得以沉浸式地获得生命的感知。筝叙是中国音乐剧的全新创作,是运用器乐替代声乐完成音乐叙事的创新尝试,也是将非线性的戏剧叙事与人物主观视角叙事的全新融合。未来,在筝叙的引领下,一定会有更多传统器乐与音乐剧相融合的创作,对古筝音乐剧的探索也会更加成熟、圆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

10、想共鸣的。”也就是说,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必须是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最终的要求是无愧于本民族,无愧于这个新时代。筝叙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被充分赋予时代气息,既具有时代感、社会感,又具有民族感、历史感。古筝音乐剧筝叙的首演,不仅是古筝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当代传统艺术创新跨界的里程碑。古筝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的意义在于使这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里焕发生机。任洁老师作为古筝艺术创新的排头兵,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古筝跨界表演形式,这为之后的习筝者、研筝者、创筝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单位:苏州市昆山当代昆剧院)艺新见文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