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西柳江区“稻、螺、虾”综合种养试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31937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柳江区“稻、螺、虾”综合种养试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广西柳江区“稻、螺、虾”综合种养试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栏目编辑 孙中勇虾 蟹 养 殖2023.9州出售,避免“中间商”赚差价。五、经济效益分析在极端高温和干旱条件下,句容市郭庄镇青虾平均产量 80 千克/亩左右,其中大虾占比达40%50%、中虾占比达 20%30%、小虾占比达20%40%,平均售价100元/千克,收入8 000元/亩;花鲢平均产量30千克/亩,平均售价为12元/千克,收入 360 元/亩。白鲢平均产量 15 千克/亩,平均售价为4元/千克,收入60元/亩。中华鳖平均产量 5千克/亩,平均售价为180元/千克,收入900元/亩。亩销售总收入9 320元。每亩投入成本 4 000 元左右。亩利润达到5 320元,投入与产出比约为 12

2、.33。句容特有的青虾养殖模式在原来的基础上收获了花鲢30千克/亩、白鲢15千克/亩、中华鳖5千克/亩,亩增收1 320元,亩利润超5 000元。近年来,随着“螺蛳粉”的走红,带动了各类农货产业的繁荣,其中包括了螺蛳养殖。在稻田中养螺和虾,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生产大量的环棱螺(石螺)和虾供应市场。发展稻、螺、虾养殖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收益,是一条适合农村的增收致富门路。里高镇稻田生态综合种养示范区实施了水稻石螺罗氏沼虾的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稻田的选择与改造应该选择阳光充足、底泥丰富、土壤腐殖质多、水质清新、无污染源的烂泥田。以靠近山边冷水田

3、为好,可以避免外田含农药水流入,危害石螺与罗氏沼虾。首次进行稻、螺、虾养殖的稻田,按亩用50千克生石灰化浆全田泼洒进行消毒,同时每亩稻田施用发酵后的猪、牛粪300500千克,翻耕后开挖沟和坑。在稻田3侧挖宽80厘米、深50厘米的养殖沟,留1侧用于耙地机和收割机的进入。将田埂加高、加固,使其高度和宽度达到50厘米以上,防止石螺和罗氏沼虾逃逸。同时,在进水口与排水口设置防逃网。二、养殖过程与饲养管理34月,按正常管理措施种植早稻,但化肥的用量减半,避免施肥过度危害石螺和罗氏沼虾的生长。放水进田后投放螺口宽度1.01.2厘米的石螺50千克/亩。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增加水深至10厘米左右。7月中旬左右

4、,稻谷成熟后,放水35天,泥土稍干后用收割机收割水稻。收割后,将田间的秸秆保留下来作为虾的躲避物和食物,随后蓄水至 20 厘米深。按照 3 000 尾/亩的密度投放 1 厘米/尾左右的罗氏沼虾苗。投放后10天内,沿稻田边投喂 0 号虾料,每餐每亩 0.1 千克,每天投喂6次。为节约成本,后改投喂发酵的豆腐渣、酒糟等农副产品,35天投喂1次,每次0.52.5千克/亩,根据虾的规格逐步增加投喂量。11月中旬虾的养殖期结束。将田间的水缓慢排出,让虾进入养殖沟,再抽干养殖沟中的水,捕虾进行售卖。捕虾后,继续灌水5厘米深,维持较低水位能够提高水温,促进螺蛳生长。养殖螺蛳每 10 天左右投放 1 次豆腐渣

5、、酒糟,亩投放2.55千克。1月耙田,待稻田水面干净后,捕捞螺蛳进行售卖,按捕大留小的方式,螺口直径1.4厘米以上的售卖,其余的放回稻田继续养殖。三、收获与产值计算1.收获柳江区里高镇“稻、螺、虾”综合种养示范试验于2021年3月25日插秧,7月12日收割,产兰健勇1,韦钰2,韦丹3,钟永坤3(1.柳州市谷之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545000;2.柳州市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广西 柳州545000,3.柳州市柳江区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广西 柳州545000)基金项目:柳州市柳江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906);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桂科AA20302019-

6、5)38栏目编辑 孙中勇虾 蟹 养 殖2023.9量 355.8 千克/亩,水稻种植期间全程不使用农药。2021年4月3日投放石螺,2022年1月26日捕捞,获得直径1.41.6厘米的普螺25.1千克/亩,获得直径 1.6 厘米以上的“炮头螺”35.8 千克/亩。2021年7月22日投放罗氏沼虾,11月20日捕捞,产量45.5千克/亩。2.产值计算“稻、螺、虾”综 合 养 殖 示 范 试 验 总 投资 20 497元,具体投资概算见表1。该项目的收入来源主要为水稻、石螺和罗氏沼虾的销售,总收入50 975元,具体收入项目见表2。本项目的产值达到5 097元/亩,是普通水稻种植亩产值的1.6倍,

7、是稻渔综合种养平均亩产值的1.5倍,是稻虾综合种养平均亩产值的1.3倍。去掉成本后,每年的平均亩利润约为 3 047 元,是水稻种植农户收入的10.4倍,是稻渔种养农户收入的1.3倍,是稻虾种养农户收入的1.4倍,经济效益提升显著。因此采用“水稻石螺罗氏沼虾”综合种养模式,能够提高水稻田的综合利用率,提高产值。四、总结“稻、螺、虾”综合种养技术将种植水稻和养殖石螺、罗氏沼虾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通过石螺和罗氏沼虾在稻田中的活动,促进水稻根部溶氧的提升与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水稻的生产,提高水稻质量;而水稻既能为石螺提供一个良好的避暑环境,水稻秸秆所产生的腐殖质也能为石螺和罗氏沼虾提供一定的营

8、养物质,从而实现稻、螺和虾共生互惠互利的小生态。在品质方面,本次稻、螺、虾综合种养试验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施用农药和化肥。水稻仅利用石螺和罗氏沼虾的排泄物作为天然肥料,同时,石螺和罗氏沼虾能够很好地利用水草,起到除草并为水稻提供有机肥的作用,使水稻的品质达到有机稻品质。如果该水稻通过公司运营,走品牌路线,稻谷的效益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研究表明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对虾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没有显著区别。因此,“稻、螺、虾”综合种养模式能够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水稻品质,不影响虾的品质。柳江区里高镇的“稻、螺、虾”综合种养模式能够大大调动农民种稻、养螺、养虾的积极性,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途径。此外,在

9、水稻种植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水产养殖业中饲料和添加剂的使用以及动物的排泄物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稻、螺、虾”综合种养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带来的农业污染问题。因此,“稻、螺、虾”综合种养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能够助力农户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表1稻螺虾综合种养模式投资概算情况名称田间工程防逃网土地租赁牛粪石螺苗罗氏沼虾苗石螺饲料罗氏沼虾饲料其他合计主要项目稻田改造,挖沟和填筑进排水口防逃网按年600元计,共10亩牛粪5吨,800元/吨3.6元/千克,50千克/亩,10亩40元/千尾,3 000尾/亩,10亩本地豆腐渣、酒糟等300千克水电费、人工费、水稻收割、螺虾捕捞费用(元)2 000,3年,年平均667元506 0004 0001 8001 2002 0003 5001 28020 497表2稻螺虾2021年总收入品种水稻石螺(1.6厘米/只)石螺(1.6厘米/只)罗氏沼虾合计总产量(千克)3 5582 510358455单价(元/千克)3.55950总收入(元)12 45312 5503 22222 75050 975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