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和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31923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和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和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和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思想理论研究114_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的缘起和内涵201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使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重点在于“铸牢”二字,包含锻铸并使之牢牢融为一体的意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包括“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四个与共”指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

2、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五个认同”指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处理民族问题的总结和升华,是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灵魂和主线。二、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时代价值广西是祖国的“南大门”,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区,除了汉族,广西还有 11 个少数民族,包括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等,目前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在广西的各大高校,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共同的校园、共同的班级、共同的宿舍里学习生活、奋发努力,呈现出各民族水乳交融的温馨场景。培育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广西教育心怀国之大

3、者的体现,战略意义深远。(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人们的意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意识在实践中和语言交织在一起,马克思称之为意识形态的第一次历史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固定的话语表述,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立场和态度,带有深刻的意识形态属性。美国著名学者艾伦卡尔森(Allen Carlson)认为这个话语体系是中国的执政党的政治手段和工具,有利于中国民众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目的是推动社会稳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是新时代坚持社杨柳章燕(广西艺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530022)摘 要:本文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词源和内涵谈起

4、,指出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体现,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提供情感价值指引,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五个更大”发展。我们可以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开展嵌入式教育,“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构建多元化实践机制,利用广西重大纪念日、民族节日进行意识强化,利用地方红色文化开展宣传,利用红色文艺作品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利用融媒体技术打造网络空间的民族团结教育新模式。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识形态高校“五个更大”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和路径研究思想理论研究1152023.12_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内生性命题,彰显了

5、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高校,这种教育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而是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要让学生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坚定共同体信念,内化为自己的一言一行,并激发出强大的激情和奋斗动力。从这种意义上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二)广西高等教育“以人为本”,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广西是我国五大民族聚居区之一。广西高校大学生在民族构成、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广西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育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次、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使命,要以人为本,针对民族高校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坚持民族

6、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路径,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在广西多民族聚居区,高等教育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首先要落实好维护各民族同学间的大团结,认识到各民族同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过程中命运与共,为民族地区发展培养出一批爱国敬业、吃苦耐劳的“黄文秀”式好青年,培育出让各族人民群众交口称赞的高素质青年。(三)为新时代激情丰沛的青年大学生提供情感价值指引大学生正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定型,情感最为丰沛的人生时期。这时候的青年,情感价值需求最为旺盛,逻辑思辨能力极大增强,他们想读懂历史、读懂社会。铸牢

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很好地启发思维、启迪情感,最终让学生获得情感与价值的归属和认同。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有很多形式,无论是理论讲述还是艺术演绎,总能让学生思考、感悟、升华。无论是中国古代王朝更替、战争不断的历史,还是近代面对国家危难和民族危亡,各民族人民团结御敌、誓死斗争的历史,都展示出一种高度的情感认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跃迁式发展,情感认同更加深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给大学生以强大的精神支持,将广西多民族特色转变为一种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动能。(四)有利于推动壮美广西建设,促进实现广西的“五个更大”发展2021 年 4

8、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广西考察时强调,要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鼓励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在 2022 年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广西发展提出了“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其中第一个和第四个要求分别是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做出更大贡献。这两个“更大”直接折射出民族团结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广西经济体制改革“十四五”规划(桂政发202143 号)也明确提出,要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起到的就是稳社会、聚人心、集智慧的基石性作用。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广西青年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能为广西

9、经济的发展、兴边富民、巩固边疆提供坚强的支柱。三、广西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一)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开展嵌入式教育广西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政教育肩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形态重任。我们应该重视利用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来开展嵌入式教育。嵌入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在思政课堂中以社会现象、实例为切入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有机融入课堂中,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乡情民情。1嵌入式方式应立足课堂2,可以是在专题教学中以课堂导入、课堂讨论、课后思考等形式进行,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利用三维技术、VR(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认识,使其从心理上

10、强化国家认同。高校五门思政必修课要做好功能分区和优势互补3,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以就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说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种意识和话语表述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种意志是跟生产力基础、国体、政体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在讲授第三章“中国精神”时,将民族精思想理论研究116_神之伟大团结精神作为切入点;在讲授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结合爱国的个人价值追求,讲清民族大团结就是爱国。“中国近代史纲要”课通过讲授近代以来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抗战、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一系列历史,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感受到民

11、族团结就是最强大的力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及探索时可以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设置一个专题教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按照 2023 年教育部统一课件,可以在第四讲“以人民为中心”、第八讲“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融入有关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和措施。(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构建民族团结教育的多元化实践机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不仅需要理论的讲解,而且需要通过实践来内化和升华。“引进来”,是指邀请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代表人物、民族团结先进模范进课堂,通过他

12、们自身经历的分享,使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和正确的民族团结观。比如广西高校可以邀请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扁担舞”的传承人黄润钿女士来开设讲座。扁担舞是广西蓝衣壮族的传统舞蹈,被誉为“广西民间舞蹈一枝花”。黄润钿女士是扁担舞的第一代传承人,1955 年她与团队进京表演扁担舞。扁担舞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对少数民族文艺的重视。“走出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参观学习。高校可以与广西民族博物馆、民族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比如广西民族博物馆 2023 年初到 6 月举办了三江侗族自治县碑刻拓片专题展、广西铜鼓文化展等专题民族文化展,还全年常设“五彩八桂”民族文化系

13、列展览。学生走入广西民族文化展,就像走入了广西民族融合的时空长廊,通过切身体验,从感性升华到理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种是传授教学。笔者所在的高校曾组织舞蹈专业的师生将扁担舞带到南宁市的各个小学,让众多小学生成为扁担舞的小小传承人。这也起到了传播地方民族文化、强化民族团结的 作用。(三)利用广西重大纪念日、民族节日进行意识强化自 1978 年始每年的 12 月 11 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纪念日。2018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举办的“八个一”庆祝系列活动,包括庆祝大会、晚会、成就展、文化体育活动、表彰大会等,为宣传广西民族团结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广西“三月

14、三”山歌节为广西人民的节假日,举办从歌唱、巡演到美食等一系列庆祝活动。广西的大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了解了广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魅力,强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伟大祖国的认同。(四)利用地方红色文化开展宣传教育红色文化是近代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披荆斩棘、共同战斗的历史记忆,天然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底蕴。4“红军岩”等广西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组成的红色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资源宝库,发挥着凝心聚力、赓续红色血脉的作用。(五)利用红色文艺作品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红色文艺作品是用艺术形式对红色历史文化的加工、演绎,使红色历史、红色文化越过了当年的时空,更加形象、生动、鲜活地呈现在

15、当代青年面前。比如大型创新民族音乐剧拔哥,讲述了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烈士的英雄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发展壮大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辉煌历程。拔哥的展演,让青年学生在精彩纷呈的沉浸式观赏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潜移默化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这些红色文艺作品,可以更好地丰富高校校园文化,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校园氛围。(六)利用融媒体技术打造网络空间的民族团结教育新模式在融媒体背景下,现代大学生学习交流的方式进入数字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高校要具有前瞻性理念,顺应潮流,吸纳现代数字高科技,为宣传教育服务。高校既要通过学校官网、官方微博、

16、微信公众号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也要适当利用第三方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发布与主题教育相关的视频,整合调动网络资源,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理论研究1172023.12_主流意识形态。四、结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精神指引。广西高校要抓紧抓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在“铸牢”上下功夫,使广西高校各民族学生人心归统、精神齐聚,为壮美广西的“五个更大”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提供高素质的青年人才。参考文献:1 刘薇.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 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

17、6):21-26,34.2 支仕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困境与破局策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74-184.3 李良俊.浅谈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嵌入教育方法的视角 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1):101-103.4 蔡小葵.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5-39.基金项目: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广西艺术学院 2022 年校级统战课题“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XJTZ2022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责任编辑:刘娟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