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及空间差异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24909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及空间差异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及空间差异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及空间差异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方论坛482023 年 11 月上South Forum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及空间差异研究*欧阳博强,李洁(韶关学院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摘要:【目的】对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县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定量研究和评价,为该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课题组利用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的统计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112021年粤东西北的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并从时空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粤东西北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源自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贡献较低;在时间上呈阶段性波动上升趋势,且主要依赖技术效率带来的“水平效应”而非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效应”;在空

2、间上表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阶梯式分布,且增长幅度自西向东递减。【结论】应该采取精准帮扶、科技创新、人才吸引等举措促进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872.2023.21.0120 引言稳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县域经济作为经济体系中一个独立的基本单元1,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壮大县域经济历来是我国宏观政策层面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实践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多次强调要持续壮大

3、县域经济,加快完善县域产业服务功能,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2,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3。广东省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失衡特点比较明显,呈现出“珠三角经济发达圈”和“粤东西北经济落后带”并存的两极分化现象。粤东西北地区受限于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占比较大,农村人口较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县域全要素生产率还存提升空间。要素资源生产效率对经济稳健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且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及其效率提升空间更大4。课题组将利用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粤东西北的45个县级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县域全要

4、素生产率,进而分析其变动趋势和空间差异,以期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探讨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1.1 研究方法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关注了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焦学宏和陈耀(2021)5基于县域视角对甘肃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分析,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性主要由技术效率的差异性引起。史修松等(2022)6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对浙江省县域单元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析则认为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赵婧轩(2021)7对江苏省41个县域单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算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

5、长存在区域差异,且利用技术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途径。总体上,不同角度或区域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源的结论存在一定差异8。同时,相关研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通常利用索洛余值法和Malmquist指数法。索洛余值法旨在揭示除去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之后的“余值”,反映了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高低。Malmquist指数法原先用于生产效率变化的测算,后来学界将其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相结合9,使之成为测度全要素生产率的主流方法。因此,课题组将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粤东西北地区县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将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分解为技术效率指

6、数(TE)和技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粤东西北专项项目“粤东西北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县域结构红利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GD21YDXZYJ0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粤东西北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对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202210576006);韶关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效率的影响研究”作者简介:欧阳博强(1989),男,湖南郴州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2023 年 11 月上南方论坛49South Forum术进步指数(TP)。具体的指数含义为:TE1表示效率改善,TE=1表示效率不变,TE1表示效率下降;TP1表示技术进步

7、,TP=1表示技术不变,TP1表示技术衰退。1.2 数据说明课题组使用20112021年粤东西北45个县的统计数据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分析,以各县各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劳动要素变量和资本要素变量作为投入指标。其中,劳动要素变量利用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与乡村从业人员数之和衡量,资本要素变量利用固定资产投资衡量。原始数据来自各县域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各县域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中涉及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价值变量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折算为以2011年为基期的实际值。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测算公式及过程参照已有相关研究10。为比较空间差异,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粤东县域、粤西县域

8、、粤北县域三个分区,其中粤东包含汕头市、汕尾市、潮州市及揭阳市的8个县,粤西包括阳江市、湛江市及茂名市的10个县,粤北包括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清远市以及云浮市的27个县。2 结果分析2.1 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变动趋势图 1 展示的是 20112021 年粤东西北县域的Malmquist指数变化情况。从中可知,粤东西北县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时间上整体呈现增长变动趋势,且表现出阶段性波动上升的特征。同时,20112021年粤东西北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第一个阶段是20112014年的缓慢增长期,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呈现

9、出一定的增长趋势,但较为平缓,该时期的技术效率在持续改善,但技术进步没有改善,且属于技术衰退状态。第二个阶段是20152018年的快速增长期,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呈快速稳健增长趋势,晋级效率改善区,主要源自该时期技术效率的快速提高的贡献,但技术进步的变动趋势则比较扁平,且依然属于技术衰退状态。第三个阶段是20192021年的凹形变化增长期,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小幅下降再大幅上升的“U”形态,但整体在提高,且维持在效率改善区,主要原因是该时期的技术效率呈凹形波动且变化较大,而技术进步虽然开始有所改善,但出现小幅下降趋势。总体而言,粤东西北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阶段性波动未出现逆周期特征,且与技术效率的

10、阶段性波动特征相似,说明粤东西北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来源是技术效率而非技术进步。0.9190.9330.9480.9621.0381.0561.1121.1301.1041.1101.1990.9380.9340.9230.9670.9770.9560.9760.9691.0031.0020.9980.9931.0041.0341.011.0771.1131.1621.1831.1081.1241.2160.90.9511.051.11.151.21.25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图120112021年

11、粤东西北县域的Malmquist指数变化情况2.2 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空间差异表1汇报的是20112021年粤东西北分区县域的平均Malmquist指数情况。从中可知,粤东西北地区县域在此期间整体处于效率改善区,但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指数存在明显的分区差异。粤东西北地区的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阶梯式空间分布。具体而言,粤西县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处于效率改善区,且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都有贡献;粤东县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次之,也处于效率改善区,且来自技术效率的贡献;粤北县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最低,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都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各分区县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改

12、善,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明显。总体来看,粤东西北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属于偏低的效率改善型,即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技术效率带来的“水平效应”而不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效应”。可能的解释是:技术进步的提高离不开资金、人才以及技术创新的支持,而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政策尚未得到充分实施,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积累,技术人才吸引力不够,特别是技术创新不足以及劳动资源流失严重,导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不足。从图2历年分区县域的Malmquist指数变化情况来看,粤东西北地区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各分区的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都呈现出波动增长趋势,其中,粤西地区的县域全要南

13、方论坛502023 年 11 月上South Forum素生产率最高,且持续稳定增长,增长幅度最大;粤东地区的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次之,但趋势平稳,增长幅度最小;粤北地区的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最低,但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同时,各分区县域的技术效率均快速增长,且其波动增长趋势差异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情况基本一致。但是,各分区县域的技术进步均呈现出水平趋势,增幅不明显。换言之,粤东西北各分区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增长也是来自技术效率的贡献,技术效率的损失会影响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而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效应尚有待释放。总体而言,粤东西北地区的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呈现出自西向东递减的空间差异。表12011202

14、1年分区县域的平均Malmquist指数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TP)技术效率(TE)粤东县域1.052 20.955 21.112 6粤西县域1.151 71.015 01.153 4粤北县域0.935 90.932 51.013 0平均值1.046 60.967 61.093 03 结论与建议3.1 研究结论课题组利用广东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112021年粤东西北45个县(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粤东西北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有待提升,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源自技术效率的影响

15、,技术进步的贡献则较低。2)粤东西北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在时间上呈现出阶段性波动上升趋势,其变动主要依赖技术效率带来的“水平效应”而非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效应”,说明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积累的贡献,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增长则相对缓慢。3)粤东西北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阶梯式空间分布,粤西县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最高,粤东县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次之,粤北县域的全要素生产率最低,且各分区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明显。同时,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呈现出自西向东递减的空间差异,粤西地区持续稳定增长,增长幅度最大,粤东地区趋势平稳,增长幅度最小

16、,粤北地区上升趋势比较明显。该结果与近年来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趋势基本相符。0.80.911.11.21.31.4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全要素生产率粤东县域粤西县域粤北县域0.80.850.90.9511.051.11.15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技术进步粤东县域粤西县域粤北县域0.90.9511.051.11.151.21.251.31.35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17、 2020 2021技术效率粤东县域粤西县域粤北县域图220112021年分区县域的Malmquist指数变化情况3.2 对策建议基于研究结论,课题组提出的建议是:1)省级层面开展对欠发达地区的精准帮扶,实施差异化政策。重点改善低质量增长区域,推动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导和鼓励珠三角地区的标准化成熟产业和重大投资项目有序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设立定点帮扶县,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和技术向重点县区集聚,带动其技术进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县级层面推动科技创新及技术进步,促进经济转型提质增长。积极引进和承接来自城市成熟的制造产业,吸收滞留在低端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资源,2023 年 11

18、月上南方论坛51South Forum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部门生产效率。3)持续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提高资本要素投入,完善人才补贴政策,提高粤东西北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吸引县域劳动力回流,从供给和需求侧解决粤东西北地区因县域人口流失而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减缓的问题,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1 白康龙.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融合思想的逻辑建构、内涵解读与路径探讨J.南方农机,2022,53(24):37-40.2 高强,薛洲.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战略举措和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2022(12):17-24.3

19、尹朝静,李欠男,马小珂.中国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08-118.4 刘辛元.“落后假说”对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经济趋同的适用性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2):175-177.5 焦学宏,陈耀.基于县域视角的甘肃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1(6):33-37.6 史修松,黄驰,曾文,等.浙江省县域单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J.江苏商论,2022(9):128-133.7 赵婧轩.江苏经济发展动力区域差异研究:基于县(市)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江苏海洋大

20、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9(6):119-128.8 孙于超,邓蒙芝.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差异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南方农机,2022,53(11):27-32.9 黎坚雄.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现代商业,2021(27):97-100.10 孙学涛,田杨.数字金融对县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22(4):156-163.(c)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图86ZCR-55自动化茶叶揉捻机样机试验2)确定自动加压装置的具体结构,将轮辐式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揉捻轴接近底端的位置,再通过推力轴承、法兰连接揉捻盖,实现揉捻压力的实时监测功能

21、;利用步进电机通过锥齿轮、丝杆滑块传递动力,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压功能。3)开发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压力大小,使揉捻压力满足“轻-重-轻”的揉捻工艺需求,揉捻效率相较于手动加压茶叶揉捻机平均提升了28.5%,茶叶锁紧成条,品质更加稳定,茶味更加香醇。参考文献:1 晏智,殷雨心,焦远方,等.青毛茶加工工艺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6):1919-1926.2 徐文娟,杨美萍.一种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化装置改进设计J.农机化研究,2020,42(9):109-112+124.3 刘晓东,汤周斌,庞月兰,等.茶叶揉捻机自动加压装置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6)

22、:360-361+383.4 徐海卫,李刚,彭建华,等.回转揉捻机构的力度检测与控制研究J.中国测试,2011,37(5):68-70.5 谭和平,杨桩,汤江文,等.基于PLC和步进伺服的茶叶揉捻压力柔性控制方法J.中国测试,2015,41(2):80-83.6 徐海卫,谢驰,曹江萍,等.茶叶揉捻压力的优化调节控制研究J.中国测试,2015,41(10):112-116.7 权启爱.中国茶叶机械化技术与装备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8 胡志豪,段波,吴易泽,等.基于ADAMS的多功能防风固沙种草机的结构设计J.南方农机,2022,53(12):22-24.9 王鹏飞,魏刚.基于ADAMS的内曲线液压马达仿真与出现的问题分析J.南方农机,2022,53(23):147-149+171.10 刘鸿文.材料力学I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上接第2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