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街道防汛检查情况报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515232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防汛检查情况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街道防汛检查情况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街道防汛检查情况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街道防汛检查情况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街道防汛检查情况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街道防汛检查情况报告 一、领导重视,制度落实层层建立防汛安全责任制,街道办事处与有关村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签订安全防汛责任书,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巡查人员和巡查报酬,办事处及时调整防汛防旱领导小组成员。明确行政负责人,灾情统计人和发布人及联系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制,并以办事处文件下发,确保水利工程及日常巡查和汛期值班落实到位。二、物资落实,人员到位街道及各村健全防汛抢险队伍,落实防汛抢险物资和救援车辆。编制好防洪、防台、防旱和防汛抢险等五个应急预案。做好防汛抢险工作准备,安排防汛指挥车三辆;组建好由四个民兵连120人组成的应急抢险突击队伍,由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担任抢

2、险突击队队长,街道办事处干部同时分成六个中队进行合理分工;准备好抢险必须物资,如编织袋、锄头、铁锹、畚箕及照明灯具等,并有存放地点和专职人员保管。三、发现问题,落实措施在检查水利工程工作中,对工程主要部位认真细致并结合巡查员记录进行分析,特别对大坝内外坡、溢洪道和放水设备,发现存在隐患及时落实处理,要求在汛期之前处理完毕。对存在问题较为严重的塘库,提出推迟蓄水和控制蓄水、汛期加强值班巡逻的要求,对存在问题梳理分析:一、在建尚未完工的小(二)型有丰、毛塘垄和里家坞,及屋顶山塘半片丘、黄泥畈垄、大青坑、外塘沿等山塘,要求抓紧时间,抢睛天、战雨天确保汛前完成;主要存在问题是库保安工程隧道开挖改为大坝

3、明挖、套井塌陷和粘土场地落实,延误工期,目前才完成40%左右;里家坞水毁工程修复因招标原因,2月15日才进场施工,目前溢洪道修建土地政策还没有落实;大青坑除险加固工程进度缓慢,目前只修建进库道路;其他工程在汛期前能完成。二、在前几年除险加固末通过验收的小(三)型有和两座,要求进行验收。三、对以下三座正常库容达到10万立方米以上小(三)型进行升级。分别是、和三十称。同时,下列部份存在问题需进一步落实。1、正常库容2万立方米,集雨面积0.3平方公里,坝高6米,坝顶长主坝45米、付坝16米,左坝脚渗水严重,迎水坡风浪冲刷;分级卧管断裂,并且是屋顶山塘,要求汛期严格控制蓄水。4、正常库容7万立方米,集

4、雨面积0.36平方公里,坝高7米,坝顶长90米,检查时发现坝左脚有集中漏水,并且在迎水坡左侧离挡墙基础1.5米左右水泥预制块凸起5平方米左右;要求汛期加强观察。通过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和情况已反馈到各村主要领导和工程管理单位,要求在汛期前加强整和管理,根据各村经济现状排出除险加固计划。四、情况掌握,及时汇报在汛前、汛中、汛后,街道办事处根据天气变化,继续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水利工程和巡查员工作进行不定期复查、抽查,及时掌握蓄水量和降雨情况,要求巡查员定期和不定期汇报年度,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 一、情况分析2、从产值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看,4个县区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占比最高的为成武县,达到了44

5、.95%。从产值占比提高幅度看,东明县最高,比年初增加了5.38个百分点。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二是县区间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产业总值最高的县是最低县的3.85倍,累计占规模工业比重最高的是44.95%,最低的是19.41%;三是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我市科技投入尽管近几年都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与东部发达城市比,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总量和增幅差距较大。目前全省除和外均设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门用于支持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在科技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我市还没有稳定的投入渠道,致使我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6、滞后。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入机制没有形成,导致许多高新技术项目完成中试后,由于缺乏可靠的资金投入渠道,难于快速实现产业化,甚至失去发展机遇。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的比重较低。四是新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较少。招商引资中重规模轻质量的观念和现象依然存在。还有不少项目属于资源消耗型或中低端加工制造项目,关键核心部件及装备制造项目、“躯干型”龙头大项目和“头脑型”研发项目等资源消耗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还不够多。三、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省政府重新调整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考核办法,新口径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以新能源、新材料、

7、新医药、新信息、海洋开发“四新一海”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确定的十大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这是今年科技工作的一大转变和创新,希望各县区认真研究统计指标体系,确定正确的投资方向,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落实目标任务。各县区要按照确定的目标要求,检查各自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各地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的跟踪督查,以确保全市总体目标的如期完成。 二是建立统计监测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制度。严格落实“月调度、季分析、半年总结、年终考核”的总体要求,科技

8、系统要积极协调统计、发改、经信等部门通力合作,并按照各自分工要求做好工作,科技部门要主动协调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做好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和目录的分析研究工作,加强前瞻性研究,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对空白行业尤其是具备发展条件而仍然空白的县区,要围绕行业产业链,上项目引资金,争取尽快实现大的突破。 三是强化科技招商。各县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着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项目,引进关联度大的龙头型项目、带动力强的基地型项目、产业链长的综合性项目。同时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工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将按新口径实施,新口径确定后,将分解并下

9、发各县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标。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积极工作,加强跟踪调度,抓好统计协调,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今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目标。 一是农民增收致富和主导产业现状分析。二、农民增收致富存在的困难1、观念上创新意识淡薄。大多数农民在思想上还是比较保守。虽然他们想富愿望强烈,但一旦遇到挫折便易产生退缩的想法,缺乏敢冲、敢干、敢冒风险、敢于拼搏的发展劲头。从而在思想观念上束缚了农民增收致富。2、机制上扶持力度不够。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支农惠农政策,给农民发放了一些补贴,增加了一部分收入,但没有从机制上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致富。农

10、业生产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而农产品价格仍然低落,导致农业经济效益不高。3、要素上制约发展较重。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等方面。大部分农民在创业的起步阶段最缺的是资金,而农村金融组织在给农民房贷款条件上过于严格,致使大多数农民难以贷到款。三、农民增收致富的对策1、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镇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积极培育主导产业。致力培育以白银耳黄鸡为主、乌猪为辅的生态效益农业。重点突出发展土鸡养殖产业。依托专业合作社,做好“土”字文章,发展“礼品经济”,打好“生态品牌”。通过主导产业的培育,让更多的农民参与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努力发展现代农业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

11、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便让更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让剩余农村劳动力继续走入工厂,不仅可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可为工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扩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门路。3、不断提高农民素质要通过农民素质培训、科技宣传服务、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进一步转变农民的发展观念,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从而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本事和能力。4、完善助农增收机制一是发展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从而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务。二是积极完善农业企业与农民的联结机制。在发展农业企业的同时,要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企业,通过农业企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完善农村金融支农体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核心作用。放宽准贷门槛,加快建立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建立农民创业小额贷款、农村扶贫小额贷款、农村担保等制度。为农民创业致富提供资金保障。四是出台支农惠农政策。结合本镇实际推进主导产业培育,制定出台一些激励政策,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发展主导产业的专业户在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奖励。从而“推动”主导产业的培育,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