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工程施工中全站仪坐标放步骤】 1) 选取两个已知点,一个作为测站点,另外一个为后视点,并明确标注。 2) 取出全站仪,已知点将仪器架于测站点,进行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 3 ) 将棱镜置于后视点,转动全站仪,使全站仪十字丝中心对准棱镜中心; 4) 开启全站仪, 选择“程序”进入程序界面,选择“坐标放样”,进入坐标放样界面, 选择 “设置方向角”,进入后设置测站点点名,输入测站点坐标及高程,确定后进入 设置后视点界面,设置后视点点名,确认全站仪对准棱镜中心后输入后视点坐标及高程,点确定后弹出设置方向值界面并选择“是”,设置完毕。 5) 然后进入设置放样点界面,首先输入仪器高,点确定,接着
2、输入放样点点名,确定后输入 放样点坐标及高程,完成确定后输入棱镜高,此时放样点参数设置结束,开始进行放样。 6) 在放样界面选择“角度”进行角度调整,转动全站仪将dHR项参数调至零,并固定全站 仪水平制动螺旋,然后指挥持棱镜者将棱镜立于全站仪正对的地方,调节全站仪垂直制 动螺旋及垂直微动螺旋使全站仪十字丝居于棱镜中心,此时棱镜位于全站仪与放样点的 连线上,接着进入距离调整模式,若dHD值为负,则棱镜需向远离全站仪的方向走,反 之向靠近全站仪的方向走,直至dHD的值为零时棱镜所处的位置即为放样点,将该点标 记,第一个放样点放样结束,然后进入下一个放样点的设置并进行放样,直至所有放样点放样结束 7
3、 ) 退出程序后关机,收好仪器装箱,放样工作结束。【全站仪坐标放样原理】 (1) 打开电源开关转动望远镜 (2) 按(MENU)主菜单键 (3) 按 F1 放样 (4) 按 F4 确认 (5) 按 F1 测站点设置(6) 按 F3(NZE)(7) 按 F1 先输入 X 坐标(站点)然后按 F4 确认再按 F1 输入 Y 坐标(8) 按 3 次 F4 确认键(9) 按 F2 后视点设置 (10) 按 F3(NE)(11) 按 F1 先输入后视 X 坐标然后按 F4 确认再按 F1 输入 Y 点坐标(12) 按 2 次 F4 确认 (13) (对准棱镜对点)按 F3(是)(14) 按 F3 放样(
4、15) 按 F3(NEZ) (16) 按 F1 先输入需放点 X 坐标按 F4 确认再按 F1 输入 Y 坐标(17) 按 3 次 F4 确认(18) 按 F1 极差键(19) 转动水平度盘使水平角接近 00 旋紧启动微调将水平角 dHR 为 0000”然后对准方向棱镜(20) 按 F1 测距当 dHD 为 0.000 表示方向距离正确(-数往后+数往前) 注:再下点按 F4 输入错误按 ESC 键 【距离测量 】 (1) 打开电源转动望远镜(2) 按 2 次(DISP)切换键进入平距、高差测量模式(3) 照准棱镜中心(4) 按 F1(测距)键(5) 记录测量数据 注:按(ESC)键测距值被清
5、空。按 3 次(DISP)切换键可将测距结果切换斜距示【斜距测距】 (1) 开机进入菜单界面按(DISP)切换键 (2) 照准棱镜中心 (3) 按 F1 测距键【角度测量】 (1) 开机照准目标 A 点 “ (2) 设置 A 点水平角为 0000(按 F1 置零键再按 F3 是键) (3) 照准目标 B 点便知水平角和竖直角 【采集全站仪坐标数据】 (1) 开机并转动镜头(2) 按(MENU)菜单功能键 (3) 按 F1 放样键 (4) 按 F4 确认键 (5) 按 F1 测站点设置 (6) 按 F3(NEZ)键 (7) 按 F1 输入站点 X 坐标及 Y 坐标(8) 按 3 次 F4 确认键
6、 (9) 按 F2 后视点设置 (10) 按 F3(NE)键(11) 按 F1 输入后视 X 坐标及 Y 坐标(12) 按 2 次确认键(13) 对准后视棱镜点对点按 F3 是键 (14) 按退出键(ESC) (15) 按 F2 数据采集(16) 按 F2 列表 (17) 按 F4 确认 (18) 按 F3 碎部点(19) 按 F3 测量键 (20) 按 F3(NEZ)键测到该位置点坐标数据 注:需测下一点对准该点按 F3 测量键 【水平角(左右)切换、】 (1) 照准目标水平角置零(2) 按 F4 功能键次(3) 按 F2(左右)键水平角右角模式转换左角模式 注:每按 1 次 F2 键左右角
7、依次转换【面积测量】 (1) 开机按(ENU)功能键(2) 按 F3 程序(3) 按 F3 面积(4) 按 F1 测距 注:每对 1 次棱镜按 1 次 F1 键【全站仪坐标放样详细过程步骤 】 14放样测量 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设出所要求的点位。在放样过程中,通过对照准点的角度 、距 离或坐标测量,仪器将显示出预先输入的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以指导放样。 显示值= 实测值 - 放样值 放样测量应使用盘左位置进行。14.1距离放样测量 根据某参考方向转过的水平角和至测站点的距离来设定所要求的点。【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 1 在测量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放样】 ,进入放样测量菜单屏幕。 也可在菜单模式选
8、取“2.放 样测量”进入坐标放样。2. 选取“3.测站设置” 进行测站数据输入、选取“4.方位角”完成仪器定向,选取“5.仪器棱镜 高”输入仪器及目标高(参阅“13.1输入测站坐标”、“13.2后视方位角设置”、“13.3输入棱镜 高 及仪器高”) 【放样】 ,4方位角 3 选取“1.放样数据”后按【 】 ,进入放样数据输入屏幕。 【放样距离角度】 H: 坐标 确 定 HA: 【放样测量】1放样数据 2放样观测 3测站设置 4按【坐标】 ,进入放样坐标输入屏幕。在 Np、Ep、Zp 中分别输入待放样点的三个坐 标值, 每 输完一个数据项后按【 】 。 需调用内存坐标数据按【查找】(参阅13.1
9、.2调用内存中已知 数据) 。 。? 按【距离】可切换到距离放样模式。? 按【记录】可将输入的坐标数据记录至内存中。 【坐标】? 【放样坐标】 Np: 查找 记录 Ep: 距离 确定 Zp 5.上述数据输入完毕后,按确定。仪器计算出放样所需距离和水平角并显示在屏幕上。 当已调整目标及仪器高度,按【高程】可重新输入棱镜高及仪器高。 (参阅“13.3输入棱镜 高及仪器高”)? 【确定】 【放样距离角度】 H: 226.4854 HA: 794337 确定 坐标 高程 【坐标放样】 dN: dE: dZ:6.按【确定】进入放样观测屏幕。 【确定】 改正 模式 引导 测量 7.按【引导】进入放样引导屏
10、幕。 按“14.1距离放样测量”中步骤710操作定出待放样点的平面位 置。此时第四行位置上显示 的值为目标点与待放样点的高差。 箭头的含义? :向上移动棱镜 【引导】 【坐标放样】 00000 0.001m 0.143m 改正 模式 差值 测量 :向下移动棱镜 8.向上或向下移动棱镜至第四行位置上显示的值为0m(当该值接近于0m 时,屏幕上显示出 两个箭头) 。 当第2、3、4行的显示值均为0时,测杆底部所对应的位置即为待放样点的位置。 按【停止】可停止测量,完成该点放样。? 【坐标放样】 000 0.000m 0.000m 改正 模式 差值 停止9. 按【差值】显示坐标放样成果。 按【ESC
11、】返回放样测量菜单屏幕。 【差值】 【坐标放样】 改正 模式导 测量 【附】坐标放样时 的距离改化 MTS-800由用户设定改化系数的方式来实现距离的海平面归算 及投影改化。 有此要求的用户 可按下述步骤输入改化系数。(1)投影面上的距离 HDg = HD改化系数 HDg:投影面上的距离 HD: 地面上的距离 (2)地面上的距离 HD = HDg/改化系数 当改化系数被设定后,适用于包括放样在内的所有的涉及 到坐标的 测量程序。? 改化系数输入范围: 0.98-1.02 。缺省值:1.000000(即不进行改化)? 操 作 过 程 操作键 显示1在测量模式第一页下按【改正】进入测距参数设 置。
12、 【改正】 【测距条件设置】 测距模式 单次精测 折光改正 无 棱镜常数 0 确定 】或按【PAGE】移动 光标至改化系数输入 行。?】【?2按【 、 】 【测距条件设置】?】 【?【 改化系数: 1.000000 P3 确定 3输入改化系数,【确定】 ,返回测量模式。 【确定】 P1 dN: 0.000m d E: -0.001m dZ: 0.001m 【测量】 H ZA 994313 HAR 1200912 P1 测距 切换 置角 改正 112六年级下册语文培优测试卷(一)第一部分:词语积累与运用一、将下列句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成语。1、人家又没有明确是说你,你去解释,不是此
13、地无银三百两吗?( )2、他的结局,对于那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也是一个极好地教训。( )3、再不动动脑子,还是这样干下去,肯定是井里打水往河里倒。( )4、让我这个大老粗在这么多人面前作报告,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二、将成语补充完整。只许州官放火,( )以其人之道,()千里之行()(),死而后已(),路人皆知天下兴亡,()三: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_了生命的
14、胚胎。 A延伸 萌生 保持 B。延续 萌动 保持 C延续 萌生 保存 D。延伸 萌动 保存 四、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解决疑难 保卫公物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D改善生活 天气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反义词。(1)春天对( )正如秋天对( )(2)简单对( )正如复杂对( )(3)详细对( )正如简略对( )(4)( )对湖水正如( )对海洋。(5)保护环境是( )的,破坏环境是( )的。第二部分 阅读部分 梦结束的地方 有人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五百人成功地等上了珠穆朗玛峰顶,
15、亦大约有五百人在攀登过程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这个统计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穆朗玛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因攀登珠穆朗玛峰而遇难的勇士净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的独居,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的照片、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烟,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不惜失去性命。 无限风光,唯有触天者才领略得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魂动魄吧?没有一丝尘埃的繁星,广袤深邃如宝石样的天宇,还有洁白无暇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朋友却一本正
16、经地摇头道:“完全不是这样的,冰天雪地的山头上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使人塑造的仙境。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巨大的风裹着彻骨风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真就这些,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那么,为什么要登山呢?不要命地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费解而又焦急地望着朋友。朋友悠悠地说:“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子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个痛苦而又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了。” 那是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这梦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 )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 )在书本里,( )充满了诱
17、惑。 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1.“梦结束的地方”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_2.给第五自然段括号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 还是 那 B.即使 只要 就、C.如果 那么 就 D.无论 还是 都3.第三自然段,朋友说“当时的情形根本就不浪漫”。这里的“浪漫”指(用原文里的话来回答)_。他说“不浪漫”的原因是(用原文句子来回答)_。4.第4自然段中,朋友说:“我终于可以释怀了。”这里的“释怀”的意思是_。他“终于可以释怀的原因是_。5.短文第6自然段与文题“梦结束的地方“是_关系,在文中起的作用是_。你对这段文
18、字的理解是_。6.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怎么实现它?(3分)_穿透灵魂的微笑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 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
19、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 )可以夺去人的生命,( )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旗帜的灵魂。1、 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2、 在“( )”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写近义词:蕴含( ) 震撼( ) 一筹莫展( ) 遍体鳞伤 ( )4、“V”字形代表_,“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_5、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 _6、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请写一写你的理解:_7、读了穿透灵魂的微笑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_第三部分:作文积累与运用题目:我与_的较量。友情提示:生活与学习中经常有较量,有的是明的,有的是暗的,有时与人,有时与物请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作文,字数在5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