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1∕T 3602-2022 省级步行街创建规范.pdf

上传人:tu****23 文档编号:150847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T 3602-2022 省级步行街创建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21∕T 3602-2022 省级步行街创建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21∕T 3602-2022 省级步行街创建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21∕T 3602-2022 省级步行街创建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21∕T 3602-2022 省级步行街创建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3.200 CCS S 90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36022022 省级步行街创建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provincial pedestrian streets 2022-06-30 发布 2022-07-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T 3602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辽宁省商务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大学、大连市绿色建筑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巍、尚航、王映川、

2、刘丹、马晖、周威皓、徐梦鸿。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 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本文件归口单位:辽宁省商务厅(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17号,024-86892432)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大学(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21号,024-62268915) DB21/T 36022022 1 省级步行街创建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创建辽宁省省级步行街的评估原则和评估内容, 包括省级步行街的规划布局、 交通设施、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管理规范、经营规范、特色要求、智慧服务、综合效益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

3、用于辽宁省省级步行街的建设、经营与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66702018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 CJJ 272012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省级步行街 provincial pedestrian street 具有一定规模且商业及服务设施相对集中的街道或街区, 在步行街上具有明确的管理组织和

4、完善的管理制度,具有历史文化、民俗建筑、产业或业态特色,实行统一管理,能提供购物、餐饮、文化、娱乐、休闲、观光等方面服务功能。最终由省级商务部门认定。 4 评估原则 坚持注重以评促建、活跃商业、特色发展的原则,目的是吸引客流、促进辽宁省省级步行街高质量发展。 5 评估内容 5.1 规划布局 5.1.1 总体规划建设符合土地空间规划、商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街道或街区位于繁华地段,步行街空间满足客流需要,且适应区域的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 5.1.2 有明确且具有前瞻性的商业发展规划, 步行街内汇集丰富的商业资源, 提供购物、 休闲、 餐饮、DB21/T 36022022 2 娱乐、旅游等

5、功能,商业空间结构联系紧密,层次清晰。 5.1.3 具有合理适度的建设规模,科学规划建筑尺度,有明确的街区范围。 5.1.4 总体建设应与周边文化、旅游资源等统筹规划相统一,且与城市核心商圈、城市中心广场、中央商务区等协调发展,主、辅街区功能分区合理且功能互补,实现主街与辅街、地上与地下联动发展。省级步行街总长度达到 200 米以上,宽度适宜客流需要。 5.1.5 与居民居住区适度分离,避免或减轻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5.2 交通设施 5.2.1 周边具有便利的交通体系,与城市的交通枢纽有机结合,以主街为中心的 500 米范围内有公共交通站点,且满足 GB/T 36670-2018 的相关要求。

6、 5.2.2 周边道路交通条件能够满足客流需求,与周边道路连接的路口设有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有利于人群疏散。 5.2.3 在省级步行街附近100米有出租车乘降点和非机动车停放处, 500米范围内设有机动车停车位,或与周边社会停车位实现共享。 5.3 环境卫生 5.3.1 街内道路要符合地面坚固、平整、清洁、防滑。 5.3.2 街内的环境应满足整洁、卫生,绿化种植及养护应符合当地绿化规划设计和要求。 5.3.3 街内合理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5.3.4 对省级步行街内景观灯、商店外立面灯、橱窗灯和广告灯箱应实行统一管理,确保对灯光系统的有效控制。 5.3.5 街内建立完善

7、的环境卫生责任制和保洁制度,做好公共厕所、分类垃圾箱的维护和清洁,定期消毒,抓好商铺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不文明行为管理机制。 5.3.6 在省级步行街内应做好环境保护,“废气、废水、废渣”处理符合有关规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控制噪声污染。 5.4 公共设施 5.4.1 具备良好的照明、给水排水等设施,消防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5.4.2 配备必要的休闲设施,宜有体现文化艺术的喷泉、雕塑、小品等设施。 5.4.3 各种标识设施齐全, 包括街区标志、 地图、 导视系统等。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步行街标识系统,除具有民族语言标识外,具有官方通用语言标识,如汉语或英语等多种官方语言。 5.4.4 在

8、省级步行街入口或显要位置要有体现街区特色的“步行街标志”和地标性建筑。 5.4.5 至少每 300 米设有一处公厕,满足人流量的需求。至少每 50 米设有分类垃圾箱或垃圾桶、垃圾站等垃圾收集、清运设施,备有简易处理设施,且满足 CJJ 272012 的相关要求。 5.4.6 设立无障碍设施。在有台阶的道路上下口处设置坡道;在人行道、人行横道、地下通道等道路设置盲道;在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设有轮椅坡道或安全电梯,坡道两侧安装扶手;配备无障碍卫生间,应满足 GB 507632012 的相关要求。 5.4.7 街区夜景灯光符合街景规划,与省级步行街的总体环境、格调相协调,同时符合当地有关节能的要求。

9、5.4.8 具备健全的网络及通信设施,能满足日常及突发通信保障需要。 5.4.9 设置数字化、智慧化治安管理处或报警点,配备防暴设施,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有标志明显的紧急疏散撤离通道、安全出口、有各种明显规范的消防标识、应急照明等设施。 DB21/T 36022022 3 5.5 管理 5.5.1 有明确的、独立的管理机构(包括自治共建理事会),拥有办公条件和专职人员。管理机构依据自身职责并协调各部门,依法对省级步行街进行日常监督管理,保证商户的日常经营,并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5.5.2 具有社区志愿服务团队,辅助对步行街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5.5.3 建立安保组织,设有治安值班室或公安警务

10、室。报警装置及视频安防监控装置接入相关部门安全管理系统,实施 24 小时监控。 5.5.4 设有经过专业培训且具有职业素质的安保队伍,有效执行安保守护和巡逻等任务。消防安全组织负责制定火灾应急、疏散等预案,确保有效运转;对于突发事件有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步行街管理机构应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机制和措施; 重大活动应有应急预案, 以保证街区商户和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5.6 经营 5.6.1 引导商户诚信经营,建立商户诚信档案,创建服务品牌和服务特色,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5.6.2 商户销售的商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要求,餐饮企业销售的食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5.6.3

11、建立对餐饮企业食品安全责任的监督和受理消费者投诉制度。 5.6.4 配有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并与有关部门共同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5.6.5 制定营销和推广宣传策略,开展营销和推广宣传活动,扩大省级步行街的对外影响力。组织商家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促销活动,提升省级步行街的活力和凝聚力。 5.6.6 鼓励引导街区内商户利用互联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 5.7 特色 5.7.1 在历史传承、民俗文化、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建筑特色、特产美食、旅游休闲、现代生活、消费人群等方面具有明确定位。 5.7.2 景观设计、户外广告、公共设施设置总体风格保持协调统一

12、,街区整体风格具有鲜明特色。 5.7.3 业态布局合理、品牌丰富,拥有龙头商业企业、知名品牌店、地方特色店铺、老字号店铺、传统手工艺和文化创意门店等,支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5.7.4 以旅游休闲、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步行街应做好国际化建设,提供消费者咨询及双语服务,提供电商、物流、离境退税等相关跨境服务,方便国际游客旅游观光购物等。 5.8 智慧服务 5.8.1 建设智慧步行街。鼓励省级步行街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实现线上购物、智能停车、智慧导购、移动支付等智慧服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有提供便利服务的自助服务设施。 5.8.2 具有统一的信息发布、促销、重大活动等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多样服务。 5.9 综合效益 5.9.1 具有在本省乃至国内外的商业辐射力和影响力。主体经营较好,年度销售额、客流等指标呈逐年增长态势,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5.9.2 在投资额、营业额、税收、客流量、拉动就业人数等方面,在当地处于领先地位。 5.9.3 在省级步行街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对历史文物、文化建筑、名人故居等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DB21/T 36022022 4 5.9.4 坚持特色创建、差异化发展,实现商业与其他产业的全面融合,提升省级步行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