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503523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21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埃利斯简介埃利斯.阿尔伯特(Ellis.Albert 1931-?)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自1939年起开始研究性、爱、婚姻和家庭关系等问题,当时并未受过心理学的专业训练,年仅25岁。在涉足这些领域后,曾花了两年时间阅读了有关这些研究课题的约1万篇论文和著作。嗣后发现,自己能够对那些有着性或爱的心理障碍者提供咨询了。为了获得咨询资格,他发奋学习,终于在194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埃利斯把其信奉的哲学观点与讲究实效的行为主义结合起来创建了合理情绪疗法。虽然这种疗法起初遭到几乎所有治疗家的激烈反对,但埃利斯通过不懈的努力,坚定地捍卫了合理情绪疗法,并使该疗法在实践中获得巨

2、大成功,最后使其反对者不得不信服和接受。埃利斯认为: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因此,如果使患者认识到这些不合理思想,并使其转达化为合理的思想,就能取得有效的治疗结果。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一种广义的认知-情绪-行为疗法,此种疗法是以认知模式为基础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强调认知重建,它是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一种,但此理论涉及到情感、行为层面,期盼以实施具体的认知-情绪-行为的方法,帮助个体克服自我贬低的价值体系,引导其建立自我充分发展的人生哲学,从而增进个体有效的适应能力,由此也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理性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一、人性观 1)人既可以是有理

3、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富有竞争精神的人以及行为富于成效的人。2)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3)人具有一种生物性和社会性倾向,既倾向于有理性的合理思维,也倾向于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5)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我们经常不断对自己所说的话已经或可能变成我们的思想和情绪。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常

4、见的非理性信念1、每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是不可能的。2、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个环节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是不可能达到的。3、世界上的人很邪恶,很可增,所以应该对他们作出严厉的谴责和惩罚。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4、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生活和事业上的挫折是很自然的事情。5、不愉快的事情总是由于处在环境的因素所致,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绕也无法控制和改变。6、对于那些邪恶的人,应该其实排斥他们,并给予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7、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随时随地的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心

5、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过犹不及。8、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活的好些。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先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再说。11、对人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不要追求完美。非理性信念的特征 从以上非理性观念中,可以归纳出相应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如:我喜欢如此我应该如此;很难没有办法;也许一定;有时候总是;许多不合理信念就是将“想要”、“希望”等变成“一定要”、“必须”或“应该”的表现。韦斯勒总结了三个特征1、绝对化要求2、过分

6、概括化3、糟糕至极 一个情绪沮丧的人总是坚持他必须要有某些事物,而不只是想要某些或喜欢它而已。因此,他便会把这种过度极端化的需要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关于成就和获得别人赞许上,而当他的这种需求不能满足时,就容易产生焦虑、自卑、沮丧等情绪;如果他将这种需求应用到他人身上,那么他就会对人产生敌意、愤怒等情绪。二、二、abcabc理论理论 ABC理论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核心理论。该模式假设情感和行为受他们对事件的知觉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取决于事情的本身,而是个体对事情的看法或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所致。也就是与通常人们所认为的个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 A 引起的不同(A 引起了 C);

7、实际上B才是C的根源所在;因此Ellis认为个体要为自己的情绪反应和混乱负有主要的责任,而且治疗师要向来访者展示如何改变直接导致其情绪混乱结果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这也是REBT的核心所在。A(Activating events)是指诱发性事件,可以是即存的事实、启动性的实践或者是个体的行为或态度。B(Belief system)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emotional consequence)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可以是健康抑或是不健康的;D disputing intervention指劝导干预,对非理性信念的干预和

8、抵制,本质上,它是用来帮助来访者挑战不合理信念的方法,此抵制过程主要有3个成份:侦测、辩论和分辨 首先,要学会如侦测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尤其是那些绝对的应该必须,喜欢把不好的事情往坏处想的倾向和自我贬损倾向;然后,通过学习进行理性和验证性的质疑过程,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最后,学会分辨非理性信念与理性信念E effect指治疗或谘商效果,而且重构后进入的E是有效的,具有实用性的人生观。F new feeling指治疗或谘商后的新感觉,(这样就不再会被捕健康的情绪困扰)二、理性行为疗法的方法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过程可以用ABCDE模式来表明:A诱发性事件;B由A引起的信念(对A的评价、解释等);C情

9、绪和行为的后果;D与不理性的信念辩论;E通过治疗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D与不理性的信念辩论;E通过治疗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这里关键是D,即与不理性信念的辩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一种整合式治疗法,根据当事人的情形采用认知技术、情绪技术和行为技术多种治疗方法。常用的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与不理性信念辩论、理性情绪想象、家庭作业及行动的方法等。与不理性信念辨证的方法与不理性信念辨证的方法这一方法是ELLIS根据自己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其特点是通过咨询员积极主动的、不断的提问来向对方的不理性信念进行质疑。他认为,这一方法使得治疗者得以用科学的方式向来访者所持有的关

10、于他们自己的、关于他人的以及关于他们周围世界的不理性信念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这些信念。从提问的形式上看,可以分为质疑式和夸张式两种。(1)质疑法。治疗者直截了当向来访者的不理性念发问,如“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自己的这一观点?”“是否别人应该按照你想的那么去做?”“请证实你自己的观点!”等等。一般来说,来访者不会简单地放弃自己的信念,虽然他们往往不加批判地接受了许多现成的看法,但面对治疗者的质疑,他们却会想方设法地为自己的信念辩解。因此,治疗者需不断努力,借助于这种辩论过程的不断反复,使对方真正认识到:第一,他们的那些不理性的信念是不现实的,是不合逻辑的东西;第二,他们的那些信念是站不住脚的

11、;第三,分不清什么是合理的信念,什么是不合理的信念;第四,以理性的信念取代那些不理性的信念。(2)夸张式治疗者针对来访者信念的不理性之处故意提一些夸张的问题,其落脚点与质疑式提问是一样的,仅仅是方式上略有差别。这种提问方式犹如漫画手法,把对方信念的不理性、不合逻辑、不现实之处以夸张的方式放大给他看。例如,一个患有社交恐惧的来访者说:“别人都看着我。”治疗者问“是否别人都不干自己的事情了,都围着你看?”来访者回答:“没有。”治疗者:“要不要在身上贴张纸,在上面写上不要看我的字样?”来访者回答:“那样人家更要来看我了!”治疗者接着问:“那你说别人都看你是否真的?”来访者答:“是我头脑中想象的”可见

12、,与不理性信念辩论是一种主动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认知改变技术,它不仅要求治疗者对患者所持有的不理性信念进行主动发问和质疑,也要求治疗者指导或引导对方对这些观念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促使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深有感触。这样做比患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治疗者的说教更有成效。2、理性情绪想象技术患者的情绪困扰有时就是他向自己头脑传播烦恼。他经常给自己传播不理性的信念,在头脑中夸张地想象各种失败的情境,从而产生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反映。理性情绪想象技术就是要帮助来访者停止这种传播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可分为以下几步:使来访者在想象中进入不适应的情绪反应和自我感觉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让他体会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情绪体验。帮助来访

13、者改变这种不适应的情绪体验,并使他能体验到适度情绪反应。这常常是通过改变来访者对自己情绪体验的不正确认识来进行的。停止想象。让来访者讲述他是这样想象的,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改变了哪些观念,学到了哪些观念。对来访者情绪和观念的积极转变,咨询员应及时给予强化,以巩固他在理性情绪行为治疗中获得的新的情绪反应。下面我们举例说明情绪想象技术的运用。某女性一直以来害怕和异性接近,每当有男性接近,她就感到心慌、手足无措,并设法逃走。因此,她到30岁,还没有男朋友。最近,她找到新工作,是到一家公司当秘书。该公司的老板是一位男性,而且与她讲话时,常靠的很近。于是当事人很紧张,担心自己会因为害怕面

14、对老板而失去工作。治疗者可以通过理性情绪想象技术来帮助她。治疗者(A):好,闭上你的眼睛,想办法使自己坐的很舒服。现在请你想象你坐在办公室,老板走了过来,靠近你,跟你说话。你要尽可能想得和真的一样。来访者(B):好的,我尽量想象。A:你现在的感觉怎么样?B:我感到很紧张,很害怕,心脏都要跳出来似的。我很想逃走。A:对,这是你担心的情形。现在我要求你不把这个情境保持在脑海里,同时,请你把那种逃走的感觉变成仅仅是有点害怕和紧张。能做到吗?B:恐怕很困难。A:努力坚持这样做。老板只不过是过来同你说话而已,不会吃你,你没有必要害怕到要逃走。继续想象自己只是有些紧张、害怕。B:恩我似乎觉得好一些了。A:

15、很好。现在停止想象,告诉我,你是如何改变原来的感觉的?B:恩,我想你说的话是对的。老板只不过是过来和我讲话,不会吃我,我是在吓唬自己。这样想,心情就放松了些。A:说的对。你能说说你现在的想法与原来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吗?B:我原来的想法是自己无法应付这种情境,我把问题想得太严重了。A:你现在已经发现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是不理性的、不现实的,并试着用新的想法去代替它。这正是我们要做的。下面我们继续3、认知家庭作业认知性的家庭作业也是理性情绪行为治疗常用的方法。实际上是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的辩论在一次治疗后的延伸,即让来访者自己与自己的不理性信念进行辩论,主要有两种方式: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自助量表和合理自我

16、分析报告。理性情绪的自助量是Ellis创立的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研究所印制的一种自助量表,内容是先要求当事人写出事件A和结果C;然后从表中列出十几种常见的不理性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或写出表中未列出的其他不理性信念;要求当事人对B逐一进行分析,找出可以代替那些B的理性信念,填在相应的栏目中;最后,当事人要填写出他所得到的新的情绪和行为。完成理性情绪自助量表实际上就是当事人自己进行ABCDE工作的一个过程。合理自我分析与理性情绪自助量表基本类似。当事人要以报告的形式写出ABCDE各项,只不过它不象自助量表那样有严格规范的步骤,但报告的重点也要以D,即与不理性信念的辩论为主。下面举例说明。事件A

17、:出席一重要会议,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心里顿时慌乱起来,抱怨自己无能。信念B:(1)我怎么那么差劲,连开会时间都会搞错。(2)我总是把事情搞错,真无用。(3)别人会认为我是傻瓜。(4)在众目睽睽之下迟到,真丢人现眼。情绪C:紧张、害怕、自责、沮丧等。驳斥D:(1)每个人都会出现记错时间这种情况,我只是第一次,以后会准时的。(2)错过开会时间,只能说我不够细心,并不能说明我无用。许多事情我还是干的不错的(3)可能有人会认为我真傻,但只是少数人如此。大多数会对我的迟到持之无所谓的态度(4)我迟到了,是不对,别人可能会对我表示不满,但这并非糟糕透顶。我仍然可以继续开会、继续我的工作。效果E:通过自

18、我辩论,消除了自责,但人仍有些紧张、担心。继续自我鼓励,并勇敢地进入会场。理性行为疗法的案例在心理咨询室一位大学二年级的女学生,20岁。在她担任团干部期间,曾给一位男同学写过一封信,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此事后来为同学所知道,被当众开过玩笑。此后,该女同学便对学校生活形成恐惧,自觉被人瞧不起,责备自己做了蠢事,不愿再去上学,后在母亲陪伴下前来咨询。在了解基本情况、确定心理问题之后,治疗者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与被治疗者不合理信念进行的辩论上 问:你说你做了件蠢事,而且别人都知道,都记得你做了件蠢事,是吧?答:他们肯定见到我就想起那件事。问:你怎么证明?(质疑式)答:我猜想的。问:那是不是真的那样呢?

19、别人一见你就想起那件事?答:反正我做了件蠢事别人都知道了。问:别人可能知道了,但是不是一定都记得它呢?答:我想应该是的。问:那么说,你做了什么事,别人都会记住的?答:我想是的吧。问:那你做过多少事呢?答:我做过的事当然很多。问:别人都记得吗?别人是不是满脑子不想别的事了,都记得你的事?(夸张式)答:(笑),不是的,是我自己那么猜想的。问:那么说,是你头脑中的想法,而不一定是现实了?答:嗯.也许是吧。问: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假设这是件蠢事,你做了件蠢事,又怎样呢?答:我后悔死了,别人会因为我做那件事,而不愿再和我多交往,我最怕人都不理我了。问:无法忍受,是吗?答:(不加思索)是的。问:那就是没有什

20、么事比这件事更难以承受了,你能说通这个道理吗?答:.嗯.问:你能举出个更让人难以忍受的事件来吗?答:那当然也有,有些冤屈还是历史性的呢!问:这么说,即使别人因为这件事改变了和你交往,也只是件不愉快的事而已,并不是绝不能忍受。答:你是说,我的反应太过分了吗?问:你自己觉得呢?答:(想想)可能是我自己想得太严重了。问:我还想了解一下,你对自己做过这件事以后,怎么想的?答:我太不应该了,我这人太笨、不会想那么多,当时只想自己是好心肠,没想到更多的,我后悔死了。问:想把事情办好是对的,你是不是必须一定要办得好呢?有哪个法典上这样写着吗?答:没有,谁也不是完人。问:那你对自己要求是不是太完美了呢?答:你说人不应该追求完美吗?问:我们办什么事情,可以要求自己尽心尽力去把事情办好,但是,不一定要求自己办好每一件事,如果不能接受自己可能犯些错误的话,那种绝对化的要求就不现实,不理智了。答:你是说理想和现实要求要分开,是吗?问:可以这么说吧!总之,你现在不愿去上学,害怕和同学交往,责怪自己,心情也不好。并不是直接由那件事引起的,主要责任是在于头脑中那些想法。如果你认为这件事在你这儿绝不应该发生,别人知道这件事你就绝对受不了的话,那你的想法就不理智,不符合逻辑了,由此影响到你的情绪和行为。你现在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该知道什么样的想法、观念才是理智的、符合逻辑的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