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语中孝的论述.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02421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中孝的论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语中孝的论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语中孝的论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语中孝的论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语中孝的论述素有“礼仪之邦 ”的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必有很多让其他民族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而“孝”就是其中之一。“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但这时的“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的、自发的道德观念,还缺乏作为一个道德规范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要求。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形成了一种“孝”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通过阅读论语,大家会发现论语 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

2、“孝”的回答来表达的。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的总结,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无违”谓之“孝”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译文:孟懿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死了,以礼葬,以礼祭。”这里的两个“无违”蕴含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对“无违”这个词自古以来有

3、不同的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无违,谓不背于礼”;而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无违应更多的指不改变父亲的心志心愿,所作所为,子承父业。其实“无违”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无违于礼, 依礼行孝;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孟懿子问“孝”时, 孔子回答的“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特点。孟懿子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 既然要学礼, 首先就要从自己开始遵守礼,做到无违于礼。而当时掌权的孟孙、季孙、叔孙三家大夫又都有越礼的行为,孔子对此是极为痛心的。当孟懿子问孝时,他正准备在家庙举行祭祀。孔子恐怕孟懿子在祭祀时做

4、出越礼的行为,故回答“无违”。孔子拥护周礼,并终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曾公开宣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当然, 孔子并不是全盘接受周礼,而是对周礼有所损益。所以,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用礼来解释 “孝”是不难理解的。孔子认为“孝”的精髓是合乎礼,“孝”是在礼统帅下的“孝”。子女在为父母尽孝道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并且要把礼贯彻至父母生、死、葬、祭的始终。朱熹对此解释为:“生事葬祭,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左传中也说:“孝者礼之始也。”第二层含义同样是有针对性的, 即孔子希望孟懿子能遵从父亲的意志,学礼、懂礼,能在

5、无违于礼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说的服从父母的意志并非是要求子女对父母毫无原则和好无鉴别的绝对服从,而是指不违背礼节,有选择的服从。孔子曾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怒。”可见,在孔子看来,父母的所作所为并不一定都正确,当父母有不合乎礼的言行时,子女应该尽力委婉劝谏,而不应该提倡对父母惟命是从。 相反,当父母有不义的作为时,为人子女的如果不及时劝告,就会陷父母于不义,这恰恰是不孝的表现。孔子家语记载,曾点和曾参父子同是孔子门下弟子。有一天,曾参在田地里锄草,不小心锄断了瓜秧。曾点非常生气,狠狠地责备了曾参,以致用棍棒把曾参打昏。曾参醒来后,为了表示自己心中对父亲并

6、无怨恨,而且自己挨打后并无大碍,就唱着歌回去了。孔子听到后,批评曾参说,要是父亲用小杖打你就受着,要是用大杖打你就跑,万一父亲在暴怒之下,失手将你打死,岂不是陷父亲于不义,曾参赶紧认错。在与曾子探讨“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判断的准则时,孔子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 “几谏”思想是孔子对“孝”思想的一大贡献,只可惜后来的儒生们却没有把它发扬光大。 后来的“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说法是违背孔子初衷的, 孔子并不主张这种愚孝,而认为父子的关系应该是

7、“父慈子孝”。另外,不违背父母的意志还表现在要继承父母的遗志。孔子提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有人把这一章理解为:孔子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开拓创新精神。比如陈国庆、何宏是这样注释的:“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对孔子的一种误解,这里的“三年”不是确数,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三年, 而是个约数,通常指很长一段时间。“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应

8、该这样看,所以译为合理部分。”笔者认为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父亲的合理人生准则, 也可以理解为父亲生前未完成的志向、心愿,未走完的路。子女不能因为父亲不在了,就放弃了父亲生前所要求坚持的正确的人生准则,而且子女也应该尽力完成父亲生前未完成的心愿。我们现在也经常说,要继承某人的遗志、遗愿,现代社会也有很多子承父业的现象。“这便是说为子为孝之道在于,必依礼以孝来构建家庭及人类时间流动的过程,继承先人遗志,把先人的事业发展下去。”另外,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人头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怎么会强调子女对自己的绝对服从,压制子女的创新和发展呢? 因此,真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扬父母之志。 二、善解父母

9、谓之“孝”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疾病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我倾向于把这句话理解为,做子女的要做到让父母只为自己的疾病担忧,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父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整日担惊受怕,这样也就做到了“孝”。孔子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孟武伯一向勇猛,父母经常为他在外惹事生非、遭遇祸难而担忧,所以在孟武伯问“孝”时,孔

10、子作此回答。世界上如果说有一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不图回报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千辛万苦地把子女养育大,子女就是他们生命的延续,子女就是他们未来的希望,父母为了子女可以耗尽毕生的心血。令父母最担心、最忧虑的就是自己的子女,发生在子女身上的每一件事都牵动着父母的心。古人有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子女身体生病会让父母寝食难安,这种心情只有为人父母才能体会到。有时身体的疾病尚可以医治, 但子女要是做了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就无法医治了。所以做子女的要经常体会、理解天下父母这种为子女牵肠挂肚的心情和养育子女的艰辛。一方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爱护自己的身体,减少父母

11、的忧虑,这也就是为父母尽孝了。正如孔子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另一方面平时要小心谨慎,做合法、合礼的事,不要让父母有疾病以外的担忧。疾病有时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但做合法、合礼的事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亦可以说尽“孝”了。三、对父母奉养且恭敬谓之“孝俗话讲“养儿防老”,奉养父母是上古时期“孝”的基本内涵。 但孔子认为仅仅做到在经济上赡养父母还远远不够,对父母不仅要奉养,还要恭敬,只养不敬甚至不能称得上“孝”。孔子在子游问“孝”时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这一章中,孔子首先批判了一种对“孝”的误解,一般认为能供养父母、

12、能让父母吃饭穿衣即为“孝”,仅仅把“孝”理解为对父母的物质赡养。孔子对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赞同的,孔子认为,这最多只算是“孝”的低层次内容和最起码的要求而已。孔子还把这种低层次的“孝”和饲养犬马作比较,认为如果侍奉父母不恭敬,就跟在家养条狗、喂匹马没有什么区别。孔子在这里明确地区分了“孝”和养,把“孝”和敬联系起来,提出了“孝敬”的概念。其实,“孝”之中应该包括养,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敬,养要以敬为前提。没有敬的养不能称之 “孝”,只有敬而养才是真正的“孝 ”。这是因为“孝”之中既包括物质上的满足又包括精神上的满足, 而且后者是居于首位的。因此, 虽没有说“能养”不是“孝”,但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恭敬,

13、才是真正地做到了“孝”。“孝”不仅仅是外在的道德规范,更应该是内在的主观要求。“孝”是外在行动,但是这种行动要有发自内心的敬。四、对父母和颜悦色谓之“孝”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译文:供奉父母的礼节对人来说不成问题,但是有的人敬爱之心不够恳切。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心中真正所想所愿,孝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由心而生的实际行动,脸色只是内心的体现之一,心生孝顺,外貌自然有好的表现。孔子在提出“养且敬”后,在子夏问“孝”时,他提出“孝”的最高境界。人们对“色难”有不同的理解,笔者倾向于将其理解为子女在赡养父母时,时刻保持对父母愉悦的容色,爱和敬

14、的情意,让父母感到欣慰,觉得愉快,是最不容易的。不但赡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即便是父母有错,子女在劝谏时也要恭恭敬敬,即使父母不听劝谏,子女也不能粗暴地公然顶撞父母,而应该继续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等到他们心平气和时再接着劝谏。正如孔子所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怒。”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在物质上赡养父母,人们一般都能做到;奉养父母时,要恭敬,很多人也能做到;但是在父母面前能始终保持和颜悦色则是最难的。这是“养”且“敬”的进一步升华和引申,这是“孝”的最高层次和要求,也最能够反映孝的本质。 论语开篇第二章就明确提出“孝”的问题,并展开论

15、述。而且有人统计,论语中共出现“孝”字近 20次,虽没有出现“孝”字,但与“孝 ”有关的有10多处,足见“孝”在论语和孔子思想体系中地位之高、分量之重。“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欢触犯上级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统治者,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道理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啊!根据有子的这段话,结合论语中有关“孝”的论述,下面我们讨论论语对“孝”的价值定位问题。当然,孔子的“孝”由于受

16、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它的历史局限性。例如为了不违背“孝”,孔子倡导“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思想,还有关于丧葬、祭祀方面的一些严格的规定等等。特别是当 “孝道”和“忠君”思想相结合,并且历代统治者根据自己统治的需要,对其又不断加以发挥, 甚至是扭曲,使其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应该指出儒家后来的“孝”与孔子原始的“孝”是有出入的,很多思想并非孔子的本意。孔子的“孝道”之所以能够经过几千年而流传下来,并不断被发扬,除了封建统治者的推行,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孔子的“孝道”本身包含着光辉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一分为二、辩证地看,保留和弘扬其合理内核,损其当损,益其当益。孝敬

17、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实生活中的孝亲问题却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有一些子女不但不孝顺父母, 反而歧视、虐待父母,甚至仇恨杀害父母。这些情况的出现既不利于家庭的和睦与幸福,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重新审视论语中“孝”的当代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了。孝敬父母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道德规范,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现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有的人惟利是图,不尊重老人,不赡养老人,遗老弃老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尽管孔子生活在距今两千五百多年前,今天的经济、社会和家庭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孔子在当时形成的“孝”思想的生命力并没有终结,它对消解人类在当前所遇到的孝亲问题尚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如何批判地继承论语中“孝”的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孝”文化,成为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的一大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