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T 4246—2020 灌溉首部通用技术条件(山东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50162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6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4246—2020 灌溉首部通用技术条件(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37∕T 4246—2020 灌溉首部通用技术条件(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37∕T 4246—2020 灌溉首部通用技术条件(山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37∕T 4246—2020 灌溉首部通用技术条件(山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37∕T 4246—2020 灌溉首部通用技术条件(山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60.35 CCS B 9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42462020 灌溉首部 通用技术条件 2020 - 12 - 04 发布 2021 - 01 - 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246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型号 . 2 5 技术要求 . 2 5.1 安全要求 . 2 5.2 通用要求 . 3 5.3 系统性能 . 3 5.4 主要零部件要求 . 3 6 试验方法 . 4 6.1 试验前准备 . 4 6.2 泵的检查和试验方法 . 4

2、6.3 控制柜的检查和试验方法 . 4 6.4 过滤装置的检查和试验方法 . 4 6.5 施肥装置的检查和试验方法 . 5 6.6 系统性能测定 . 5 6.7 安全要求的检测 . 6 6.8 通用要求的检测 . 6 6.9 有效度 . 7 7 检验规则 . 7 7.1 出厂检验 . 7 7.2 型式检验 . 7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9 8.1 标志 . 9 8.2 包装 . 9 8.3 运输和贮存 . 9 DB37/T 4246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

3、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山东圣大节水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顺凯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潍坊市农业机械研究所、青岛理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栾佩霞、高炳标、孙玉坤、张天辉、李震、孙守民、修玉峰。 DB37/T 42462020 1 灌溉首部 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灌溉首部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包括水泵(及动力机)、管路、水肥一体机、施肥罐

4、、过滤器、控制测量设备与仪表组成的灌溉枢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948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GB 10395.1 农林机械 安全 第1部分:总则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 GB/T 127852014 潜

5、水电泵 试验方法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180252000 农业灌溉设备 电动或电控灌溉机械的电气设备和布线 GB/T 24670 节水灌溉设备 词汇 JB/T 56732015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 通用技术条件 JB/T 8574 农机具产品 型号编制规则 JB/T 9832.21999 农林拖拉机和机具 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 压切法 SL 470 灌溉用过滤器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 SL 550 灌溉用施肥装置基本参数及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4670界

6、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灌溉首部 irrigation head 灌溉设备中集中布置的增压设备、过滤装置、施肥装置、量测和控制设备等。 3.2 简易型灌溉首部 simple irrigation head DB37/T 42462020 2 采用计量装置加注水和肥料,各种开关、阀门无关联,根据灌溉、施肥要求及流程人工启闭各种开关、阀门的灌溉首部。 3.3 自动型灌溉首部 automatic irrigation head 采用计量装置加注水和肥料,能通过软件或装置设定水量、肥量和施肥浓度,能定时自动启停的灌溉首部。 3.4 智能型灌溉首部 intelligent irri

7、gation head 采用计量装置加注水和肥料,能通过软件设定水量、肥量、施肥浓度和控制灌溉区域。配有土壤含水率、 PH值、 电导率、 加注肥量等相关参数的测量监控装置和灌溉施肥程序, 能根据回传的土壤含水率、电导率等土壤环境作物参数调整和自动触发灌溉、施肥程序,实现精准灌溉施肥。 3.5 过滤装置型式 type of filter device 包括砂石过滤器、离心过滤器、叠片过滤器、网式过滤器及各种过滤器组合。 3.6 施肥装置型式 type of fertilization device 包括压差式施肥器、文丘里式施肥器、比例施肥器等不同型式。 4 型号 灌溉首部产品型号按照JB/T

8、8574的规定编制,表示方法如下: 8GGSB - 表示系统特征,JY表示简易型,Z表示自动型,ZN表示智能型。 表示系统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取整数。 表示灌溉首部配套用动力: C表示柴油机, Q表示汽油机,D表示电动机。 排灌机械类,灌溉首部 示例:系统流量为 60 m3/h,水泵配套用动力为电动机的自动型灌溉首部,其型号标记为:8GGSBD-60-Z。 5 技术要求 5.1 安全要求 5.1.1 灌溉首部布局应合理,保证操作人员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和保养时没有危险,其安全要求应符合 GB 10395.1 的规定。 5.1.2 灌溉首部应在危险部位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标志应符

9、合 GB 10396 和 GB/T 18025 的规定。安全标志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DB37/T 42462020 3 a) 在控制器外壳应有电气危险安全标志和接地标志; b) 过滤装置外壳和管路应有清晰、耐久的水流方向标志; c) 施肥装置处应有“经施肥后的水禁止饮用,禁止饮用施肥罐中的液体”警告标志; d) 具有自动启动功能的灌溉首部,安全标志应符合 GB/T 180252000 中 11 章的要求。 5.1.3 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应规定灌溉首部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方面的安全内容,重现安全标志并予以说明。 5.1.4 安全标志粘贴应牢固可靠。 5.1.5 灌溉首部系统应设置有防回流装

10、置、过滤器、压力测量装置和泄压阀,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施肥装置的上游应设置止回阀; b) 施肥装置的下游应设置过滤器,并在过滤器进出口安装压力测量装置; c) 灌溉首部末端排出口应安装泄压阀。 5.1.6 清洗过滤器废水应单独排放、收集。 5.1.7 系统控制柜应有接地措施,外壳应防水、防雷电。 5.2 通用要求 5.2.1 灌溉首部所有部件应经检验合格,外购件、外协件应有合格证方可使用。 5.2.2 灌溉首部使用说明书应符合 GB/T 9480 的规定,并应规定所需配套动力的要求。 5.2.3 灌溉首部涂漆应符合 JB/T 56732015 中 TQ-4-SC-DM 的规定,漆膜附着性

11、能应不低于 JB/T 9832.21999 规定的级。 5.2.4 焊接件的焊缝表面应无气孔、夹渣、焊穿等焊接缺陷。 5.2.5 灌溉首部有效度不应小于 95 %。 5.3 系统性能 5.3.1 安装完成后的灌溉首部系统在最大工作压力下工作 30 min,应无渗漏。 5.3.2 灌溉首部的主管道压力应符合企业设计值。主管道压力为企业说明书明示额定压力时,系统流量应不低于企业明示额定流量的 95 %。 5.3.3 设备工作稳定后,在灌溉首部系统出口接取的肥液,其电导率均匀性应90 %;通过设定电导率混肥时,电导率波动幅度(15 min)允许范围0.3。 注:电导率波动幅度允许范围0.3是指通过设

12、定电导率混肥,水肥一体机工作稳定后,电导率数值波动幅度在“设定值0.3”范围内。 5.3.4 设备工作稳定后,在灌溉首部系统出口接取的肥液,其 PH 值均匀性应90 %,通过设定 PH 值混肥时,PH 值波动幅度(15 min)允许范围0.3。 注:PH值波动幅度允许范围0.3是指通过设定PH值混肥,水肥一体机工作稳定后,PH值数值波动幅度在“设定值0.3”范围内。 5.3.5 智能型灌溉首部工作稳定后,缺水触发准确率95 %。 5.3.6 智能型灌溉首部工作稳定后,缺肥触发准确率95 %。 5.4 主要零部件要求 5.4.1 泵 5.4.1.1 配套用泵的额定流量应覆盖系统流量,额定扬程应覆

13、盖主管道压力。 5.4.1.2 配套用泵的出水口内径、配套动力类型、功率及控制方式应满足灌溉首部系统配置要求。 DB37/T 42462020 4 5.4.1.3 配套用泵的流量、扬程应达到泵铭牌标注的规定,输入功率不大于 10 kW 的泵的扬程容差系数应满足8 %;输入功率大于 10 kW 且小于等于 100 kW 的泵的扬程容差系数应满足7 %。 5.4.2 控制柜 5.4.2.1 控制柜内电气装置及线路连接应正确、接头应可靠,不应因振动而松脱,不应发生短路或断路。 5.4.2.2 控制柜电线应捆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固并有绝缘套,在导线穿越孔洞时应装设绝缘套管。 5.4.2.

14、3 控制柜开关、按钮应操作方便,开关自如,不应因振动而自行接通或关闭。 5.4.3 过滤装置 5.4.3.1 过滤装置的外观、材料、结构型式和控制方式应符合 SL 470 的规定。 5.4.3.2 自动冲洗过滤器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冲洗控制机构与过滤器组合成一体; b) 冲洗控制机构具备手动冲洗功能; c) 配备防止重复冲洗的保护装置。 5.4.4 施肥装置 5.4.4.1 施肥装置的材料、外观、安装接口应符合 SL 550 的规定。 5.4.4.2 施肥装置的控制方式包括: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智能化控制。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前准备 6.1.1 样机和试验场地 6.1.1.1 样

15、机在实验前应进行技术测定,并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整和保养。 6.1.1.2 灌溉首部系统配套的技术状态应良好。 6.1.1.3 试验场所应选择满足灌溉首部正常安装使用的场地。 6.1.2 试验水源水温的测定 对试验水源随机取样5次,进行水温测量,并记录水温范围。 6.2 泵的检查和试验方法 6.2.1 按照 5.4.1.1 和 5.4.1.2 规定的内容,检查配套用泵有关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6.2.2 灌溉首部配套用泵的检测和试验方法如下:在灌溉首部系统中靠近被测泵一端接入流量和压力测量仪表,测量泵额定流量下的扬程,重复测量 3 次,取平均值。 6.3 控制柜的检查和试验方法 目测检查5.

16、4.2规定的控制柜有关内容是否满足要求。 6.4 过滤装置的检查和试验方法 目测检查5.4.3规定的过滤装置有关内容是否满足要求。 DB37/T 42462020 5 6.5 施肥装置的检查和试验方法 目测检查5.4.4规定的施肥装置有关内容是否满足要求。 6.6 系统性能测定 6.6.1 安装的密封性测定 灌溉首部系统在企业明示的最大工作压力下工作30 min,目测检查系统有无渗漏。 6.6.2 系统流量与主管道压力 6.6.2.1 在灌溉首部系统主管道末端接入流量和压力测量仪表,调整主管道阀门,将主管道压力调至企业明示的设计值,待系统按 GB/T 127852014 第 3.3.5 条稳定

17、运转后,连续测量 3 次主管道压力,取平均值作为主管道压力,单位为帕(Pa)。 6.6.2.2 调整主管道阀门, 将主管道压力调至企业明示的设计值, 待系统按 GB/T 127852014 第 3.3.5条稳定运转后, 间隔 15 s 测量 3 次主管道流量,取平均值作为系统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 6.6.3 电导率均匀性及波动幅度 6.6.3.1 采用电导率配比混肥,设备工作稳定后,在灌溉首部系统出口接取肥液不少于 100 mL,每隔1 min 接一次,共接取 15 次,用电导率仪测量其电导率,按式(1)、式(2)和式(3)计算配肥后电导率均匀性。 15151iixx .

18、(1) 1151512iidxxs . (2) 1001xsvdx . (3) 式中: ix 每次测量的电导率值,单位为毫秒每厘米(ms/cm); x 电导率的平均值,单位为毫秒每厘米(ms/cm); ds电导率的标准差,单位为毫秒每厘米(ms/cm); xv 电导率均匀性,%。 6.6.3.2 采用设定电导率配比混肥时,设备工作稳定后,前 5 min 每隔 15 s 观察记录一次电导率仪显示值,后 10 min 每隔 30 s 观察记录一次电导率仪显示值,取最大偏差值(与设定值相比)作为波动幅度。 6.6.4 PH 值均匀性及波动幅度 6.6.4.1 设备工作稳定后,在灌溉首部系统出口接取肥

19、液,每隔 1 min 接一次,共接取 15 次,用 PH值测量仪测量肥液的 PH 值,按式(4)、式(5)和式(6)计算配肥后 PH 值均匀性。 DB37/T 42462020 6 15151iiyy . (4) 1151512iiyyys . (5) 1001xsvdy . (6) 式中: iy每次测量的PH值; y PH值的平均值; ysPH值的标准差; yvPH值均匀性,%。 6.6.4.2 采用设定 PH 值配比混肥时,设备工作稳定后,前 5 min 每隔 15 s 观察记录一次 PH 值测量仪显示值,后 10 min 每隔 30 s 观察记录一次 PH 值测量仪显示值,取最大偏差值(

20、与设定值相比)作为波动幅度。 6.6.5 缺水触发准确率 智能型灌溉首部工作稳定后,设定系统土壤含水率触发值,人为调整传感器附近土壤含水率,触发系统自动供水,记录正常触发的次数,测量50次,按式(7)计算缺水触发准确率。 %10050R . (7) 式中: 缺水触发准确率; R 正常触发次数。 6.6.6 缺肥触发准确率 智能型灌溉首部工作稳定后,设定系统土壤含肥率触发值,人为调整传感器附近土壤含肥率,触发系统自动施肥,记录正常触发的次数,测量50次,按式(8)计算缺肥触发准确率。 %10050R . (8) 式中: 缺肥触发准确率; R 正常触发次数。 6.7 安全要求的检测 目测。 6.8

21、 通用要求的检测 DB37/T 42462020 7 漆膜厚度按GB/T 13452.22008中第5.2条的规定进行;漆膜附着力按JB/T 9832.2的规定进行。其余项目目测。 6.9 有效度 进行累计考核时间不少于20 h的生产查定。记录正常运行时间、故障情况及排除时间,时间精确到min。并按式(9)计算有效度K。 %100gZZTTTK . (9) 式中: K 有效度; TZ正常运行时间,单位为小时(h); Tg故障排除时间,单位为小时(h)。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1 每套灌溉首部出厂前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附产品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7.1.2 出厂检

22、验项目应符合表 1 规定。若有不合格项应返修,直到检验合格。 7.2 型式检验 7.2.1 型式检验要求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灌溉首部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鉴定时;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工艺、材料等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批量生产的产品,周期性的检验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d)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或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e) 产品连续停产 3 年,恢复生产时。 7.2.2 检验项目 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检验项目分为A类、B类、C类三类,检验项目分类见表1。 DB37/T 42462020 8 表1 检验项目分类 分类 项 检验项目 对应本标准条款 型

23、式检验 出厂检验 A 1 安全要求 5.1.1 2 安全标志 5.1.2 3 安全防护 5.1.55.1.7 4 密封性 5.3.1 5 系统流量 5.3.2 6 主管道压力 5.3.2 7 有效度 5.2.5 B 1 电导率均匀性 5.3.3 2 电导率波动幅度a 5.3.3 3 PH 值均匀性 5.3.4 4 PH 值波动幅度a 5.3.4 5 缺水触发准确率a 5.3.5 6 缺肥触发准确率a 5.3.6 7 配套泵的流量、扬程 5.4.1.3 8 控制柜 5.4.2 9 过滤装置 5.4.3 10 施肥装置 5.4.4 C 1 使用说明书 5.1.3,5.2.2 2 涂漆 5.2.3

24、3 焊接 5.2.4 4 标志 8.1 a仅适用于智能型灌溉首部。 7.2.3 抽样方法 7.2.3.1 按 GB/T 2828.1 中的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检验水平采用特殊检查水平 S-1,抽样数量为 2台。 7.2.3.2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由委托方或制造商提供近半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由检验单位(或委托相关部门)在委托方或制造商明示的合格产品存放处随机抽取,抽样基数不少于 3 台。在用户和销售部门抽样时,不受此限制,但应为未使用产品。 7.2.4 判定规则 7.2.4.1 评定结果按表 2 规定进行判定,表中 AQL 为接收质量限,Ac 为接收数,Re 为拒收数,不合格项次数按计点法计算

25、。样本中各类项目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接收数 Ac 时,则判该产品为合格,否则判该产品为不合格。 7.2.4.2 表 1 中规定的检验项目含有多个子项的, 若其中有一个子项不合格, 则应判该项目为不合格。 7.2.4.3 订货单位抽验产品质量时,合格质量水平和检查批量,由供需双方协商或按合同确定。 DB37/T 42462020 9 表2 抽样评定表 项目分类 A B C 样本量 2 检验水平 S-1 项目数 7 10 4 合格品 AQL 6.5 25 40 Ac Re 0 1 1 2 2 3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每套灌溉首部应在明显部位固定符合GB/T 13306规定的标牌

26、,清晰标明以下内容: a) 制造厂名称、地址; b) 名称和型号; c) 主要参数; d) 制造日期; e) 出厂编号; f) 产品执行标准编号。 8.2 包装 8.2.1 灌溉首部的包装应符合 GB/T 13384 的规定,包装前应将产品擦拭干净,所有外露金属表面应涂耐水耐潮涂层。泵、过滤装置、施肥装置等应采取防止被磕碰的防护措施,对外连接的管路接头处应密封,防止污染物进入系统。 8.2.2 控制柜和电气线路应采取防水、防尘措施、避免受潮、防止磕碰。 8.2.3 在出厂装运时应拆下的零部件及附件、备件和工具,应进行分类包装。 8.2.4 包装内应附有下列随机文件,包括: a) 产品合格证; b) 使用说明书; c) 装箱清单。 8.3 运输和贮存 8.3.1 灌溉首部运输时应平稳固定、防止磕碰,保证零部件不致损坏。 8.3.2 灌溉首部应存放在地面平整、干燥通风的地方,应避免日晒雨淋。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