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问题研究 (1).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98705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1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问题研究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问题研究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问题研究 (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68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问题研究 赖小伟 江西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江西 新余 338000 摘要:摘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精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深入开展。而对于工程地质勘察来说,水文地质问题一直都是其关注的焦点,探讨的重点。所以只有注重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并加以全面细致地分析,才能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施工安全性的有效保障。而对工程项目来说,只有注重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开展,注重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才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进而通过对地下水的合理利用,来为相关建设活动的稳步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最

2、终通过积极的应对,有效的防范,来最大程度地消除工程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以水文地质勘察概述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以及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该领域提供一些有帮助性的意见。关键词: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P641.72 0 引言 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构成,地质勘察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建设效果,而水文地质又是工程勘察的重中之重,所以应在立足于水文地质问题有效解决的基础上,来进行相应的客观评价,进而通过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有效把握和深入了解,来制定有针对性地防范和治理措施以及

3、确保勘察数据的科学性和客观性。1 水文地质勘察概述 1.1 水文地质勘察含义 水文地质勘察主要是在立足于对勘察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有效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明确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运动变化来实现对地下水的合理应用。所以借助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和推进,能够为相应的施工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不仅如此,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积极开展,还能使相关人员对勘察区的地质情况有着进一步的明确,进而通过降低地下水的不利影响,来增强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2 水文地质勘察流程 只有明确水文地质勘察的整体流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各个环节工作的开展,确保数据结果的精确度,进而通过认知的强化,流程的优化,来使科学性,有效

4、性成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显著特征。具体来说,首先,在进行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时,应根据相关的内容及任务标准来接受相应的调查任务。而通常情况下,调查任务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横向任务,另一类则为纵向任务。横向任务主要指的是地方单位、政府所委托的工作,而纵向任务则是指企业、单位向下级传达的调查指令。所以在对水文地质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之前,勘察部门应在立足于任务类型的基础上来合理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并且在此过程中,对于上级所下达的任务指令,必须经过批准之后才能着手开展相应的工作。其次,在接受调查任务之后,工作人员应在立足于勘察地区地形地貌条件的基础上来合理设计勘察方案。并通过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来对该地

5、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形成有着初步的认知,通过重点的突出研究,步骤的优化以及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整理,使勘察方案能够与现实情况相吻合。从调查设计本身来说,除了要将重点放到水文地质条件以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重科学的组织分配。最后,等到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应正式进入勘察工作。而在此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顺序来推进,比如:最开始应是水文地质数据的测绘工作,然后才是物探、勘察等环节的开展。而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应在立足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进行设备、人员的调整和投入,以借此来确保数据结果的精确度。1.3 水文地质勘察内容 水文地质勘察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三个方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

6、学 69 第一,水文地质测绘。作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借助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深入推进,能够进一步明确地下水以及相关的地质现象,从而通过高精度的观测、观察,来获得相关人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进而通过全面的分析,科学的调查,来进一步明确地下水资源对周围地质层岩土的影响。除此之外,借助该环节的开展,还能对地下水的位置、深度、分布、流向进行有效确定,进而通过对岩土的深入分析来观测其的结构强度和承载性能。第二,地质环境的勘查。在进行此项环节时,应在立足于该地区自然条件、地质情况全面勘察和有效调查的基础上,来得出相应的勘察结果和结论,这样不仅能够为方案的设计和制定提供参考数据,还能增强整个施

7、工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不管是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来看,还是从其包含的内容层面上来分析,都有着较高的开展难度,所以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还需要将更多的目光集聚到气象、地形地貌的勘察上。第三,对地下水环境的勘察。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来说,不管是地下水的深度还是分布位置,对其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地下水的不断冲刷作用之下,地质层的岩土会不断地降低自身的承载性能,进而为工程的施工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在对地下水的环境进行勘察时,应对微量元素的含量,地下水的升降情况有着足够的了解,进而通过多次的观察、观测,来确保结果的精确度。除此之外,还应对地下水的水流分布以及水位的数据进行科学预测,

8、这样不仅有利于进行相应的统筹规划和设计,还能够合理地把控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2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 2.1 水文地质在工程基础施工方面的重要作用 对于工程的建筑施工来说,水文地质对工程基础埋深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在进行基础埋深这一环节时,应在立足于地下水位充分考虑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勘察报告以及结合工程的功能、类型,来实现科学合理的判断,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勘察以及对水源地质相关数据的有效掌握,来实现基础埋身尺寸的确定。并且在进行相应的施工设计时,应根据地下水位的精准数据,来消除施工的安全隐患。通常情况

9、下,地下水位都要低于工程基础,但是也不排除一些特殊项目的存在。所以面对一些特殊的工程项目时,通常在正式施工之前进行科学降水,以借此来降低地下水的影响。2.2 水文地质在工程施工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对于工程施工质量来说,能够影响其的因素是非常多的,特别是在施工现场中地下水位的高低起伏。因为不管地下水位是上升还是下降,都会对工程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只有土壤保持很好的平衡性,拥有非常突出的坚固性,才能有效地避免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而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水文地质条件有着足够的把握,进而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来保持岩石和土壤之间的平衡,这样既能强化工程基础的承载力,还能避免建筑材料出现相关程度的

10、损伤,以及工程基础出现下沉的现象。2.3 水文地质在工程支护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地下水会通过动力循环的产生而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地下水一直保持这种平衡的状态,这种良性的循环就不会对施工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很多情况下,一些施工环节的开展,使得地下水的这种动力循环被破坏,这种平衡的状态被打破,从而导致整个工程出现了安全隐患。特别是开发商在面对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会希望通过建筑高度的增加,来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但是高度在增加的同时,对基坑深度和支护的需求也就越严格。所以只有注重水文地质问题的有效解决,才能了解相应的地质结构,明确相应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在此基础上保证施工行

11、为不会影响地下水的原有环境。3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3.1 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危害 由于工程勘察所涉及的范围领域是非常多的,又包含着众多的工作内容。所以水文地质对于勘察工作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而地下水则是此过程中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地下水位的波动,对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来说是其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如果地下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波动现象,不仅会出现多种类型的危害,还会在程度上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进而对施工的安全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具体来说,即便地下水位出现较小的变化和波动,也会出现稳定性较差的情况,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而一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70 旦这

12、种变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值,就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也会导致土质安全被破坏。而地下水异常变化的诱因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如果地下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最为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土壤盐渍化,而当这一现象发生时,就说明土壤的承载力被破坏。对工程项目来说,同样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塌方事故的发生。而若地下水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也会严重破坏土质结构,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进而使得建筑物出现开裂,沉降的问题。由此可知,只有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在正常的范围内,才不会对施工建设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3.2 地下水压力波动危害 通常情况下,如果地下水的压力并不大,也比较小时,并不会影

13、响建筑的稳定性,也不会出现相应的破坏情况。但是由于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因为一些人为因素,使得地下水的这种平衡的状态被打破,进而导致地下水的压力出现了异常波动的情况,而这无疑会加大施工的风险。而与地下水位不同的是,通常压力过高时会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而当压力较小时,对其的影响程度也会降低。而地下水压力所带来的众多危害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地基移位。总而言之,当地下水的压力出现较大的幅度变化时,会直接影响地基,进而导致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与此同时也使得其的性能被进一步地破坏。而若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性能,那么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结构性的破坏无疑是非常显著的。4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解决对

14、策 4.1 健全工程地质勘察机制 要想确保各施工环节的稳步推进,要想使建筑工程拥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应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注重工程地质勘察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具体来说,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能够使施工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对建筑施工的安全以及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更加重视,进而通过研究力度的加大,来实现勘察水平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机制的完善,还能够对勘察环节和相应的步骤进行规范性的管理,从而通过流程的优化,来实现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的提升,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4.2 强化对水文地质的勘察 对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本身来说,水文地质问题所

15、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的,特别是要想降低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还需要注重对水文地质的勘察,从而通过数据结果的有效获得,方案报告的合理制定,来使相关人员能够在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展开全面细致的了解和分析。除此之外,在此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岩石水理性质的分析,这是因为该环节与地下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不仅如此,对于工程建设来说,若地下水的活动过于频繁,不仅会影响岩土体自身的抗压强度,还导致工程地基结构的稳定性下降。并且不管地下水位是上升还是下降,都会引发相应的地质灾害,所以还应该将更多的目光集聚到地下水的状态调查工作上,以借此来明确其的变化幅度。4.3 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16、 不管是收集水文资料,还是相应的调查工作,都会获得大量的信息数据,所以这时还需要相关人员通过对其的合理分析,来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精确度。特别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面,工程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使得水文地质参数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相关人员应在立足于地质环境以及水位情况有效了解的基础上,借助勘察方法、技术的有效应用,来避免水文地质参数出现较大的偏差和误差。4.4 强化对新型勘察技术的应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工程的施工建设可以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来推进各个环节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具体来说,在进行实际的项目建设时,应注重新型勘察技术的应用,来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实时共享,并在立足于区域

17、实际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勘察方式。比如,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地球物理测井法的有效应用,来进行数据信息的深入分析和剖析,进而通过信息的有效获取,来更好地解决在此过程所出现的异常问题。4.5 强化工程地质勘察人员水平的提高 不管是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还是相关技术设备的应用,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所以对于勘察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71 位来说,应通过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对专业人才的积极引进,来实现优秀勘察队伍的有效打造。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安全教育的不断渗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而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其更加重视水文地质问题的解决

18、和研究。5 结语 为了降低工程的施工风险,也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就应注重水文地质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而通过意识的强化,研究力度的加大,机制的健全,方案的制定以及对影响因素的有效把控,来使工程建设拥有更强的灾害防御能力。参考文献 1王兴文.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性分析J.华北自然资源,2021(06):68-70.2周正义,罗业民,赵鹏飞.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 题 的 危 害 性 分 析J.冶 金 与 材料,2021,41(05):171-172.3露尧王.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J.工程建设,2021,59(1):35.4陈金.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21(09):169-170.5姜君华.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地矿测绘,2020,36(1):105-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