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共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鞋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97489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鞋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共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鞋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共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鞋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 江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第23卷第2期2023年06月Vol.23 No.6Jun.2023共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鞋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王 政,麻小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摘 要:高职鞋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是多种社会问题的折射。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多维度综合分析,运用共生理论审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鞋类专业需要积极探索适切的人才培养方式,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互惠共生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关键词:共

2、生理论;高职院校;鞋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8.5;TS9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105(2023)02-0014-04Research on Cultivation of Footwear Professionals in Higher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TheoryWANG Zheng,MAXiaozhen(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 325003,China)Abstract:The problems

3、on cultivation of footwear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he reflections of a variety ofsocial problems.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fundamentally,we must mak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Thispaper has examine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with the symbiosis the

4、ory,and put forward that footwear specialty needs to activelyexplore appropriate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methods,to integr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to build a mutually beneficial symbiotic talentcultivation mechanism,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and to transport excellent talents fo

5、r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style.Keywords:symbiosis theor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ootwear major;professionals cultivation收稿日期:2023-02-08基金项目:2022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规划课题“构建双高计划下设计专业协同 适切产业学院发展模式”(2022SCG264)作者简介:王 政(1976),男,浙江温州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鞋类设计、实验实训;麻小珍(1977)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6、,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高职教育鞋类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链与产业链、教育链与社会链紧密相扣,共生机理鲜明。为此,高职院校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跳出学校找合力,跳出专业寻共生,构建互惠共生的人才培养教育生态,以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专业人才。一、高职院校鞋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一)鞋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现阶段,我国培养鞋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数量少,发展不均衡,且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职业精神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出现了一些高职院校鞋类专业培养出来的毕

7、业生与制鞋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匹配不上,企业面临招工难,学生面临就业难的怪象。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鞋类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课程标准与岗位需要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出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促进高职鞋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校企双方合作未实现深度契合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热衷于校企合作,大多出于解决学校自身在师资、实习基地等办学能力上的Doi:10.3969/j.issn.1672-0105.2023.02.003第23卷 第2期不足以及学生就业的需要,尚未真正从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而开展校企合

8、作,缺乏深层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就企业方面,与学校在合作的内容、课程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等方面形式不多,缺乏深度,且大多只注重从学校招收优秀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参与度不高。因此,学校也很难实质性走入企业,双方无法实现深度契合2,鞋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缺乏历练平台。(三)鞋类教师团队的“双师”能力有待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拥有个性与多元需求的消费群体渐渐成为主流,作为时尚行业的制鞋业,其新材料、新款式、新工艺也在日异月殊的变化,导致鞋类专业前沿理论技术知识更新较快。高职院校虽然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但是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不强、实践教学能力薄弱、专业理论教学能力滞后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部分资

9、格较老的教师难以适应知识更新较快的时代,又不擅长摄取网络知识,跟教育教学现实相比,其专业理论教学能力明显滞后;新扩充的青年专业教师群体,大部分来自高等学校,因缺少企业工作实践的历练,致使他们在专业技能层面存在短板。从知识本位向技能本位转变,再转向素质本位的教育,其过程必须经过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转化,缺少社会实践造成过程中环节的缺失,难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培养的闭环。(四)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先天”的基础文化知识不扎实,人文艺术修养的知识储备量缺乏。大部分高职院校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专业课程排在优先位置,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并开展实践训练,占据了学生绝大部分时间。移动互联

10、网时代,大量快餐文化和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学生课余生活的空白,学生不愿意花费过多时间、精力去学习和钻研,对美丑的审视,雅俗的筛选,高雅艺术样式的鉴赏,存在一定的吸收困难与判断误区。人文艺术修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情感体系、审美体系等诸多因素综合构成的人的内在品质,在人的成长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院校的鞋类专业恰恰忽略了这些。学生设计作品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技法,但由于缺乏人文艺术修养,审美度不够高,缺乏一定的创意和个性。二、共生理论下的鞋类专业人才培养困境审视(一)共生理论及其适切性最早提出“共生”概念的是德国植物学家、真菌学家德贝里,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共同

11、生活在一起的现象。我国学者袁纯清将生物的共生概念运用于社会学,创新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的要素一般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其中,共生单元是形成共同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共生模式又名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或结合的形式。37-9之后,共生理论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受到学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学、经济学、文化学等领域。高职院校的鞋类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社会环境因素,以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这是共生理论应用于人才培养的现实基础。鞋类专业人才培养涉及企业、政府、行业,以及他们各自制定的政策机制等诸多因素4,高职院校既要从整体

12、上把握全局,又要理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共生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为此提供了适切性。(二)高职鞋类人才培养问题归因分析1.共生单元角色定位不准高职院校鞋类专业人才培养共生系统需要稳定的、正向的共生环境支持。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政府、鞋类企业相互形成的复杂关系,大多出于各自的短期目标和利益,缺乏长远规划和发展动力。就政府而言,负责制定宏观的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制度,发挥政策制度的导向作用,在促成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的真正合作发挥关键作用,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措施未真正落地;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发现优秀学生,便于发展为自己的员工,然而事实上,留在实习单位工作的学生

13、非常少。企业为了止损,往往给学生安排简单的重复性流水线工作,这导致学生的低职业认同,形成了恶性循环。要解决上述不和谐问题,高职院校、政府、企业行业等共生单元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2.共生主体的内部活力不足高职院校鞋类专业是人才培养共生系统的焦点,对接制鞋产业,培养鞋类设计师、时尚买手、制版师、品质管控、数字化鞋产品开发、智能生产王 政,麻小珍:共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鞋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15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06月工艺管理、鞋产品营销、鞋产品陈列等就业岗位,是集设计、科研、系统管理、工艺技术和岗位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在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论课程的设置

14、、实践课程的开设具有同质化现象,难以适应区域产业或当地制鞋产业的快速发展,又加上专业教材具有相对滞后性和教师观念的落伍,使鞋类专业这一共生单元主体活力显示不足,导致高职院校鞋类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制鞋企业所要求的人才规格。3.共生模式的能量交换受阻共生模式是指在共生环境的影响下,共生单元之间彼此影响或结合的形式5,主要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作用的强度、方式,以及物质、能量的交互关系。根据共生体的行为方式,将共生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三类334,有研究表明互惠共生模式最为稳健6。在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互惠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之间的互惠模式表现在构建高效的共生环境、优化产教融合机制、平

15、衡共生单元之间的利益,通过交流、协商,以机制建设、政策引导为手段构建互惠互利的人才培育生态圈。然而,由于高职院校、政府、企业角色定位模糊,出现偏利共生现象,使得能量交换受阻,如何充分调动高职院校、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产生和交换新的能量,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是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三、互惠共生模式下的鞋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当前,我国人才的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凸显。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为此,运用共生理论的思维方法,加快校企协同育人,满足市场产业对人才的需要,创新校企合作

16、方式,构建互惠共生的人才培养机制(如图1所示),更好地发挥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7。(一)以共生原理为驱动,探索共建共商共培共享的人才培养新路径1.共建 双方协作招生机制“学校计划-企业需求”。研究生源特点和企业需求,探索校企双方共同选拔的招生制度。校企合作共同编制招生计划,制定符合高职学生的企业准员工标准考核方式,实现校企联合培养。2.共商 三方协议契约机制“学生-学校-企业”。研究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的契约机制,尤其明确学生准员工身份。探索“企业第一课”的内容、载体和方式,通过学生学业的“企业开篇”,树立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适应“学生

17、”、“准员工”的双重身份定位。建立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的相关制度,使学生有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3.共培 双元协定成长机制“人才培养-职业规划”。校方牵头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实习实践、学业考核等。从指定导师到双向选择导师、从基层服务轮岗指导、定岗指导到结对指导,建立企业全程指导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度,从准员工到员工,与企业的人才计划相对接。4.共享 校企成果培育机制“技术服务-绩效管理”。学校牵头联合企业管理共同编制成果培育机制。基础轮岗阶段: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校企师资融合,共同完成设计与产出,其成果作为技术服务产出共享给企业,企业导师在企业绩效管理下赋能考评;定岗实

18、践阶段: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竞赛为载体,校企资源互补,其成果作为技术支持产出共享给企业,学生享受部分企业绩效待遇;顶岗实习阶段:以学生(准员工身份)为主体,以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学生与企业导师共享企业绩效待遇,学校、学生、企业共享成果。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高职院校运行模式,促进共生单元的能量交换,结合地域产业特点探索校企资源共建共享路径,优化专业布局,健全产教对接,实现校企命运共同体,双方要素全方位图1 互惠共生的人才培养机制16第23卷 第2期融合。(二)以能量交换为手段,加强双师多层渗透,变“闭环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学院要注重选择有制造业通用技术、国内外专业标准认知与应用、鞋类产

19、品结构与生产条件关系分析等能力,且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素养能力的教师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作为人才培养的“教学导师”,开展专题培训、交流研讨、项目开发等多种教育形式,强化双师在知识、技术、技能、开发、应用等不同层面的相互协同育人。作为制鞋教育的一种形式,引入“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工作室项目教学”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它在教学上采用开放式,依据不同的岗位需求,配置相应的教学活动、工作台、制作工具等硬件设备,在环境上符合企业生产需求,它不仅具备院校教育职能,而且还具备了企业的某些基本特征。在实践环节上采用公司模式,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均参考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各种规章制度和绩效管理也尽量

20、贴近企业。通过“工作室项目教学”加之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院校实现“无缝链接”式闭环教学,使学生贴近市场、贴近社会真正成长为社会“喜欢用”“用得上”的人才8。(三)以共生原理为指导,架构“释物旨趣 能力培养的技道圈层”,实现艺术、审美与课程同向同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提升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推进,学院积极引导和深入开展人文艺术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全体教师在做好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将艺术修养、审美意识专业课程同向同行,架构“释物旨趣能力培养的技道圈层”,如图2所示。“释物旨趣 能

21、力培养的技道圈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技:即人赖以谋生的手艺。“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层次,主要包含技术、技巧、技能等,即培养学生拥有一定的技术、手艺、本领,是工匠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匠技”体现极强的专业特性,即培养学生高超技艺和精湛技术,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孜孜以求、专注执着、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精神。2.艺:从“艺”的创造性、审美性释义视角看,“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二层次,主要指学生技术(技能)活动中形成的工艺的审美、工艺的创造与对技术活动“尚巧达善”的追求。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匠心”,提高学生正确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2、。美育是鞋类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渗透到每个环节。制鞋专业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美的概念,掌握美的标准以及构成美的法则,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开拓创造美9。3.道: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道”,应指实际技术操作活动之中无形的、合乎事物自然本性的最优途径或方法。“道”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三层次,也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主要包含法则、规律、道理、道德,主要包括职业精神、职业承诺、职业智慧、职业思想、职业情感。职业教育要突出培养学生“匠魂”体现为具有坚定的专业操守,达到人与物的高度契合。在“释物旨趣 能力培养的技道圈层”中,学院应安排具体专门机构和教务处主要负责,将鞋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深度融合,将社会

23、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到学生心里,使其进一步转化为专业素养。同时结合鞋类专业模块课程统筹安排构建相关的人文艺术素养的课程体系,作为专业课程的辅助课程,其中涵盖语言艺术、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等领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此外,高职院校应着力强化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与思想教育融合的执教能力,倡导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承载起人文教育的责任。高职院校可融合我国传统和地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还可结合校园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外音乐赏析、绘画、古诗词鉴赏等人文类讲座,从文化层面拓宽人文艺术图2 释物旨趣 能力培养的技道圈层示意图(下转 第41页)王 政

24、,麻小珍:共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鞋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17第23卷 第2期参考文献:1 戈峰 现代生态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772 吴鼎福,诸文蔚 教育生态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083 高德毅,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4 邱伟光 论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定与实施重点J 思想理论教育,2018(08):62-655 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 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6 宫维明“课程思政”的内在意涵与建设路径探析J 思想政治课研

25、究,2018(06):66.7 刘振泽,孙吉,李新波,等 高等学校专业课思政教育模式的探索以“电机与拖动课程”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44-458 覃爱娜,李飞,陈革辉,等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0-12,15.9 徐琴,朱霞,张才华“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20(53):298-30010 王琰 智慧课堂背景下自动生产线技术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 汽车教育,2022(03):67-6911 高红艳,单文慧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内涵、难点与实施路径J 对外经贸,2022,(05):115-

26、11812 程洋,刘鑫爽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实施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21(13):32-33.13 陈晓玲,张永星,贺娇“泵与压缩机”课程思政要素挖掘与实施路径探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06):87-89(责任编辑:夏正超)素养的教育途径。“释物旨趣 能力培养的技道圈层”既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突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立德树人无处不在,达到人才培养的润物无声作用。综上所述,从共生理论出发,采用工作室项目教学、创新互惠共生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架构“释物旨趣 能力培养的技道圈层

27、”突破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不仅增强了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互惠共生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不仅提升了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还帮助企业解决了实际生产问题,为其发展储备人才,从而达到“共赢”的局面。但同时也要看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试点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地方政府应主动出台适当的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联合教育。此外,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作为共生单元的核心部分,积极发挥共生单元的主观能动作用,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为迈向“制造强国”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28、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 人民日报,2022-10-26(03)2 王晓轩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现路径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5):1-33 袁纯清 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4 麻小珍 教育服务视角下的高职“政产学研市”互动机制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6):44-475 DEBARYA.DieErscheinung DerSymbioseM Strassburg:VerlagVon KarlJ Trubner,1879:356 陈丽君,张晓霞 共生理论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职教通讯,2020,529(06):53-627 王洪才 论创新创业人才的人格特质、核心素质与关键能力J 江苏高教,2020(12):44-518 王育星 基于企业需求下的高职鞋类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中外鞋业,2017(07):96-989 王育星,许杰婷 高职鞋类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J 西部皮革,2022,44(09):49-50,69(责任编辑:邱开金)(上接 第17页)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