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9449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8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128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研究 耿 欣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摘要:目的 儿科院内感染是儿童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感染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个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儿的个体特点和需求为基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 2022 年 5 月-2023 年 5 月诊治的 684 名儿童随机划分为 2 组,其中对照组、观察组各包含 342 名患儿,前者实施基础护理,后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对比 2 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 2 组,第一和第四季度的感染发生率较高,但总感染发生率在观察组中比对照组(P 0.05)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2、96.20%)和差异是统计学上显著(P 0.05),并且具有可比性。双方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 对心脏,肺和肝脏等重要器官有器官损伤的人;2免疫和神经系统异常;3与护理人员严重不合作。1.2 方法 在对照组中,患儿接受了基础护理,该护理方法可能包括一般的感染预防措施、常规的卫生教育和环境管理等。而在观察组中,患儿接受了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1)病房护理干预。对就诊的患儿基础情况给予综合的分析,并依据各自情况合理安排病房,可对抵抗力较弱的患儿安排单独病房,既方便家属照顾患儿,又能减少患儿院内交叉感染。病房内要及时通风、消毒。保证每天通风至少两次,每次通风 2030min;每天至少一次消

3、毒,地面要进行湿式打扫,保证室温为利于患儿康复的温度。其次,个性化营养护理干预。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129 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制定饮食方案,让患儿充分摄取机体所需营养,提高患儿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医护人员可以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按摩等,帮助患儿消化与吸收。最后,做好患儿情绪调节,儿科患者一般心智发育不完全,通常无法理解疾病的产生与治疗,需要家长以及医务人员及时与患儿沟通,可采用纸质材料或多媒体视频等方式就疾病相关知识对患儿和家长进行科普。(2)护理干预。个性化护理在降低儿科院内感染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个体化感染风险评估:针对每个患儿进行个体

4、化的感染风险评估,包括评估其患病情况、免疫状态、手术操作等因素,以确定其感染风险水平。卫生教育: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个性化的卫生教育,包括正确的手卫生方法、消毒和清洁技巧、正确使用口罩和防护用品等,以增强感染预防意识和能力。(3)营养护理干预。此护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免疫力,让家庭知道他们的触摸和按摩有助于儿童进一步度过和吸收支持婴儿,为儿童提供适当的饮食,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和复原力,引导儿童尽快进行接触和按摩手术,以改善儿童的消化、吸收和排斥,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身体和压力能力。(4)进一步做好健康宣教。个性化护理中的健康宣教是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健康宣教内容:(1

5、)手卫生:教育患儿及家属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包括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水进行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儿前后、饭前饭后、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2)咳嗽和打喷嚏礼仪:教导患儿和家属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如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口鼻,以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3)使用口罩:指导合适的口罩使用方法,如正确佩戴、调整和处理口罩,以及注意更换口罩的时机,尤其是在与其他患者接触时。(4)避免交叉感染:教育患儿及家属关于交叉感染的风险和预防措施,如避免共用个人物品、遵守隔离措施、正确处理污染的物品等。(5)定期清洁和消毒:指导患儿及家属正确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和表面,如玩具、床铺、家具等,以减少病原体的

6、传播。(6)营养与免疫力:强调营养的重要性,教育患儿及家属如何提供均衡的饮食,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7)定期接种疫苗:提醒患儿及家属按照规定的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接种,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健康宣教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理解能力和文化背景进行个性化,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和图示,结合示范和实际操作,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达。同时,医护人员还应与患儿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解决疑虑,促进他们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减少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8)物品消毒杀菌。听诊器、腕表、计价器等应进行消毒,并定期更换餐具,以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性消毒的瓶子来治疗儿

7、童。注意,在接触儿童之前和接触儿童之前,包括医护人员和儿童的家庭,至少要清洗 30 米,然后晾干以防止细菌传播,必要时为避免或减少感染而对医务人员进行月度污染和细菌检测,以确保在探视期间,手指细菌的数量不超过 15 CFU/CM2,口罩、帽子、鞋帽以及严格的手卫生和消毒在 15 分钟内,医护人员应为感染副免疫功能障碍(如肺炎、败血症)的儿童提供更多的关注,应加强标准的预防+床上空气隔离(黄色)、标准的预防+隔离(粉红色)、标准的预防+接触隔离(蓝色)在床上标明,并在病人的病历上积极增加胰腺、血液等致病因素的检测,三根管末端的尿液和粪便如果发现孩子有病原体的迹象,应尽快与医院和医疗部门合作,必要

8、时制定儿科护理期间的诊断和治疗计划,注意无菌细节,加强监督。1.3 观察指标 感染的季节性分布:记录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季度两组感染的发生情况,以了解感染在不同季节之间的分布差异。感染部位统计数据:统计两组感染的部位,包括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尿道、口腔等感染的发生情况,以了解不同部位感染的比例和分布情况。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儿及家属进行评定,评估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克朗巴赫-阿尔法系数为 0.852,可验证性为 0.862,分数为 0-100 分,主要包括服务设置、操作技能、应急响应等方面,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可以使用 SPSS 24.0 对研究对象采集

9、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计量数据可以使用(xs)表示,表示平均值(x)和标准差(s)。计数资料可以使用百分比(%)表示。为了评估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使用2检验进行校检。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130 在进行2 检验时,设置显著性水平为 P0.05。如果计算得到的 P 值大于 0.05,则认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数据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通过以上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评估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方法有助于从统计学角度评估个性化护理对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并为研究结果的解释提供科学依据。2 结果 2.1 感染季

10、节分布情况 察组总感染率为6.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6%。此外,第一和第四季度的感染率较高。根据这些数据,可以描述感染季节分布情况如下:观察组的感染季节分布情况显示,第一和第四季度的感染率较高。这可能意味着在这两个季度,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更高。相比之下,第二和第三季度的感染率可能较低。值得注意的是,观察组的总感染率为 6.73%,相对于对照组的 16.96%,明显较低。这表明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有积极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 99.12%,优于对照组 9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见表 3。表 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f,R,P)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观察组 342 271 56 12 3 99.12 对照组 342 258 23 48 13 96.20 3 讨论 儿科患者一般都比较年轻,身体相对较弱,有较弱的自排能力,较低的免疫能力在儿童护理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等,这极大地增加了医院感染预防和护理的可能性非常重要。普通的医疗干预只是病房和医院的绝育手术,使儿童获得不太人道的护理,导致个人护理干预质量低下,关注儿童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护理能力和质量,并提高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使儿童及其家人清楚地了解医院感染情况,从而最大限度

12、地减少探视次数和医院感染,加强对儿童家庭的人文关怀,建立儿童、家庭和照顾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增强他们的信心,支持健康干预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儿童的免疫能力,并减少使用个体护理的儿童医院感染,从而更好地了解疾病状况,提高父母对儿科护理的满意度。个体护理需要更多的护理专业知识,在普通护理模式下更深入的方法和更人性化的护理,与其他病房不同的是,病人或免疫低下的儿童,因此护理的首要任务是避免医院感染,这就要求儿童及其家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感染、有效的环境清洗、早期的通风消毒、监测儿童的状况,家庭生活护理管理、药物管理和儿童综合护理后的治疗信息记录可以进一步规范保健系统,以提高护理环境中的整体效果,在病

13、房内设置温度和湿度,并进一步提高空气流通,同时安装过滤设备,确保病房内的空气及时流动,防止细菌生长,改善病房内的空气质量。防止细菌过多,并影响儿童在医疗保健方面的进一步康复,还指派专责人员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从而减少医院护士与子女的家人积极交流,以了解他们的病情如何恢复,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应告知他们,以防止危及儿童的生命。4 结束语 引入个性化护理模式后,患者的医院舒适度得到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参考文献 1王宝娥,吴雪玉,周贵萍.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减少表 1 两组患儿感染季节分布情况比较(例/%)组别 例数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

14、四季度 总感染率 观察组 342 6(1.75)3(0.88)4(1.17)10(2.92)23(6.73)对照组 342 15(4.39)10(2.92)12(3.51)21(6.14)58(16.96)表 2 两组患儿感染部位情况比较(例/%)组别 例数 胃肠道 呼吸道 皮肤 泌尿道 口腔 观察组 342 3(0.88)12(3.51)3(0.88)4(1.17)1(0.29)对照组 342 11(3.22)24(7.02)7(2.05)12(3.51)4(1.17)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131 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2):82-84.2王芳,

15、张军付,沈德新.PDCA 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院内感 染 控 制 中 的 应 用 效 果 J.内 蒙 古 医 学 杂志,2019,51(09):1145-1146.3戴柳青.预见性护理在儿科病房院内感染预防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5):104-106.4郎燕.新生儿重症监护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及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3):161-163.5李叶荣,刘国强.个性化护理干预降低儿科病房婴幼儿院内感染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41(1):152-154.6李荣培.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6):26-28.7李双凤,乔洁,李旋.个性化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 感 染 的 效 果 评 价 J.世 界 最 新 医 学 信 息 文摘,2019,19(42):258.8郭颖妮,王净非.某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防治研究 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09):1131-1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