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现象、成因与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6537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现象、成因与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现象、成因与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现象、成因与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现象,从历时的角度看,表现为同年入学的高校学生的志愿参与随年级升高而递减;从共时的角度看,体现为同一学年的高校学生志愿参与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递减。受此影响,高校学生的年度志愿服务参与率并不高:超过70%的BU大学本科生在学业周期内参加过志愿服务,但其年度志愿服务参与率则不足30%;如果将研究生也纳入考虑,则该高校学生的年度志愿服务参与率约为15%。学生学业生涯中年度目标组合的不断变化、学生志愿组织严格的届际更替、学校制度系统对志愿服务赋值偏低、高校志愿服务文化轻视深度参与等是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出现年级抑制现象的关键因素。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带来了一系列

2、关联问题:志愿者服务时间短且主要集中在一年级,造成志愿者的成长空间不足;优质项目少,志愿服务岗位不能满足二年级以上及长期志愿者需要;志愿服务组织低水平再生产,组织创新乏力;志愿服务文化虽支持学生志愿参与,但不支持长期参与及高年级参与。【关键词】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年级抑制届际更替学业生涯周期一、问题提出高校学生志愿者是中国志愿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志愿者群体相比,高校学生群体志愿服务参与率要更高一些,这与其他国家的情况类似。在对上海的18所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调查中显示,参加过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1.7%。在18所高校中,参与率达到80%以上的有4所,70%80%的有2所,

3、60%70%的有4所,60%以下的有8所1。对北京4所高校的调查发现,87.9%的高校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2。尽管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率高于其他志愿者群体,但同样面临志愿者流失率高等困境。针对北京和成都两地10所高校的1000名支教志愿者的调查显示,31.6%的高校学生支教志愿者在参与一两次支教活动后就流失了3。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调研也发现,42.7%的高校学生志愿者曾经中断过服务4。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现象、成因与影响张网成 牛雪霏(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北京 100875)78高校学生志愿者流失现象,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现有文献看,关于志愿者流失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

4、描述志愿者流失现象及其不利影响;二是分析志愿者流失原因或影响因素。关于志愿者流失原因的分析,又有两种不同的进路:一是从流失入手研究导致志愿者流失的直接原因或间接因素;二是从持续入手研究志愿者放弃持续服务的影响因素。除了研究进路的区别外,关于志愿者流失的研究方法也有不同,多数学者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少数学者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当然也有结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此外,研究者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也有所不同。常用的解释理论有动机理论、角色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规则理论、心理契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从分析框架看,只有极少数研究使用一元论的分析工具,如集中探讨动机或角色认同对志愿者流失或持续服务的

5、决定性影响,大多数研究则应用二元论或多元论的分析工具。从研究结论看,关于志愿者流失原因的分析又分为四类:一是突出志愿者个人的作用5;二是突出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6;三是强调志愿者个人与志愿服务组织的组合影响7;四是强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8。综合起来看,现有研究有四个特点:一是志愿者流失尚不是一个规范的术语;二是志愿者流失并非一种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志愿者个人、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环境分别作用或交叉影响的结果,因此,其分析框架的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三是关于志愿者流失原因的分析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四是鲜有研究关注到高校学生志愿参与随年级增加而迅速下降这一独特现象,本文称之为“年级抑制”。

6、与一般的志愿者流失不同,年级抑制现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较快的志愿者流失速度;二是志愿者流出行为带有明显的时间节奏;三是流动的方向单一,不会伴有回流现象。年级抑制是我国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独特现象,与西方国家高年级高校学生和渴望获得更高学位的高校学生更愿意从事志愿服务的情况不同9。年级抑制能否反映以学校为单位的高校学生志愿参与现状,是本文首先需要加以研究并回答的问题。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解释其成因就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弄清众多影响因素中的关键致因,这也是本文的核心任务之一。作为一种独特的志愿者流失现象,年级抑制反过来会对高校学生志愿者、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及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7、也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二、理论框架现有关于志愿者流失研究的分析框架基本上都可以纳入施耐德和欧姆托的志愿者行为过程模型10。该模型将影响志愿者行为的各种因素归纳为前因变量、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又将影响三类变量的子变量分为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运用这个模型开展定性研究可以归纳影响志愿者的各种因素并分析其内在关联,由此综合解释志愿者流失现象;不过,该模型的有效性建立在其具体的分析对象(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具有稳定和反思式改进特征的基础上,无法用来解释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现象。鉴于此,本文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提出了高校志愿服务行动系统与文化系统互构的解释框架(见下页图1)。无

8、论是高校新生的高参与率,还是此后学生的志愿参与率随年级增长而骤降,一定有强有力的调节机制在学生志愿服务场域外起作用,这样的调节机制可以通过解读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文化梳理出来。高校志愿服务文化有两个显在的功能要实现:一是激励和支持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保持较高的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率,实现育人的功能;二是维护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长期存在,保障学生志愿服务平台的常态运行。两个显功能之间密切关联,但又彼此独立。高校入学是个人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新生初入高校普遍会对校园 79生活充满新奇感和探索欲,对志愿参与亦是如此。因此,实现第一个显功能的关键并不在于志愿动员(尤其是新生动员),而在于学生志愿服务

9、组织提供足够的服务岗位以及维护较高的组织忠诚度;前者是保证较高参与率的前提,后者与志愿者从事长期服务的可能性及较高的人均服务时长有关。实现第二个显功能,就要排除固定的学制给志愿服务组织存续带来的困扰。高校学生的学业周期是有严格限制的,以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主力本科生为例,其一般需在四年内完成学业。学生一届届进,又一批批出,导致学生志愿者的最长服务期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延续存在除了要及时解决新老成员更替问题外,还要确保组织结构及运行能力不因换届而受损,以及服务岗位供给稳定。因为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最多在两三年内就要进行大换血,所以既不大可能培育出很复杂的多层次组织结构,也不可能为长期志愿者

10、提供太多支持,尤其不能让高年级志愿者挤占过多新生服务岗位。也就是说,两个显功能的同时实现会引发一些内在紧张。从制度进化的角度看,最终可能调和的结果是优先实现较高参与率而牺牲组织忠诚度。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看,两个显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稳定的志愿服务组织成员更替和服务岗位供给。这是高校志愿服务文化的底线要求。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学生志愿组织存续学业生涯周期学校价值观序列资源投入制约高校志愿服务文化系统高校志愿服务行动系统志愿者重参与轻深入欢迎新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组织重续存轻发展组织管理者获学生干部身份志愿者阶梯式退出新生踊跃加入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届限更替大二起任管理者/学生干部图1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

11、年级抑制解释框架高校志愿服务文化还有两个潜在的功能要实现:一是配合学生学业周期发展需要,确保学生志愿参与不会对学业生涯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二是平衡学生志愿服务与学业及其他社会实践等的时间分配,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并接受其他方面的培养与锻炼。学业生涯是每个人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有着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及时间段划分,因而每个人自身都可以作为一个周期来分析。以本科生为例,一年级是学业生涯的发展准备期,主要任务是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基础课程、学会自我认知与评价;二年级是发展定位期,主要任务是设计学业整体目标,学习专业课和基础课,参加外语、计算机等技能性等级考试,锻炼管理与领导能力等;三年级是执行提升期,主

12、要任务是实施学业目标,确定职业去向目标,选择考研、就业或出国为职业取向并为之而努力;四年级是冲刺转型期,主要任务是检验学业发展目标,为职业(或更高学业)生涯目标做准备。每一阶段都是后一阶段的前提和基础,四个时间段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业生涯周期,其中二年级的发展定位期是关键节点11。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项内容,无论就个体而言,还是从学校制度安排来看,都应该是学业生涯的配角,不可能与主业形成平等竞争的局面。这与志愿服务本质上要求志愿者深度参与和长期参与是互相矛盾 80的。对志愿者来说,学业生涯周期的影响可能体现为:他们更可能在某些学年(尤其是第一学年)集中参加,而不是将服务时间平均分

13、配在四个学年。对于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来说,学业生涯周期的影响可能体现为:其成员更替与学年转变相关联,其组织结构能轻易复制。因此,实现第一个潜功能,必然会产生抑制性的志愿服务制度文化,限制学生的长期参与意愿和志愿服务组织的深入发展意愿。要实现第二个潜功能,需要在学校层面上为学习、学生工作、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赋予不同等级的价值,以引导和规范学生做出各种“理性”的选择,确保学校完成各项培养任务。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于2012年联合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军事训练一起被列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但从文件的内容看,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远不如实践教学,在强制性上也不如军

14、事训练。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其中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属于倡导和支持性质的,在重要性上不如社会调查和科技发明等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学校而言,协助和配合学校管理的学生工作要比志愿服务更加重要,因此赋予前者更高的价值也是合理的。对于就业和升学单位来说,成绩和学生干部经历都比志愿服务经历更有价值。总的来说,学校赋予志愿服务的价值等级并不高。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志愿者对长期及长时间志愿服务缺乏足够的动力,也会影响育人功能的实现,甚至有可能影响志愿服务组织的延续。为了确保志愿服务组织长期存在,学生志愿者又区分出普通志愿者和组织管理者,并赋予后者更高的

15、、类似于学生干部的价值。这一文化制度安排对志愿服务组织的延续至关重要:管理者不仅支撑了组织结构,而且作为有过服务经验的志愿者能传递服务经验、确保新招志愿者能完成岗位服务。因此,第二个潜功能的实现会贬低志愿服务价值、强化第一个潜功能的抑制作用,导致志愿者更加务实地选择流失时间点通常意味着尽早离开。从上面可以看出,高校志愿服务文化的两个显功能是促进性的,两个潜功能则是抑制性的。在对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追求、严格的学制、明晰的学业周期和偏低的志愿服务赋值四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四种功能之间逐渐达到某种平衡状态,高校志愿服务场域和文化也随之定型。高校志愿服务文化最重要的特点是每一个可能成为志愿者又有可能退

16、出的学生在每一个学年都会有一次明显的转变,从而导致不同的阶段性目标组合,而志愿参与可能是学生组合其阶段目标的一个选项。换句话说,对于身处不同学年的学生来说,志愿服务的价值可能大不相同,他在某个时间段加入志愿服务场域,是因为志愿服务在这个阶段对他来说具有最大的相对价值。从志愿服务文化的角度看,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应该与志愿服务对学生的价值随年级升高而不断降低相一致。也就是说,在高校志愿服务文化中,一定存在着这样一种实践观,即年级越高的学生通过志愿参与获得的个人相对收获越少。受此影响,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成员以低年级为主,组织更替也主要发生在低年级学生之间。三、研究方法本文采取定性研究方法。

17、笔者选择以北京某211大学(以下简称BU大学)为例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各地各级高校的学生志愿服务推动主体、服务内容和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同构性,因此选择一所大学做个案研究,而不是选择多所高校进行研究和比较,是比较合理且经济的选择。另一方面,BU大学学生志愿服务起步较早,志愿服务组织较多,志愿服务领域分布较广,发展水平在全国各高校中属于上乘,此学校的代表性较强,因此选择该学校作为研究样本。81BU大学有2个校级大型志愿服务组织(分别成立于1984年和1994年)和23个公益服务类社团。笔者从中选择了2个校级大型志愿服务组织和6个公益服务类社团,符合代表性要求。考虑

18、到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方还有校内的学生会、兴趣类社团以及校外志愿服务组织,笔者除了选择部分未加入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者作为访谈对象外,还访谈了志愿服务组织成员参加其他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最终,笔者根据最大差异法选取了50位高校学生志愿者进行深度访谈,访谈时间为2021年5月至6月。这些志愿者除了性别、年级和组织来源差异外,还在专业、志愿服务岗位、活跃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从表1可见,50名访谈对象中,有本科生33人(其中大一6人、大二6人、大三16人、大四5人,大三比例偏高是因为选取了较多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者作为访谈对象)和研究生17人;男性14人,女性36人;文科专业31人,理工科专业19

19、人;所有受访者均参与过志愿服务,其中既包括加入过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者,也包括未加入过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者;从角色身份来看,担任过组织管理者的有16人,普通志愿者34人。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高校学生主要指本科生,因为与绝大多数高校一样,BU大学尚未成立研究生志愿服务组织。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由深度访谈和文献法构成。对普通志愿者的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他们在志愿服务参与前、志愿服务参与中和志愿服务参与后三个阶段的主要经历,以及对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退出原因和对于志愿服务的理解、参与感受和志愿者角色认同等主题进行深度访谈。对志愿服务组织管理者的访谈内容除了个人经历与感受外,还包括其所在志愿服务组织

20、的基本情况、机构设置、项目设置、志愿者构成、组织成员的招募、培训与退出情况、志愿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等内容。采用文献法收集的资料包括BU大学相关部门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政策文件、志愿服务活动的招募信息和活动情况的新闻稿、志愿服务组织的成员名单、组织章程、活动记录和宣传文稿、志愿北京后台的数据资料等。文献资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可以作为研究过程中更全面分析问题的有益补充。表1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编码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A13A14A15A16身份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管理

21、者管理者管理者管理者性别女女女女男女男女女男女女男女女女现年级大四大四大三大三研三大三研三研二大三研二大三大三研三研二研三大二曾/现任职务会长会长会长副部长研究生会主席会长项目负责人会长社长部长社长会长副部长副主任社长项目负责人曾/现在志愿服务组织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普法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校研究生会红十字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志愿者协会蒲花学社普法志愿者协会雪花社团心理健康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工学社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退出时间大四大四未退出大三研三未退出研二下期大四未退出大三未退出未退出大三大三大四未退出 82(续表)编码B1B2B3

22、B4B5B6B7B8B9B10B11B12B13B14B15B16B17B18B19B20B21B22B23B24B25B26B27B28B29B30B31B32B33B34身份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志愿者性别女女女男男男女男女女女女男女男女女女男女女女男女女女女女男男女女女女现年级大三大三大三研三研一研三研二研二研二研一研一研一大四大四大四大三大二大三研二大三大三大三大三大三大二大二大二大二大一大一大一大一大一大一曾/

23、现任职务班委无无班长无团支书党支部书记班长校团委干部无无无党支部书记无学联副部长无学生会部长无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部长学生会副部长无团支书无院学生会部长无班委无无无班委无班长无曾/现在志愿服务组织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志愿者协会无无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公益服务类社团公益服务类社团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公益服务类社团无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公益服务类社团无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公益服务类社团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公益服务类社团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公益服务类社团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公益服务类社团白果

24、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退出时间大三大二大三大二大二大二大二大三大二大二下学期大二大二大二下学期大二大二大二大二大三大三大三大二大二未退出大二未退出未退出未退出未退出未退出未退出四、年级抑制现象的普遍性检验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指高校学生志愿参与行为随着年级升高而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准确地理解这一特殊的志愿者流失现象,需从共时历时、组织学校两个维度分别进行观察。作为一种历时现象,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表现为同年入学的高校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级时的较高志愿参与倾向后,从二年级开始参与率逐年降低;作为一种共时现象,

25、则体现为同一学年的高校学生的志愿参与率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降低。在组织层面上,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是指具体的校内学生志愿组织使用的学生志愿者在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呈现出年级越高参与率越低的特征;在学校层面上,则指校内学生志愿者的参与 83率在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呈现出年级越高参与率越低的特征。(一)组织层面上的检验出乎意料的是,志愿服务组织能够长期保存下来的都是可以每年反复使用的材料,比如会议记录、新闻稿、工作总结等,但几乎不会保留志愿者相关信息,登记的会员名单一般都会随着会长卸任而遗失掉,因此无法通过档案查阅来整理志愿者数量变化。下面将利用零散的数据和访谈资料,在组织层面上描绘高校学生

26、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现象。白果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白果”)是一家全国知名的大型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但也没有长期保留志愿者资料的习惯。与其他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一样,“白果”在每个秋季学期都会招募新的志愿者,其内部称之为“招新”,时间一般在9月上旬。2019年9月“招新”后,“白果”共有记录在册的志愿者1309名,其中大一志愿者635人,大二志愿者421人,大三志愿者188人,大四志愿者36人,研一志愿者26人,研二志愿者2人,研三志愿者1人。本科四个年级的登记志愿者(即会员志愿者)分别占本组织志愿者总数(不含研究生)的比例大致为49.6%、32.9%、14.7%、2.8%。这一比例关系反映

27、了新学年开始后“白果”志愿者的招募和保留情况,从共时的角度看,志愿者数量随年级递增而迅速下跌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一数据是在9月初统计的,“白果”刚刚完成“招新”工作,部分大二和大三的志愿者还没有退出组织,仍然登记在册,但在“招新”完成后,很快将有大批大二和大三的普通志愿者退出组织。值得庆幸的是,“白果”在当年11月份更新了会员记录,使我们能够了解志愿者退出的规模。从图2可以看出,从上一学年留下来的大二、大三、大四志愿者在短短两个月内大部分都退出了,而大一新生志愿者的数量则略有增加。留下来的高年级学生,至少有一部分会成为活跃度很低的“隐形志愿者”。一般来说,“白果”还会在春季补充招募志愿者,其

28、中虽然也有大二、大三及更高年级的学生注册成为志愿者,但主要还是以大一学生为主。另据受访的“白果”负责人提供,记录在册的大三和大四志愿者,一半以上是为了获得加分而做的登记,平时极少参与志愿服务。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学生未返校,因此2020年春季学期并未进行补招。这也意味着20192020学年的情况并不能完全代表“白果”的正常情况。同样,受疫情影响,20202021学年的情况也不完全正常。可惜的是,已经找不到20182019年度的志愿者记录。130012001100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635702421133188353671280877大一大二大三

29、大四全部2019.92019.11图22019年秋季学期“白果”志愿者变动趋势 84综合各种情况,将20182019学年确实参加过“白果”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管理工作)的会员志愿者作为“活跃志愿者”,经过笔者和“白果”负责人(A1,A2)的共同估算,本科四个年级的“活跃志愿者”的占比分别约为75%、22.5%、2%、0.5%,在假设四个年级的入学人数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志愿者流失率自二年级起分别为70%、91%和75%。在访谈不同年级的“白果”志愿者及其负责人(A1,A2,A7,A13,B6,B8)时,笔者还发现,“白果”的“活跃志愿者”的年级结构近年来虽有波动但总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说明“

30、白果”志愿者中存在的年级抑制现象无论从共时还是历时的角度看都是成立的。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红会”)是BU大学另一个校级志愿服务组织。在20202021学年,“红会”共有记录注册本科志愿者344人,其中大一志愿者198人,大二志愿者128人,大三志愿者16人,大四志愿者2人。本科四个年级的志愿者数量占该组织志愿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7.6%、37.2%、4.6%、0.6%。接受访谈的“红会”负责人(A6)反映,存在的数据问题是类似的,如春季学期会补充招募一些志愿者,大二志愿者和大三志愿者中会有更多的退出或成为实际上的“隐形志愿者”等。根据这些情况,按照同样的标准,经过笔者和“红会”负责人

31、(A6)的共同估算,本科四个年级的“活跃志愿者”占比分别约为71.7%、23.3%、4.3%、0.7%,相应的志愿者流失率自二年级起分别为67.6%、81.5%和83.7%。这一占比得到了7位受访的“红会”志愿者的基本认可。同样得到认可的还有,这一占比在近年来大致处于稳定状态,说明“红会”志愿者同样在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上呈现年级抑制趋势,且下跌速度非常快。在接受访谈的6个公益服务类社团中,普法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普法”)是中等规模的公益服务类社团。20202021学年,“普法”记录在案的本科志愿者有72名,其中大一志愿者38名,占比52.8%,大二志愿者23名,占比31.9%,大三志愿者10

32、名,占比13.9%,大四志愿者1名,占比1.4%。在比例关系上,与同一学年“红会”的情况相似,从共时的角度看,同样也是阶梯式下跌的。同样可以推测,“普法”志愿者流失率自二年级起分别为39.5%、56.4%和90%。蒲花学社(以下简称“蒲花”)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公益服务类社团。笔者获取了4个年份的“蒲花”志愿者数据,这为笔者从历时的角度考察高校志愿者参与阶梯式下跌提供了样本。应该与社团规模不大有关,“蒲花”没有四年级的志愿者。2017年入学的高校学生中有18人参加了“蒲花”的志愿服务,到他们二年级时,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数下降为12人,到三年级时再降为6人,到四年级时则全部退出了。同样,2018年入学

33、的高校学生中有23人参加了该社的志愿服务,到他们二年级时降为12人,到三年级时再降为7人(详见表2)。这说明,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看,年级抑制现象都明显存在。表2“蒲花”在册志愿者年级结构20172018201820192019202020202021大一18(54.5%)23(57.5%)24(57.1%)19(44.2%)大二14(42.4%)12(30%)12(28.6%)17(39.5%)大三1(3.1%)5(12.5%)6(14.3%)7(16.3%)大四0(0.0%)0(0.0%)0(0.0%)0(0.0%)令人遗憾的是,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其他4个校内公益服务类社团并没有统计成员名

34、录。不过,从这4个公益服务类社团负责人(A9,A11,A12,A15)所反映的情况看,所在社团志愿者由高到低的年级结构确实也是存在的,且近年来基本如此。85综上可见,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现象在BU大学的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中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在共时和历时的维度上都如此。(二)学校层面上的检验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最重要的提供主体,但并非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唯一组织者。因此,基于组织层面考察并不能完全代替基于学校层面的考察。幸运的是,笔者访谈的50名调查对象中大多数(94%)都有在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安排之外从事过志愿服务的经历,这为了解其他的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开展情况提供了便利。

35、学校层面开展志愿服务,主要是依托党组织和团组织,党组织主要指党委学生工作部,团组织主要指校团委以及各学院团委。党组织动员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主要通过各院党委传达到基层党支部。校团委动员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则是通过动员团委下属的各类学生组织,以及通过各学院团委动员各团支部(以班级为单位)。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基本都是临时性的短期校内服务项目,为了提高招募效率,学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采取组织化动员的方式。组织化的动员方式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一、二年级学生成了主要的被动员对象,而高年级学生除非主动报名参与,否则很难被动员(A3,A11,A15,B9,B18,B19)。从共时的志愿者年级结构看,这种情况会提升

36、大一、大二志愿者比例,降低大三、大四志愿者比例。同时,由于依托党团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总量上远少于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因此,基于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而形成的年级抑制现象也不会因为党团组织的加入有根本的改变。类似地,参加校外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又要远少于被学校党团组织动员起来的学生,而且其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志愿者要远多于三、四年级的。笔者访谈的50名志愿者中有9人参加过校外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占比18%),而其中8人为一、二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参与是个别现象。BU大学约有2.2万名在校学生,其中本科生约1万名,年均招生约2500人,其余为研究生(其中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比例约为10:4),年均招

37、生约5000人。因此,弄清楚研究生的志愿参与会不会改变志愿参与阶梯式下跌趋势,有其必要性。由于在预调查过程中了解到BU大学目前尚无由研究生组成的志愿服务组织,且博士生数量较少,志愿参与率比硕士生更低,笔者仅访谈了16名硕士生。虽然“白果”“红会”及各公益类社团也都向研究生开放,但访谈发现,每年招收的研究生志愿者数量比较少,部分组织未招过,具体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研究生事情比较多,报名后经常请假和不参与的较多(A3,A7,A8,A12);二是研究生更倾向于参与大型会展、体育活动类、支教服务类、专业知识类和学校日常活动类(主要是服务学术会议)的志愿服务项目,即研究生较本科生更愿意参与专业性强、学术性

38、高、与所学相匹配的志愿服务项目,但这类项目比例很小。访谈还发现,少量的研究生志愿者中研一学生参与较为积极,研二和研三学生则很少参加,同样存在随年级上升而参与率下跌的现象。依托党团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如果招募研究生参加,也以研一为主,很少招高年级的(B4,B6,B7,B9)。综合起来看,BU大学作为一个整体在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上都存在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现象。在历时的维度上,学生进校后的志愿服务参与率会逐年快速下跌;不过,也有少量学生会在高年级才参加志愿服务,因此,整个高等教育期间学生的志愿服务参与率肯定是略高于大一新生参与率的,如图3(见下页)所示。在共时的维度上,同一学年学生的志愿

39、服务参与率会随年级升高而大幅下降,因此学校层面的学生年度参与率肯定是大大低于大一学生 86的。如果将研究生纳入考虑,则BU大学的学生年度志愿服务参与率在15%左右。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各个数据并非精确统计的结果,但得到了大多数访谈对象的认可。100%90%80%70%60%50%40%30%20%10%0%70%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每学年四年总计30%5%1%27%80%图3BU大学学生志愿参与率五、年级抑制的成因分析高校学生志愿参与中的年级抑制现象,其逻辑前提是高校新生具有较高的志愿服务参与率。因此,在解析年级抑制现象之前,有必要就新生的高参与率做出解释。访谈发现,高校新生参与志愿服务

40、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内部动力,即志愿者本人的参与动机,包括利他动机和利己动机;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外部环境,即学生在他人或者组织的激励下,产生了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利他动机包括帮助他人(A4)和服务社会(A1,A7)等具体动机;利己动机包括提升个人能力(A4,A7,B30,B33)、满足好奇心(B6,B29)、充实生活(B24)、扩展交际圈(B16,B29,B33)、实现自身价值(B3)、获取奖励(B20)、融入校园(B8,B12)、体验大学生活(A7)、积累服务时长(B13,B30)和感受快乐(A8)等具体动机;外因动机包括熟人动员(A13)、组织压力(B4)、学业要求(B2)等具体动

41、机。多数学生志愿者拥有多重参与动机。正是在多样化动机的促使下,高校新生以非常热情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呈现出很高的志愿服务参与率。但要实现高参与率,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存在大量的适合新生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岗位)。从供给的角度看,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服务岗位供给量决定了志愿者数量。经过多年的发展,BU大学20多个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逐渐开发了50多个长期运行的项目,可以在同一学年提供1500多个服务岗位;同样重要的是,这些项目(岗位)的一线志愿者大多被设定为新生,新志愿者经过简单培训后即能上岗服务至少组织方是这么认为的。综合起来看,正是高校新生强烈的服务意愿和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大量岗位供给共

42、同成就了新生的高志愿参与率,这也确保了高校志愿服务文化第一个显功能的实现。(一)个人层面的原因在个人层面上,一年级志愿服务过程中遭遇的挫折经历、基于更全面认知做出的志愿服务 87动机调整、伴随学业生涯发展定位而带来的志愿者角色相对贬值,都会对学生志愿者自二年级起大幅度流失产生影响,但对年级抑制产生根本性影响的是后两者。1.参与动机类型减少导致高年级学生志愿服务意愿大幅下降。随着对服务岗位接触和了解程度增加,高校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不断发生改变,动机类型明显减少。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体验类动机消失。经过一段时间的志愿服务,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已经有所了解,“满足好奇心”“了解校园”“扩展交际

43、圈”等动机会随之消失。第二,功利性动机减少。部分学生出于满足学业要求、获得志愿服务时长等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在一年的志愿服务经历期满后,他们大二就无需继续参加志愿服务了。第三,外部动力降低。随着年级的上升,外部动力对志愿者的推动作用会不断减弱,高年级学生很少因“被他人鼓动”或“组织要求”等外部压力参加志愿服务。2.学业生涯周期转变导致志愿服务对高年级学生来说重要性下降。步入学业生涯发展定位期的学生发现,他们在选择是否继续提供志愿服务时面临着更多的外在压力,如时间冲突(B3)、学业压力(B11,A7)、学生工作(A1,B20,B19)、实习(B22)、升学(B10,B22)等;并且,同专业学习、升

44、学、提干、入党、就业等事务相比,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性显然较低。事实上,会有大批志愿者因为忙于其他事务而在大二或大三阶段选择中断志愿服务或退出志愿服务组织。他们这样做,符合信息传递理论的预言12。(二)组织层面的原因在组织层面上,导致学生自二年级起志愿参与率大幅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缺少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简单粗放的志愿者管理、相对封闭的志愿者使用方式和严格的组织成员届际更替都有可能导致大幅度的志愿者流失,但只有届际更替与年级抑制直接关联。严格的届际更替规则导致高年级志愿者失去一线服务机会。与其他高校一样,BU大学的众多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在机构框架上是高度相似的,仅在具体部门设置和管理人员数量设

45、置上有所区别。在管理层次上,志愿服务组织由上到下分为三个层次,即“会长团”“部长团或项目负责人”和“普通志愿者或干事”,三个层次的人员数量由上而下递增,呈金字塔结构。一般来说,大一年级的志愿者对应“普通志愿者或干事”,大二年级的志愿者对应“部长团或项目负责人”,大三年级的志愿者则对应“会长团”。在部门结构上,虽然各志愿服务组织的部门设置有多有少,但基本部门结构是一样的,即将组织的部门分为“一线”和“二线”两个部分。一线部门负责各类志愿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其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二线部门负责志愿者招募、培训、宣传、报销、换届等工作,其志愿者一般不直接参加一线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层次同年级挂钩,换

46、届的重要前提是志愿者所在年级符合要求,这种方式保证了管理者的产生方式和换届时间节点每年都是固定的,从而使整个组织的运行和成员的更替有稳定的节奏。这样的管理层次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管理者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换届后可以无缝衔接地开展工作;二是管理者具有“上级”和“师兄师姐”的双重身份,更具有权威性,方便他们对组织成员的管理,情感联系也有助于提升组织整体的凝聚力。组织内部设置分工明确的一、二线部门,既保证了在每年人员大规模流动的情况下,仍能年复一年地为新生提供充足的志愿服务机会,又有利于组织管理层的稳定过渡。正是这种特殊的组织管理方式,使得高 88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形成了严格的届际更替,但也造成志

47、愿者在每年组织换届后出现大规模流失的现象。严格的届际更替规则逐渐形塑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对不同年级的志愿者的角色期待。对于大一年级的志愿者,组织期待他们作为普通志愿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并尽可能积极地参与组织的各项活动;对于大二年级的志愿者,组织期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能够成为管理者继续留在组织,他们无需像大一新生一样参与一线服务,但是需要承担起部分管理和培训任务,将经验传递给大一的志愿者;对于大三年级的志愿者,组织期待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继续留在组织中担任管理者,承担起管理和统筹整个组织的责任,领导下级志愿者完成组织的招募、换届和其他重大事项等工作。可见,届际更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定格大一志愿者与高年

48、级志愿者的角色分配,这与学生学业生涯周期的第二年会发生重大转变是相吻合的。这种届际更替容易发生的一个前提是,第一学年的志愿服务项目高度重复,而且对志愿服务经验没有特别的要求。也正因此,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比例不太会发生改变。在某种意义上,届际更替与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方式“互相成就”,共同保障了高校志愿服务文化第二个显功能的实现。同时,届际更替与学业生涯周期转变在时间上的同步性确保了第一个潜功能的实现。(三)学校层面的原因在学校层面上,志愿者激励政策不力和党团组织动员方式的示范作用,对高年级学生志愿者的大幅流失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学校志愿者激励政策对高年级学生吸引力不足对年级抑

49、制有根本性影响。与其他高校类似,BU大学近年来制订了大量学生志愿者激励政策,但实际激励力度却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相较于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奖项设置较少。目前志愿服务专项奖仅有校团委设置的志愿服务奖和“十佳志愿者”荣誉称号。(2)志愿服务相关奖项的获奖名额少,覆盖面小。实际上,志愿服务奖通常都会颁发给志愿服务组织中的管理者,普通志愿者难以获得。(3)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志愿服务被边缘化。一方面,并非所有学院都将志愿服务时长作为加分项纳入综合测评;另一方面,纳入综合测评的,其志愿服务加分的占比也低于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如对于“保研”加分来说,志愿服务带来的帮助远小于获得

50、学术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奖项及在学生会和党支部中担任学生干部。(4)学校的资源投入和优惠政策向校级大型志愿服务组织倾斜。在BU大学,“白果”可以享受到校团委在物质方面和政策方面的保障和激励,而其他的志愿服务组织则无法享受到同等待遇;各种奖励的名额分配也会向“白果”倾斜;而且只有“白果”和“红会”有在“志愿北京”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登记志愿者服务时长的权限,其他志愿服务组织必须向“白果”报备。这导致不少普通的志愿服务类社团都无法给学员提供志愿服务时长的证明,只能提供社员身份的证明。此外,在许多院系的加分规则中,“白果”志愿者也比其他组织的志愿者获得的加分要多一些。(5)获得激励的志愿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