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教学实践改进与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4507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教学实践改进与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教学实践改进与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经济师 2023 年第 11 期摘要: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是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该课程教学中教师多使用进出口模拟软件,但这一教学形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断升级与更新的人才培养方向中显现出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枯燥、教学模式传统等问题。文章引入“双线模拟”教学模式,一线为进出口技术模拟;另一线为公司业务模拟,实现从单纯进出口业务到全贸易链的立体模拟。最后,提出了“双线模拟”教学的注意事项。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模拟进出口模拟改进思路中图分类号:F740;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3)11-189-0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日益

2、发展,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逐步由从事“进出口”的“国际贸易”方向的专业型人才,走向了更加多元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方向,也要求专业实验课程能够更全面、广泛地贴近社会需求,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拓展更新课程内容,以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学生更多元化地发展。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的“最后一门”必修课,是对整个专业课程理论、实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够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学生就业的软、硬能力。一、国际贸易模拟课程的一般特点国际贸易模拟课程可以说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的“集大成者”,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一)实践性国际贸易模拟的先修课程,如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而传统国际贸易模拟课程通过模拟进出口的过程和环节,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并实践贸易活动。通过模拟的方式,学生能够了解贸易的一般流程及要点,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国际贸易模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最为重要的实验课程。(二)拟真实性目前,国际贸易模拟软件已经做到贴近真实的进出口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与参与,能够体验较为真实的进出口流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三)自主性学生在模拟中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选择不同的商品、贸易术语、支付方式、运输方式等,模拟

4、多种不同的贸易活动,涵盖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增加了学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四)线上线下协同目前的国际贸易与模拟课程,一般以实验课程为主要形式,由教师主持在实验室内完成,实验室内的局域网上装有模拟课程所需要的进出口流程模拟软件,教师按照学生情况安排讲授内容、操作提示或者定期点评,学生独自进行线上操作,模拟进出口流程。国际贸易模拟课程在相关模拟软件的支持下,进出口的仿真模拟实验部分确实越来越完善,但随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目标多元化与复合化,原有的单一进出口模拟则不再能满足专业培养需求,需要进一步拓展更新课程内容,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素养进一步融入课程内容。二、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教学实践中的

5、问题及改进思路(一)以进出口操作为主的教学内容目前的国际贸易模拟课程仍主要侧重于模拟进出口业务的过程和环节,这部分内容是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投入实际应用,是国际贸易模拟教学之本。但从社会对贸易经济类学生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学生的就业反馈来看,当前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知识面、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当重要,而只限于软件设定的进出口流程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中不仅应融入国际市场分析、贸易公司日常事务等内容,还应加入诸如贸易政策和法规、国际经济形势、国际货币市场等背景知识,打开专业格局,开拓学生视野。(二)以人机互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由于实验操作的主要形式是人机互动,依赖使用软件操作实验。一般情况下,

6、学生拥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进入学生端操作,优点是有利于学生掌握进出口全流程,提高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缺点则是过度依赖于软件使得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各自为战,遇到问题容易陷入烦躁无解的情绪。学生为了顺利快速地完成流程,则选择最简单的模式,并与买卖的对方“默契合作”,无障碍地完成流程至结束,规避掉了流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不可否认,当前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能够较好地辅助教学,但如果整个课程仅依赖软件,则失去了“课堂”的意义。针对此情况,笔者的改进思路为:改单线模拟为双线模拟。从单一地依赖软件学生端模拟发展为双线模拟并进,即:一是学生独立模拟进出口环节与流程;二是进行团队合作,模拟贸易公司或部

7、门的日常工作和贸易环节,如商品开发与市场推广、贸易公司内部会议(包括开发维护客户、跟单、对接工厂等)、国外客户接待、谈判等。采用小组讨论、案例研究、模拟谈判等教学方法,并引入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三)局限于教室的传统教学模式国际贸易模拟课程一般采用线下教学的方式,模拟软件装在实验室局域网。但随着“双线模拟”教学方式的引入,课程的课时量将会成为教学的一个瓶颈。因此笔者建议将软件装在校园网上,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完成一定的线上任务,教师也可在线上指导和点评,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团队合高 校 国 际 贸 易 模 拟 课 程 教 学 实 践 改 进 与 思 考郝洁荫产学

8、研经济189要要经济师 2023 年第 11 期作项目,提高课程效率。因此,笔者建议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时间发挥更大的价值。(四)忽视“优质资源”的跨文化交流以某高校为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仅有普通本科班,也有来自多个国家的留学生班,目前学校规定国内学生和留学生必须分班上课。而如果在课程设计中,能够引入留学生这一现成的“优质资源”,中国学生和留学生能够在某些团队合作的项目中进行合班上课,组建由国内学生和留学生组成的“联合团队”,模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贸易活动,让同学们实实在在地体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将会大大提升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理解。三、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改进前后的异同(一)从

9、单线模拟到双线模拟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人机互动的进出口模拟平台,在模拟的公司中进行进出口操作;而国际贸易模拟则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两条路径,实现仿真模拟。一条线是人机互动的进出口平台,另一条线则是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公司贸易相关的实践项目,如接待国外客户、产品及公司展示、市场开发计划、公司内部会议、准备交易展会、商务谈判等。两条线可以互融互通,也可以根据情况平行发展。两条路径的模拟都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沟通组织能力的培养,一静(人机互动时,往往课堂较为安静,学生都在思考或者操作电脑)一动(团队合作项目时,课堂往往比较活跃,学生讨论热烈、展示时亦很兴奋)相得益彰,相互补充。(二)从单纯的业务模拟到贸易全

10、业务链仿真进出口业务的模拟,主要内容为进出口操作,包括:询盘、报价、还盘、合同、信用证、运输、保险、报关报检、出口退税等环节。而国际贸易模拟这门课,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贸易环节分工与外包的普及和网上平台的不断完善与专业支持,履行合同的操作环节已经不再神秘,而国际贸易业务环节已经更多地拓展到市场开发、产品展示、客户维护等方面。因此,在国际贸易模拟课程中,将贸易公司的日常商务工作融入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三)从“人机互动”到“团队合作”进出口业务的模拟,在高校中普遍采用人机互动的形式,同学们往往“各自为战”,同时囿于课时与内容所限,贸易进程往往非常“顺利”,而在现实贸易中,外贸业务员或跟单员在工

11、作中常会遇到突发情况,极大地考验其本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国际贸易模拟课程中,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仿真模拟贸易公司的工作安排,从课程初期到后期,由于同学之间的沟通问题、项目的开展与执行问题等,同学们体会到了“职场”中真实存在的挫败感与成就感,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从贸易到商务从当前国贸学生的就业来看,真正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如单证、跟单、物流、报关报检等)工作的学生甚至不到 2%,而从事贸易商务类工作的要相对高得多,如商务助理、商务咨询等。因此,将国际贸易模拟课程从单纯的进出口操作拓展到整个贸易环节,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商务沟通能力,增强了就业

12、软、硬实力。(五)从平面仿真到立体仿真传统的国际贸易模拟课程中的仿真部分以进出口业务为主,学生只需按照系统设置的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即可,整个过程较为平面,但引入了“公司教学法”,以团队为基础的“公司”,会给学生呈现一个初步的“职场”氛围,由于团队合作将贯穿整个学期,学生在模拟业务的同时,也将会增加公司管理、运营、沟通方面的体验,形成职场思维。拥有了职场氛围的加持,使得整个模拟从平面走向立体。四、“双线模拟”教学的注意事项(一)课程开展的前提1.相关先修课程的开设。模拟公司教学法由于涉及到贸易公司业务经营以及行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先修课程方面除了国际贸易类的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法

13、、商务信函写作、电子商务、商务礼仪等外,还需要包括管理类课程,如市场营销、商务沟通与谈判等。不建议在国际贸易模拟课程中加入过多的讲授内容,不仅挤占了实践内容的课时,也降低了课程的质量。我们更希望学生“干中学”,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一边实践、一边补充。2.教师的素养与能力。“公司教学法”不仅需要教师本人拥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与素养,还需具备相关公司工作经验,同时需要教师不断根据学生的特点与课堂情况精研案例与项目。同时,由于“公司教学法”在课堂上由学生主导,因此也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课堂引导、协调与掌控能力,能够根据课堂情况进行项目内容和评估的调整。3.课程时间的设置。在教学中,国际贸易模

14、拟课程一般会设置 24 学分不等,课时量相应为 30 到 60 课时。从教学经验来看,如果低于 30 课时,一般以人机模拟完成进出口业务为主,很难开展“双线模拟”实践,如果在 40 课时以上,基本上可以在人机模拟的同时,开展团队合作项目,采用“双线模拟”。(二)模拟项目与评估1.拓展宽度,适度深化。外贸公司的日常业务内容繁杂,千头万绪,可作为案例的业务较多,因此,要求教师能够将这些案例进一步提炼,供课堂使用。课程中通过多个案例,尽量多角度、多元化地反映公司日常,相比一个案例深挖,笔者更倾向于通过更多元的案例,使学生对外贸公司的工作及业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2.循序渐进,强调过程。在案例的开展

15、过程中,尽管教师对项目工作的安排与要求是一致的,但同学的接受能力不同,对项目工作的完成度是有区别的,小组之间的差距有时是十分巨大的。仅以项目最后的汇报为例,教师要求全英文口头汇报,有的小组能够很快适应,基本上可以做到全脱稿。有的小组在课程初期基本上需要百分之百读稿,但在教师的要求和小组的努力下,最后可以不断地降低读稿率。3.目标合理,不求完美。教师对学生项目任务的完成,也不能以“完美”来要求。学生参与团队合作并最终展示,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工作,而学生由于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同时虚拟项目的设置也不可能事事周全,因此对于学生完成的项目内容,则可以以小组互评的形式进行评估,以名次来确定等级。(三)考

16、评方式由于采用“双线模拟”的教学方式,同样可以采用两种评估方式来给学生评定成绩。学生的成绩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进出口模拟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国际贸易实务、商业信函知识的应用,可以使用传统的笔试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另一部分是公司项目模拟,更多考察的是学生的沟通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可以使用小组互评的形式来评定等级,从而确定成绩。国际贸易模拟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最为重要的实验课程,在社会需求复合型、多元化人才的背景下,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希望将这门课程打造成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集大成者”。总之,实验课程中的先进的硬件和齐备的软件固然是基础,但倾注了教师心

17、血的独特新颖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模式的不断融合、高效利用课堂实现学生培养目标,才是课荫产学研经济190要要经济师 2023 年第 11 期程成功的关键。参考文献:1 祝卫,程洁.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建设的思考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02):21-23+30.2 许彦斌.运用“模拟公司”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初探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4):59-60.3 原玲玲.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127-129.4 戴良整.试论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对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作用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01):58-60.5 刘冉,

18、谢惠琳,李文臣.提高国际贸易模拟实习效果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01):88-90+139.(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701)(责编:赵毅)摘要:文章通过对涉农高职教育现状分析,发现高职教育存在办学基础薄弱、服务能力欠缺,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等不足,文章进而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农技培训、推动农村文化繁荣等方面提出了涉农高职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关键词:涉农高职农村经济服务能力路径探析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3)11-191-0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

19、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涉农高职院校具有辐射农村经济区域优势,在服务“三农”、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涉农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在农业人才开发培养和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优势,把农村经济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新路。一、涉农高职教育服务农业经济的现状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湖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农民生活条件都取得显著的提高。但是农村的发展同城市相比仍呈现明显差距。当前,全社会对涉农高职院校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呈现明显加大趋势。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涉农高职院校在发挥社会职能、服务区域经济过程中

20、仍表现出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一)社会对涉农高职教育的偏见阻碍其服务农村的步伐受传统观念影响,家长都希望子女考上好的大学,离开农村去大城市发展。越是农村子弟对农业专业越敏感,对报考农业专业顾虑越大。目前,农业类院校中农村生源比例持续下滑,农村生源明显减少。农业专业的考生高考录取分数线历年来都很低,而涉农高职院校常常被排在高职录取的最后一批,由此高职院校招生存在生源质量较差且来源不足的问题。其次,很多新生对所读农学专业并不“感冒”,考大学只是为了跳出农门,毕业了只要条件允许就会跳槽去从事其他行业工作。传统落后观念阻碍了涉农院校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势必使得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农村经济步伐缓慢。(二

21、)涉农高职院校办学存在基础薄弱、服务能力欠缺等问题1.涉农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相比传统高校而言都不是精锐,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优惠政策和投入力度仍显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关注于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购买高昂训练器械的教育投入较高,相对较高的教育投入和地方政府相对较低的投入之间产生矛盾,使得许多高职院校办学基础仍显薄弱。2.某些涉农高职院校未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特性,仍沿袭高等院校办学思路和模式,把传统高校的普遍做法直接复制粘贴到高职教育课堂中去,形成高等院校课程的“删减版”。如:过于强调理论课程,理论教学与地方农业生产脱节,地方特色不突出。3.随着我国经济的向前发展,农

22、村产业结构也在同步调整、优化和变迁,高职教育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动态调整,使之与农业产业变迁相适应。另一方面,涉农高职院校由于生源和教育竞争的压力,使其逐步改变自己办学宗旨,“一面倒”的服务城市经济建设,追逐“短、平、快”的非农热门专业,而对农村经济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缺乏关注。长此以往使得原本办学特色鲜明的农业专业,丧失“农”的本色,从而丧失了服务农村的本领。4.高职院校普遍对科技转化重视不够。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或束之高阁或停留在期刊、论文中。涉农高职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导致科研与农业需求脱节。(三)涉农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优化升级的需要部分涉农高职服务农村农业的意识不强,仍未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指导方针贯穿到教育教学体系中去,对农涉 农 高 职 院 校 服 务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的 路 径 探 析刘志红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荫产学研经济191要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