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教师思政工作重点一一论三全育人意识与能力培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4504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思政工作重点一一论三全育人意识与能力培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教师思政工作重点一一论三全育人意识与能力培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等教育新潮电子第1 6 期(总第5 4 7 期)高校教师思政工作重点一一论三全育人意识与能力培养周汶术(西安石油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陕西西安7 1 0 0 6 5摘要:高校阶段是学生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着社会角色的转变,即将走出学生生涯,走向职业生涯,而高校教师则是关系到学生能否成功完成角色转换的决定性因素。为此院校需要首先做好教师群体的思政工作,提升教师群体的能力与素质水平,助其明确未来开展教学工作的方向,而三全育人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则是教师群体思政工作的重点,目的是为实现全方位、全员参与、全过程的高质量教育,因此本文将展开针对性探讨。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师培训

2、;三全育人三全育人即全过程、全员参与、全方位的育人理念,这一理念对于我国教师群体来说,是最为基础的工作理念,是各个专业、学科开展各阶段教学与管理工作的理论依据。针对高校教师群体的思政教育,也要基于三全育人的角度去进行改革,进而有效提升育人的实效性。一、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探讨(一)三全育人的内涵分析所谓三全育人理念,是全方位、全员参与以及全过程三个育人需求一体化的育人理念。这一理念的产生与发展,与我国的教育、经济、政治发展都有着直接关系。其总结了我国教育领域的整体育人需求,同时也是我国教育领域当前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点。这一理念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其一是要从目标出发去思考。

3、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即是要培养符合国家存续、文化传承、制度运行、社会发展、知识积累等基本诉求的全方面发展人才,而我国的传统应试体制下,院校往往只能保证学生的应试能力,这甚至无法代表学生的真实学识水平,因此完全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而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则要考量育人成果,树立更加明确、详细的育人目标。这里所谈及的育人,并不是单纯的授课,而是要同时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与素养。大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期,知识体系不完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建立也未完成,加之感性的思考作者简介:周汶术(1 9 9 0 一),男,陕西西安人,汉族,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教师发展与思想

4、政治建设。229特征,丰富的心理活动,导致其很多时候容易被外界的思潮影响叫。因此需要尽可能将育人的理念渗透到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段,并且要集合校内、社会与家庭等不同环境中不同教育引导角色的力量,包括家长、实习单位的上级以及校内的教职员工等等,才能体现出渗透性的影响。其二是要从问题出发去思考。当前我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弊端已经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愈发激烈的探讨,而三全育人的理念,则是应试制度下高校教育创新的关键。三全育人理念是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延伸与拓展,对于当前应试制度下教育局限性过强、功利性过强、针对性不足等问题,能够让教育中的“教”与“育”都得到落实。其三是从教育责任的角度去思考

5、,三全育人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差别在于,应试理念下,教育工作重点倾向于对学生个人能力的筛选,选出重点培养的对象,而并不重视过程,在面临不理想的成果时,教师则往往会基于成绩的对比,将自身的教育责任转移给学生,意图通过成绩差异证明学生自身的努力不足或是资质不足。家长也往往会以自身已经付出了教育费用为由,将所有家庭教育的缺失归结为教师的教育不到位以及子女自身的不足,而三全育人理念下,教育工作的重点则在于过程,即是说在这一理念下,学生的差异性是得到尊重、认可的。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教育并不是对人才的针对性筛选与培养,而是针对每个学习者的针对性引导。而且责任也并不是单独由教师或是哪一方单独承担,而是全员承

6、担,包括但不限于教师与其他教职人员、家长、实习单位的上级等。在实际的育人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审判、筛选的对象,而是独立的个体,自身在校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的进步自然会更快。第1 6 期(总第5 4 7 期)(二)“三全育人”的基本特征分析三全育人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是以生为本的特征,这也是三全育人理念基于应试理念的重要突破。即是说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教师要重新思考并定位自身的角色,要从辅助者的角度出发定义角色,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与表达空间,这有利于掌握学生的个人特征、优势与短板、学习与生活的需求等等,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其二是针对性与公平性。三全

7、育人理念的本质是有教无类,所有学生都是育人的对象,不需要通过成绩去筛选,也没有重点对象。而且每个学生背景的差异,反而是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参考,以此为基础,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育人活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同时确保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引导需求得到满足。其三是自主性和合作性特征。三全育人理念下,育人是一个十分系统的工程,高校教师只是育人体系中的一部分,从校内教学、生活管理到学生校外生活、学习,再到就业,每个环节都需要借助不同主体的力量,给予学生专业化、针对性的引导。社会、家庭与院校中,都有教育资源可以发掘,校方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寻求与相关的部门、机构与人员的教育合作,整合育人

8、资源,才能保证育人质量。二、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思政工作相关调查结果总结通过研究数据的总结,可以发现三全育人视角下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群体的思政工作成果。通过L大学的研究调查数据,可以明确三全育人理念下研究生教师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与需求。L大学作为我国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数据具有代表性,故选取此校案例。该调查主要针对在校的研究生开展,选取范围包括在校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样本共计9 0 4 0 名,基于学院、年级、性别等分层变量,选择博士2 0 4 人,硕士6 6 3人,共计8 6 7 人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回收合格问卷共计7 36 份,合格率为9 7.6%经过统计检验,可以证明此次问卷结果对于

9、该大学研究生的整体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首先研究生对于教师的条件选择,6 0%更加关注教师的学术水平,其他要素的占比则相对很低,不具备代表性。这说明相对于其他条件来说,学生对于教师的个人学术水平是更加重视的。只有学术研究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给予更高水平的引导,而研究生对于教师的学术监督需求,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划情况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此次研究的学生,已有明确学习规划新潮电子的占比为5 3%,从规划的时限来看,习惯阶段性学习计划的学生占比为6 8.3%,高于学年计划习惯的学生占比。这说明学生对于教师采取阶段性的学术监督与指导方式,能够与学生的研究指导需求相符合。沟通管理

10、方面,在回答问卷当中“心情不好时的调节方式”这一选项时,选择求助于教师的学生仅占比0.7%,而占比最高的选项则是向朋友倾诉,占比4 0.7%。由此可见当前研究生对于教师的角色认知普遍集中于学术引导方面,而在学生的思政教育当中,教师却往往存在角色缺失的问题,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够深人。结合以上的调查结果,首先可以明确的是高校学生对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往往是十分关注的,这决定着教师对于其学习与研究活动的引导效果。其次可以明确学生个人的学习与研究规划往往是短期的,阶段性的,而并不是以学年性的规划为主,因此教师的教育监督以及指导规划,也应当与学生的规划步调保持一致。最后是学生普遍未养成与教师沟通的意识,亦或

11、是教师本身对于学生的情绪、情感等方面缺乏关注,这会导致学生面临难关,影响自身的状态时,教师存在不知情或是不愿了解的情况,引发学生情感问题中教师角色的缺位 3。三、高校教师思政教育中三全育人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重点(一)不断提升校内思政教师学术研究以及实践水平校内教师的学术研究经验以及个人的知识水平,是其开展各类教育工作的基础,是为人师表的实力体现。对于新时期的高校来说,为了实现全方位的教育,实现三全育人目标,对于校内教师群体的学术研究以及实践水平提升是首要一步,这是教师强化自身能力与素养的必要条件。为此校方首先要明确教师负责制,要让校内教师意识到自身的育人任务,需要自身的能力与素养水平为支撑,才能

12、够完成。在三全育人的思想下,教师对于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强化、学术水平提升、科研能力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提升都有着保障作用。因此校方应当加大校内教师群体的培训力度,要体现出校内教师的榜样作用,让教师带头引领学生开展各类研究与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与精神世界。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出发,要关注校内教师研究课题的深度与广度拓展,包括社会时政、民生、环境、就业、创业等各类课题,应当激励校内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展开研究,从理论跨越到实践,真正将学校的环境与社会的环境融合起来,形成无边界,没有时230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间与空间限制的育人平台。特别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校内教师更要不断更新自身的认知,

13、借助网络去挖掘各类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小到个体的内省,大到国家乃至于国际的时政研究,从微观到宏观,不同的研究,各有不同的价值,教师要懂得利用网络热点,激发学生的思考、讨论与研究欲望,通过不同课题的研究,强化学生的信息挖掘、分析与辨识能力。在不断完善自身,提升学术水平的基础上,教师的影响力得到了提升,自身的认知也在随着自身的不断学习而转变,这样才能将思政教育渗透到不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到校内的生活中,乃至于校外的生活中,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影响。(二)遵循学生主体原则,制定阶段性引导规划教师的指导计划,关系到学生在校内的学习、研究结果,同时也关系到学生的态度、观念乃至于发展。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背景

14、下成长,有着不同的学习与生活经历,每个人对于自身的校内学习、生活乃至于校外就业都有着不同的规划与思考,教师要更好引导学生,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奠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遵循学生认知建设的特征与需求,制定阶段性的引导规划,确保自身的引导合理且适时贯穿于学生校内学习、研究生活与实践等每个阶段,做到全过程渗透。如以上所述,当今的高校学生,自身的学习与研究,往往是采取阶段性的规划方式,即是说很多学生并不会制定一个需要耗费整个学年去完成的学习或是研究规划,而教师则要结合学生的阶段性规划特征,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监督指导方式,引导学生制定符合当前时期自身能力水平的研究

15、课题,例如对于新生来说,放眼国际的课题往往是过早的,因为这一阶段学生对于自身乃至于社会都并未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更无法谈及对于大局的深刻理解。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应关注的是自我的探索,对于社会的触碰,随着自我认知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认知水平的提升,学生才能理解更加深人的、国际化的课题。为此教师群体必须要学习并掌握学生的认知特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个人喜好等,解读当今学生关心的思政课题,阶段性渗透,这是教师必须要做的功课。(三)解决学生思想与情感困境中的教师缺位问题新潮电子教师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教给学生知识,只是教师的职责之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学生面临困惑时给予启发、指点,在学生的学

16、习、研究、生活或是就业面临难关时,给予针对性的思想疏导,开导学生,避免学生被自身的负面情绪所影响。但是就现状来看,教师在学生情感与情绪困境中的缺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一方面学生自身并不认为教师能够理解其当前所面临的情感或是情绪困扰,另一方面,教师则往往并不能感受到学生的顾虑,对于学生的细微情绪变动缺乏敏感度,这就导致师生双方都陷入了情感表达受阻的状态。但是对于学生的情感与情绪疏导,实质上正是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教师是不可缺位的。因此教师首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精神与心理状态往往会直接影响其学习、生活乃至于工作的状态,因此自身的介人是重要且必要的,而介入的程度、时机则要视学生的需求,而教师要给予学

17、生正面的情感引导,首先必须要让正面的意识渗透自身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应当持续进行自我激励,为此校方应当给予教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教师摆脱思想负担,特别是对于思想固化且态度过于严肃的资深教师来说,通过心理教育,理解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更是必要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工作,带给学生正面的情感引导。四、结语三全育人理念对于当今的教育领域来说,是重要的指导思想,适用于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教师群体的思政教育,更是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基于这一理念,探讨了高校教师群体思政教育的开展,希望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普及,教师群体的思政工作能够得到更理想的成果。参考文献:1陈柏瑾,刘秀伦“三全育人 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队伍建设研究 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8):93-96.2刘琰,加卢航,谢梦然“三全育人 视角下高校教师思政工作体系构建研究实践思考 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 0 2 0(4 3):2 2 8,2 8 1.3隗宁,初晓.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 0 2 1(1 4):1 5 8-1 5 9.第1 6 期(总第5 4 7 期)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