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生活知识点.pdf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480706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6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知识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化生活知识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化生活知识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化生活知识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化生活知识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文化功能一、文化功能 1 1、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内涵【注意选择题熟读即可】文化是指人类全部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2 2、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本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

2、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定识记一定识记】文化与经济: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文化是政治的反映,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政治。文化与政治

3、相互交融: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以推行强权政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熟读即可】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识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

4、强大的智力支持。3 3、文化对人的作用、文化对人的作用影响人: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活动。形式: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特点:潜移默化特点:潜移默化【特定文化环境特定文化环境】和深远持久和深远持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二、文化传承与创新二、文化传

5、承与创新4 4、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与传播原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原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矛盾特殊性)由于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故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矛盾的普遍性)意义: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

6、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求。【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前提,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如何对待:如何对待: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前提: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

7、就是一个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化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文化交流基础上,文化交流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新文化融汇多种文化特质新文化的过程。【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过程面向世界、博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采众长】原因: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主要手段:大众传媒。怎么做: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优秀文明成果(引进来);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动

8、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走出去)。【交流与传播的意义:交流与传播的意义:发展本民族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世界文化繁荣,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5 5、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1)特点:继承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形式见后面表格)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鲜明民族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作用:传

9、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文化创新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它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族凝聚力。它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3)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可结合矛盾观点分析)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

10、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一成不变,反而会阻止社会发展。【故传统文化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才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4)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可结合辩证否定观分析)【文化创新的过程文化创新的过程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精神。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精神。】文化继承正确态度:去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的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扬肯定保留】;对于传统文化中不

11、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的加以改造或剔除【弃否定克服】。【要求】每个人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地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文化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批判继承】,发展是继承的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必然要求【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精神】。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5)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思想运动、教育。6 6、文化创新、

12、文化创新【归纳归纳】(1)是什么: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是社会实践。(2 2)为什么(作用、意义):)为什么(作用、意义):【强调】正确理解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可以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3 3)怎么做)怎么做-文化创新

13、的途径文化创新的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也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既不能摒弃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对待外来文化,既要有海纳百川、熔铸百家、科学分析的态度,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因此文化创新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文化创新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区分四注意】【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固守本民族的

14、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三、民族精神三、民族精神7 7、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见证:文字和史书典籍。见表格)博大精深(见证: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见表格。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8 8、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文化中华文

15、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植根于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抗战精神、民族精神与中国梦或民族复兴】(1)是什么:基本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核心:爱国主义。核心:爱国主义。特征:民族性、时代性时代性、先进性。【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2 2)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

16、华民族精神)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三大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两要求一需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 3)怎么做(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怎么做(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主心骨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优秀文化传统和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

17、外来思想文化。(吸收借鉴、抵制警惕)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四、先进文化四、先进文化9 9、我国文化环境、我国文化环境(1)我国的文化现状喜: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带来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新变化;忧: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乘机蔓延(2)如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如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奏响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

18、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个人:自觉接受健康有益文化的熏陶,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文化企业:遵守职业道德,依法经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努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不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101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19、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2)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原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注意学会运用哲学知识加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20、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3)怎么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

21、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个人: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111、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必要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

22、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21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深化文化体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化权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131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

23、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方向】国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个人:更加努力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追求跟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14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4、观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读熟读】(1)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2)基本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3)社会主义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

25、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可联系哲学知识加以分析理解。】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关于科学技术的表述关于科学技术的表述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科技对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影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特点的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特点的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传播的主要手段,日已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大众传媒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科学技术进步是影

26、响文化发展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存储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5、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当代文化生活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大众传媒也随之迅速发展,我国当代文化生活色彩斑斓,人们也面对着多种选择。6、发展科学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关于教育的表述关于教育的表述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27、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教育对文化交流与传播交流与传播的影响: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3、教育在文化传承文化传承中: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能够以浓缩的方式重演人类在蛮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他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4、发展教育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5、教育是提高个人思想

28、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几种文化形式的地位和作用几种文化形式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形文化形式式特特 点点地地 位位作作 用用认认 识识 民族节民族节日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文化遗产产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既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也能够深切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多姿多彩)魅力。传统习传统习俗俗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是传统文化的

29、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建传统建筑筑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凝固的艺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传统文艺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思传统思想想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变迁,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如果一成不变,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汉汉 字字 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史书典史书典籍籍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积累了丰富的史料,我国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显示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文学艺文学艺术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炫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独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