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05∕T 70-2020 宜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技术导则(宜昌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4803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05∕T 70-2020 宜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技术导则(宜昌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B4205∕T 70-2020 宜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技术导则(宜昌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B4205∕T 70-2020 宜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技术导则(宜昌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B4205∕T 70-2020 宜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技术导则(宜昌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B4205∕T 70-2020 宜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技术导则(宜昌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91.140.90Q78DB4205宜昌市地方标准DB4205/T 702020宜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 for elevator adding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Yichang2020-03-25 发布2020-04-10 实施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205/T 702020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则.35电梯技术要求.36电梯井道与通道.47配电、接地及防雷.78施工和验收.79使用与维护.810 其它.8附录 A(资料性附录)半层

2、入户救援通道的设置.9附录 B(资料性附录)平层入户救援通道的设置.10DB4205/T 0702020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宜昌分院提出。本标准由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宜昌分院。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 宜昌市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宜昌市信息与标准化所、宜昌市建联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宜昌三峡广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城市开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鸿达电气有限公司、宜昌市宜菱电梯有限公司、宜昌捷特机电有限公司、湖北中巨电梯有限公司、湖北宜达电梯有限

3、公司、宜昌市菱工机电设备公司、湖北立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代军、孙键、袁庆华、朱彦、熊强、陈昆、洪峻松、黄兵、陈梦华、彭勇、危宁、肖军、刘博、王志强、曾卫平、张文胜、章德胜、吴骏、张坤、官同心、王涛、罗晓春、蒋俊亭、叶长松、廖玉文、刘祖均、王卿、方晶晶、孙雷、宋小飞、杨婧。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或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 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宜昌分院,联系电话:0717-6342680,邮箱:。DB4205/T 702020 III引言既有住宅受房屋结构、 道路交通、 空间环境、 隐蔽工程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加装电梯有很多特殊性、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为规范和

4、指导宜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 明确和统一加装电梯过程中所涉及的电梯、井道、通道等技术要求和日常使用维护工作,在遵循安全、节能、环保的原则下,引导既有住宅居民正确选配、加装、使用电梯,保障宜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宜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达到提升生活品质的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湖北省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办法和宜昌市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特制定本导则。DB4205/T 7020201宜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技术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宜昌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术语和定义,电梯技术要求,电梯井道与通道,

5、配电、接地和防雷,施工和验收,日常使用维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宜昌市范围内既有住宅加装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不适用于液压电梯和强制驱动电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T7025.1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I、类电梯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10058电梯技术条件GB/T24475电梯远程报警系统GB/T24477适用于残障人员的电梯附加要求GB28621安装

6、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规范GB50096住宅设计规范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8住宅建筑规范JGJ145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TSG08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T5002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T700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

7、引与强制驱动电梯DB4205/T 070202023术语和定义GB/T 7024、GB/T 7025.1、GB 7588、GB 28621、GB 50096、GB 50368、TSG 08、TSG T50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既有住宅已建成并使用且供人居住的建筑物。3.2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在既有住宅新建井道内安装电梯。3.3电梯井道承台基础、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框架及围护结构组成的整体,以保证电梯轿厢、对重安全运行所需要的建筑空间。3.4平层入户电梯的停靠层站与各层居室楼面相同标高,从电梯候梯厅可以平层步入居室的入户方式。3.5半层入户电梯停靠层站与既有住宅楼梯间休息平台

8、(半层平台)相同标高入户,从电梯候梯厅需步行上半层或者下半层进入居室的入户方式。3.6连廊室外加装电梯的层门与既有住宅对接的出入口之间的水平连接通道。3.7救援通道电梯出现故障困人时,方便相关人员无阻碍地抵达实施紧急操作的位置和层站等处的通道。3.8电梯使用单位指具有电梯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电梯使用单位一般是指电梯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加装电梯的产权一般属于共有,产权共有人协商后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中一名产权共有人管理电梯,受托人是使用单位。3.9维护保养指对电梯进行的清洁、润滑、调整、更换易损件和检查等日常维护或者保养性工作。其中清洁、润滑不包括部件的

9、解体,调整和更换易损件不应改变电梯任何性能参数。DB4205/T 70202033.10安全管理员指具体负责电梯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4总则4.1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应遵循安全、节能、环保、经济、便民等原则,同时便于施工、安装和使用维护。4.2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前,应对既有住宅的结构、地下管线、场地环境等进行综合查勘评估,选用适宜的电梯入户方式、结构形式和加装位置,且不应影响原结构的安全性能。4.3既有住宅加装的电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湖北省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办法、GB 7588、GB 28621、TSG T7001 和本标准的相关要求。4.4既有住宅具备条件的,宜优先考虑平层入户的入户

10、方式,可优先配置无障碍、容纳担架功能,且应符合 GB/T 24477 的要求。4.5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井道及通道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4.6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鼓励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5电梯技术要求5.1选型5.1.1电梯井道及轿厢尺寸应符合 GB/T 7025.1 中第 I 类电梯的要求,并符合 GB 7588 的规定。5.1.2电梯宜选用无机房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5.1.3电梯的额定速度不宜大于 1.75 m/s。5.1.4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不宜小于 630 kg。5.1.5电梯轿厢内部净尺寸不宜小于 1.1m1.4m,净高度不应小于 2 m。5.1.6电梯层门和轿门入口的

11、净高度不应小于 2 m,层门和轿门净宽不应小于 0.8 m。5.2功能及配置5.2.1电梯的整机性能要求应符合 GB/T 10058 中 3.3 的规定。5.2.2电梯应具有下列功能5.2.2.1自动救援操作功能电梯应有自动救援操作装置,其型号和参数应与电梯相匹配。5.2.2.2紧急报警装置轿厢内设置的紧急报警装置(报警电话或对讲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值班室时,应能与值班室相连通;2)无值班室时,应能与电梯管理员、维护保养人员的电话相连通。DB4205/T 070202043)应固定可靠并易于接近,有清晰、醒目的警示标志和电话号码,通话效果清晰。5.2.3电梯宜选配下列功能和配置5.2.

12、3.1层门门扇、 轿门门扇和轿壁宜选用防锈性能不低于奥氏体的不锈钢材质, 不宜选用玻璃材质。5.2.3.2轿厢内宜设置扶手,高度应在 0.85m 至 0.90m 之间。5.2.3.3语音安抚功能电梯在运行过程中, 检测到有故障、 消防或停电等信号, 让电梯停止运行、 就近平层或返回基站时,轿厢内宜设有故障语音或中文提示,告知被困人员不要惊慌,正确使用紧急报警装置。5.2.3.4电梯状态显示功能电梯各层站显示器处宜设置显示电梯“故障、检修、检验、满载”字样或图标的功能,以告知乘客电梯状态。5.2.3.5选层取消功能电梯宜设置轿厢内选层取消功能,可通过单击、双击或长按选层按钮进行取消。5.2.3.

13、6长时间开门报警功能正常运行状态下, 电梯轿门和层门保持开启状态达到一定时间后仍未关闭时, 轿厢内应发出持续警示音响信号,但不宜强制关门。5.2.3.7视频监控系统轿厢内宜设置带有存储功能的视频监控系统,方便记录电梯运行情况。5.2.3.8IC 卡系统电梯宜配置IC卡系统,IC卡系统功能应符合TSG T7001中相关要求。5.2.3.9物联网监控系统电梯宜预留接口,方便接入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物联网监控系统或应急救援系统等。5.2.3.10待机功能电梯在一段时间内无人使用时,应能自动关闭轿厢内所有照明、通风、降温等设施的电源,且在收到呼叫信号后自动开启。6电梯井道与通道6.1一般规定6.1.1加

14、装电梯的方案设计应综合考虑场地条件、结构安全、消防救援通道、环境影响等因素。6.1.2同一住宅小区加装电梯的色彩和风格应统一。6.1.3加装的电梯井道与通道(包括连廊、候梯厅和救援通道等)宜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鼓励采用装配式结构。DB4205/T 70202056.1.4井道应独立设置,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消防、燃气等管道。6.1.5井道不应紧邻卧室布置。当条件受限,电梯不得不紧邻卧室布置时,应采取隔噪、减振等构造措施。6.1.6新旧结构连接既有结构连接处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埋件锚栓应采用有机械锁键效应的后扩底锚栓,也可采用定型化学锚栓,不应采用膨胀型锚栓。锚栓设

15、计及抗拔承载力的检验,应按JGJ 145的有关规定执行。6.2电梯井道6.2.1电梯井道采用钢结构时,其材料及要求6.2.1.1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不低于 Q235 等级 B、C、D 级碳素结构钢;2)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0.85;3)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 20%;4)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6.2.1.2受力构件及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框柱宜采用方钢管,方钢管截面除满足强度要求和稳定性要求外,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002006(单位:mm);也可采用 H 型钢,H 型钢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20020068(单位:mm)

16、;2)钢框梁宜采用矩形钢管, 矩形钢管截面除满足强度要求和稳定性要求外, 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2001505(单位:mm);也可采用 H 型钢,H 型钢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2001504.56(单位:mm);3)钢柱柱脚底板厚度不宜小于 20mm,柱脚加筋板厚度不宜小于 12mm;4)电梯井道结构与既有结构连为整体的埋件, 宜埋置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上, 埋件钢板厚度不宜小于 12 mm,锚栓直径不宜小于 16 mm;没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层应在连接处对砌体进行加固处理;5)柱脚在地面以下的部分应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包裹(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m),并应使包裹的混凝土高出地面不小于 150mm

17、。当柱脚底面在地面以上时,柱脚底面应高出地面不小于 100mm。6.2.2电梯井道采用混凝土或其他结构时,应符合 GB 50010、GB 50011 等相关标准的要求。6.2.3外围材料及要求6.2.3.1井道外围结构应采用隔热环保材料且符合下列要求:1)整体围护板材厚度不应小于 50 mm,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 30 年;2)围护板材应选用有缝岩棉建筑外墙板(KWRW-G,传热系数不大于 0.75;力学性能:当板面压力 P=60 kg/m2时,其跨度 L2.6m)或有缝岩棉 PIR/PUR 双侧封外墙板(KWRS-G,传热系数不大于 0.50;力学性能:当板面压力 P=60 kg/m2时,其

18、跨度 L3.7 m);岩棉燃烧等级为 A 级不燃。DB4205/T 070202066.2.3.2若采用玻璃外围结构,应采用不低于 6+0.38PVB+6 规格的钢化夹层玻璃。6.2.4防水6.2.4.1首层候梯厅与室外高差小于 300 mm 时,室外应设置排水沟或其它挡水设施。6.2.4.2开敞式候梯厅、连廊楼面应设置排水设施。6.2.4.3井道的顶部与外围结构应具有防水功能,顶部宜设置有组织排水。6.2.5通风降温井道应设置通风设施。 井道的通风面积不应小于井道截面积的1%, 其风口应至少设置在井道的顶部并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井道顶部应采取隔热措施,或设置降温设施,确保井道内布置的电梯主机、

19、控制柜等主要部件不因环境温度过高,出现故障保护。6.2.6外围防护井道外围应设置防撞设施及警示标志。6.2.7底坑的要求6.2.7.1底坑的尺寸应符合 GB 7588 第 5.7.3.3 项的要求。6.2.7.2底坑地面的强度应符合 GB 7588 第 5.3.2 项的要求。如底坑之下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应符合 GB 7588 第 5.5 项的要求。6.2.7.3底坑的防水应符合 GB 50108 中的一级防水等级,不得渗、漏水,该防水设施应上延至高出室外地坪 300mm 以上,当底坑难以完全避免周围雨水进入时,应设置排水设施。6.3电梯通道6.3.1电梯通道应设置防雨设施,地面应具备防滑性能

20、。6.3.2电梯通道应设置永久性的照明设施,照度不应小于 50Lx。6.3.3连廊要求连廊宽度不宜小于1.2m,两侧防护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1m;连廊栏杆底部镂空时,应设置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0.15m。6.3.4候梯厅应符合下列要求:1)候梯厅进深不宜小于 1.5m,宽度应满足通行安全和便利条件;2)每层层门地坎处应高出候梯厅装修地面 5mm 至 10mm,且应按 1:50 坡度将地面与地坎平面抹平;3)首层通往候梯厅的出入口宜设置无障碍通道,当通道紧临车辆通行道路时,应设置警示、隔离等必要的防护设施。6.3.5救援通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梯救援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0.6m,净空不应低于 1

21、.8m。通道应保持通畅,以便相关人员无阻碍地抵达实施紧急操作的位置和层站等处;DB4205/T 70202072)半层入户时,可利用既有住宅公共楼梯间实现救援功能,公共楼梯间应保持畅通,具体方式可参见附录 A;3)平层入户且不能利用既有住宅公共楼梯间实现救援功能时, 应单独设置电梯救援通道, 救援通道应采用永久固定的斜梯, 不应采用活动爬梯、 可折叠伸缩逃生梯或垂直爬梯等其它形式,具体方式可参见附录 B。6.4消防6.4.1加装电梯井道及通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6.4.2加装电梯后的单元入口宽度不应小于原单元门的宽度,且不小于 1.2m。6.4.3电梯井道应选用不燃材料,当与住宅外墙、阳台

22、贴邻设置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0 h。7配电、接地及防雷7.1配电7.1.1加装电梯供电电源应单独设置且配备电源箱,供电电压相对于额定电压的波动范围应为7%。7.1.2电源箱应设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并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7.1.3加装电梯的电源进户线宜单独申请并安装计量电表。7.2接地7.2.1供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应采用 TN-S 或 TN-C-S;入户电源在进线处应做重复接地并设置总等电位连接装置。7.2.2应利用电梯基坑内的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4,无基础钢筋的应补打人工接地装置。人工接地装置及连接线敷设深度应大于 1.5m,以降低跨步电压;具备有条件的,还应与既有

23、住宅的接地装置连通。7.3防雷7.3.1井道应具备防雷击功能和防雷击电磁脉冲功能。井道可设置独立防雷接地设施,也可与既有住宅建筑防雷接地连成一体,其接地电阻均应不大于 10。井道应设置接闪器和防雷引下线。7.3.2为防止闪电电涌侵入、雷电高电位反击及感应过电压,在电源入户线及电梯配电箱处,应设置相适宜的电涌保护装置。8施工和验收8.1施工8.1.1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应委托给具有工程类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若总承包单位为电梯安装单位,则须将土建部分、钢结构部分委托给具有专业承包资质的单位并签订专业承包合同。8.1.2施工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好对既有住宅居民的安全交底。8.1.3施工过程中,施

24、工单位应对现场施工安全、消防及文明施工进行严格管理。DB4205/T 070202088.1.4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工程实体质量或既有住宅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电梯产权所有人、设计、监理等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8.1.5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宜采用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的快速、绿色施工技术,鼓励采用装配式施工工艺。8.2验收8.2.1基础开挖完成后,电梯产权所有人应组织参建各方(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地基验槽,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8.2.2施工过程中,达到验收条件时,电梯产权所有人应组织参建各方依据 GB 50202、GB 50204、GB 50205、

25、GB 50300 等标准对基础、井道和通道进行验收。当涉及对既有结构的加固时,加固部分应进行专项验收。8.2.3电梯安装单位应按 TSG T7001 的规定申请有资格的电梯检验机构对电梯进行监督检验。8.2.4工程竣工后,电梯产权所有人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电梯安装单位对加装电梯工程进行竣工验收。9使用与维护9.1申请加装电梯的产权所有人应明确电梯使用单位。9.2电梯使用单位应按相关法律法规及 TSG 08 的要求,依法履行电梯使用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组织和督促维护保养单位按 TSG T5002 等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进行维护保养,妥善保存电梯安全技术档案。9.3以融资租赁等方式加装电梯,

26、产权所有人以电梯作为经营工具的使用单位,应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9.4安全管理员电梯使用单位应配备安全管理员, 安全管理员应具备必要的电梯安全使用与管理知识, 严格履行安全管理员职责。还应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电梯专用钥匙,定期对电梯使用、井道外围、电梯通道及周围环境等进行日常检查,保障紧急报警装置和救援通道的畅通。10其它10.1为便于在执行本导则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2)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3)表示

27、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10.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它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或“应按.”。DB4205/T 7020209A附录A(资料性附录)半层入户救援通道的设置半层入户时,救援通道的设置可参考图A1。DB4205/T 070202010BA附录B(资料性附录)平层入户救援通道的设置平层入户时,救援通道的设置可参考图B1、图B2、图B3。DB4205/T 70202011首层层门出口显有车辆通过时,应草草曲要地防护措施既有住电楼梯新增户门电棉层门住户日原住户口原住户口日户阳台电La画. j-:r-电棉原住户口|.; 11 在自E井道原住户口原住户口原住户口新组半层救援通道与原有楼梯转角图82平台相连平层入户,救援通道正向布置,与既高住宅楼梯相连通DB4205/T 070202012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