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体系建设.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0028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体系建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体系建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体系建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期(总第 期)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年 月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婷()女 助理研究员 硕士 主要从事科研管理研究基金项目:黎明职业大学 年度校级委托课题()黎明职业大学差别化纤维及功能性鞋服面料研究中心()文章编号:():/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体系建设陈婷 姚丽梅 王经逸(.黎明职业大学 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黎明职业大学 科学研究处 福建 泉州)摘要:为契合“双高校”建设目标 促进产学研合作 分析了“双高校”背景下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的转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转化体系的必要性 通过发挥政府、高校职能部门的导向作用 多渠道入手 着力提高知识产权质量 加大知识产权成

2、果设计与市场需求的联系 构建知识产权转化平台 建立一套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知识产权转化体系关键词:知识产权转化体系“双高计划”高职院校 市场需求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高职教育一直致力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也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深化高职院校建设内涵 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持国家战略和地方行业发展的紧要力量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在 年 月颁布了 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这标志着高职教育进入了以“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为新方向 并指引创新发展的“双高时代”知识产权成果对

3、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 如何将知识产权成果投入市场应用 以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在 教育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 科技部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 号)指导下 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将是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支撑点 新形势赋予高职院校在知识产权方面新的使命和担当 需要对知识产权成果的开发、利用、转让和发展进行系统化的管理 因此 加快构建高职院校知识产权转化体系 对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知识产权转化的理论发展 拓展高职院校知识产权转化应用新途径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高职院校知识产权转化现状高职院校在技术创新、

4、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 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持力量 地位愈加重要 影响更加显著 发明专利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该研究通过对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变化趋势的分析 发现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见图)值得一提的是 年全国 所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为 件 其中 所“双高院校”获发明专利授权 件第 期陈婷 等: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占比 这从侧面说明了“双高院校”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来说比普通高职院校高 这和“双高”院校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有关系 年全国 所高职院校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数

5、 件 较 年增长 年全国 所高职院校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数为 件 较 年增长 年、年两年共获发明专利授权 件 超过过去 年的总和(详见表)为便于比较 该研究对 这三年的数据来源基数进行修正 使其一致 以此为基础换算当年度的发明专利件数(详见表)可以发现从 年到 年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图 年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变化趋势表 全国高职院校近三年发明专利授权情况表年份数据来源发明专利数(件)较上一年度变化修正后发明专利数(件)全国 所高职院校 增长 全国 所高职院校 增长 全国 所高职院校 增长 注:考虑到数据来源基数不同 最后一列是通过修正使数据来源基数一致 以此为基础再折

6、算当年度的发明专利件数为了更好地分析“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现状 该研究以福建省五所进入“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为例 对其近十年的知识产权申请、授权、转化情况进行调研 由于五所院校的专利变化情况总体相似 且黎明职业大学和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两所学校专利基数比较大 故为便于分析 该文只做这两所学校近十年专利情况图 图 是这两所学校近十年专利申请、授权、转化情况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 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呈现稳中上升的趋势 图 是这两所学校近十年总专利与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情况对比图 可以看到 知识产权结构上主要以外观设计专利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为主 发明专利总申报比例分别为 、授权率分别为 、发明专利

7、转化量较低 而这些数据在其他三所双高院校里更低省内五所“双高院校”近十年的专利转化数量方面 黎明职业大学专利转化数量位列首位 从 年起共有 件专利转化 其中实用新型专利 件 发明专利 件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仅年有 件专利转化 其中 件为实用新型专利 件为发明专利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仅 年和 年各有 件实用新型专利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仅 年有 件发明专利转化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十年转化量为 而放大到全国高职院校专利转化的数据 依然不容乐观 以 年为例 据高职发展智库统计 全国共有 所高职院校在 质量年报 中填报了专利成果转化数据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年 月 所高职院校专利成果转化数量共计 项 其中

8、 所高职院校专利成果转化数量为 占比达 相较于较大的专利授权量 专利成果转化的数据意味着大部分的专利还没有得到转化 造成了大量科技成果的浪费 近年来 国家一直提倡专利发展应从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如何提升高职院专利转化率将是未来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黎明职业大学()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图 近十年专利申请和授权与转化情况图 ()黎明职业大学()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图 近十年总专利与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对比图 二、影响高职院校知识产权转化的因素分析高职院校知识产权转化率较低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知识产权转化机制不完善 知识产权的转化管理涉及专利的维护、市场对接等问题 很多高职院

9、校没有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例如该研究中的省内 所“双高”院校 均无独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仅是将知识产权纳入科研管理部门管理 因此知识产权的转化管理不够到位、完善 通过调研发现仅有个别高职院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加上地方政府在政策上重授权量、轻转化率 使得各院校在管理制度上对知识产权转化的引导相对较弱 没有系统、专业的知识产权转化机制 教师在知识产权授权之后 常常因为无章可循 不知道如何着手专利转化而错过转化应用的机会二是高职院校授权专利质量偏低 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相对偏弱 以 年为例 省内 所“双高院校”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黎明职业大学 当年专利总授权量是 件 其中发

10、明专利 件 占比 其他高职院此占比为 可见 高职院校中高质量的专利并不多 能体现科研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更少 技术水平偏低是影响发明专利授权和转化的重要因素 很多专第 期陈婷 等: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利的申请仅是为了迎合科研指标或职称评聘的压力 大部分专利追求的是“短平快”的效果 不少专利是为了申请而申请 甚至在某个方面稍微改动一下就批量式地申请 申请的专利质量较差另外 高职院校科研资金有限 缺乏良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环境 在申请之前没有经过专业专利代理公司的指导 专利案件没有进行充分、系统、专业的检索 使申请的专利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不足 不满足专利申请的基本要素 也影响了知识产权

11、成果的转化三是高职院校授权专利与市场脱节太多 专利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 而转化的前提必须是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在调研中发现 不少高职院校的专利申请不直接面对市场 其设计之初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需要进行设计 申请之前并没有充分进行市场调研 没有充分结合市场需求、产业需求及后期的转化应用 使得设计出的专利虽然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但其市场应用价值太少 在技术上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脱节 所设计的产品老旧、实用性差 不能被企业所认可 自然难以转化应用四是缺乏合适的转化平台 一方面作为发明人的教师主要专利工作集中在技术开发、技术介绍可获取的知识产权转化渠道有限 个人能进行专利推广的能力有限 另一方面作

12、为专利权人的高职院校因人力物力资源的限制 对于知识产权管理范围较窄 很少有专人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推广很少延伸到整个知识产权的形成过程中 不利于高质量成果的产生进而影响转化 市场上也缺乏对接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的专业中介服务平台 高职院校无法有效将自身知识产权成果情况与市场需求进行匹配 也限制了专利的转化 三、高职院校知识产权转化体系的构建近年来 随着 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的决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 等文件的下发 相关部门不断地推动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以此为契机 不少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成果陆续走入市场 促进了产业、行业的发展 在近十年的省内高职院校知识

13、产权申请量、授权量乃至转化量等方面 黎明职业大学均遥遥领先 这得益于学校对知识产权的大力支持和管理上的重视 据悉 黎明职业大学从 年至今 根据学校科研的发展情况和当地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变化 已先后发布了 份知识产权相关管理办法 以更好地推动学校知识产权的发展 除了从制度上支持推动知识产权的转化 学校还建立了相关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基地 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 如先后组织参加多场科技成果展 加强和行业企业合作 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因此 要实现“双高计划”中“高职院校要坚持产教融合 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 高职院校在注重专利数量和规模的同时 也应推动“双高校”知识

14、产权成果转化 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 打造科技创新服务新高地 对基于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讨论显得更为必要 针对“双高校”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知识产权转化体系的构建 有以下几条优化建议一是发挥政府、高校职能部门的导向作用 一方面 政府作为市场秩序的提供者、规章制度的制定者 在政策和制度上 为高校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地方政府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促进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并制定与知识产权转化配套的法律政策措施、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机制、激励机制、产业发展政策等 完善地方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健全金融资本融合机制、转化过程中的金融和财税规定 地方政府在注重知识产权成果授权率的同

15、时 应鼓励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加大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和配套措施 另一方面 高校内部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对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年 月于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是促进教师开展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强有力指挥棒 明确的、合理的知识产权转化利益分配规定 对于教师会有激励作用 高校职能部门应完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策略和评价体系 以保障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流程的畅通无阻二是多渠道入手 着力提高知识产权质量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投入是衡量一个地区、高校科技投入的核心指标 各大“双高院校”的科研运行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资金和学校自筹经费 为了提升知识产权的质量 必须从源头上加大科研资金的投

16、入 激活科研力量 进而促进当地特色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机制中 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在提升知识产权质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信息供给作用 政府部门应引导当地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完成体制改革 提高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准入门槛 促进其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同时 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 有针对性地引进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 协助老师进行专业的知识产权筛查、市场需求分析和方案撰写指导 在深入理解其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兼顾其未来市场发展前景 使每一个知识产权都经得起技术和时间的检验 最后 为防止中介机构在服务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 高职院校应做到“主动出击”合理筛选中介服务机构

17、提交的信息内容 如成立独立、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建立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提升知识产权的质量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三是加大知识产权成果设计与市场需求的联系 对高职院校来说 科研成果与市场实际需求的匹配度决定了科研成果的价值 不管这一科研成果的技术含量多高 科研背景多复杂 如果是脱离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购买欲望的 其在产业上的价值就难以落地 难以获得企业的青睐 在传统的知识产权市场供应中 很多高校是在知识产权授权之后再去寻找需要该成果的企业 然而 企业只对自己有需求的项目感兴趣 这使得脱离实际应用需求的高校成果要实现转化就比较困难 因此 高职院校应改传统的供应模式为需求模式 在知识

18、产权设计之初 调查分析市场成果需求 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研究方向、开展研究 与此同时 高职院校还可与企业开展动态的校企合作 利用企业对市场热点变化的敏感性而开展的知识产权设计以及最终获得的成果 往往可以得到更高的商业价值四是构建知识产权转化平台 各高职院校可联合政府、当地企业整合各类资源 通过创新知识产权运营线上线下新模式 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成果信息披露渠道 普及知识产权 提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服务 搭建知识产权市场化转化交易平台 这样有利于消除行业壁垒 作为技术研发及拥有方的企业和高职院校在了解自己的知识产权及转化需求的基础上 能够更好地对相关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分类及转化推广价值评估 实现知识产权

19、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另外 可以将专业评估机构引入平台 通过在线评估系统 从综合技术、市场、法律等多方面对用户提交的内容进行评估 综合估算知识产权资产价值 并作为交易过程的定价参考 也可用于金融机构融资的价值参考 四、结束语“双高计划”意味着高职教育进入提质增效阶段 进入“双高计划”的学校将乘势而为、顺势而上 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工程 完善成果转化服务机制建设 总结科技成果转化阶段性成果 要做好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应从多方面开展工作 需要从专利的挖掘、产生、转化等多方面进行机制建设 因此 为促进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 构建一套成熟、完善的知识产权转化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参 考 文 献 刘国

20、栋张博.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机制研究.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机制研究():.何辽平石婷婷.“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决策探索(下)():.第 期陈婷 等:高职院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潘海生周柯王佳昕.“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战略定位与建设逻辑.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韩磊汪洋谢新等.“双高”建设背景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曾晓红罗伟涛罗杰沛.高校知识产权高效转化体系建设经验: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教育现代化():.涂君.现代学徒制对我院双高校建设的影响.科技资讯():.朱善元李巨银杨海峰等.“双高计划”视域下科研“增值赋能”职教人才培养的策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高职发展智库.年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排行榜出炉/.().:./.?.中国高职发展智库.!年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成果转化排行榜出炉/.().:./.?.李沫阳冯华.知识产权化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生及转化.科技中国():.(.):“”“”.“”“”“”“”.:“”(责任编辑:王苗瑜 英文审校:杨秋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