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79048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第23卷第2期2023年06月Vol.23 No.2Jun.2023收稿日期:2023-03-20基金项目:2022年温州市市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温教高202270号);2022年浙江省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作者简介:李 芳(1984),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和旅游者行为。Doi:10.3969/j.issn.1672-0105.2023.02.002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李 芳,罗晓堂

2、,黄丹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摘 要:根据研究成果和我国课程思政的特点,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究影响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学生感知、教师态度与能力以及课程思政内容对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从大到小产生正向影响;(2)课程思政内容分别在教师态度与能力和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学生感知和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提高教师教学热情和课程思政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融合等建议,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可度和学习满意度提供参考路径。关键词:课程思政;学习满意

3、度;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建议;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105(2023)02-0007-07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Learning Satisfaction with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CollegeLI Fang,LUO Xiaotang,HUANG Danhua(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 325003,China)Abstr

4、act: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a,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arning satisfaction is constructed.Thefactors affec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

5、nd political learning satisfaction in courses were deeply explored.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that:(1)students perception,teachers attitudes and abilities,and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ositively impact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arning satisfaction from large to smal

6、l.(2)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has a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bilities and curriculu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arning satisfaction,andbetween students perception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arning satisfac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

7、lts,the following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improving students cogni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enthusiasm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y,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so as

8、to provide a reference path to enhance students recognition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on the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Keywords: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learning satisfaction;influencing factors;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uggestions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

9、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自此“课程思政”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选题,2018年以来全国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课程思政学习的满意度可以作为衡量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剖析课程思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06月政建设存在的困境,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学建议。基于此,本文从学生视角出发,研究影响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并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路径。

10、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一)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主要指的是一种课程观念,即构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通过查阅文献和追踪现有研究,学者们主要在课程思政教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关系、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课程思政教学等方面开展了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因为课程思政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理念,所以研究背景基本是围绕中国学校的实践情况展开的。课程思政教育方面,主要包括思政教育内涵和思政教育实施路径等内容的研究。例如邱伟光2探讨了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和价值本源。李亮3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课程教授和科研实践等过程,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政教育具体

11、实现途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关系方面,主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融合路径,何红娟4探讨了高校教育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地区高校思政建设的现状研究及影响研究。陈磊5系统调研江苏省50所高校课程思政现状,提出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思路。徐晓军6对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课程思政教学方面,主要包括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效果的检查、教学模式创建和教学评价体系等内容的研究。夏凤7研究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并提出制定建设计划、搭建体验平台、营造文化氛围、加强队伍建设的路径。谢桂新8构建了教育

12、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标准,并提出实施策略。综上所述,近年来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主题呈现逐步深化、细化的趋势,从宏观的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关系研究逐渐细化至具体课程的思政教学研究。研究方法大多以逻辑分析为主,但也逐渐出现以具体地区或者课程为例,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研究视角多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较少从教学过程的其他主体研究课程思政的建设。因此,未来研究应尝试从其他视角研究课程思政的建设情况才能补足现有研究的短板。(二)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关于学习满意度的研究最初可以追溯至1965年美国学者Cardozo提出的“顾客满意度”。随后,该理论被

13、应用到教育领域并被不断推广。学习满意度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当其学习的期望和自己经历一致时,个人就会觉得满意;相反,学生会觉得不满意9。关于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概念,由于相关研究较少,学术界并没有对此做出统一的概念界定。本研究结合课程思政和学习满意度的概念,将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表述为学生在课程教学的各环节中,对课程中融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感知感受与期望值相比较后的主观情感体验。目前关于学习满意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应用方面,且主要聚焦在线上学习满意度和混合式学习满意度的研究主题上,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研究尚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我国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研究主要围

14、绕课程教学改革、评价体系、满意度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例如毛碧飞10在创新创业背景下,构建了“课堂-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新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效果。高一波11通过实证研究构建了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作为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重要研究内容,课程思政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不同的视角例如课程建设、教学过程、评价主体等方面进行构建。例如陆伟华12通过对高校思政课自身特点和规律分析,将学生满意度的因素指标归纳为课程价值、任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等七个维度。何心13结合文献编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度

15、的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划分为课程价值、任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路径、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教学效果等七个维度。邹琪14从多元主体评价视角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划分成为学生期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感知价值等四个维度。毛文静15从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角度分析了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氛围和学生认知等四个因素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吴轲威16从学生主体视角将线上思政学习满意度8第23卷 第2期的影响因素分成教师教学感受、融入情况、教学环境与硬件、教学互动和学生自身特征等五个维度。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影响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能够为深入剖析课程思政困境、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供重要参考。

16、目前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研究侧重于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构建,以及验证影响因素与学习满意度的相关性,缺乏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各因素对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等方面研究,也缺少从学习者角度开展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实证分析研究。未来,随着定量研究方法在课程思政领域的深入运用,可以利用可视化的因素模型探讨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将研究问题的结果更加直观清晰的呈现出来。(三)假设模型通过对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和课程思政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的追溯整理,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12-16,结合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情境,本研究设计了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四个维度,即教师态度与能力、

17、学生感知、课程思政内容和学校环境,并构建模型。1.教师态度与能力教师态度与能力指的是教师教学作风优良,遵守教学纪律,并具备一定的能力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精心组织融合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活动。吴轲威16在调查线上课程思政的满意度研究中,发现教学热情、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引导、教师素养对线上课程思政的学习满意度贡献较大。毛文静15在研究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满意度影响因素中将教师能力分成专业知识水平、融入思政元素的课堂掌控能力、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激情和思政知识与专业知识交融的能力。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情境,本文设计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激情(TP)”、“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TA)”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开

18、展课程思政(TM)”三个观测变量指标来衡量潜变量“教师态度与能力”,并提出如下假设:H1:教师态度与能力对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2.学生感知学生感知是指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学习后,对于课程内容的易学性、有用性以及互动性的评价。许多研究证明学生对于内容的感知价值以及互动行为能够影响学习满意度。Hossein Mohammadi17实证研究证明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会正向影响学习满意度。邹琪14在研究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满意度中,发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的感知价值都会直接对实践教学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情境,本文设计了“感知课程思政有用(SU)”、“感知课程

19、思政易用(SE)”和“感知互动(SI)”三个观测变量指标来衡量潜变量“学生感知”,并提出如下假设:H2:学生感知对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3.课程思政内容课程思政内容是指教师选择与课程匹配度高、融合度好且易于考核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陆伟华12编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满意度测评体系中,归纳出教学内容的因素指标。何心13证明了教学内容对思政课教学满意度影响最大,并提出应增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建议。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情境,本文设计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程度(CI)”、“思政内容合理有吸引力(CA)”和“思政内容的考核(CE)”三个观测变量

20、指标来衡量潜变量“课程思政内容”,并提出如下假设:H3:课程思政内容对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4.学校环境学校环境指的是学校为任课教师提供的有利于实施课程思政的良好政策环境,并积极组织思政教育的相关活动,在学校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杨勇兵18认为将学生课内外各项活动联系起来,可以使得思想政治课程由第一课堂全面向第二课堂拓展,也能够改善思政课教学环境。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情境,本文设计了“思政教育的政策(UP)”和“思政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UA)”两个观测变量指标来衡量潜变量“学校环境”,并提出如下假设:H4:学校环境对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并进一步

21、提出假设如下:H5:教师态度与能力对课程思政内容具有正向影响;李 芳,罗晓堂,黄丹华: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9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06月H6:学生感知对课程思政内容具有正向影响;H7:课程思政内容在教师态度与能力和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H8:课程思政内容在学生感知和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二、研究方法(一)变量测量与问卷设计首先,根据现有的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课程思政的特点,初步设定测评指标,包括5个潜变量和16个观测变量。其次,完善并确定观测变量。通过小规模专家访谈和学生预调研,删除了不适合的“学习动机”和

22、“教学团队”2个观测变量,最终测评指标确定为5个潜变量和14个观测变量。课程思政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由于隐性教育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的特征,不易被学生察觉,难以考量,因此学生易感知感受的显性思政元素和效果是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问卷设计的主要考量内容。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和专家访谈的结果,课题团队编制了“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收集样本的个体特征信息,第二部分是测量量表,收集教师态度与能力、学生感知、课程思政内容、学校环境和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五个维度的评价信息。测量量表一共36个题目,采用“李克特五分法”由学生进行自评。(二)数

23、据来源与样本概况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80份,回收问卷并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259份。调查问卷中的学生样本具有以下个体特征:性别方面,男同学占47.5%,女同学占52.5%;学科方面,文科生占51%,理科生占49%;年级方面,大一学生占64.1%,大二学生占25.1%,大三学生占10.8%;政治面貌方面,群众占69.5%,团员占26.3%,党员占4.2%。本研究主要使用SPSS 26.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用Amos24.0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研究假设检验。三、分析结果(一)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

24、分析之前,首先需要通过常用指标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判断量表是否满足因子分析的条件。检验结果显示,KMO检 验 值 为 0.910,大 于 0.8,达 到 了 较 好 水 平;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4 213.593,显著性概率为 0.000(P0.01),拒绝了球形检验的零假设,说明量表满足因子分析的条件19。其次使用正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来检验该问卷的建构效度。通过Kaiser标准化的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成分矩阵图的结果显示36个问题选项归类为5个公因子,每个测量题项的负荷均高于0.5,这说明所提取的5个公因子是可以接受的19。根据测量题项的内涵,5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

25、教师态度与能力、学生感知、课程思政内容、学校环境和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二)信度与效度检验目前常用的信度检验指标是 Cronbachs 系数,本量表的 Cronbachs 系数是 0.917,各维度Cronbachs 系数介于 0.7980.898 之间,均大于0.7且较为接近,表明量表信度较好。其次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问卷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表1)显示:所有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在0.6380.791之间,均高于0.6,且在P0.001水平上显著,平均方差萃取值(AVE)处于0.5200.575区间,大于 0.5,组合信度(CR)处于 0.8020.898 区间,大于0.6,由此可见量表具有良

26、好的效度。(三)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验证结果本研究使用AMOS 24.0实证检验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假设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的输出结果(图2)和分析结果(表2)显示本研究的大部分研究假设得到支持。潜变量教师态度与能力、学生感知、课程思政内容和学校环境,除了学校环境对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不具有统计意义外,其余路径系数均正向且统计显著,假设H1、H2和H3得到支持。标准化路径系数显示,对图1 研究概念模型10第23卷 第2期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正向影响的强度从大到小分别是学生感知(0.30,P0.01)、教师态度与能力(0.26,P0.01)和 课 程 思 政 内 容(0.2

27、4,P0.01)。教师态度与能力和学生感知对课程思政内容的路径系数均正向且统计显著,标准化路径系数显示,对课程思政内容正向影响的强度从大到小分别是学生感知(0.33,P0.01)和教师态度与能力(0.22,P0.01),假设H5和H6得到支持。(四)课程思政内容的中介效应检验本研究采用Preacher和Hayes建议的Bootstrap-ping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重复5 000次样本,计算95%的置信区间,如果95%的置信区间不含有0则表示中介效应显著20。分析结果显示,中介路径教师态度与能力课程思政内容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 95%置信上下区间为(0.014,0.130),不包含0,且P0.

28、05,说明中介效应成立,假设H7得到支持。中介路径学生感知课程思政内容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 95%置信上下区间为(0.030,0.157),不包含0,且P0.05,说明中介效应成立,假设H8得到支持。四、建议(一)教师维度:提升课程思政能力,提高教学热情第一,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上,实施“学图2 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SEM模型表1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路径TM1教师态度与能力TM2教师态度与能力TM3教师态度与能力TA1教师态度与能力TA2教师态度与能力TA3教师态度与能力TP1教师态度与能力TP2教师态度与能力TP3教师态度与能力SI1学生感知SI2学生感知SI3学生感知SE1学生感知SE

29、2学生感知SE3学生感知SU1学生感知SU2学生感知SU3学生感知CI1课程思政内容CI2课程思政内容CI3课程思政内容CA1课程思政内容CA2课程思政内容CA3课程思政内容CE1课程思政内容CE2课程思政内容CE3课程思政内容UA1学校环境UA2学校环境UA3学校环境UP1学校环境UP2学校环境UP3学校环境S1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S2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S3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因子载荷0.7140.6710.7720.6600.7220.6960.6880.6790.7230.6910.7140.6820.6440.6870.6490.7200.6720.6760.6570.6590.6670.

30、6600.6810.7000.7000.6380.6690.7390.6910.6740.6980.7640.7550.7910.7890.690平均方差萃取值0.5350.5250.5200.5200.575组合信度0.8980.8870.8800.8660.802表2 结构关系模型验证分析结果研究假设H1: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教师态度与能力H2: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学生感知H3: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课程思政内容H4: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学校环境H5:课程思政内容教师态度与能力H6:课程思政内容学生感知标准化路径系数0.260.300.240.130.220.33标准误0.0750.0950.082

31、0.0830.0680.088t值3.5923.9603.3241.9373.0674.246P*0.0530.002*假设检验支持支持支持拒绝支持支持李 芳,罗晓堂,黄丹华: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1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06月习”和“实践”双线能力提升路径。一方面以学习促提升,通过建立课程思政交流平台和课程思政案例库,便于专业教师获取和学习优秀的思政内容;同时组织专业教师观摩各项课程思政类的教学和比赛,学习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以实践促提升,通过鼓励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优秀案例设计、教学能力比赛、教改示范课和项目申报等实践,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

32、力。第二,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上,不仅要实施“学习”和“实践”双路径,更要创新教学方法。专业教师可借助“互联网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和技术赋能等方式完善教学方法。以管理学课程为例,通过技术赋能,教师采用虚拟场景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管理角色,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学习的热情,又能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第三,在课程思政的教学热情上,通过提高教师的思政知识储备和有效激励措施来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思政知识储备方面,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观摩思政课程和关注时事热点等,形成丰厚的课程思政知识储备,助力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思政教学激励方面,把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情况纳入教学业绩和职称评

33、审的评定指标,并根据参与和开展情况评选和表彰优秀的专业教师,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热情。(二)课程维度: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强化课程吸引力第一,增加思政内容的吸引力,丰富课程思政内涵。课程思政内容应涵盖三方面特征:一是多元性,课程融入具有生活性、吸引性和关注性强的时事热点、励志案例和文化习俗等各类思政内容,丰富课程内容。二是互动性,课程融入学生易知晓和互动性强的思政内容,内容可取材于富含思政元素且学生较关注的网络平台。三是实践性,将思政内容融入第二和第三课堂等实践类课程中,在实践课程中弘扬劳动精神、感悟职业精神和培养职业素养。第二,提高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融合度,推进课程思政融合。专业教师

34、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从课程的文化、历史、内涵等角度出发,挖掘专业课的历史脉络、思想价值和各类精神等,形成与专业知识相匹配的思政内容。以管理学课程为例,可融入讨论中国企业家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家国情怀;融入角色扮演,感悟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通过挖掘和设计课程内容,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的巧妙融合。第三,完善思政内容的考核方式,突出课程思政导向。课程采取全员全过程全方面的“三横三纵”评价方式,纵向指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企业三个评价主体,横向指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多维度的学习收获。通过“三横三纵”评价方式,课程成绩既有分数的定量评价,又有综合的定性评价;既有评价过程又有评价结果,从而全

35、方位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人文素养,突出课程思政的教育成效。(三)学生维度:改善课程思政认知,实现多方互动第一,感知课程互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应自主地学习和探索思政内容,积极参与课程的多元互动。一是与思政内容的互动,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课程内容,自主地搜集和讨论相关的思政内容,以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实现个体与思政内容的互动。二是学生间互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辩论和项目探索等形式,学生之间开展沟通和协作,共同学习思政内容。第二,感知课程易用,发挥技术赋能导向。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教师设置的微课、MOOC和虚拟体验等多媒体技术多样化开展思政内容学习。以管理

36、学课程为例,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建设的动态的课程思政案例库,自主开展碎片化学习。通过技术赋能,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随地开展思政内容学习,感受课程的易学易用,提高课程思政学习的满意度。第三,感知课程有用,发挥课程育人导向。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思政微课大赛、微党课、青年说等思政类活动,感受课程思政的学习成效与魅力。学生一方面主动学习和宣传思政内容,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将所学的思政内容融入实践活动,感知课程思政学习的有用、能用和可用,担当“准员工”的责任与义务。五、未来展望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模型检验的样本数量,选取多所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本文构12第23卷 第2期建的模型进行复核

37、效化检验,分析模型在跨样本、跨情境下的适用性,更加全面系统的对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分析。同时基于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特征,未来通过访谈调研和样本多期追踪调研等方法,进行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的补充分析,并完善相关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2 邱伟光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3 李亮,李慧,程建华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政教育实践探索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06):58-614

38、 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5):60-645 陈磊,沈扬,黄波 江苏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基于江苏省50所高校调查数据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20(12):87-916 徐晓军,孙权,韦雨欣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华中师范大学3450份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04):41-53,1267 夏凤 高职院校嵌入式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三维模式与实施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08):42-468 谢桂新,陈伟 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略探J 学

39、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9):71-749 Topala I,Tomozii S Learning satisfaction: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testing for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SLSQ)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28:380-38610 毛碧飞,张炳聪 创新创业背景下 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47(10):304-30811 高一波 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

40、系的构建与探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11):242-24812 陆伟华,张社强,陈洪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测评体系构建基于广西部分高校的实证研究之一J文教资料,2007(13):13-1513 何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度调查研究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2114 邹琪,樊丽,张二宇,等 高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90-9715 毛文静,刘彬鑫 高校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

41、1(02):129-14016 吴轲威,黄军伟 技术赋能线上课程精准思政:满意度及实效性分析J 教育学术刊,2022(05):37-4417 Mohammadi H Investigating users perspectives on e-learning:An integration of TAM and IS success model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5,45:359-37418 杨勇兵,綦玉帅,王伟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J 教育与职业,2022(07):92-9619 吴明隆 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20 Preacher K J,Hayes A F SPSS and SAS procedures for estimating indirect effects in simple mediation modelsJ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instruments,&computers,2004,36:717-731(责任编辑:施星君)李 芳,罗晓堂,黄丹华: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