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73955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7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汽车教育汽车测试报告106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懂汽车、会技术、善应用的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1。因此,高校需要紧密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际,针对行业应用需求特点,积极探索培养新能源汽车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新途径。本文对高校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讨,从而为高校规划和建设新能源汽车专业提供理论参考,以及为高校培养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持。1 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型人才需求分析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复杂性使得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一,需要具备电池技术

2、、电机技术、充电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其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研发和制造。其二,需要具备电动汽车驾驶和维修技能的技术工人,要求其能够进行电动汽车的驾驶操作和故障排除。其三,需要具备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市场营销、政策研究、咨询服务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要求其能够支持产业的市场拓展和运营管理2。2 高校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高校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对行业发展极其重要。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解决。第一,教育与产业脱节。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部分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时往往无法

3、及时跟上行业的发展,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与行业的实际需求不匹配,无法提供学生所需的最新知识和技能,导致毕业生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难以满足企业需求3。例如,部分高校可能过于注重传统燃油汽车技术的教学,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关注度不足,难以满足行业对新能源汽车人才相关技能的需求。另外,部分高校在教育过程中缺乏产业实践环节。新能源汽车产业强调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环节。学生缺乏参与真实项目和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导致在毕业后开展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实践经验积累和技能培养的缺失,限制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例

4、如,学生可能在学校中学习了电动汽车的原理和构造,但没有机会亲自动手修理或维护电动汽车,从而无法真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高校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朱海青 冀万文(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摘要: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培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推动该行业的创新和进步。该文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讨高校应如何培养适应产业需要的新能源汽车人才,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特点,提出模块化、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强化校

5、企合作、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保障措施,以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注:本文系 2022 年度承德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建设”(202205B087)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朱海青,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智能制造;冀万文(通信作者),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化技术。汽车教育1072023.7第二,知识结构不完备。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电力工程、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而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往往无法全面涵盖这些领域的知识,

6、学生在毕业后可能面临知识结构不完备的问题,无法全面理解和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4。一是专业基础知识欠缺。部分高校在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时,过于注重培养应用技能,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对电机电控、电力电子、机械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导致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系统原理和部件工作机制了解得不够,无法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二是多学科交叉知识能力不足。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行业,需要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的支撑。但目前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存在学科隔阂,很难培养学生的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这两个问题使得应用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对复杂的汽车系统进行全面深入

7、的理解和系统分析,也难以进行跨学科知识的迁移应用。3 高校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会遇到教育与产业脱节、知识结构不完备等问题,因此需要专门制定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3.1模块化培养方案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模块化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从不同的模块出发,对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以解决教育与产业脱节、知识结构不完备等问题。第一,设置电机电控、电池系统、车辆底层技术等专业模块。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领域,结合电机控制、电池管理、车身底盘等知识技能要点,制作模块化课程5。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与发展方向,选择关注专业模

8、块并进行系统学习。第二,将理论教学和项目实训相结合。理论教学是通过课堂系统传授电机、电控、电池等专业知识,项目实训则以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电机控制模块,可设置电机调速控制项目,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控制原理、编程等知识完成控制算法设计。这种模块化培养方式既能保证学生打好电机、电控、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理论基础,又能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问题解决、团队协作能力。可将模块化培养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对接,以高效培养企业需要的新能源汽车综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3.2项目驱动的培养方案 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项目驱

9、动的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践机会的提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6。因此,高校应积极推行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方式,与产业界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使其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其一,项目驱动的培养方案能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基础,真正的能力体现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参与真实的项目,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参与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与制造项目,从设计、模拟到制造、测试,实现全过程参与,掌握相关技术和工艺

10、,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其二,项目驱动的培养方案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实施项目驱动的培养方案,学生将面临实际问题和挑战,需要思考和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在项目中提出改进和创新的想法,探索新的技术和应用。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有益,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培养创新思维,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7。4 高校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保障措施高校在制定新能源汽车应

11、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后,还需要实施相关保障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实施,通过强化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方法与内容保障方案的落地实施,促进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4.1强化校企合作高校可以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实训方式确定等各个环节与企业紧密合作,获取企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共同培养企汽车教育汽车测试报告108业急需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这是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强化校企合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第一,联合开发课程体系和项目实训内容。校企双方可根据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共同设计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及项目实训方案,使学生毕业后能顺

12、利对接企业岗位。例如,可以设置面对面的项目课程,由企业工程师讲授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引导学生对接实际工作。第二,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提供真实工作环境。校企可以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配置实际生产设备和项目,通过在校内重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可以使用实际设备进行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调试、故障模拟等操作。这种“在校中企业化”的实训模式,能够使学生提前适应企业工作。4.2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在制定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以保障其顺利实施,确保学生能够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一是

13、改革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更加注重实践导向,引入实验课程和实践项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试验,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技巧。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可以开展团队合作与项目实践,让学生在跨学科团队中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的特点,因此教学方法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创新性。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挑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例如

14、电动汽车原理、电池技术、充电技术等。学生需要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了解各种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这有助于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行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为他们未来开展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另外,新能源汽车产业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教学内容应包括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源管理与优化、废弃物处理等内容,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5 结束语高校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是一个关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高校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密切合作,了解行业需求并调整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这种紧密合作可以通过建

15、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等方式实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及应用型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阐述新能源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并且为促进其实施,还提出了需要采取的相关保障措施。通过与产业的紧密合作、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高校可以有效地培养出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行业朝可持续和绿色的方向迈进。参考文献:1 张卫,王宁宁,易克传,等.新工科背景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能源汽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J .时代汽车,2 0 2 1(2 4):4

16、 5-4 7.2 李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新能源汽车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探讨 J .中国高新区,2 0 1 8(5):6 1.3 赵熹,权春锋.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汽车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 J .汽车实用技术,2 0 2 1(1 4):1 8 0-1 8 4.4 王颜霞.应用型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J .汽车测试报告,2 0 2 3(2):1 2 1-1 2 3.5 林继铭,黄身桂,张勇,等.面向智能与新能源车的车辆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 0 2 3(3):9 6-9 9.6 朱双春,陈继永,曹莹,等.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J .时代汽车,2 0 2 3(2):4 6-4 8.7 宋朝君,徐连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 J .汽车维护与修理,2 0 2 2(2 2):4 4-4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