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五级船闸园区导游词 各位嘉宾,您现在看到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船闸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是三峡工程的主要通航建筑物,也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工程创造出了多项世界之最其中水位落差和航运效益就都属世界之最!(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巨大平台就是船闸园区,位于五级船闸的第二级闸室,这里是船闸中视野最好的一级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将船闸的上下风光尽收眼底。园区内绿草成茵,三峡建设者用细雾绵绵的雨林和满目绿色在这座人造的山体上为您在炎炎烈日营造出一个清凉世界。)(进入园区)双线五级船闸,所谓“双线”,即大家看到的两个凹槽,是两条单行航道,类似公路交通中的单行道
2、。右手边为上行船的航道,左手边为下行船的航道,永久船闸启用后,各类船只在这儿便可上通下达,互不干扰,井然有序地过闸;由于船闸上下游水位落差高达113米(上游水位海拔高度为175米,下游葛洲坝库区水位海拔高度为62米,),相当于一座三十多层高的大楼,我们不可能修建这么大的一个闸室,因为水压太大容易使闸门变形,所以我们就修建了5个阶梯式的船闸,也就是所谓的“五级”,类似人们经常爬的楼梯。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是由闸室、闸首、输水系统、上下游引航道、导航墙、拴船桩等部分组成。该工程是于1994年4月动工的,担负这项工程的施工单位是武警水电部队的官兵们,他们花了几年时间削平了18座山头,劈出了“长江第四
3、峡”,这项工程的土石方开挖量达到了4356万立方米,是整个三峡工程中土石开挖量最多的一项工程了,如果把它垒成一座一米见方的石墙,就相当于做了8座万里长城,可以说咱们中华名族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整个船闸的全长是1600多米,宽约300米,开挖最深达到176米,好像是在花岗岩的山体中凿出了一条人工运河,在这条运河上一共安装有24道人字闸门,每扇闸门的高38米,宽20米,面积超过了一个篮球场,重量达到了804吨,无论是从体积还是从重量上讲都是天下第一门!如果说要把这扇门运走的话,大概需要12辆载重量为70吨的重型卡车才行。闸门是船闸运行中的关键部位,它在安装过程中要做到“精”、“平”
4、、“灵”才能保证船只在过船闸时的安全,由于闸门要在30多米的深水中运行,在关闭时就要做到滴水不漏,这对闸门的安装精度要求极高。每扇闸门在安装后都要进行测量,到最后闸门的垂直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这样就做到了“精”。那么怎样才能使表面积达到1568平方米的闸门不变形呢?我们在闸门的背面安装有12根十字交叉的钢拉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强门体强度和调整钢门形状。想要使这扇“大门”的开关做到灵活自如,这就要通过液压启闭机来完成,船闸开关闸门时所需启闭机的技术规模在世界内河船闸中是最大的,液压启闭机的推拉杆就像两只大手平稳的推拉着两扇大门平稳运行。船闸闸室的有效尺寸为280米长,34米宽,坎上最小水深为5
5、米,一次可以通过万吨级船队。船闸年设计单向通航能力为5000万吨。船闸上有通航水位为145米至175米;下游通航水位为62米至73.8米,最大通航流量56700立方米每秒。船舶单向通过一次需要3个小时。那么船只是怎样过船闸的呢?主要是利用水涨船高原理,以船只过上行线为例,首先船只经过通航的专用航道-引航道,然后驶进闸室,等到上下游的闸门都关闭后,再通过输水隧道和廊道(山体中开挖的洞叫隧道、混凌土中浇注的叫廊道)均匀的向闸室内输水,当闸室里的水和上一级闸室等高时,再把上游闸门打开,让船只进入上一级闸室,利用同样的原理船只便可依次过完五个闸室。那闸室里的水是从那里来的呢?原来在两边闸墙后的花岗岩山
6、体中,挖掘了巨大的输水系统,主隧洞内足以并列过两台卡车,江水从上游进水口的4条引水管道进入输水隧洞中 ,每个闸室装有4个主阀门,它主要来控制闸首上游水位的上升和下降,这个被称为地下迷宫的输水系统既复杂又巧妙,它能在12分钟内将26万立方米的水由上游闸室充进下游闸室,而且从水面上看不到一点水波,因为在顶部的出水口装有消能盖板,它可以改变水的流向以及减缓水的速度和压力,这样使我们坐在船上时就感觉不到水的顶冲了,简单一点说就是把一个很粗的水管里输出来的水,分成若干个细管输出来,这样就可以减少水的能量,同时为了固定船只在闸室里的位置,在闸室里设计了浮式系船柱,它可以和船只同步上升和下降,所以我们乘坐的
7、船只就能稳稳当当的过闸了。过完整个船闸的时间大概需要两到三个小时,有的客人也许觉得这么多的时间都浪费在这里,那以后到重庆的时间是不是要更长呢?其实在三峡大坝建成以后,回水将淹没上游所有的险滩和单行线,极大地改善川江航道650多公里,将整个航道平均扩宽到1100米,使今后宜昌至重庆总航程节约56个小时,船运成本可降低35%-37%,并且宜昌以下江段在枯水季节时的水位也可通过水库调节得到改善,使万吨级船队可以全年从武汉市直达重庆市。所以说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船运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枢纽工程,对发展和繁荣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区的经济起着如虎添翼的作用,使长江成为一条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当然,在船只过闸的这
8、3个小时中,您也可以在上游下船,乘坐我们漂亮的游览车,畅游三峡大坝的各个园区,一览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全面了解三峡工程的壮观,等到游览结束,您的游船也正好过完闸抵达大坝下游码头,您可再次登上游船继续前行,观景行路两不误,在繁忙的行程中领略新三峡的无穷魅力,岂不美哉!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之北而得名,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以北山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7.62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21.8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8.15
9、公顷。北山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1100号为南段,101290号为北段)。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页(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10、nbsp;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第9号千手观音龛、第10号释迦牟尼佛龛、第51号三世佛龛、第52号阿弥陀佛龛等都是其代表作品。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西方三圣”、”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观”及伎乐天人、楼台亭阁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公元10世纪中叶的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
11、启下的重要作用。造像题材有18种,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幢等新内容。其艺术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如第53号的佛、菩萨像,既有唐代雕刻的丰满古朴,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长身躯。第273号的千手观音及其侍者、第281号的东方药师净土变相等,薄衣贴体颇具唐风,仪容秀丽又似宋刻。 公元10世纪后期至12世纪中叶的宋代造像题材广泛,多达21种,尤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11421146年间的第
12、136号转轮经藏窟。该窟造像以恬静的面部刻划反映其内心之宁静,以玲珑的衣冠显其身份的高贵。以线造型,线面并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浓;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认为?quot;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其它如第125号数珠手观音、第113号和第133号水月观音、第155号孔雀明王窟、第177号泗洲大圣龛、第180号十三观音变相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珍品。这些造像的形象、姿态、性格、神情以至衣褶、饰物等,皆耐人寻味;组合变化丰富,刻工精美,步步移,面面观,出人意料的意境层出不穷。 北山摩崖造像中,现存碑碣7通。其中,刻于公元895年的韦君
13、靖碑,具有补唐史的重要价值;刻于公元11631189年间的赵懿简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所书,为书法艺术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史家们称之为”寰宇间仅此一刻”。此外,还存有题刻、诗词17件,造像记77件。对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断代分期、历史人物等的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
14、,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
15、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字。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 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 在山北,沿石阶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见到“陆游泉”了,陆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边崖壁石缝间,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饮后味极美,乃题诗于潭边岩石上,而得名“陆游泉”。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