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韩愈师说学案1及答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472108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愈师说学案1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韩愈师说学案1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 年级 语文 活页导学案 第 周 第 课时 时间 月 日 组长签字 制作人: 班级 姓名 《师说》教学案(一) 学习目标: 1.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自读5分钟)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自学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读第一段,找出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论点。10分钟后提问。 2. 学生诵读第2段,并思考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学生自读第3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全体起立)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这一段与前面两段有什么关系?2分钟后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回答。 四.当堂训练(15分钟)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 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2.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师 C.吾从而师之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从来 余嘉其能行古道 3.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chuán,流传 B.作《师说》以贻之 贻:dài,赠送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dòu,句中的停顿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rú,阿谀,奉承 二、填空题:(每题1分) 5.韩愈,字_______,世称_______,谥号“____”,作品集有《___________》。他是唐代“___________”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老师的职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择师的标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zhuàn 2.dòu 3.zhǎng 4.fǒu 5.谀 6.苌、聃 二、1.古:无论 今:没有 2.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3.古:跟随异且今:顺标连词 4.古:不一定 今:没有必要,不需要 三、1.学习;从师;姓;老师 2.足以,够;物脚;值得 四、1.人称代词:代孩子;指示代词:那,那些;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人称代词:作定语(他们的);人称代词:复指,作主语(今之众人);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个”;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语气副词:表猜测、推测(大概、恐怕) 五、1.以……为耻; 2.以……为奇异; 3.认为……聪明; 4.以……为易对付; 5.以……为苦; 6.以……乐 六、1.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 2.喜好古文,六种经书和传注都在学习,不受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拘束,跟我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