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70327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林琼敏,林丽君,陈华英,谢梅燕,戴余凡摘要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H I CH病人8 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B a r t h e l指数(B I)评估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并比较不同特征的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B I评分,找出影响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8 3例H I CH病人术后B I评分为(3 8.6 93.5 4)分;不同年龄、脑出血分级、术前血糖、术后肺部感染、社会支持的H I C

2、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B 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脑出血分级高、术前血糖高、术后伴有肺部感染、社会支持低均是影响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危险因素(P0.0 5)。结论: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较低,受到年龄、脑出血分级、术前血糖、术后肺部感染、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关键词 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日常生活能力K e y w o r d s c r a n i o t o m yh e m a t o m ar e m o v a l;h y p e r t e n s i v ec e r e

3、 b r a l h e m o r r h a g e;a b i l i t yo fd a i l y l i v i n gd o i:1 0.1 2 1 0 4/j.i s s n.1 6 7 4-4 7 4 8.2 0 2 3.3 1.0 3 2 高血压脑出血(H I CH)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因小动脉病变,血管壁形成小动脉瘤,在病人高强度或情绪激动时致使血压升高,诱发血管破裂1。H I CH发生后可造成脑部出现压迫性损伤,导致神经元因长期缺氧缺血发生损伤,即使及时实施血肿清除术治疗,仍具有较高致残率,病人术后仍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无法自主完成日常生活,降低日常生活能力,不

4、仅增加病人家人照顾压力,且不利于病人术后早期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造成不良预后2-3。临床需了解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状况,以及时实施预防及干预措施,以促进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研究对8 3例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 取2 0 2 1年8月2 0 2 2年1 0月医院收治 的H I CH病 人8 3例 为 研 究 对 象。纳 入 条 件:符 合H I CH4诊断标准;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意识恢复,病情得到控制;知情同意书由病人或家属签署。排除条件:病情危重,意识不清者

5、;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损伤者;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发病前即伴有偏瘫或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1.2 研究工具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由医院调查员自制,包括对年龄(6 0岁;6 0岁)、作者简介 林琼敏,主管护师,单位:3 5 1 1 0 0,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莆田九十五 医 院;林 丽 君、陈 华 英、谢 梅 燕、戴 余 凡(通 讯 作 者)单 位:3 5 1 1 0 0,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莆田九十五医院。引用信息 林琼敏,林丽君,陈华英,等.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 0 2 3,2 1(3 1

6、):4 4 5 0-4 4 5 3.性别(男,女)、脑出血分级(级出血量7 0m L)、术前血糖(7.8mm o l/L,7.8 mm o l/L)、合并基础疾病(有,无)、术后肺部感染(有,无)、术后切口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 S)6评估,分值01 0分,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分重度疼痛、电解质紊乱(是,否)等。1.2.2 B a r t h e l指数(B I)7 该量表C r o n b a c h s系数为0.8 9,包括进食、穿衣、洗澡、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修饰、上下楼梯、转移、如厕、步行1 0个条目,总分1 0 0分,得分越高则日常生活能力越好。1.2.3 社

7、会支持评定量表(S S R S)8 该量表C r o n b a c h s系数为0.9 3,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共1 0个条目,总分6 6分,得分越高则社会支持越高,1 22 2分低水平,2 34 4分中等水平,4 56 6分高水平。1.2.4 调查方法 由调查员统一进行问卷调查,告知病人本次研究目的及方法,待病人同意后进行相关问卷调查,指导病人根据自身客观情况如实填写,问卷完整后当场回收,检查是否遗漏或错填项,及时指导病人进行补充或修改。本研究共发放8 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 3份,回收率为1 0 0%。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2 5.0统计学软

8、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因素;以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H I C 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现状0544C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NU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 0 2 3V o l.2 1N o.3 1 8 3例H I CH病人术后B I评分(3 8.6 93.5 4)分。2.2 不同特征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

9、B I评分比较 不同年龄、脑出血分级、术前血糖、术后肺部感染、社会支持的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B 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见表1。表1 不同特征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B I评分比较(xs)单位:分 项目例数评分统计值P年龄 6 0岁6 13 6.5 72.8 6t=-9.4 3 60.0 0 1 6 0岁2 24 4.5 64.6 2性别 男5 23 8.6 13.5 2t=-0.2 6 20.7 9 4 女3 13 8.8 23.5 6合并基础疾病 有5 13 9.2 13.6 4t=1.6 8 00.0 9 9 无3 23 7.8 63.4 9脑出

10、血分级 级3 64 2.6 44.5 8 级3 43 5.8 52.8 2F=7 6.1 6 90.0 0 1 级1 32 8.6 42.6 8术前血糖 7.8mm o l/L3 03 3.2 92.8 6t=-8.3 8 40.0 0 1 7.8mm o l/L5 33 9.8 63.7 1术后肺部感染 有2 14 3.1 54.5 2t=7.0 6 40.0 0 1 无6 23 7.1 82.8 6术后切口疼痛程度 轻度3 63 8.9 83.6 4 中度3 13 8.4 63.5 8F=0.7 7 60.4 6 4 重度1 63 7.6 53.4 1电解质紊乱 是2 83 8.4 63.

11、6 4t=-0.4 2 30.6 7 3 否5 53 8.8 13.5 2社会支持 低2 23 4.2 52.4 7 中等3 53 8.2 53.6 4F=2 6.0 6 50.0 0 1 高2 64 1.5 84.0 22.3 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将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B I评分作为因变量,将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赋值说明见表2),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脑出血分级高、术前血糖高、术后伴有肺部感染、社会支持低均是影响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危险因素(P0.0 5)。见表3。表2

12、主要自变量赋值情况自变量变量说明 赋值年龄 分类变量6 0岁=1;6 0岁=0脑出血分级 分类变量级=1;级、级=0术前血糖 分类变量 7.8m m o l/L=1;7.8mm o l/L=0术后肺部感染 分类变量有=1;无=0社会支持 分类变量低=1;中高=0表3 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相关因素回归系数标准化回归系数9 5%C It值P年龄-4.6 0 4-0.4 0 4-6.9 0 6,2.3 0 1-3.9 7 80.0 0 1脑出血分级-4.8 6 6-0.3 5 2-7.7 2 8,2.0 0 4-3.3 8 3 0.0 0 1术前血糖-

13、4.7 3 3-0.4 1 6-7.0 2 0,2.4 4 6-4.1 1 80.0 0 1术后肺部感染-4.3 0 9-0.3 4 3-6.9 1 9,1.6 9 8-3.2 8 4 0.0 0 2社会支持-4.6 5 1-0.3 7 5-7.1 9 2,2.1 1 0-3.6 4 20.0 0 13 讨论3.1 H I C 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现状 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H I CH主要方案,能够将颅内血肿清除,及时解除血肿造成的神经压迫,减少神经组织损伤,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9。但发病过程中或造成一定的不可逆性神经损伤,致使病人术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肢体活动受限,生

14、活无法自理1 0。本研究结果显示,8 3例H I CH病人术后B I评分(3 8.6 93.5 4)分,与张娜1 1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较差,严重影响病人术后躯体功能恢复,降低生活质量。3.2 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影1544全科护理2 0 2 3年1 1月第2 1卷第3 1期响因素 本研究进一步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脑出血分级高、术前血糖高、术后伴有肺部感染、社会支持度低均是影响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危险因素(P0.0 5)。3.2.1 老年人 老年病人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往往会偏低,可能因老

15、年病人各项躯体功能下降,对手术应激耐受力降低,因此手术对老年病人造成的应激损伤更大,且老年病人多伴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较差,致使术后恢复会相对缓慢,导致病人术后早期日常生活能力降低1 2。临床应加强对老年病人的日常照护,密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并加强对病人的饮食调节及早期被动锻炼,以更好地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1 3。3.2.2 脑出血分级 脑出血分级越高则出血量越多,血肿造成的神经压迫面积越大,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术后出现的功能障碍越多,且手术难度及应激也会增加,对病人机体造成的创伤更大,不利于病人术后身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日常生活能力1 4-1 5。临床应加强对病人出血量的评估,

16、制订针对性的手术方案,以准确快速清除血肿,减少神经压迫损伤程度,以利于术后受损神经功能尽快恢复,改善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1 6。3.2.3 术前血糖 术前血糖水平越高则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会越低,可能因术前应激性血糖持续升高,会诱发脑神经组织发生缺氧、缺血,加剧脑细胞水肿及循环功能障碍,诱发脑继发性损伤,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术后脑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日常生活能力1 7-1 8。术前需密切监测病人血糖水平,应合理将血糖控制在7.8mm o l/L以下,避免造成继发性脑损伤,改善病人术后日常生活能力1 9。3.2.4 肺部感染 因H I CH疾病的特殊性,术后需卧床休息,会增加肺部感染风险,而病

17、人术后机体尚处于虚弱状态,若合并肺部感染会进一步加重病人躯体负担,加重病情,影响病人日常生活能力2 0。术后需加强对病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给予必要的抗感染治疗,以降低肺部感染风险,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3.2.5 社会支持度 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需要家人长期照顾,而社会支持高的病人获得的支持、关心越多,病人的担忧及焦虑情绪可能得到一定缓解,而社会支持度低的病人常会自觉自身疾病拖累家人,担忧家庭经济状况,承担的心理压力较大,负性情绪更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人疾病治疗的心态,无法较好地配合术后康复治疗,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致使日常生活能力降低2 1-2 2。应加强对病人的心理疏导,并

18、引导病人家人及朋友给予其更多关爱与支持,提高病人的社会支持,消除病人悲观、焦虑情绪,保持心态稳定,积极配合康复锻炼及治疗,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2 3。本研究仍存在纳入研究样本少的不足,且受到研究时间及经费的限制,未对病人术后进行长期随访,仅对术后短期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后期仍需进行横断面的大样本研究,并延长随访时间,深入分析影响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因素,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方案的制定。综上所述,H I CH病人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较低,受到年龄、脑出血分级、术前血糖水平、术后肺部感染、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19、参考文献:1 L I UJ,C H E N GJ,Z HO U H,e ta l.E f f i c a c yo f m i n i m a l l yi n v a s i v es u r g e r y f o r 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h y p e r t e n s i v e 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h e m o r r h a g e:ap r o t o c o l o f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J.M e d i c i n e,2 0 2 1,1

20、 0 0(3):e 2 4 2 1 3.2 姜海鹏,张凯,王广斌,等.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对急诊微创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 0 2 1,2 8(4):4 4 5-4 4 9.3 E S L AM IV,TAH S I L I-F AHA D ANP,R I V E R A-L A R A L,e ta l.I n f l u e n c eo f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h e m o r r h a g el o c a t i o no no u t c o m e si np a t i e n t sw i

21、 t hs e v e r e i n t r a v e n t r i c u l a rh e m o r r h a g eJ.S t r o k e,2 0 1 9,5 0(7):1 6 8 8-1 6 9 5.4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等.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 0 2 0,3 6(8):7 5 7-7 7 0.5 陈坤.医学科研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 0 0 4:1 5 4.6 孙兵,车晓明.视觉模拟评分法(VA S)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 0 1 2,2 8(6):6

22、 4 5.7 王赛华,施加加,孙莹,等.简体版改良B a r t h e l指数在脑卒中恢复期中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国康复,2 0 2 0,3 5(4):1 7 9-1 8 2.8 苏莉,韦波,凌小凤,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壮族农民中的信效度和常模J.现代预防医学,2 0 0 9,3 6(2 3):4 4 1 1-4 4 1 3.9 T O N E T T IDA,A R E S WJ,O K O N KWO D O,e ta l.M a n a g e m e n ta n do u t c o m e so fi s o l a t e di n t e r h e m i s p h

23、e r i cs u b d u r a lh e m a t o m a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f a l xs y n d r o m eJ.J o u r n a lo fN e u r o s u r g e r y,2 0 1 9,1 3 1(6):1 9 2 0-1 9 3 0.1 0 D A SAS,R E G E NHA R D TR,GOK C A LE,e ta l.P r e v a l e n c eo fc e r e b r a l s m a l lv e s s e ld i s e a s e s i no r a la n t

24、 i c o a g u l a n t-r e l a t e d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h e m o r r h a g eJ.J o u r n a lo f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E l e c t r o p h y s i o l o g y,2 0 2 1,3 2(5):1 5 0 8.1 1 张娜.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 0 2 0,1 7(1 7):1 0 5-1 0 7.1 2 杨冠军,刘金竹,褚廷广.针灸联合康复理疗对老年脑出血病人认知功能和脑血管功能的影

25、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 0 2 0,1 8(8):1 3 0 5-1 3 0 7.1 3 S AWY E RRP,Y I M E,C O L EMAN E,e t a l.I m p a c t o fp r e e x i s t i n gc o g n i t i v e i m p a i r m e n t a n dr a c e/e t h n i c i t yo n f u n c t i o n a lo u t c o m e s f o l l o w i n g 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 h e m o r r h a g eJ.

26、S t r o k e,2 0 2 1,5 2(2):6 0 3-6 1 0.1 4 张毅.急性脑出血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 0 2 0,1 5(7):4 1 3-4 1 5.1 5 G R E G R I OT,P I P A S,C AVA L E I R O P,e t a l.O r i g i n a li n t r a c e r e b r a lh e m o r r h a g es c o r ef o rt h ep r e d i c t i o no fs h o r t-t e r mm o r t a l i t yi

27、 nc e r e b r a lh e m o r r h a g e: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C r i t i c a lC a r eM e d i c i n e,2 0 1 9,4 7(6):8 5 7-8 6 4.2544C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NU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 0 2 3V o l.2 1N o.3 1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王 艳,郑

28、璐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探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 0 2 0年6月2 0 2 1年1 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 9 4例病人作为风险预测模型组,另选取2 0 2 2年1月1 2月收治的1 1 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验证组,通过回顾分析法收集病人一般资料,统计风险预测模型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例数,经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法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确定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有

29、基础疾病、导管留置时间、留置部位及白蛋白水平(P0.0 5)。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导管留置时间、留置部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 5)。R O C曲线结果显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R O C曲线下面积为0.7 8 3,灵敏度为9 1.8%,特异度为7 3.6%,9 5%C I为0.6 4 3,0.8 9 7,最佳截断值为2.1 4 7;预测准确率为9 1.8 2%(1 0 1/1 1 0)。结论:合并基础疾病、导管留置时间1个月以及留置部位为股静脉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

30、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可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治提供临床指导。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护理对策K e y w o r d s m a i n t e n a n c eh e m o d i a l y s i s;c e n t r a lv e n o u sc a t h e t e r;c a t h e t e r-a s s o c i a t e db l o o d s t r e a mi n f e c t i o nr i s kf

31、a c t o r s;r i s kp r e d i c t i o nm o d e l;n u r s i n g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d o i:1 0.1 2 1 0 4/j.i s s n.1 6 7 4-4 7 4 8.2 0 2 3.3 1.0 3 3 临床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以及生命维持手段,可显著延长病人生存期1。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治疗首选的通路,具有使用便捷、使用时间长、护理简单、通畅率高以及感染率低等优点2。不过自体动静脉内瘘对病人血管条件以及血流动力有较高要求,而且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形成时间往往较长

32、,因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成为血液透析病人重要血管通路3-4。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属于侵入性操作,可造成多种并发症,如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穿孔、血栓以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会引起脑脓肿、菌血症以及心内膜炎等多种并发症,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5-6。因此,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管理,探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评估的客观工具具有作者简介 王艳,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2 2 1 0 0 5,徐州市肿瘤医院;郑璐(通讯作者)单位:2 2 1 0 0 5,徐州市肿瘤医院。引用信息 王艳,郑璐.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

33、全科护理,2 0 2 3,2 1(3 1):4 4 5 3-4 4 5 6.重要临床价值。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探究应用效果,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 0 2 0年6月2 0 2 1年1 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 9 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1 87 5岁;均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病历资料齐全,原发疾病清楚;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在1周以上;表达、理解及认知能力正常。排除标准:存在明确全身感染;无法随访者;透析治疗不规律者。本

34、研究将1 9 4例病人作为风险预测模型组,并根据病人是否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实施分组,分为无感染组和感染组。本研究符合 赫尔辛基宣言 要求,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实施。1.2 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法收集病人一般资料,由专人通过医 院电子病历系统获取2 0 2 0年6月2 0 2 1年1 2月1 6 蒋霞,周丽凤,段丽娜,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 0 2 2,1 9(1 6):1 8 3-1 8 6.1 7 张坤源,廖长品,李廷阳.脑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病理生理和治疗的研究现 状J.中 西医结合心脑 血 管 病 杂 志,2

35、 0 2 1,1 9(2 0):3 5 2 0-3 5 2 2.1 8 R I A ZF,S HA I KH AA,AN J UM Q,e ta l.F a c t o r sr e l a t e dt ot h eu n c o n t r o l l e df a s t i n gb l o o ds u g a ra m o n gt y p e2d i a b e t i cp a t i e n t sa t t e n d i n gp r i m a r yh e a l t hc a r ec e n t e r,a b h ac i t y,s a u d ia r a

36、b i a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P r a c t i c e,2 0 2 1,7 5(7):e 1 4 1 6 8.1 9 梁翠丹,罗且宁,王巍潼,等.收缩压,血糖,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测价值J.安徽医药,2 0 2 3,2 7(2):2 7 1-2 7 6.2 0 范纹秀,王羡科,李炳,等.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和肽素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 0 2 1,3 1(6):8 3 2-8 3 6.2 1 王亚芳,李志芳.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与其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相关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 0 2 2,5 1(6):6 3 8-6 4 0.2 2 王淑丽.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水平及三者相关性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 0 2 0,2 9(4):5 3-5 7.2 3 方俊.激励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 0 2 0,1 7(9):1 2 8 6-1 2 8 9.(收稿日期:2 0 2 3-0 2-2 5;修回日期:2 0 2 3-1 0-2 7)(本文编辑 郭海瑞)3544全科护理2 0 2 3年1 1月第2 1卷第3 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