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调查及优化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65888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2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调查及优化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调查及优化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流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破解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欠缺的难题。大学和学科想要达到一流水平,必须立足于人才培养1-3。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竞争力,满足国家政策要求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有力保障4-5。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 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6。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最早要追溯至 14 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由温切斯特主教威

2、廉 维克姆首创,初衷是为了导师给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7-8。在该模式下导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入指导,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积累,国外本科生导师制因其培养人才中突出的优势和特色,受到各大高校的推广,并为各个领域培养了诸多卓越的人才。1938 年,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项新型的人才培养制度被引入国内,浙江大学校长率先推动并实行了导师制。后续国内导师制的广泛实施有效实现了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为班级授课的不足给予了很好的补充,促进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拓展了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工作

3、更加完善,取得了良好进展和成果9-10,但是由于传统精英教育背景下的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及成本过高,我国在高等教育人才剧增的大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所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凸显,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实施效果有待提升,因此各高校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时应结合学校特点进行优化完善。本研究对南京某医科类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南京某医科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 61 份,回收有效问卷 60 份,有效回收率为 98.4%。1.2 方法1.2.1 调查工具 本研究使

4、用的是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内容共包含 3 个方面: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二是本次调查问卷的主体,由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知情况及满意度、导师的选择情况、师生交流情况、导师的指导情况 4 个维度组成。调查中涉及学生主观评价和判断的指标,采用 likert5 级标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调查及优化策略陈微袁王星星袁韩春红*(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1166)摘要: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全国各大高校关注的重点。本科生导师制因其在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中突出的优势和特色备受青睐。分析导师制起源及国内现状,并通过对南京某医科大学在读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

5、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如何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46(2023)24-0005-04灾燥造援41 圆园23 晕燥援24卫生职业教育教育研究DOI:10.20037/j.issn.1671-1246.2023.24.02Practical Investiga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nUniversitiesCHEN Wei,WANG Xingxing,HAN Chunho

6、ng*(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Offic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Nanji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211166)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dual first-class construction袁the cultivation of top-notch innovative personnel has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for universities across China.Th

7、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s highly favored due to its outstanding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comprehensive personnel.Analyze the origin and status of the tutorialsystem in China袁and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undergraduates studying at a medical universit

8、y in Nanjing to analyze the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Conducted further discussions and research on how to build a more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Keywords:Undergraduates;Tutorial system;Personnel training5-度法,即不满意、不太满意、基本满意、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赋值分别为

9、 1、2、3、4、5。1.2.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导入问卷并发放给研究对象,为保证问卷质量,事先对本次调查内容、答题方式等进行详细说明。1.3 统计学方法采用 Excel 软件双人录入调查数据,运用 SPSS22.0 进行数据统计,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2 结果2.1 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知情况及满意度本研究调查学生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15%的学生选择非常清楚,38%的学生选择比较清楚,35%的学生选择基本清楚,10%的学生选择不太清楚,不清楚的学生仅占总数的 2%。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满意度情况调查如下,首先对于学校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满意度中,17%的学生对学

10、校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非常满意,43%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37%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仅 3%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其次对于导师开展指导的满意度调查中,30%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25%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30%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10%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仅 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可见学生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认知和实施满意度均是较为理想的。2.2 对导师的选择情况对于选择教师风格的调查结果显示,52%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朋友型的导师,20%的学生倾向于家长型,15%的学生倾向于顾问型,仅 12%的学生表示倾向于领导型的导师,其他占1%。其次对于选导师最关注的内容调查显示,57%的学生表示更关注导师的研究领

11、域,23%的学生关注导师的师风师德,10%的学生表示关注导师的学术威望,3%的学生倾向于学姐、学长的推荐,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可见学生希望与导师能和朋友一样在融洽的氛围中学习,也更注重导师的研究方向及领域。2.3 师生交流情况导师和学生交流频次的调查显示,27%的学生与导师每学期交流 12 次,55%的学生与导师每月交流 12 次,6%的学生每月交流 34 次,12%的学生每周与导师交流 12 次;在与导师常采用的交流形式调查中,48%的学生与导师选择面对面交流,45%的学生与导师通过微信等通信软件交流,5%的学生会定期参加导师的研讨会,2%的学生通过电子邮件交流。82%的学生认为面对面交流

12、是最有效的交流形式,在沟通方式的选择上,77%的学生均希望能进行师生间相互讨论。可见学生更希望能与导师进行面对面的有效交流,而目前的交流频率仍需要提高。2.4 导师的指导情况导师的指导内容调查为多选题,78%为科研训练指导,38%为论文设计指导,22%为学业课业指导。同时 73%的学生表示在本科生导师实施过程中,导师在科研训练方面的指导对自身帮助是最大的。在“希望从导师身上获得什么”这一多选题中,70%的学生表示希望能够跟随导师开发项目,参加各类比赛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68%的学生希望可以通过导师了解专业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导师指导下参加创新创业类项目情况很不乐观,结果显示 82%的学生表示未

13、参加过相关“双创”项目,仅 18%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过“挑战杯”“互联网+”等相关“双创”项目。可见师生均注重对学生的科研指导和训练,但除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外,对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双创”等竞赛项目的重视及参与程度都较低。3 讨论3.1 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有一定了解,但认知程度仍需加深在本次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于本科生导师制有一定的了解,该结果远高于刘美辰等11的调查。这可能与本校每学年在选导师前均会举办主题讲座,邀请负责教师专门解读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容和相关政策有一定关系,讲座现场还会对学生的疑惑进行深入而详细的解答。可见本科生导师制的宣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本科生导师制内容。

14、但结果也显示对于本科生导师制非常了解的学生占比仍不是很高,因此学校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系统性推进本科生导师制项目,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知程度,深入把握导师制的内涵。3.2 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满意度较高为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指导提升学生学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各大高校均大力推广本科生导师制。本次调查显示,学生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整体是较为满意的。骆秉全等12面向首都体育学院开展的调查中也显示学生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认可度较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加强了课堂外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能够与导师进行近距离一对一指导和沟通交流,帮助导师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和兴趣,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

15、学业指导和科研启蒙,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自主性、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均能够有比较显著的提高。本次调查显示,当前实施过程中学生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未来发展态度较为积极,也证实了本科生导师制的积极意义,相信随着本科生导师制的不断完善,该制度将会进一步满足学生的相关需求。3.3 师生沟通交流频率有待提升导师和学生间的深入交流和有效沟通是导师制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能够极大地影响其实施效果。本次调查表明,学生更倾向于朋友型的导师,与此类导师的交流中学生往往能够和导师成为亲密的朋友,更加贴近对方生活,双方地位平等,相互信任。但当前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中,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频次并不理想,67%的学生与导

16、师的交流能达到每月 1 次及以上,仍存在不少学生仅能满足每学期与导师进行数次交流,王志远等13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功能材料专业学生进行调查时认为传统的交流模式过于单一并严重限制了师生的交流频次,因此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沟通模式,提升师生交流频率,以确保导师制实施的质量。3.4 师生注重科研指导,但对“双创”教育作用重视不足学生在本科阶段参与科研及“双创”项目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提升科研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为后续的学习深造打好基础10。调查显示,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学习是师生双方关注的重点,目前对于学生科研训练的指导总体情况良好,也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双创”类教育是

17、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抓手,但调6-查发现,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双创”项目的学生比例非常小。李晓乐等14对长春工程学院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双创”项目参与度低与学生理念认识不足、缺乏专业导师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后续工作中可以考虑帮助师生深入了解“双创”项目的内涵和意义,协助导师丰富指导载体,优化指导方式和内容,进一步开阔视野,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4 对策与建议4.1 提升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知程度学生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主体。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2%的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不清楚或不太清楚。随着一流本科院校的建设,本科生导师制再次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

18、重点,从调查结果看来,仍有部分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了解不深。但伴随学校对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视,举办相关政策解读讲座使大部分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不过对于导师制非常了解的学生数量不是很多,学院及教师对其了解也存在诸多不足。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内的发展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探索,需从各个层面深化对导师制的认识,学校层面应统筹深化导师制认知,做好顶层设计,定期开展政策宣传,并督促学院实施考核;学院层面应针对学院具体情况制定学院导师制实施细则,细化导师工作内容,明确考核内容和方案,定期举办相关培训和讲座;导师及学生则要去深入了解各自的职责,积极参加相关会议,认真听取会议内容,仔细阅读学习手册。

19、这样,随着各方对本科生导师制了解的不断深入能够为导师制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13。4.2 优化师生沟通指导模式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关键,麦可思研究发现,每周与导师交流的学生,其学习主动性较每年与导师交流一次的学生高 29%。调查显示,82%的学生认为面对面的交流是最有效的交流形式,并期望能够与导师进行沟通讨论,但学生与导师间的交流频次并不乐观,27%的学生表示,每学期仅能与导师进行 12 次的交流。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导师繁重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使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本科生进行指导,这是制约师生间沟通的重要原因15-16。基于这种情况探索建立导师研究生本科生三位

20、一体指导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为实施的主体,以导师为实施的“引领者”,导师多为研究领域的专家,负责针对学生的个性结合实际情况在选题、规划等方面进行宏观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科研平台;以研究生为实施的“协助者”,研究生和本科生多为同龄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相差不大,更容易进行无障碍的沟通。研究生对本科生的生活学习更为了解,对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也有一定的经验,对于文献检索、数据搜集分析等基础操作的指导相较导师会更加细致具体。而在指导本科生学习生活的同时,研究生自己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高年级本科生为实施的“参与者”,他们能够切实地了解学生的

21、想法和困难,有效协助研究生帮助低年级学生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和困难,并帮助学生尽快顺利融入集体。这种模式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导师实时掌握学生情况及其科研动态从而进行精准化指导,也能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在与课题组师兄及师姐的交流中掌握基础的科研理论和方法,提升科研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4.3 拓宽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载体除科研训练外,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也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重要载体。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导师个性化、精准化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质疑,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目前大部分导师采取答疑解惑这种相对保守的形式,这种传统的教授形式并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容易

22、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缺乏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而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导师围绕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持续性的指导,促使学生团队完成问题提出、方案设计、材料搜集、数据处理等完整过程,这是对学生科研学习的初级模拟,不仅能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还能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但调查结果显示,82%的学生未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相关创新创业项目,可能导师对学生较多开展科研训练,而忽视了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因此要鼓励导师带领学生参与如“挑战杯”科技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项目,帮助学生接触其他各个专业的知识,使学生提升创新能力。4.4 完善考评与激励机制科学

23、合理的考评和激励机制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有力保障,不仅能评价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的工作状况和成效,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众所周知,导师本身的教学和科研压力较大,若再承担额外本科生教学工作就不能够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如果导师投入的多少、对学生指导的优劣在考评时并没有差别,势必会打击导师的积极性。而由于导师对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易用客观的指标进行衡量,因此考虑将学生的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社会实践项目等作为导师考核的客观依据,并将考核的结果归入导师的教学档案。在激励机制方面,对于考核优秀的导师在评职晋级、薪资酬劳、出国深造等方面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对于评选优秀的本科生导师进行宣传报道,增强导

24、师的职业认同感,使他们更有动力去指导学生,为一流本科教育做贡献17-18。出现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将取消第二年的指导资格,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导师直接取消指导资格。同时对于参与协助辅导本科生的研究生及高年级学生,也要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和学业加分的奖励。参考文献:1郭德侠,陈薄,崔艳,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完善J.北京教育(高教),2022(6):20-25.2袁峰,杨兴林.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双一流”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2):268-269.3李奇虎,俞雅莲.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审视与实践J.江苏高教,2021(10):66

25、-69.4刘爱生.本科生导师制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有力保障吗?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5):52-54.5张应强.从政策到行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需要面对的关键性问题J.江苏高教,2019(9):1-7.6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7-A.教高 2019 6 号.7柳冰.从牛津大学导师制看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及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5(5):124-127.8傅钰涵.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形成基础及历史演进过程J.教育观察,2020,9(45):126-129.9安宇,张国强,罗茗.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

26、9(14):14-16.10张毅,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内涵、运行模式、育人特色及积极作用:基于北京科技大学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22(2):145-148.11刘美辰,白文轩.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调查研究:以 H 学院 X专业为例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42(6):69-74.12骆秉全,李骁天,高天.高等体育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1):47-54,77.13王志远,田康辉,姜顺达,等.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优化: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功能材料专业为例 J.高教学刊,2021

27、(10):155-159.14李晓乐,王伟,侯明艳.“三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教育实践探析:以长春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4):44-47.15孟宏君.高等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浅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4):39-41.16孙晓云,朱协彬,余小鲁,等.“三全六专”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科技风,2023(11):50-52.17刘欣,赵同刚,崔岩松.“三全育人”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22(18):2-6.18黄信瑜.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践反思与改革创新J

28、.江苏高教,2016(5):61-64.作者简介:陈微(1991),女,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通信作者:韩春红(1980),女,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医学教育。蒉“互联网+”视角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创新机制探讨赵霞袁郭晓慧袁宋艳苹袁石晓峰袁孟爽袁吕坤霖(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274000)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技术能够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满足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又与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相契合。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根本要求以及人才培养困境,提

29、出创新性的人才培养优化路径。关键词:“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23)24-0008-04灾燥造援41 圆园23 晕燥援24卫生职业教育基金项目:2022 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视角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H22J14)DOI:10.20037/j.issn.1671-1246.2023.24.03Discussion on the Dilemma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Cultivating Personnel of

30、SmartHealth Elderly Care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Internet+ZHAO Xia,GUO Xiaohui,SONG Yanping,SHI Xiaofeng,MENG Shuang,LYU Kunlin(Heze Medical College,Heze City,Shandong Province,China 274000)Abstract:As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deepen袁Internet+can promote

3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and elderly careservice industry.The cultivation of smart health and elderly care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not only meets the needs ofsocial elderly care services袁but also aligns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formation era.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

32、ity ofpersonnel cultivation袁analyze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of personnel cultivation in the field of smart health elder鄄ly care services and management袁and propose innovative optimization paths for personnel cultivation.Keywords:Internet+;Smart health elderly care services and management;Personnel cultivation;Innovation mechanism教育研究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