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2∕T 1246.8-2017 贵州水稻机插秧全程机械化 第8部分 秸秆还田(贵州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42221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6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2∕T 1246.8-2017 贵州水稻机插秧全程机械化 第8部分 秸秆还田(贵州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52∕T 1246.8-2017 贵州水稻机插秧全程机械化 第8部分 秸秆还田(贵州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52∕T 1246.8-2017 贵州水稻机插秧全程机械化 第8部分 秸秆还田(贵州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52∕T 1246.8-2017 贵州水稻机插秧全程机械化 第8部分 秸秆还田(贵州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52∕T 1246.8-2017 贵州水稻机插秧全程机械化 第8部分 秸秆还田(贵州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1.040.65 B 09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246.82017 贵州水稻机插秧全程机械化 第 8 部分:秸秆还田 Entire mechanization for rice transplanting of Guizhou province Part 8: Straw returning 2017 - 12 - 08 发布 2018 - 05 - 08 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2/T 1246.82017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作业条件 . 1 5 作业要求 .

2、 2 DB52/T 1246.8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贵州省农业机械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官平、刘伟、张小明、曾涛、唐勇、鲍向东。 本标准为DB52/T 1246-2017的第8 部分。 DB52/T 1246.82017 1 贵州水稻机插秧全程机械化 第 8 部分:秸秆还田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水稻秸秆

3、还田机械化术语和定义、作业条件、作业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以旋耕机械作为秸秆还田机械的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668 旋耕机 GB/T 5669 旋耕机械 刀和刀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秸秆覆盖率 Stalk cover rate 作业后埋覆秸秆量占作业前秸秆总量的百分比。 4 作业条件 4.1 田块 4.1.1 水田泥脚深度一般不大于 25 cm。 4.1.2 对于

4、机械不能作业到的田边、田角应在作业前由人工翻垦。 4.1.3 秸秆铺放均匀,适中,按第 2 部分 4.1.5、4.1.7 执行。 4.2 机具准备 4.2.1 旋耕机、刀、刀座应符合 GB/T 5668 和 GB/T 5669 要求。 4.2.2 机具技术状态良好,并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整和保养。 4.2.3 旋耕刀轴不变形,刀座与旋耕刀轴焊接处无脱焊现象。旋耕刀的数量、品种及安装方位符合规定要求,无严重磨损现象。 4.2.4 传动系统中外露转动部份的防护装置可靠有效。 4.2.5 耕深调节装置应调节灵活,限位准确、可靠。 4.2.6 紧固件无松动、无损坏、联接牢固。 4.2.7 配套足够

5、的动力,保证机具正常工作。 DB52/T 1246.82017 2 4.3 还田技术要求 4.3.1 水稻秸秆还田作业与耕整地同为一道工序,秸秆埋入耕层之中,作业后应地表平整,秸秆覆盖率大于 95%。 4.3.2 秸秆还田后的水稻田块,水稻栽植后水深不宜超过 10 cm,秧苗返青后应采用润湿灌溉,以促进土壤气体交换和有害气体释放。 4.3.3 无漏耕造成的秸秆外露现象。 5 作业要求 5.1 按照旋耕机的旋转方向,刀尖先入土;在旋耕刀轴的径向上两把刀应为一左一右;在轴向上的左、 右刀各为一半,用螺栓将旋耕刀紧固在刀座上。 5.2 与手扶拖拉机配置的旋耕灭茬机通过挂接框联结,联结安装时应使作业滚

6、筒与地面保持平行,联结牢固;与轮式拖拉机配套的反转旋耕灭茬机,通过液压悬挂机构进行三点联结,联结时应保证:旋耕机左右水平同一轴向的左、 右端旋耕刀尖与地面距离一致; 施耕机前后水平, 即旋耕机达到要求耕深时, 万向节与第一轴应近于水平,万向节夹角不得大于 10 度,地头转弯时不得大于 30 度。 5.3 将变速箱、侧传动箱加足齿轮油,万向节的十字架、旋耕刀与轴承座注足黄油,检查各部位螺栓的紧固情况,发现松动及时拧紧,刀片有裂纹及时更换。 5.4 发动拖拉机,将旋耕机提升到刀具离地面 15 cm20 cm,结合动力输出轴转动 1 min2 min,挂上工作档,逐步松开离合器踏板,同时操作定位调节手柄,使旋耕机逐步入土随之加大油门,直至正常耕深为止。 5.5 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旋耕埋茬机耕深通过升降轮调节,耕深不低于 14 cm,一般需作业两遍;轮式拖拉机配套反转旋耕灭茬机耕深不低于 16 cm,一般作业一遍即可。 5.6 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旋耕埋茬机第一遍作业对秸秆埋覆效果影响较大,作业速度宜慢,第二遍可适当加快;轮式拖拉机配套的反转旋耕灭茬机在阻力较大的土壤中进行耕整时,速度宜慢。 _ DB52/T 1246.8-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