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课程)-.ppt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421029 上传时间:2024-04-26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课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课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课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课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课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一第一节节:社会物:社会物质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生活的本生活条件和社会生活的本质质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物质前提,影响社会发展2人口因素: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自然环境(也有例外),决定人口因素。1 1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劳动实践创造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2 2三、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客观物质性系统整体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比社会形态范畴更为广泛3 3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的一般特征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一定阶段的生

2、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的渗透性4 4社会经济结构的一般特征:人是主体经济关系,客观的物质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复杂),多种生产关系并存,萌芽、统治、残余5 5二、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形成的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两种类型: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原始公有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公有制私有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6 6三、阶级和阶级斗争社会历史范畴三个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形态我国的社会阶层变化7 7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一、社会政治结构的一般特征强制性阶级社会里的阶级性相对独立性8

3、 8二、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和核心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9 9三、国家的实质、类型和职能实质:阶级统治工具类型:奴隶主阶级的、地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的职能:对内;对外阶级和国家都是历史现象1010第四节 社会的意识结构一、社会意识结构的一般特征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属于的(非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依赖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性;阶级性1111二、意识形态诸形式及其特点艺术:例如纳粹德国的总理府;瑞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1934)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哲学1212三、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规范与评价的统一控制与教育的统一1313第六章第六

4、章 人人类类社会的社会的发发展与人展与人类历类历史的史的创创造者造者第一第一节节 人人类类社会社会发发展的展的辩证过辩证过程程一、社会一、社会发发展是自然史展是自然史过过程程二、社会二、社会发发展的展的动动力系力系统统三、社会三、社会发发展展过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程中的革命与改革四、社会四、社会发发展道路的展道路的统统一性和多一性和多样样性性1414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第一,与人的活动紧密联系第二,与人的意识的作用紧密联系第三,与人的利益紧密联系第四,具有历史性1515二、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变革决定生产

5、关系的发展变更再次,生产关系的先进与落后,取决于对生产力的适应状况最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1616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717第三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什么是科学?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第一,当代科学技术活动规模巨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第二,当代科学发展深度分化、高度综合的整体化趋势第三,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明显1818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知识经济的产生首先,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其次,科学技术具有经济功能最后,科学技术具有政治功能当今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1919三、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与全球性问题乐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悲观主义的技

6、术决定论2020第四节 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唯心史观:客观;主观唯物史观:人民群众: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社会变革2121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人物与普通群众三、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民主集中制2222四、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323第七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第一节 社会进步与社会文明一、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内在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社会直接矛盾;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2424二、社会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2525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价值一、人性与人的本质人性:区别人与动物人的本质:区别人与

7、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具体的、历史的。2626二、人的价值与人权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人的自我价值与人权三、人生价值观2727第三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一、自由与必然自由:意志自由与行动自由必然:规律性认识必然;改造世界2828二、人的历史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三、共产主义社会与人类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四、坚持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929二、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古代的实践主要限于修身养性康德把实践看作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费希特使实践从道德领域扩展到整个理性领域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

8、为物质性活动3030马马克思克思发现实发现实践既体践既体现现人的能人的能动动的的创创造性本造性本质质,又属于感性的物又属于感性的物质质活活动动实实践是客践是客观现实观现实的感性活的感性活动动、创创造性的能造性的能动动活活动动和社会性的和社会性的历历史活史活动动从构成要素分析,从构成要素分析,实实践活践活动过动过程包括:目的、手程包括:目的、手段、段、结结果三个果三个环节环节实实践形式包括:践形式包括:谋谋取物取物质质生活生活资资料的活料的活动动;改造;改造社会关系的活社会关系的活动动;精神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创创造活造活动动3131三、社会同自然的区别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社会也是对自然界的超越3

9、232四、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自然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社会的生产实践活动发生作用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3333第二节:人的本质一、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是一种理性存在人是机器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人具有自然属性,但本质是社会属性3434二、人是进行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主体:自我性、为我性客体:客观性、对象性、受动性个人、集团、社会自然、社会、精神3535三、人是社会历史的存在过去强调超社会、超历史的抽象人性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社会性存在,具有历史性的本质3636第三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3737二

10、、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决定论与非决定论3838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939四、社会历史的规律性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社会历史的特点:既是人创造的,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4040第八章:物质生产第一节: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解决与自然矛盾的最基本的实践,其它实践活动,如人类自身生产与精神生产,都是以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和前提的。4141一、生产实践的基本内容与形式生产实践:物质生产、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狭义的生产实践指物质生产活动人与动物的

11、根本区别在于:人是通过物质生产来获得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4242物质生产的根本特点:人类为获取生存资料而进行的改造自然、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产品的活动;物质生产是在一定意识、目的支配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活动;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与另外两种生产相比)4343人类的自身生产人口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只有加速或延缓作用4444人类自身生产的特点:以婚姻家庭形式出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性质;受自然与社会的双重法则的制约4545精神生产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是在物质生产发展

12、到一定阶段,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4646精神生产的特点:是一种观念活动;特殊的创造性生产;具有个体特征;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精神生产的形式:精神生产对社会的作用:三种生产的关系:4747二、物质生产实践是根本的实践形式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是制约社会结构、性质、面貌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规定人的本性及其发展的状况4848第二节:物质生产力一、物质生产力的构成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与管理4949生产力状况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生产力是客观物质力量5050二、物质生产力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演变人的天然器官的有限性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限性

13、矛盾历史演进过程: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自动化生产5151第三节:现代生产实践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一、现代生产实践的特点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一方面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另一方面给人类提出新的问题,带来新的困难5252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成就与问题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5353第九章: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社会有机系统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因其固有的内在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系统揭示社会有机系统形成的基础、原因和机制,揭示其基本构成和内在矛盾及其演化的过程与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5454第一节:社会交往与社会有机系统一、社

14、会是人类个体之间的交往关系社会是由个体组成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人类的社会关系用人类个体之间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的交往活动说明社会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方法5555二、社会交往的特征与分层特征:自觉性、中介性、客观性分层:生产技术、经济、政治、精神5656三、社会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交往的秩序和结构,是通过规范化、制度化过程建立的与社会交往层次对应的各种制度体系5757四、社会有机系统及其基本结构生产关系:生产技术制度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5858第二节: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社会的生产关系静态动态生产关系的类型公有制、私有制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

15、5959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是活跃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律6060第三节: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一、社会上层建筑赖以竖立的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二、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具有暴力性、强制性是其根本特点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与阶级性密切联系6161三、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6262第四节: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一、人类的精神生活受物质生活的制约特定经济基础制约下的人类精神生活及其社会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社会意识形态6363二、精神生活的意识形态化概

16、念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是历史的产物内容: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6464三、社会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有机系统中的地位概念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区别与联系6565第五节:社会有机系统的演化一、社会的整体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演化的最终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6666二、社会形态的演进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6767三、社会有机系统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合目的性合规律性6868四、社会有机系统演进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五种社会形态多样性不同社会制度共存6969第十章: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作为人类社会重要历史阶段的阶级社会7070第一节;阶级和阶

17、级斗争一、阶级的起源和社会阶级结构的演变阶级阶级社会阶级的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阶级的消灭同样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7171二、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阶级斗争历史作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7272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革命同一社会形态内的革命斗争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的革命斗争当代世界的阶级斗争7373第二节: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一、国家的本质国家的特点产生的原因:阶级对立的出现;社会分工国家的本质:公共权力性;阶级性国家的职能:对内;对外国体与政体7474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全新的阶级内容对内、对外职能的实质性变化发展方向和归宿7575三、无三、无产阶级专产阶级专政的政的历历史任史任务务建立

18、政建立政权权经济经济基基础础的改造的改造发发展生展生产产力力持持续续的的阶级阶级斗争斗争政政权权建建设设摸索与摸索与创创造全面造全面发发展展经验经验加加强强国国际际范范围围内的交流与合作,促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进世界和平世界和平7676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一、从资本主义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民主的基本原则:多数、程序、少数民主是一个具有阶级性的历史概念民主的基本涵义:民主的实质和基础是国体;民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7777二、政治自由的历史形态概念资本主义政治自由的历史基础与阶级含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7878第十一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第一节:历史规

19、律和人的自觉活动一、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历史中的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而活动又相互制约,产生一种合力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是在各个领域、各种形式的总和历史本身没有目的,人的活动有目的,历史不是向一个预设的目标前进7979二、人的历史活动的客观制约性历史唯心论占统治地位的认识论根源中国黑格尔历史唯物主义消除了以往两个缺点:没有注意到物质生产发展程度的根源;没有注意人民群众的力量8080人的活动受历史条件制约: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具体条件既提供了人的发展舞台,同时也影响发展前景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的行为历史规律只是给出大方向8181第二节: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0、因为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一、贬低或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唯心史观的重要特征英雄史观英雄人物创造历史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8282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的认识论根源:把思想动机当作推动历史的原因,没有看到背后的必然性与规律性社会阶级根源:贬低物质资料生产的地位,夸大统治者的作用8383二、唯物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质、量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对历史的前进有决定性的意义8484三、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具体表现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8585第三节: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一、个人及其历史作用的一般原理过

21、去的两种观点:夸大个人作用;抹杀个人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既承认偶然性,也承认必然性,是社会制度和社会地位导致了人的差别8686二、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普通人可以做伟大事杰出人物是从普通人发展而来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普通人可能对历史有超常影响8787三、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历史人物的产生与历史作用是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在历史事件中,历史人物是重要的当事人历史人物的作用离不开人民群众阶级分析原则8888第四节: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群众观点二、群众路线三、社会主义事业中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关系8989第十二章:科学及其社会功能第一节:科学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作用一、科学的形成和本质自然

22、科学社会科学科学的本质9090二、科学的分类及其类别特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9191三、科学活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特殊部分知识分子是社会劳动者四、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物质力量精神力量改造社会9292第二节: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一、社会生一、社会生产产决定科学的决定科学的发发展展生生产产技技术术科学科学科学科学技技术术生生产产二、社会制度和二、社会制度和阶级阶级关系制关系制约约科学的科学的进进步步资资本主本主义义社会主社会主义义三、政治、哲学、教育等社会因素影响科学的三、政治、哲学、教育等社会因素影响科学的发发展展9393一、现代科技革命的性质和特征基础:科技一体化;社会化科学、技术、生产

23、的结合改造了生产力智能革命第三节:现代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9494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为社会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成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体现9595三、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技术决定论:乐观;悲观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9696第十三章:认识的本质和特征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一、认识是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两种认识路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二、反映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知论反映的特点9797三、反映概念的演进具体科学概念阶段直观反映论能动反映论9898第二节: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一、科学的实践概念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认识的动力提供物质条件认识的来源检验

24、认识的唯一标准9999第三节:认识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属性一、认识的系统结构主体客体认识工具100100二、认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主体性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统一101101第四节:认识的历史演化和现代发展趋势一、一、认识认识的的历历史演化史演化内容上内容上形式上形式上速度上速度上二、二、现现代代认识认识的特点和的特点和发发展展趋势趋势中介系中介系统扩统扩展展相相对对独立性提高独立性提高整体化整体化趋势趋势强强烈烈102102第十四章:认识的辩证过程第一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认识的辩证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辩证运动,它具体地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并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

25、能动的飞跃和理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概念、推理、判断103103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有理性渗透理性认识渗透感性认识经验论唯理论104104三、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四、理性认识的深化由知性到理性105105第二节: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的飞跃一、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性认识的发展要求实践本身的要求二、实践理念对认识对象的理性认识反映人的内在尺度106106三、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前提和途径前提:掌握飞跃的方式;群众掌握途径:实践活动实践理念的现实化:真、善、美107107第三节: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一、认识辩证

26、运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反映物的尺度合目的性:反映人的尺度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的作用非理性因素作用:激活和驱动;参照;调节;追求善和美108108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运动过程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运动过程认识无限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方法论意义:工作路线109109四、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10110第十五章:思维方法第一节:方法和方法论一、方法的一、方法的发发生和生和发发展展哲学思哲学思维维方法方法一般科学思一般科学思维维方法方法具体科学思具体科学思维维方法方法二、形式

27、二、形式逻辑逻辑和和辩证逻辑辩证逻辑以不同方式研究思以不同方式研究思维维反映世界的内容和反映世界的内容和层层次不同次不同互相互相补补充、互相限定充、互相限定三、方法三、方法论论111111第二节:辩证思维方法一、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假说112112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113113第三节: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现代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高度分析与高度综合统一动态性、信息性、开放性、创造性高度社会化和高度个性化统一114114二、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115115三、辩证思维方

28、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方法论前提后者丰富、补充了前者116116第十六章:真理和价值第一节:真理一、客一、客观观真理真理真理的客真理的客观观性性真理一元真理一元论论二、二、实实践是践是鉴别鉴别真理和真理和谬误谬误的根本的根本标标准准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真理是历历史的史的实实践是践是鉴别鉴别真理和真理和谬误谬误的根本的根本标标准准117117三、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118118第二节:价值一、什么是价值二、价值的特征主体性特征三、价值与评价119119第三节: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

29、则客体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条件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二、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互相补充人的自我调节120120三、真、善、美真善美自由121121第十七章: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第一节: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一、文化的内涵二、人类发展和文化实在三、两种不同的文化理论122122第二节:文化的分类、结构和功能一、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二、文化的一般结构三、文化的社会功能信息;教化、培育;社会发展动力四、文化的认识功能123123第三节: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三、文明是文化进步程度的标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124124第十八章:人的

30、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第一节:人的全面发展一、人性的具体性二、人在历史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人的发展阶段;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人的全面发展125125第二节:人的价值一、人的价值的内涵二、人的价值的实现三、人的价值的评价126126第三节:人的自由一、必然和自由二、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三、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127127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2、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关系3、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关系4、试述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5、试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关系6、试述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意义1281287、试述价值的主体性及其启示8、如何认识和把

31、握价值评价标准中的矛盾9、试述价值观的特性及其启示10、试述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本质11、试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2、试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3、试述自由与必然的关系129129一、一、简简答答题题(每(每题题10分)分)1列宁的物列宁的物质质定定义义及其意及其意义义2如何如何认识认识和把握价和把握价值评值评价价标标准中的矛盾准中的矛盾3简论简论人人类类社会社会发发展的基本展的基本规规律律4为为什么人民群众是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历史的史的创创造者造者二、二、论论述述题题(每(每题题30分)分)1试试述述实实践的践的观观点是点是辩证辩证唯物唯物论论的的认识论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之第一和基本的观观点点2试试述价述价值观值观的特性及其启示的特性及其启示130130一、一、简简答答题题(每(每题题10分)分)1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关系2试试述价述价值值的主体性及其启示的主体性及其启示3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实实践是人践是人类类社会的本社会的本质质4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二、二、论论述述题题(每(每题题30分)分)1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关系2试试述述马马克思主克思主义义价价值论值论的意的意义义131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