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大学生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一年一度的暑期社会实践匆匆的来了,又在不知不觉中匆匆的弄完了!我总结了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这次我参加的是由学院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虽然是一名即将离开校园的大学生,平时也时常下乡,但下乡到农户参加这样的暑期社会实践还是第一次。因此,刚到实践地天全县大坪乡时,还感到有点茫然,不知所措。但在走访农户及和给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交谈之后,初步了解了该乡的相关情况,得知农户的急需,懂得他们的疾苦。然后,我才渐渐体会,我们能够为当地的农民做什么以及应该做些什么。然而与经验丰富的农民相比,我们还是涉事未深的无名小卒,我们仅有为“三农”服务的满腔热情。 顶着夏
2、日的烈阳,我们爬山涉水,沿着乡间的羊肠小道,我们几乎走遍了大坪乡的每个村组,每每走到一户农家,我们都会和他们亲切的交谈,了解农村的现实情况,针对性的解决他们在养殖过成中所遇到的技术上的困难,真真的将专业知识用于实践。给他们带去国家现阶段给农民的优惠政策,给他们送去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以及现代化的市场信息。让他们从传统的发展观念中转变过来,从传统的耕作为主,转变到依靠养殖业为主。 经过几天这样的走访,原本就“娇弱”的我们有些吃不消了,我们一个个疲惫不堪,脸和脖子都晒黑了,有得甚至还脱皮了,但我们大家却没有人叫苦、叫累。反而将农民的想法和见解纳入到我们每晚的讨论中。我们都深切的体会和感觉到:处在改革开
3、放的农民,他们都急切的盼望着能够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走上致富之路,并且也在努力将自己的想法付出于实践之中,一直不懈的寻找着,一路的磕磕碰碰,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可还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没有正确的科学的引导,光是一味的盲目的埋头苦干,恼了心、费了神,却最终还是未找到出路。为此,我强烈的意识到:我是农民的女儿,又是一名学农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尽我的所能,将课堂学到的专业知识用来帮助这些农民朋友们。 本以为满腹经纶的我们可以借此大显生手,可每每遇到实际问题时,我们却掏空头也搜索不到答案。时常陷入尴尬之中,也总是在这时,我才真真的意识到自己所到的知识是那么的有限,可以说可能仅仅是我专业的一点皮毛吧
4、!不过,还好了,我还有机会向老师请教,也还有时间了弥补。可以马上打电话问相关老师或回来翻书查资料,也可以上网找,幸运的是每次都还能找到答案。同时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可能永远也学不到的东西,然而这些东西却使我终身受用。 尽管我遇到了很多我以前没有见过的问题,也有很多当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常也感觉很无助,很尴尬,但是有了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一切的问题都以不在是问题,一切的不知道也都会变成知道,正可谓的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做事。我们队每个人都是强悍而又谦让的人,一起的七天,我想难免会有些摩擦、偶尔也应该有些争执的,可我们大家好像很有默契是的,即使有不同的意见或见解,都会相互的体谅和比较
5、,最终得到一致的答案。我们很少闹口角,但是并不表示我们是不爱争执的团队,是个死气沉沉的团队,每当开起玩笑时,我们便开始了一场唇枪舌战,此时谁都不会轻易认输的。也仅在此时我们才觉得轻松。 短暂的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就这样的结束了,然而活动的每个场面却深深的印在我的老海里,虽然是又苦有累的七天,但我觉得这是一次不错的经历,我又结识了几位新的朋友,开阔了眼界,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增长了不少才干。 每次的社会实践,我都有着新的感触:人的一生中,学校并不是真正永远的学校,而真正的学校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使促使大学生
6、投身改革建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在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七天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们从中总结了很多心得体会,而这些东西将让我们终身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作为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在今后的学习和
7、生活中,我们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需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尤其要做个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人。 根据国资委、集团公司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公司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紧扣发展主题,突出*特色,圆满完成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任务。进入分析检查阶段以来,公司党委充分吸收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讨论的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对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了认真 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检查,对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检查报告。 一、贯彻
8、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 党的十六大以来,*公司在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主业迅速发展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由原来的*发展到现在的*;综合产能大幅提升,形成了*/年的生产能力;开采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率先在“两硬”条件下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创造性地实施了露井联采,矿区产能得到极大释放;发展后劲显著增强,获得了*煤田*亿吨煤炭储量的探矿权,确立了地方资源整合主体地位,资源占有量和控制能力得到加强;积极实施长远发展规划,与集团公司总体规划相匹配,制定了*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发展循环经济
9、的要求,正在尝试启动以煤、电、煤化工、建材、生态等为主导产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2、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从2003年到2008年,产量从*增长到*,年均增长*%;外运量从*增长到*,年均增长*%;工业产值从*元增加到*亿元,年均增长*%;年利润由*元增长到*元,增长了*多倍;上缴利税*元;全员工效从*上升到*;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推进,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至*;复垦率从*%增长到*%,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安全生产累计百万吨死亡率为*;资源回收率全国领先,其它产业迅速发展,2008年完成经营总额*元,实现利润*万元。 3、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深化 适应集团公司上市,主业资产并入股份公司,实现了管理体制的转
10、变;推进扁平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探索内部市场链考核机制;实行了机构整合,规范了用工制度;实现了物资集中采购,与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占采购份额的*%;财务初步实行集中管理,加强了成本考核;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顺利移交地方。 4、职工生活明显提高 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职工收入由2003年人均*元增加到2008年的*元,年均递增*%,5年来为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约*万元,安排职工子女就业*多人,为职工办理了大病医疗保险;加强环境建设,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矿山绿化覆盖率达*%,矿区环境进一步改善,初步建成生态旅游观光矿区。 5、企业影响力和社会形象得到提升 行业影响力明显提高,公司已
11、成为我国第*大煤炭生产区域,在煤炭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司积极参与露天煤炭开采和规程技术研究,正在形成行业标准,矿区露井联采技术获得了行业高度认可,正在申请国家科技进步奖;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公司煤炭合同兑现率超过*%,复垦绿化为业内最高水平,全员工效、百万吨死亡率、能耗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在国家能源紧张期间,公司煤炭增量占*省煤炭增量的*,受到各方高度评价,在南方冰雪灾害、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公司组织职工踊跃捐款,并出色完成了赴川援建任务,被国资委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 6、党建工作稳步推进 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身边无事故”等争先创优活动,发挥党组织的政治
12、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完善廉洁从业承诺、廉政档案、廉政谈话等规章制度,初步构建了惩防体系;全面开展“安全*”、“绿色*”、“节约*”和“阳光*”建设活动,提倡“诚信、关爱、感恩、宽容、奉献、共享”的员工精神文化理念,努力打造特色文化。 几年来,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创新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公司党委被评为全国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
13、题及原因分析 公司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是历史的积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历史的积累。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重新审视,用国际国内先进企业来对标分析,我们深感公司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认真梳理,主要表现为“十二个不匹配”: 1、资源储量与产能之间的不匹配 作为资源性企业,资源储量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规模。公司目前取得采矿权的资源为*亿吨,取得探矿权的资源*亿吨。矿界内分布有众多的地方煤矿,资源破坏严重,整装资源不足,*煤田又存在开采困难等不可预测的因素。矿区规划在*矿达产后产量超过*吨,资源储备不足、特别是适合大型机械化开采的优质资源不足,已成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加快整合力度,
14、尽可能增加资源储量,是公司发展的当务之急。 2、资源赋存条件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 公司煤属于动力用煤,品种结构单一,同时具有高灰、高挥发份、中高硫份、低热值的“三高一低”特点。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和露天开采的特殊性,近年来有大量的风氧化煤,给煤炭洗选和配煤带来困难,与主要煤炭企业相比,煤种和售价不具备优势。在市场需求不旺和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的情况下,用煤企业对煤质特别是高硫煤的要求更加苛刻,公司大量的洗中煤、煤泥和风氧化煤面临来自销售方面的巨大压力。 3、人力资源配置与企业持续发展需求的不匹配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由于长期以来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没有形成阶梯形人才结构,加之一大批熟练技术工
15、人集中进入了退休期,面临专业人才和技工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不仅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而且无法从根本上保障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人才队伍结构失衡。人才引进政策和措施不够完善,高素质专业人才明显不足,高端人才比例相对较低,人才分布不合理。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关待遇没有跟上,技术人员普遍向管理层面发展,造成专业技术人才失衡。企业因缺乏高新人才导致发展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偏弱,不能有效转化先进科研成果,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薪酬结构不尽合理。未能充分、全面、科学地体现按劳分配的要求。 4、现行管理体制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不匹配 目前公司存在经营实体层位交错、法律关系复杂等问题。在公司和二级单位之间
16、,存在多层次法人实体,层属关系不清,法律关系复杂,公司多级法人的存在与法人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这些情况造成管理层次过多过乱,法律关系盘根错节,十分不利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康有序运行。 5、现行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不匹配 职能管理弱化。部分职能管理缺失,有关业务得不到有效管控。生产技术管理缺失,未能进行统一的指导协调和监管;生产调度指挥职能弱化,没有建立高效的调度指挥系统;机电管理职能弱化,设备帐卡物不符,无法实现统一管理和高效调配;安全监督与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界限模糊,安全派驻监督职能弱化。管理边界不清。部分机构设置不合理,单位之间业务专业化管理边界划分不科学,各单位
17、职能和责任尚未完全明晰,造成了管理的死角和漏洞。管理流程不顺。管理流程设置不够科学,运行不畅。许多工作涉及的部门、环节很多,真正要解决问题却不知找谁,看起来大家都在管事,但真正负责的很少。每一个项目都涉及几十个环节,缺乏规范清晰高效的责任流程。 6、非煤产业规模化、产业化与循环经济要求的不匹配 煤矸石发电、化工、建材、矿区环保等非煤产业大部分依赖主业生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普遍较差,大部分产业现有生产能力、生产规模、产品品种不能有效满足矿山生产需要。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质量得不到保证,自主品牌少,产品成本高,盈利能力弱,走向外部市场的能力很差。因此,真正实现循环经济还有大
18、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 7、征地滞后与企业发展用地需求的不匹配 公司每年消耗土地在*亩以上,征地搬迁工作由于用地手续办理繁杂、地方协调困难等问题严重滞后,占补平衡问题也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用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为征用地滞后,矿井采掘接续困难,设备效率不能有效发挥,造成局部并帮,采剥失调,成本增大,两年内剥离欠量*万立方米。*矿采区地面塌陷治理工程延滞,矿井推进受限。*矿因用地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无法正常建设。 8、失地农民就业与企业岗位素质要求的不匹配 地方政府出于维护稳定和保民生的需要,强烈要求公司对征地范围内适龄农民进行就业补偿近两年内企业将面临近*名失地农民的安置压力。一方面,
19、企业根本无力承担,另一方面,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因其不能满足岗位技能要求,势必对职工整体素质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带来相当大的不稳定因素。 9、环境治理保护水平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求的不匹配 公司在产能规模扩张的同时,对环境治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投入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治理和员工工作环境没能实现与企业的同步发展。虽然在土地复垦、环境绿化、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中央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相比,还不相称。一些污染源如*,都没有投入足够的力量去改善和治理,部分环境指标存在不达标的现象。 10、基础管理薄弱与集团公司大力提高企业管控能力的要求不匹配 安全管理方面,安全基础不够扎实,教育培
20、训效果不明显,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质量标准化发展不平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安全监管力度还需加大,安全技术要求需进一步规范,安全监管方法还较落后。加上地质条件复杂,地质资料不全。今年发生的几次事故,暴露出公司在安全管理上存在重大缺陷。基建管理方面,专业人员少且素质不高,分工不清,协调困难。一些项目在可研阶段把关不严,前期工作不深入,到施工阶段才发现问题较多。有些“三边”工程因图纸供应不及时、设备订货滞后、修改量大而影响了总体进度。部分项目勘察精度不够或没有进行勘察,大部分工程基础与实际地质不符,施工图错误多、变更多,现场签证多,影响了施工进度,增加了工程投资
21、。机电设备管理方面,公司机电职能管理缺位,缺乏统一完善的设备管理和调拨机制,设备管理手段落后。相关的设备管理信息只能靠管理人员的原始记录。设备维修分工不合理,设备的大中维修全部依靠外部力量。物资管理方面,没有建立起真正的集中采购管理体系,仅是采购人员和采购业务的集中,物资采购批次多、批量小,难以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效益。采购方式不尽合理,流程复杂,涉及部门多,审批人员多,以及物资技术参数不明确,计划预期安排不够等,造成采购周期较长,影响生产、建设的事情时有发生。对供应商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物资调剂和应急保障机制。财务管理方面,成本分析方法简单,没有从成本结构及单耗、价格、生产工艺流程等方
22、面进行全面分析,不能真正揭示影响成本升降变化的核心问题。投资控制职能没有充分发挥,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手段不足,更多的是在进行投资计算和汇总。技术管理方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指挥保障体制,两级总工程师配备不到位。技术管理制度、流程、技术标准严重缺失。生产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技术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生产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矿井开采涉及的协调推进、安全、资源利用、生产接续等问题没有科学统筹的技术指导。信息化管理方面,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完善,职能不到位,资源缺乏必要的整合,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还亟待提高,信息化孤岛现象还比较严重。 11、后勤服务与市场化要求的不匹配 后勤服务至今仍
23、靠主业的大量补贴维持运转,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要求相距甚远,不少职工缺乏危机意识和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未能真正按市场化要求解决设备设施老化严重、跑冒滴漏问题。医疗服务还没有特色,市场开拓能力较差。 12、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央大型企业应有的水准不匹配 基层党委(总支)班子大多配备不齐,党群机构大幅减员,许多基层单位只有一名书记、一名党群主管。原有党群干部分流,后续干部未能及时补充。一部分党群干部自觉低人一等,自甘平庸,无所作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础薄弱,党群队伍活力不足,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党建工作对企业科学发展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明
24、显不足。 造成上述12个“不匹配”的原因,客观上看,一是国家近年来对煤炭产业相关政策的调整变化较大较快,对企业的调整跟进带来挑战;二是企业发展所处的地方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复杂,征地、搬迁、安置等工作难度一年比一年大;三是企业所处地域相对封闭保守,造成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解放程度不高、思维方式比较陈旧。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分析主观上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到位”: 1、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一是发展意识不强,缺乏搞好国企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二是出资人意识不强,部分领导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缺乏大局观念;三是市场意识不强,导致辅业靠主业,后勤吃生产,等、靠、要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四是
25、进取意识不强,沉缅于原有成绩,自我感觉良好,工作不在状态;五是问题意识不强,缺乏反思精神,不能跳出*看*;六是团队意识不强,缺乏上下齐心、同舟共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协调发展不到位。未能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产能增长与后备资源接续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关系,人与自然、生产与生活、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 3、制度建设不到位。一是现行制度不够清晰科学,程序繁杂,造成办事效率低下;二是制度约束力不强,执行、管控不到位;三是一些重要制度缺失,导致重大事项研究无章可循。 4、班子建设不到位。一是思想作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一些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不高,宗旨意识不
26、强,用人、处事和交友不讲原则,把庸俗作风和市侩习气带进了党内;二是工作作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软、懒、慢、浮、躁、怕、假等问题在一些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三是履职能力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一些领导干部难以胜任岗位能力要求;四是干部的考核评价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缺乏有效性和操作性,干部的培养缺乏目标性、计划性和针对性,后备干部的培养、考核、选拔机制缺失。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公司领导班子经过反复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公司发展的总体目标、思路和具体举措。 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27、发展观,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水平,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建设新*。 工作目标和思路:以建设*为核心,争创行业“五个先进水平”:在经济规模、产量上达到先进水平;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筑循环经济格局、创建生态环境友好上达到先进水平;在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强化优化内部管理上达到先进水平;在技术创新、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上达到先进水平;在提高职工生活质量、推进和谐*建设上达到先进水平,努力打造实力雄厚、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 具体举措: 1、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增强科学发展意识上取得新突破 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特别是
28、各级管理人员,在转变发展理念中解放思想,树立抢抓机遇、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思想意识;在把握发展规律中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在破解发展难题中解放思想,用思想解放引领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创新与突破;在比学先进中解放思想,使集团公司“*”标准成为每个员工的价值理念和自觉行为。当前,尤其要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五种意识。一是牢固树立危机意识,要使广大职工认识到,在煤炭行业向优势企业集中、电力行业向煤炭行业快速延伸、煤价下滑和市场对煤质要求提高等严峻形势下,必须强化全员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否则与先进企业的差距将越来越大,甚至有可能被淘汰
29、出局。二是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要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坚定不移地建成*,建设本质安全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就是对国家、对企业、对职工负责的最好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三是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要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作为集团的一员,必须从集团的全局利益出发,自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集团公司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上来,不折不扣地执行集团的总体部署和各项要求,在集团公司发展的大局中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四是牢固树立团队意识,要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我们不仅要在短期内建成*,而且要在循环经济方面形成产业规模,实现资源利用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全体职工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造团队精神,形成坚强合力
30、,确保目标的实现。五是牢固树立执行意识,要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事业兴衰成败,执行力是关键,执行制度必须不折不扣,完成任务必须件件落实,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把企业发展的目标和举措落实到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中,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执行上。 2、抓住机遇,在推进资源整合和改善品种结构上取得新突破 公司成立了资源整合工作委员会,资源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坚持“一矿一策”原则,在已经整合的*的基础上,重点对*内煤矿进行收购和置换,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选择矿区周边资源整装、煤质优良、适合单独建井或做为现有矿井的接续资源,以一次性收购为首选,力争整合和控制的资源量达到*亿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省资源整
31、合政策,在*等区域开辟新的生产矿区,整合资源*亿吨,在丰富品种结构的同时,为配煤创造条件。科学研究矿区煤层赋存条件和煤质状况,按照市场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特别是要降低硫份和灰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充分利用省“变输煤为输电”的产业政策,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建设坑口电厂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就地消化洗中煤、煤泥、矸石、风氧化煤,力争年转化劣质煤*万吨以上,确保从公司运出好煤精煤。 3、加大引进、培训力度,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取得新突破 根据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今后10年的发展需求,制定各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要在宣传育人、政策鼓励、专业提高等方面加大力度,创造尊重人才
32、、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针对目前技术人才缺乏的状况,加快实施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强化现有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从公司的实际出发,构建以理论基础、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脱产、半脱产、自学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为主要形式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公司将尽快制定职工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和职工年度培训计划,加大职工培训资金的投入,拓宽职工培训渠道,分层次、有重点地选拔好学上进、有培养前途的职工到高校进行规范化、专业化的学习培训。 4、创新体制机制,在建立高效协调的管控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按照集团公司新体制、新机制的要求,以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
33、构,按照上市公司要求的标准,理顺内部组织结构。二是明确公司内部各层级关系,清理整合三级以下公司,彻底解决管理层次过多过乱、法律关系繁杂的问题。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司安全生产、人力资源、财务资金、物资调配、机电设备、薪酬分配等方面的管控制度,结合*机构咨询成果和企业实际,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力求使管控能力更加到位,职责边界更加清晰,管理流程更加顺畅,考评体系更加健全,薪酬分配更加合理,使企业管理运行更加科学、高效。 5、精心准备,超前规划,在矿山建设用地征迁方面取得新突破 征地工作已经对公司正常生产组织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创造性、前瞻性地开展工作,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并妥善解决各种问题。
34、一是加强地方协调力度,把征用地涉及的各方面工作做细做实,加快已征土地的正式报批,保证合法用地。二是加强用地规划,生产技术部门提前两年提出用地计划,公司即时开展前期准备,提前解决影响生产的土地问题。三是同地方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探讨企业新的用地方式,参照地采地表塌陷补偿的办法。企业从用地开采到恢复耕地期间支付青苗补偿,在企业采煤后将土地复垦并达到耕种条件,归还地方政府和农民。这样既可以解决土地闲置和搬迁农民无地可种的局面,也能缓解企业的用地成本和安置压力。 6、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在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方面取得新突破 规划利用好可持续发展、环保和转产三项基金,坚持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
35、度。一是在加强土地复垦、环境绿化、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加大力度。二是重点治理污染源,以及采矿对地面环境的破坏等,尽快建立污水全封闭系统,实现污水零排放。加快锅炉房烟尘治理,充分利用电厂余热供暖,实现清洁生产、生活。三是加快制定落实矿区循环经济规划,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作,在电力、煤化工、建材等方面开发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推动非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尽快走出一条煤、电、煤化工、建材等产业共同发展的循环经济新路子,把公司打造成主业突出、产业关联、资产、产值、利润高速增长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型企业,成为高标准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域。具体包括*等。 7、强化基础工作,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上
36、取得新突破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设本质安全型矿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把遏制重特大事故当做最大的政治责任。要把安全规定和规程中最基本、最精华的部分提炼整理出来,让职工记得住,记得牢;经常性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坚决纠正习惯性违章的顽症,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重奖重罚;深入持久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创造良好的现场作业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自保互保意识。二是提高基建管理质量,加快基建进度,对重点基建项目加强监控,严格执行工程发包和合同管理制度,规范计划、设计、监理、信息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实现基本建设、工期质量、投资三大控制。三是进行机电设备全面盘点,重点解决
37、帐、卡、物不相符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调拨机制和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尽快达到设备有效利用、资源共享的要求。根据现有作业体系,梳理、规范设备管理流程,改变目前设备多头管理的局面。四是完善集中采购供应体系,尽快建立物资采购供应的erp系统,使物资采购供应做到集中、统一、快捷、便利。五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管控能力。在成本控制上,采用一级会计核算、两级成本管理的组织结构,将会计核算全部集中到公司帐套下,对各成本中心实行会计人员派驻制,建立成本控制流程和单耗定额管理体系;在资产管理上,分清资产边界,保证实物和帐卡对应,准确归集各成本中心的设备使用和维修成本,健全设备调拨业务流程;在财务基础管理上,
38、强化集中管理和统一协作,严格授权批准控制,完善资金收支监控体系,健全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在预算管理上,对生产、经营、财务、投资各环节严格监控,实行公司层面上的机构、人员、资金、核算四统一管理。六是建立以总工程师为第一责任人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大开采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创新,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引进技术创新、合作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七是按照集团加强信息化工作的要求,结合企业管理流程再造,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整合信息化资源,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系统共用、信息共享的格局,达到“纵向联通、横向集成”的目标。 8、加大后勤服务市场化进程,在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逐步推进
39、后勤服务市场化改革,个别条件成熟的单位放开经营,按市场规则进行运营,完全自负盈亏。涉及“水、暖、气、电”服务产品的单位,在维修配件方面实行有偿服务,节约公共成本。对内部二级单位及生产服务班组,推行内部模拟法人为主的管理改革,选择市场链运行较为成熟的单位进行试点,使这些单位成为市场主体,最终过渡到市场化运行管理,成为自负盈亏的服务实体。从深化“6s”管理入手,建立健全符合服务对象需求的服务标准和考核制度,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规定标准化运作程序。 9、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提升职工思想境界、精神风貌、生活品质方面取得新突破 制订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分层次、分步骤地落实。一是提炼具有*特色、全体
40、职工认同、信守并自觉践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确立企业文化体系,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渗透到三个层面,即领导层的战略导向、管理层的执行力度、职工层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形成“人企合一”的和谐环境。二是根据公司和职工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学习型职工”、“争当文明职工”等多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三是尽力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为职工创造洁净、美观、安全、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四是坚持依法治企和以德治企相结合,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公民道德规范,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引导职工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五是加强职工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41、核心的时代精神,使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企业精神风貌。六是大力选树与宣传企业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在职工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七是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向苦、脏、累、险岗位和关键岗位、技术岗位倾斜,使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挂钩,充分发挥新酬分配的激励作用。 10、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在提高党组织战斗力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按照建设“四好”领导班子的要求,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水平的关键点,作为班子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当前要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同时,针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党性原则强不强、组织纪律强不
42、强、群众观念强不强、大局意识强不强”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在提高理论水平、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把握科学发展规律、提高驾驭企业发展的能力,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上有一个大的提升,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要认真贯彻国资委、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对重大事项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特别是“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二级单位党委和基层党支部,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选配好二级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对基层兼职的党群干部,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43、。同时,按照集团公司“一章三则”的要求,从平朔公司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党委工作部门,建立健全党委工作制度,配备精干工作人员,加快建立后备人才库的步伐。三是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主线,建立健全惩防体系,严格执行问责、问廉、问效和述职、述廉、述效制度。加大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力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点岗位、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形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诫免谈话的制度,防患于未然,努力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勤政、廉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良好风气。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公司科学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我们将以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
44、在集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按照“四化”发展方向和“五高”标准,全面打造一个“主业突出、精干高效、持续发展、文明和谐的*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型能源集团做出新的贡献。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才能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的全局。 一、以人为本的三个理论基础 (一)人的存在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存在 (二)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
45、尺度来评判历史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由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自由个性的发展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是不断表现对人终极关怀的历史。 (三)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二、以人为本的三层基本涵义 (一)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肯定。 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没有人就没有发展,没有人就没有进步,发展的过程只能依靠人,发展的目的只能为了人。人创造了知识、人创造了科技、人创造了历史,归根结底,是人推动了社会经济
46、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 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尊重人的个性、权利、需要、独立人格和能力差异,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尊重弱势和需要帮助的群体。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人从对物欲的追求、对意识形态的执着中解放出来,以追求人生幸福为目的,充分发挥人的体能、机能。为了人,就是一切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能为“人”所享受,明确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社会的主体。塑造人,就是说要在道德与法制的框架内,把人塑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主体。 (三)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既要运用唯
47、物史观的方法论,也要运用合乎人性发展的方法论,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内心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确立起终极关怀,要关注人的普遍性(共性)和特异性(个性),要树立起人的权利并承担起相应的义务。 三、以人为本的三种解读 (一)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着由相对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的曲折过程。 在原始社会,人类过着野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群居生活,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几乎等同于零,人类对自然界与自然
48、现象的认识还相当的模糊,人类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孩子、奴仆,人与自然相对“和谐共处”,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到农业文明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不断发展,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整体上却依然保持和谐,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自然对人类惩罚间或有发生,如丝绸之路上楼兰古国的消逝就是楼兰人破坏环境而遭受自然惩罚的恶果。 (二)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为人民服务,目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受益者。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群众,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