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乡在县境南部白竹山西,东抵瓦厂乡,南达鸡街乡,西连永平县龙街镇,北与太平、顺濞乡隔顺濞河相望。面积144平方千米。辖#、密古、清河、水竹坪、己路河、富厂、白竹7个村委会51个村民小组。人口6172人。居住着彝、汉、白、苗等8个民族,其中彝族占49.97%,白族占19.51%,苗族占4.52%。居民点和农田分布于海拔14502150米之间。乡人民政府驻地#村,距县城85千米。 #乡生态资源、光热资源、土地资源较好,粮林牧烟均宜,是县内的核桃和烤烟主产区。支柱产业为:核桃、烤烟、畜牧;当地知名产品(土特名产):泡核桃、板栗、柿子等;自然景观主
2、要有:白竹山生态风光;民族风情主要有:白族、彝族、苗族、傈僳族歌舞,苗族服饰和婚丧礼仪等。 彝县成立以来,#乡历届党委、政府以“求真务实、不畏艰难、团结奋进、创造卓越”为理念,立足乡情,按照“打牢基础,调整结构,依靠科技,培植支柱,加快发展,建设小康”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培植核桃、烤烟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突出科技措施,调优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创新特色产业,促进全县经济稳步发展。20年来,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XX年末,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人均2450元,是1985年的
3、9.84倍;粮食总产量287.8万千克,是1985年的2.6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285元,是1985年的7.47倍。 一、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 1985年,#仅有3个村13个社通公路,不通电,交通落后,信息闭塞。20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全乡经济的重点工程来抓。投资220万元的龙扎公路于1991年开工,1993年竣工通车,XX年完成弹石路面改造,原来到县城需4个小时的行车时间,现缩短为不到2小时。全乡现有乡村公路7条,村社公路40条,基本实现社社通路。 1998XX年,投入36.4万元铺设了长400米、宽7米的乡机关驻地、街场的水泥路面,并按设计要求完善了绿化、美化、亮
4、化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完成长177米、宽12.5米的商贸街道工程建设,先后发展起了30多户个体户,投资近千万元建起了集商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沿街铺面;完成了乡政府综合办公楼、中小学教学住宿综合楼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实施通达工程。至XX年底,全乡基本实现了村村社社通电、通路、通水、通程控电话目标。目前,全乡近千户农户已有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是全县普及率最高的一个山区乡。 1993年,我乡率先在全县实施了天然林全面禁伐工作,全面封山育林,以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为中心,以遏制水土流失为重点,以保护经济效益为根本,建设多功能、多效益的防护林体系,走可持续发展之
5、路。另外,积极搞好退耕还林,加强森林防火、生态治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林政执法力度,打击零星盗伐行为,大力实施山区改灶工程,加大节能灶、太阳能、沼气等能源建设力度,力求实现生态平衡。至XX年末,全乡森林覆盖率已比上世纪90年代初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恢复了昔日#的秀美山川。 二、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思路,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全力发展核桃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动产业化发展,把以发展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来抓,制定和完善基地建设,狠抓科
6、技试验示范政策落实,鼓励和动员农户采取林粮间作、四旁栽培、铁改泡、高接换优、连片发展等措施,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切实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同时,依靠适宜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营造开明、开放的思想环境,舒适、诚信的人文环境,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规范、优质、高效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建235亩核桃生态园1个,发展核桃万元户30户,增加科技含量,扶强龙头。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发展优良品种核桃已成为山区广大群众开发资源,发挥优势,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引导,群众支持,为全乡发展壮大核桃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起到了良
7、好的示范作用。XX年底,全乡核桃总面积3.1万亩,泡核桃总产量35万千克,农民人均泡核桃收入721元。二是精心培植烤烟支柱产业,增加财政实力。在烤烟产业发展上,狠抓科技配套服务,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统一规划地块,提高科技含量,抓好烟水工程建设,突出发展水浇地烟。至XX年底,建成100亩连片4片、30亩连片38片,标准化烤房680间,烟用水窖1005个,实现烟农收入302.9万元,烟农户均收入5152元,实现烤烟特产税及附加税66.7万元,成为全县烤烟生产重点乡。三是巩固壮大畜牧产业,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地广人稀,气候温和,自然草山宽广,土地肥沃,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20年来,大力发展黑山羊和
8、黄牛养殖,狠抓优质品种改良工作,稳定生猪产业发展,加大畜种改良力度,实施黄牛冻精改良工程,建立肉牛养殖基地,搞好种公羊串换改良和家禽的疫病防治,提高畜牧出栏率及商品率,确保全乡畜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XX年末,全乡肉类总产45万千克,畜牧业产值331万元,使之成为核桃、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组建了稳定的民族体育竞技和民族歌舞表演队伍,对民族歌舞文艺骨干搞好集中培训,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选拔优秀队员参加县、州、省体育竞技比赛,多次载誉而归,是云南省的体育先进乡
9、。经多年的调查、挖掘、整理,基本形成了系统反映全乡民族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奠定了基础。20年来,全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全乡群众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乡有“十星级文明户”98户,“十星工程”示范村1个,“文明单位”7个。 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20年来,历届党委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和自身建设,先后开展了“增百致富”、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了“云岭先锋”工程,“六好”乡镇党委、“五好”党支部和“三级联
10、创”等工作,增强了党委的领导能力,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壮大和纯洁了党员队伍,为促进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996年,#乡的发展经验被县委总结后形成专文,由中共大理州委办公室以专题调研方式印发全州。1998年,#乡被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5年以来,全乡先后有31名党员、12个党组织受上级党委表彰,其中,受中组部表彰的先进个人1名,受州级及以上表彰的党组织15个、先进个人 8名。 春风春雨竹山秀,核桃林掩小康村。历经20年的开发和建设,如今的#已旧貌换新颜,到处呈现核桃满山坡,遍
11、地见牛羊的繁荣景象,农村欣欣向荣,百姓喜笑颜开,是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得最好的时期。 审计系统工作总结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审计系统工作总结县审计局于1984年12月18日成立,已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20年来,广大审计工作者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定地站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为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依法开展审计工作19841994年,对80户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定期审计,查出违纪金额83.29万元。19851992年,先后对11个企业进行了财务收支审计,查出严重违反财经纪律资金49.81万
12、元。1986年,清理整顿“小钱柜”,查出挤占预算内收入乱支乱用1.03万元。1988年,对扶贫支农专项资金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金额177万元。19881993年,先后对承包经营的75户企业进行了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审计,审计金额15704.13万元。1989年,分别对121户企业、行政事业和16户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查出违纪资金110.50万元。1990年,对上街镇财政所1989年1月至1990年10月的财务收支进行了送达审计,查出违规资金1.18万元;对双涧、脉地、太平、顺濞、平坡5乡1989年度财政预决算和乡镇企业进行了审计,共查出违纪金额20.10万元;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19
13、个单位进行了审计调查。1991年,对农村土地罚款、土地管理和耕地占用税进行了全面审计,查出违规资金0.86万元;对19871992年新建、更改、改造、扩建等单位58个、基建项目64项进行了全面审计调查。1992年,对全县19801991年省州下拨450万元扶贫资金进行审计调查;对县人行、工行、建行等单位1991年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查出挤占、截留利润0.72万元,对县农行、保险公司等单位1991年度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查出违纪金额0.99万元。1995年完成审计项目16项,共查处违纪违规金额45万元,违纪单位和违纪金额都比往年有所减少。对县农行19841995年上半年的农贷资金情况开展调查;对
14、县工行19851995年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出违纪金额1.31万元。1996年,共完成审计项目27项。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02万元,处予罚款4.63万元,追回侵占挪用资金23万元。审计调查4项,基建自筹资金来源事前审计9项。一是有重点地选择有代表性的17户预算执行单位进行审计,共查出违纪金额60万元。二是开展农业专项资金和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尤其对本年我县投入的172万元小农水资金的到位、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作了全面审计。三是对预算外资金、国有企业潜亏和县民政救灾扶贫周转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调查,完成省州下达的4项调查任务,被调查单位23个,走访农户6户。1997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5项。查处
15、违纪资金10万元,追回被侵占挪用资金6万元,调账处理4万元,促进以工代赈资金分配60万元,处罚款1.2万元。1998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4项。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6万元,追回侵占挪用资金4万元,上缴财政7万元。1999年,共完成审计项目18项。查出违纪违规金额933万元,上缴财政12万元,被审单位18户中有14户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行为,违规资金933万元,其中,决定作出处理处罚62万元,上交财政12万元,指明要求纠正871万元。20xx年,完成审计项目22项。共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74万元,其中,决定执行处罚47万元,指明要求纠正127万元,上缴财政38万元。20xx年,完成审计项目30项。查出违
16、纪违规资金714万元,其中,决定执行处罚5万元,指明要求纠正709万元,上缴财政5万元。20xx年,共完成审计项目39项。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204万元,其中,预算执行62万元,财政决算16万元,金融5万元,企业审计917万元,行政事业审计15万元,经济责任审计189万元。违纪违规资金中,上缴财政39万元,调账处理815万元。20xx年,完成审计项目34项。查出违规金额113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440万元,上缴财政26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48万元,应自行纠正金额481万元。20xx年,共完成审计项目58项。查出违纪金额88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356万元,应上缴财政16万元,应调账处理金额51万元
17、,应自行纠正金额366万元。特别是对政府性投资工程,在开展好前置审计的基础上,搞好工程决算审计。年内,共核减虚增工程量、高套定额、核算错误等造成的虚增工程造价63万元,为国家和业主单位节约开支63万元;开展前置审计8项,共核减投资2.85万元,核增投资37.29万元。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共完成19项19人,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180万元。对全县14个行政事业单位20xx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进行了重点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单位进行了审计处理,对各单位自查申报的18.68万元按规定解缴同级财政,对自查未申报的2.84万元作审计收缴。20年来,共完成审计项目593个,查出违纪违规资金4166万元,收
18、缴财政226.4万元,追回被侵占挪用资金81万元,查出挪用、贪污、行贿受贿3人,金额2.18万元,移交有关部门处理2人,受党纪、政纪、团纪处分4人。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一)领导班子建设。成立县审计局时,配备1名副局长,与财政局同一个党支部。1992年,成立了审计局党支部。现行政领导配有1正3副。无论是党支部还是行政领导班子,都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审计工作紧密结合,带领全体审计干部,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当好敢于审计、善于审计的带头人。(二)审计队伍建设。根据国家审计署提出的“要建立一支政治上强,业务上精的审计队伍”的要求,认真加强审计队伍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业
19、务能力。到20xx年底,审计干部达15人。其中,大学1人,占7;本科在读3人,占20;大专6人,占40;中专4人,占27;高技1人,占7;非执业会计师和审计师2人,占13;助理审计师8人,占53。平均年龄41岁。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审计队伍。1986年以来,先后有6名审计工作者被评为大理州审计系统先进个人。(三)制度建设。1995年4月,制定并印发了县审计局内部责任规章制度和关于实行量化考核实施办法的试行规定。20xx年11月,制定并印发外勤经费管理办法、县审计局工作规则、关于加强审计纪律的规定、县审计局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等19个制度、规定、办法,确保了依法执政、依法从审、依法管理,真正做到
20、了有章可循,使审计的各项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廉政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多年来,我局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首位,并纳入年度目标量化管理,在年初的工作计划中与职能工作一起布置,工作中一起检查、落实,年终一起纳入考核,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1995年,制定了各岗位责任制、考勤、评选表彰先进、职业道德与纪律、学习、会议制度等内部责任规章制度。加强廉政建设,实行“五公开一监督”,各项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取得了显著成效,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并一直保持到20xx年5月。20xx年8月被命名为州级“文明单位”。 工商局小康工作队工作总结为了有效地推动保持共产党员
21、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群众满意工程。市工商局党委在小康工作队驻点的韩集乡中新村,采取服务农村发展,实行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一帮一”主题实践活动。共召开座谈会议4次,走访群众150人,慰问困难户20户,为群众办实事9件,捐款32,000余元,捐色拉油20提。一是宣讲政策。中新村是我局小康工作队驻点村,该村人多田少,人均亩余田;居住分散,全村7个村民小组,分别居住黄家、刘家、四莫河、胡家、孙王、袁八家等6个自然湾。村民以种水稻为主,是典型的贫困村。5月25日,我局由党委书记、局长带领16名机关中层干部党员,深入中新村,一方面组织座谈、宣讲政策。由我局局长
22、主持,先后召开了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困难户代表座谈会,向党员、干部、村民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和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另一方面个别访谈、宣讲政策。为了让党的富民政策、税费改革政策、粮食定补政策深入人心,我局一名副局长带领8名中层干部深入农户、田间、地头,每到一户,都宣讲小麦种植补贴是党中央新出台的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项富民政策,询问是否落实到位,对第二轮土地延包有什么想法和建议等。并结合工商部门打假维权活动实际,要求村民增强自我维权意识,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一定要索取票据;购到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要及时拨打“12315”申(投)诉电话,实行法律维权。通过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使党员、干部和村民明
23、确和掌握了党的现行政策。二是谋划发展。座谈会后,我局局长与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共商发展大计。村支部袁书记讲:20xx年初,工商局捐资3万余元,帮助中新村修建排灌站2个,村级公路7.8公里,实现了粮食作物旱涝保收,全村公路贯通。我们不能总是伸手向上要。我们有决心和信心,谋求村级经济更大的发展。我局局长讲:中新村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增强造“血”功能,发展村级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6月中旬,我们派车派员与村干部到该镇兴隆村参观,学习室内养鸭技术,把中新村室内养鸭企业办起来。最后,市工商局、村党支部、村委会形成:发展养殖业、水稻品种调优,实行粮食精加工,注册农产品商标,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发展举措。三是重点帮扶。通过走访、座谈,确定黄友明等20家为困难户,是重点帮扶对象,其中学习成绩优秀,家庭难以承担的袁庭芳、盛伟专为重点帮扶的贫困学生。5月14日我局已给困难户陈安稳送去现金500元。6月21日,我局一名副局长带领机关党员干部20人,深入中新村访贫问苦,并为20家困难户送去色拉油20提。8月23日,我局局长得知贫困学生盛尾涓、袁婷芳分别被我市第一高中录取后正为学费发愁,主动拿出当月工资1500元。委托一名副局长,冒雨到中新村盛尾涓、袁婷芳家中,分别将900元、600元交到盛尾涓、袁婷芳的手上,使两名贫困生按时报名上学。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