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1∕T 2767-2017 旅游特色农庄评定规范.pdf

上传人:wp****g 文档编号:137551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T 2767-2017 旅游特色农庄评定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21∕T 2767-2017 旅游特色农庄评定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21∕T 2767-2017 旅游特色农庄评定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21∕T 2767-2017 旅游特色农庄评定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21∕T 2767-2017 旅游特色农庄评定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080.30 A 12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27672017 旅游特色农庄评定规范 Evaluation Norms for Featured Tourist Grange 2017 - 02 - 23 发布 2017 - 03 - 23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21/T 2767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乡村旅游 . 1 3.2 休闲农业 . 1 3.3 旅游特色农庄 . 2 4 旅游特色农庄等级和标志 . 2 5 评定内容 . 2 5.1 评定项目及评

2、分 . 2 5.2 旅游特色农庄的基本条件 . 2 5.3 旅游特色农庄的旅游发展管理机制 . 2 5.4 旅游特色农庄的功能分区与基础建设 . 2 5.5 旅游特色农庄的交通基础设施 . 2 5.6 旅游特色农庄的安全保障体系 . 3 5.7 旅游特色农庄的公共服务体系 . 3 5.8 旅游特色农庄的旅游休闲活动 . 3 5.9 旅游特色农庄的经营管理要求 . 3 5.10 旅游特色农庄的服务质量与人员培训 . 3 5.11 旅游特色农庄的综合效益 . 3 5.12 旅游特色农庄报评限制 . 3 6 结果判定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旅游特色农庄评分表. 4 DB21/T 27672

3、017 II 前 言 本标准编写依据GB/T 1.12009。 本标准由辽宁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辽宁大学旅游规划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王风、李雪鹏、刘佰武、吕同猛、徐瑞、于锦华、曹宁、卢婷、秦芳 DB21/T 27672017 1 旅游特色农庄评定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省级旅游特色农庄的术语和定义、考核条件和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省级旅游特色农庄的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4、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9663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 16889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

5、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 16767 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标准 GB/T 16868商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B/T 17775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国家旅游局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 2015 3 术语和定义 3.1 乡村旅游 rural tourism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以及人文遗迹、民俗风情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乡村观光、度假、休闲等需求的旅游活动。 3.2 休闲农业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休闲农业也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

6、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 DB21/T 27672017 2 3.3 旅游特色农庄 featured tourist grange 是指以山林、田园、湖泊、溪流、水库等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为基础,以乡土文化、农作生产、乡村生活为引线,以满足旅游者休闲需求为中心,集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生产、加工、经营等服务、生产功能于一体,具有明确区域范围和一定经营规模、特色鲜明的旅游园区。 4 旅游特色农庄等级和标志 根据旅游特色农庄评定内容将评定出五星级旅游特色农庄、 四星级旅游特色农庄和三星级旅游特色农庄三个等级,本标准规定三星级为起评星级

7、。星级以五角星为符号来表示,并由考核机构统一颁发旅游特色农庄标牌、证书。 5 评定内容 5.1 评定项目及评分 见附录A 5.2 旅游特色农庄的基本条件 5.2.1范围界定 辽宁省旅游特色农庄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农庄 (5 公顷以下) 、 中型农庄 (5-30 公顷)、大型农庄(30-100 公顷)、特大型农庄(100 公顷以上)。 5.2.2依法经营 农庄经营主体应具备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 消防验收合格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经营证照。 农庄的经营场所、 附属设施、服务项目和运营管理应符合土地、建设、公安、安全、卫生、文化和环境保护等现行

8、的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5.2.3文化主题 农庄建设应坚持以农为本、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突出特色和三大效益并重的基本原则。充分合理利用园区空间满足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科普展示等多种功能需要。适当结合城郊休闲、农园生活和生产体验、乡土教育等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标准,配备各种旅游配套设施,设置突出体现农业文化主题的特色活动项目,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 5.3 旅游特色农庄的旅游发展管理机制 制定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接受旅游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指导,开展旅游营销和市场开发工作。 5.4 旅游特色农庄的功能分区与基础建设 农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一般包括服务接待区、休闲文化区、景

9、观游憩区、生活享乐区、特色风貌区和生产体验区。整体环境优美,园区具有当地民族、乡村风情特色。水、大气、噪声等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规定标准, 其中: 空气质量达到GB3095的一级标准; 噪声质量达到GB3096的一类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GB 3838的规定;污水排放达到GB 8978的规定。 5.5 旅游特色农庄的交通基础设施 包括外部可进入性和园区内旅游交通体系、停车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的建设。 5.6 旅游特色农庄的安全保障体系 DB21/T 27672017 3 注重旅游安全, 包括安全日常管理和应急救援机制, 执行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及报告制度。 5.7 旅游特色农庄

10、的公共服务体系 规范建设旅游咨询、公共信息导向标识和智慧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旅游厕所和环境卫生达标。 5.8 旅游特色农庄的旅游休闲活动 旅游项目组织安排合理,休闲体验主题突出,具有游客可参与性项目和休闲娱乐项目及农事、节事类参与性民俗活动。 5.9 旅游特色农庄的经营管理要求 提供规范、优质的旅游住宿服务、旅游餐饮服务和旅游购物服务。 5.10 旅游特色农庄的服务质量与人员培训 具备数量、质量合格的专业服务人员并能提供优质服务,服务人员接受定期专门培训。 5.11 旅游特色农庄的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农庄旅游收入应占到整个农庄收入的50%以上,年接待人数8000人次以上,年旅游收入30万元以上。

11、 社会效益:农庄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20人以上;间接提供劳动力就业40人以上。 生态效益:农庄生态环境优良,绿色植被(含农作物)占整个农庄面积的60%以上;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农庄内无裸土、无荒地、水面无污染。 5.12 旅游特色农庄报评限制 园区两年内有火灾、 食品卫生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区内有重大污染源、 对生态环境有重大破坏的情况,不得报评。 6 结果判定 旅游特色农庄考核等级为五星级:850分以上;四星级:701-850分;三星级:600700分。 对授予“省级旅游特色农庄”称号的园区实施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复查。对已获得该称号后,放松管理,致使旅游服务质量下降,不再符合本标准的园区

12、,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组织的评定机构对其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或取消其称号。 DB21/T 27672017 4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旅游特色农庄评分表 表A.1 旅游特色农庄评分表 序 号 评定内容 最 高 得 分 各 分 项 总 分 各 小 项 总 分 各 小 分 项 总 分 自评得分 检 查得分 1 旅游发展管理机制 90 1.1 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单位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并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有效衔接 20 1.2 根据发展需要,设立职能完善、灵活高效的管理机构,设立专职管理岗位 15 1.3 制定并执行农庄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基本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并公示

13、,设有面向游客的服务质量投诉电话 15 1.4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和措施 10 1.5 营销与宣传 30 1.5.1 利用正式出版物进行宣传,包括导游图、明信片、画册和音像品等 5 1.5.2 利用互联网宣传,包括旅游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QQ 服务号等多种形式 5 1.5.3 利用电视报刊宣传 5 1.5.3.1 通过省级媒体平台介绍宣传 5 1.5.3.2 通过市级媒体平台介绍宣传 3 1.5.4 近两年举办节事活动、主题营销策划或参加市级以上旅游推介活动 5 1.5.4.1 5 次及 5 次以上 5 1.5.4.2 4 次及 4 次以下 3 1.5.5

14、 具有鲜明独特的视觉形象识别标志和宣传语 5 1.5.6 注重品牌建设,培育品牌餐饮、品牌娱乐和品牌节事活动 5 2 功能分区与基础建设 100 2.1 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一般包括服务接待区、休闲文化区、景观游憩区、生活享乐区、特色风貌区和生产体验区 30 2.2 农庄环境怡人,田园风光优美,形成四季景观 20 2.2.1 生态环境独特,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田园风光,绿化面积(含农作物)总面积 80% 20 2.2.2 生态环境良好,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田园风光,绿化面积(含农作物)总面积 60% 12 DB21/T 27672017 5 2.3 水、大气、噪声等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规

15、定标准(以当地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其中:空气质量达 GB 3095 的一级标准;噪声质量达到 GB3096 的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到 GB 3838 的规定;污水排放符合 GB 8978 的相关规定 15 2.4 给排水系统通畅,有污水处理措施并有效落实 5 2.5 使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有效实施节能减排计划 5 2.6 有相对集中的休闲活动区域,有特色建筑小品 10 2.7 建筑外观(造型、色调、材料等)与景观相协调,选址不破坏景观,建筑体量适度。建筑密度适宜,不宜超过 0.3 10 2.8 在主要景观处设观景亭、台、廊,有供旅客休息的椅、凳等,不采用粗糙饰面材料 5 3 交通基础设施

16、100 3.1 外部可进入性 20 3.1.1 从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进出口等交通枢纽到园区 30 分钟以内的车程 20 3.1.2 从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进出口等交通枢纽到园区 60 分钟以内的车程 15 3.1.3 从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进出口等交通枢纽到园区 60 分钟以上的车程 10 3.2 到达园区的道路交通状况良好、便捷 10 3.3 区域内部交通 30 3.3.1 园区道路规划合理,尺度适宜,通行方便,路面平整坚实 10 3.3.2 道路建设符合景观路要求,道路沿线绿化好 10 3.3.3 设置相关的交通指示标牌,交通标识清晰,美观 10 3.4 游览线路 20 3.

17、4.1 线路设置合理,基本能形成环线,无障碍;一般应具有游览步道 10 3.4.2 在游览线路分叉路口,均设置引导标识 10 3.5 停车场 20 3.5.1 设置与旅游特色农庄接待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 10 3.5.1.1 停车位50 10 3.5.1.2 停车位35 8 3.5.1.3 停车位25 6 3.5.1.4 停车位10 4 3.5.2 停车场地面平整,设置车位标识,机动车出入口应与人员通道分开 4 3.5.3 停车场设专人管理、疏导,保证出入畅通 3 3.5.4 停车场显著位置设置停车与管理须知 3 4 安全保障体系 70 4.1 安全制度和措施 30 4.1.1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

18、,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制 5 4.1.2 制定各类安全预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5 4.1.3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活动 5 DB21/T 27672017 6 4.1.4 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5 4.1.5 配备相应数量的安全保卫人员,以维护旅游农庄秩序,保证游客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5 4.1.6 加强游乐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符合 GB/T 16767-2010 规定 5 4.2 安全设施完备 30 4.2.1 配备消防设备,完好率应达到 100,消防标志符合 GB 13495.1 规定 10 4.2.2 设有安全疏散通道,保持畅通,并在显著位置设置逃生线路图 5 4.2.3 危险

19、或不宜进入的地段、 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禁止进入标识, 安全防范设施齐备。危险难行的步行路段合理设置台阶、扶手 10 4.2.4 发生故障和正在维护的设施有明显的禁止使用标识 5 4.3 有规范的医疗急救措施和制度,能够对溺水者、突发疾病等进行紧急处置。应与当地 120 建立联动机制 10 5 公共服务体系 150 5.1 游客服务中心 20 5.1.1 位置合理,标识醒目,配备专职接待人员 5 5.1.2 提供农庄的信息资料、宣传手册,各种信息资料能够及时更新;有便民服务设施 5 5.1.3 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应具有咨询、预定、受理游客投诉等功能 5 5.1.4 提供导游讲解服务

20、5 5.1.4.1 农庄讲解员数量充足,全部持证上岗 5 5.1.4.2 农庄有讲解员 3 5.2 标识指示系统 20 5.2.1 服务场所设置指示标识,标识使用规范,设置全景图和线路图 10 5.2.2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志按 GB/T 10001.1、GB/T 10001.2 和 GB 2894 的规定设置 5 5.2.3 指示牌设计制作精美、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能够体现农庄的主题文化,同时维护良好,中英文对照准确无误 5 5.3 旅游信息服务 30 5.3.1 通讯 10 5.3.1.1 手机信号覆盖整个园区 10 5.3.1.2 手机信号覆盖部分园区 6 5.3.2 网络 10 5.3

21、.2.1 无线网络信号覆盖整个园区 10 5.3.2.2 无线网络信号覆盖部分园区 6 5.3.3 构建旅游多媒体查询系统(多媒体触摸屏) 、旅游体验中心(游客服务中心) 、旅游交通导引系统等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旅游移动终端应用(APP) ,提供二维码扫描下载服务 5 5.3.4 实现旅游刷卡无障碍及手机支付系统,建设旅游电子商务体系,具备网上查询、预定、支付功能 5 5.4 旅游厕所 20 DB21/T 27672017 7 5.4.1 位置恰当、数量充足,公共厕所与周边环境协调,且达到 AA 级标准,旅游厕所服务设施应符合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指南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10 5.4.2 厕所使用水

22、冲或生态厕所的比例达 80% 5 5.4.3 旅游厕所排队不超过 10 分钟(以旅游旺季的情况为准) 5 5.5 环境卫生 20 5.5.1 环境整洁,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剥落、无污垢,空气清新、无异味 10 5.5.2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 配备专职卫生管理人员对各区域进行卫生保洁和绿化保养工作,确保环境卫生、美化、整洁 10 5.6 废弃物管理 15 5.6.1 垃圾清扫及时,日产日清,流动清扫 5 5.6.2 垃圾箱(桶)外观整洁美观、数量充足、布局合理 5 5.6.3 垃圾处理场地符合环保规定 5 5.7 客房卫生符合 GB 9663 中的卫生

23、评定标准 10 5.8 餐饮服务卫生符合 GB 16153 的规定 10 5.9 便民惠民服务体系 5 5.9.1 有公用电话、邮政等服务 3 5.9.2 有旅游消费券、特殊人群优惠政策(老年人、学生、残障人士)等惠民政策 2 6 旅游休闲活动 150 6.1 农庄项目组织安排合理,休闲体验主题突出,且紧密结合地方特色,乡土风情浓郁,吸引力较强 25 6.2 提供丰富多样的粮食、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种植、采摘和提供家禽、水产养殖的饲养、喂养、挤奶、捕捞、垂钓等休闲体验活动项目 25 6.2.1 可参与性农事活动或农业体验项目10 项 25 6.2.2 可参与性农事活动或农业体验项目5 项 1

24、5 6.3 开展与当地人文特色相结合的休闲娱乐项目,如农产品加工体验(制作豆腐、香油、糍粑、酿酒、奶制品等)和农村手工艺体验(扎风筝、剪纸、制陶、纺织、印染、玩具制作等) 25 6.3.1 农业文化休闲娱乐项目5 项 25 6.3.2 农业文化休闲娱乐项目3 项 15 6.4 组织农事、节事类参与性民俗活动,如西瓜节、樱桃节、农耕文化节、风筝节、油菜花节以及民俗文化、歌舞表演等 25 6.4.1 农事、节事类参与性民俗活动5 项 25 6.4.2 农事、节事类参与性民俗活动3 项 15 6.5 因地制宜开展乡村体育休闲活动,如骑马、登山、划船、漂流、摔跤、秋千、高跷、攀岩、蹦极、动物比赛、野外

25、露营等 25 6.5.1 体育休闲活动5 项 25 6.5.2 体育休闲活动3 项 15 DB21/T 27672017 8 6.6 具有多种类的娱乐活动设施,包括多功能厅、歌舞厅、KTV 房、棋牌室、健身房、桌球室、乒乓球室、游戏室、茶室、游泳池、烧烤场地、篝火营地等 25 6.6.1 娱乐活动5 项 25 6.6.2 娱乐活动3 项 15 7 经营管理要求 150 7.1 住宿设施 50 7.1.1 设置总服务台,提供接待、问询、结账和留言服务、行李寄存服务 10 7.1.2 住宿设施的数量满足游客需求 15 7.1.2.1 客房数不低于 15 间,或床位数不低于 30 张 15 7.1.

26、2.2 客房数不低于 10 间,或床位数不低于 20 张 10 7.1.3 客房装修良好、装饰体现农业文化特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防盗装置,有配套家具,有电视机和温控设备;卫生间设施齐全完好,全天供应冷热水;房间内有服务指南、宾客须知等 10 7.1.4 至少两种规格的电源插座,提供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 5 7.1.5 客房(含卫生间)整洁卫生、无异味,每天全面整理一次,卧具一律消毒处理并每客或应客人要求更换 10 7.2 餐饮设施 80 7.2.1 餐饮服务点布局合理,建筑设计与乡村自然环境协调 10 7.2.2 餐厅具备一次接待就餐人数不少于 50 人的场地,装饰具有地域特色,与农庄文化

27、相协调,地面作硬化处理防滑,采光通风良好,环境整洁 15 7.2.3 使用自产无公害农副产品比例达到 80%以上,有典型农家菜、时令菜 10 7.2.4 桌椅、用具、餐具、酒具、茶具等配套;有菜单及饮品单,印制装祯精美或富有农庄文化特色 5 7.2.5 厨房布局合理,使用面积与接待能力相适应;厨房墙面满铺瓷砖,地面铺有防滑地砖;厨房与餐厅之间有隔音、隔热和隔气味作用设施 10 7.2.6 厨房粗加工间、烹调间、面点间、冷菜间、洗碗间独立分隔,各操作间温度适宜,厨房有必要的冷藏、冷冻设施,冷菜间温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有食品库房和非食品库房 10 7.2.7 厨房内有空气消毒设施,良好的通风排风排

28、烟设施,有餐(饮)具洗涤池、清洗池、消毒池或消毒设施,蔬菜清洗池、肉类清洗池独立分设,有专门放置临时垃圾的设施并保持其封闭,有专门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 10 7.2.8 从业人员应具有健康证,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应具有资格证 5 7.2.9 对旅游团队餐有相应的管理措施 5 7.3 购物设施 20 7.3.1 旅游购物场所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环境整洁、秩序良好 5 7.3.2 商品品种多样,提供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供游客采摘、加工和所出售的农副产品达到“三品一标”之一(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10 DB21/T 27672017 9 7.3.3 园区内无假冒伪劣商品,商品

29、执行有关退换货规定 5 8 服务质量与人员培训 100 8.1 服务质量 70 8.1.1 农庄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保护客人的合法权益。经营中制定服务规范,有明确的服务质量管理办法并有效执行 10 8.1.2 旅游项目及其配套的服务设施应处于良好状态,如不能正常运营时,应对外公告 10 8.1.3 服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上岗前应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 5 8.1.4 服务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的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统一使用服务标准用语 5 8.1.5 服务人员应按服务岗位的不同分别着工装、佩戴工牌,仪容仪表端庄大方 5 8.1.6 服务人员应主动热情礼貌,服务过程中表情自然、亲切

30、、热情适度,提倡微笑服务 10 8.1.7 餐饮服务:餐饮服务人员应身体健康,熟悉服务规范和礼仪,态度热情,服务周到 5 8.1.8 客房服务:客房服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技能,礼貌高效的为客人提供服务 5 8.1.9 购物服务:购物服务应热情周到,公平交易,无强买强卖、尾随兜售等行为 5 8.1.10 所有项目均无价格欺诈行为 10 8.2 人员培训 30 8.2.1 制订并有效实施当地农民和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农庄的经营者需进行必要的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职业道德、礼仪等方面的培训 10 8.2.2 关键岗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管理层中需要专门资质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100%取得相应的资

31、格证书 10 8.2.3 有 80%以上的从业人员经专业培训合格 10 9 综合效益 90 9.1 经济效益 40 9.1.1 年接待人次数 15 9.1.1.1 8000 15 9.1.1.2 6000 10 9.1.1.3 4000 5 9.1.2 年直接收入(旅游休闲活动所获得的直接收益) 15 9.1.2.1 30 万元 15 9.1.2.2 25 万元 10 9.1.2.3 15 万元 5 9.1.3 可同时接待人数 10 9.1.3.1 200 人 10 9.1.3.2 100 人 8 9.1.3.3 50 人 6 9.2 社会效益 30 9.2.1 创造就业岗位 20 DB21/T 27672017 10 9.2.1.1 农庄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 20 人以上;间接提供劳动力就业 40 人以上 20 9.2.1.2 农庄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 12 人以上;间接提供劳动力就业 24 人以上 10 9.2.2 旅游扶贫效果 10 9.2.2.1 农庄吸纳农村贫困户劳动力 8 人以上 10 9.2.2.2 农庄吸纳农村贫困户劳动力 4 人以上 5 9.3 生态效益 20 9.3.1 生态环境良好,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田园风光,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10 9.3.2 日常农业和旅游休闲活动不影响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促进周围环境的改善 10 总 计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