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375318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1.人一生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遗传现象:像这样,自己与妈妈或者爸爸在形态特征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变异现象:像这样,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2.地球是人类居住地。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在古代,人类活动的地域非常有限,每一个地区的人都以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当地的自然环境就是世界的面貌。我国古人认为地是方的,大地是一个平的大托盘,坚如磐石,恒久稳定,而天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半圆形的盖子罩在大地上。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发现进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

2、没。于是他们提出了“地球说”。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像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壳、蛋清就是天。1492年8月3日清晨,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由约90名船员操纵的三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开始远征海洋。2个月零9天之后,他们看到了新大陆,也就是美洲的一个岛。哥伦布把这个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即“救世主”。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由约5艘帆船、200多人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他们向西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段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之后船队继续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于1522年9月回到了原出发地西班牙。历时三年,船队完成了人类

3、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3.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就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地轴:我们用手拨动地球仪,它便会绕一根倾斜的轴自转,地球在宇宙空间是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的,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赤道:在地球仪上,有一根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我们称它为赤道,其他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这些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4.地图:地图是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与地理有

4、关的各种信息,正确反映水系、地貌、植被、居民地、交通线、疆界等的分布状况,如实地表达地理特征的图。看地图,首先要知道比例尺: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它所表达的实际距离的比。其次要判定方向:或根据经纬线定向,或根据指向标定向,或面对地图定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最后要了解图例:每个符号都代表具体的地理事物。5.地球构造:由里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上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大型爬行动物,俗称恐龙时代。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奇特地貌,如冰川地貌、丹霞地貌地球环境受到污染、破坏,如山体污染、河流污染。1

5、970年4月22日为世界上首次地球日活动。1990年4月22日,联合国将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第三十五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6.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着循环出现,是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现象的。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撰写的天体运行论一书出版问世。它宣告“太阳中心”学说在科学论证基础上诞生了。“太阳中心”学说认为:(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沿圆形轨道绕太阳运动。(2)地球都自转和公转(3)月亮是绕地球运动的。科学研究发现,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昼夜交替一次也约为24小时。9.向日葵从

6、幼苗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花盘白天追随着太阳从东转向西,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在大约凌晨3点钟的时候,又朝向东方。但是,花盘一旦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了。蒲公英的叶子,白天是张开的,到了夜晚就合拢了。有些植物白天开花,夜晚闭合。夜合欢最为典型,每当4月初开花时节,白天张开花朵,夜晚合拢。也有少数植物则相反,如昙花夜晚开花。10.河流上游两边的高山下,那么多棱角分明的石块是由于山体松动,山体裂缝,树根胀裂产生的。我们见过哪些由于流水的作用使地表发生变化的现象?江中的沙洲,高原上的沟壑。11.溶洞是奇特的自然景观。溶洞中有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等景观。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

7、山中。用滴管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发现石灰岩冒气泡。雨水在下落过程中,常常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带有酸性。用管子往一杯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再继续往里面吹气,浑浊的石灰水又会慢慢变清。然后把变清了的水搁置一段时间,在周围温度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杯底就会出现细小的乳白色的沉淀物。类似于上面的实验现象,自然界中的石灰岩(浑浊的石灰水中那些白色的小颗粒就是组成石灰岩的物质),遇到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或地下水后,慢慢成了如同实验中第二次变清的水,这种水渗到溶洞顶部滴落下来时,由于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就有乳白色的沉淀物留在溶洞顶部。12.黄河上游河水的泥沙并不多,一般每立方米3千克左右

8、。可是到了中下游,情况就大大改变了,河中的泥沙很快达到每立方米30多千克,含沙量增加10倍多。这时河水变浑黄,所以才有黄河的称号。由于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在河床里,所以河床不断抬高,人们就不断加高两岸的大堤,防止河水泛滥成灾,结果使得河床比两岸地面还高。当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下来的泥沙等物体是从哪里来的?(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了那里大量泥沙,被河水搬运到下游,流水速度减慢,泥沙就沉积下来了,还可能来自黄河壶口)黄河两岸的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过度放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13.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丰富的沙尘源、强风作用

9、等。沙尘暴:沙尘暴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这里的空气容易受热,而其上空的空气相对较冷,就造成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形成空气对流。当出现长时间大风天气时,就容易将地面沙尘卷至高空,并被强风吹到其他地方,形成沙尘暴天气。人类应该为防治沙尘暴做些什么?(植树、建防护林、绿化、科学放牧,保护草场)14.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了7.8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现象:震区及其周围地区出现大量裂缝带,以及喷水冒沙、井喷、滚石、崩塌、地基沉陷等现象,造成严重危害。地表以下有许多岩石层,而地壳内部物质是不停运动的。当坚硬的岩

10、石受到一种巨大力量的推动,而且承受不住时,岩石层就会发生弯曲,有时甚至断裂、错动,从而产生巨大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面以后,就会发生地动。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感觉地面摇动时,迅速关掉炉火;不慎着火颖迅速扑灭;邻里之间互相呼唤;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勿靠近围墙;撤离到宽阔地带;协助受伤的人)15.火山爆发的现象: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火山口岩浆汹涌而出,直冲云霄,遮天蔽日的火山灰携带者滚烫的岩浆向人们袭来,刹那间天昏地暗,地动山摇。火山爆发引来了暴雨,雨水夹带着石块、泥沙、火山灰,形成巨大的泥石流,顺着山势滚滚而下,顷刻间,一座繁荣的城市被灼热的岩浆、火山灰和泥石流埋葬。火山

11、爆发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和益处?(危害:火山喷发的岩浆、泥石流、海底火山爆发或地震引起的海啸、火灾、火山灰益处:火山肥土、火山矿物)16.地震、火山喷发等许多自然力量能使地球表面的形态发生变化。1912年,德国科学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认为:地球上原来只有一块陆地泛大陆。这个泛大陆被海洋包围着,大约2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这些破裂的碎块在海洋中飘移着,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着的大陆漂移到了今天的位置,就形成了现在的世界地貌。1930年11月,魏格纳第4次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探险考察,不幸遇难。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地质学家经过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学说”。板块构

12、造学说把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非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岩石圈活动很活跃,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才形成了现在的地貌。17.不同的季节我们能看到的主要星座都不一样。春季狮子座,夏季天鹅座,秋季飞马座,冬季猎户座。怎样利用星图找星座?(面对南方站立,把冬季南天星图举到一定角度,进行对照观察)不同季节应该用不同季节的星图。观察南天星座要用南天星图,面对南方站立。观察北天星座要用北天星图,面对北方站立。天空中,星座的位置是相对固定上的。为什么不同季节我们看到的主要星座不一样呢?(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年转一圈,不同季节转到了不同的位置上,我们看到的星空就不一样了。)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且方向不变有关。怎样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星座还可以帮我们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我们就可以找到北极星。面向北极星站立,前面是北方,后面是南方,左面是西方,右面是东方。19.冬天,天气寒冷,很多地方会出现结冰的现象。(池塘结冰,屋檐上的冰柱,玻璃窗上的冰花)冰和霜都是固体状态的水,他们也会发生状态的变化。水有固态、气态、液态的变化。20植物过冬的方法:落叶、留下种子、根,分泌蜡质动物过冬的方法:迁徙、冬眠、换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科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