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天气与气候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373377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天气与气候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天气与气候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天气与气候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天气与气候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首先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最后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资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将会

2、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重视和关注。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能够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能够体会到天气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4.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能根据污染指数评价不同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设备,使学生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2. 通过组织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了解天气预报,认识卫星云图,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从环保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保护

3、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2.通过让学生记录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有关数据,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4.通过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

4、、好表现。应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从日常生活入手,着重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2.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3. 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解决措施: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组织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六部分:1.突破教材安排的顺序,将天气和气候安排在两个板块进行学习,最后进行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第

5、1小组描述天气及有关的成语,第2小组描述与气候和气候有关的成语。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天气现象,师生运用“三板”绘制天气符号简图。4.学生模拟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城市天气状况。5.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了解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6.做一做:课堂小结,完成相关作业。设计依据采用多媒体及地理 “三板”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优势和自身教学条件,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角色扮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导入】天气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教师提问:1.每天坚持收看天气预报的同学有

6、哪些,为什么?,你是怎样收看天气预报的?2.介绍你说看到的在6月20日期间安阳形成的11级大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有哪些?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天气对自已的上学、参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天气对户外活动、交通、农业生产、航海、军事等的影响)(举例说明)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讲授】天气的概念和特点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什么是天气?天气的概念是什么?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天气的特点(短暂性,易变)。3.将学生分组,开展第一轮竞赛活动。 学生分成2个小组,要求各组同学通过讨论,1组的同学写出有关天气的成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认识有关天气内涵是什么) ,

7、第二组同学判断下列词语和诗句反映的是否是天气,并说明理由(加深理解和应用,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活动】认识天气符号教师活动: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状况呢?2. (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3. 展示:常用天气符号图,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形象记忆并熟悉天气符号。4.展示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学生活动:1.学生回答:看云识天气、农谚、广播、报纸、xx(121)、上网、电视等。2. 仔细观察并议一议,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_,绿色表示_,白色表示_区。白色越浓,云层越_,降水量越_。3.学生根据展示的天气现象,绘出天气符号。 (图文结合。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其有意注意的时间延长,

8、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易于理解、识记。)4、展示世界各大城市的天气情况图,由学生模拟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课件显示出的城市天气状况。【讲授】气候的概念和特点提出问题:1.今年我国南方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的成因是什么?播放视频并介绍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2.展示并介绍我国北方的气候景观,学生也可以自行总结归纳。 通过以上对天气的学习,采用对比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总结我们安阳地区的气候特点从而掌握气候和天气的异同。【活动】环境质量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提出问题并思考1.安阳地区去年冬天的严重污染,排名倒数第一的现实状况以及今年的重视环境治理后的蓝天白云,说明了什么2. 你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吗?出示

9、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3. 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我们城市的大气环境?讨论:1.环境对生活的影响是什么?2. 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含义。,判断出各城市空气质量优劣。3.角色扮演:以市民、环保局的政府官员、工厂老板、农民等角色来说说怎样保护大气环境。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练习】课堂练习一.填空题 1.卫星云图是由( )拍摄的地球大气运动状况图像。在此图上,蓝色代表( ),( )代表陆地,白色代表( )。蓝色、绿色代表的天气状况是( )。 2.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 )约( )时,最低气温出现在(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均温

10、最高出现在( )月,最低出现在( )月。南半球海洋月均温最高出现在( )月陆地月均温最高出现在( )月。 3.无论一月还是七月,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是受( )因素影响造成的。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 济宁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台风“龙王”在福建省登录,滞留时间长达10个小时 欧洲西部地区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年温和多雨 未来的24小时内,将有6-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8度 A.、 、 B. 、 C. 、 D. 、 2、下列关于卫星云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林地 B.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陆地 C.白色表示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D.降水的多少与卫星云图上的白色深浅无关【作业】布置作业地理读本:基础梳理部分填写;并进行课外调查,调查红水河的污染状况,并写出调查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