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368192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精选-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一)运用公式法: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a-b=(a+b)(a-b)a+2ab+b=(a+b) a-2ab+b=(a-b)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二)平方差公式1平方差公式(1)式子: a-b=(a+b)(a-b)(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四

2、)完全平方公式(1)把乘法公式(a+b)2=a+2ab+b 和 (a-b) =a-2ab+b反过来,就可以得到:a+2ab+b =(a+b) a-2ab+b =(a-b)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把a+2ab+b和a-2ab+b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项数:三项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

3、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五)分组分解法我们看多项式am+ an+ bm+ 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 an)和(bm+ 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原式=(am +an)+(bm+ bn)a(m+ n)+b(m +n)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原式=(am +an)+(bm+ bn)a(m+ n)+b(m+ n)(m +n)(a +b)这种利用分

4、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六)提公因式法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2. 运用公式x +(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

5、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一次项的系数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七)分式的乘除法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

6、)2(y-x)2,(x-y)3-(y-x)3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八)分数的加减法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7、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9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10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

8、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1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12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九)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x=b(a0)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

9、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kx+b (kb k、b是常数),其中是x自变量,y是因变量,读作y是x的一次函数,当x取一个值时,y有且只有一个值与x对应,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值与x对应,那么这个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表达式求解:一次函数也叫做线性函数,一般在X,Y坐标轴中用一条直线来表示,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出另一个变量的值。一次函数的表达方式一般都为y=kx+b的函数,叫做Y是X的一次函数,当常数项为零时的一次函数,可表示为y=kx(k0),这时的常数k也叫比例系数。常用来表示一次函数的方法有解析

10、法,图像法和列表法。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分为点斜式,两点式,截距式。解答一次函数的作法最简单的就是列表法,取一个满足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两个点的坐标,来确定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还有一个描点法。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通常情况下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即可画出。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一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的必考知识点,新课程标准把三部分的关系提到了十分明朗化的程度。因此,应该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知识点进行辨析。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成ax+b=0(a,b

11、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数的角度);从图像上来看,就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的值(从形的角度)。利用函数图像解方程:-2x+2=0,可以转化为求一次函数y=-2x+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而y=-2x+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所以方程-2x+2=0的解为x=1。注意:解一元一次方程ax+b=0(a0)与求函数y=ax+b(a0)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是前者从数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后者从形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从数的角度来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是何值;从形的角度来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从而使方程组得出答案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