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尼日利亚大选的观察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348491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尼日利亚大选的观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关于尼日利亚大选的观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关于尼日利亚大选的观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关于尼日利亚大选的观察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关于尼日利亚大选的观察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尼日利亚大选的观察报告 2003年4月14日至21日,受民政部派遣,我参与了美国全国民主党协会和卡特中心组织的“尼日利亚总统选举国际观察团”,以“国际观察员”身份,实地观摩了该国总统和州长的选举过程。由于在尼日利亚的活动仅限于选举观察,工作日程十分紧张,无法对其他相关事宜实施研究考察。为了使领导和同事们对尼日利亚的政治制度、选举制度等有关问题有所了解,我回国后研究了从尼日利亚获得以及通过互联网所能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形成了这份报告,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于尼日利亚的民主化进程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是非洲的第二大国,人口1亿3千多万,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在非洲属于经济相对比较发达

2、的国家。 尼日利亚实行联邦制,整个政权体系为“三级政权、五级管理”。其三级政权即联邦政府-州政府(36个州和1个联邦首都区)和“地方政府区”(Local Government Area),五级管理层次除上述三级政权层次外,在地方政府区下设有分区(sub-district),分区之下是村庄部落。其中,联邦政府由总统府、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州级政府由州长和州议会组成,地方政府区由区长和区议会组成,这三级政权机构的主要组成人员由选民根据法律分别选举产生;分区属于地方政府区的派出机构,其主要领导(Chief)由区长任命;村庄大都保持传统的部落制,属于基层群众组织,绝大多数村庄由世袭的“部落王”(Kin

3、g)领导。 受全球民主化浪潮的影响,尼日利亚国内的众多有识之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一直在为结束独裁政权、建立民选政府的目标而斗争。历届军政府在取得政权之初也都承诺将逐步还权于民,并象征性地有所动作,但大都胎死腹中。直到1998年,当时的军事独裁者阿巴查突然去世,其军事副手、另一位军队领导人阿布巴卡将军自动成为国家领导人。在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的双重压力下,本无政治野心又轻易获得国家权力的阿布巴卡将军承诺进行政治改革,还权于民选政府。他很快就开始释放政治犯、开放党禁、与反对派对话并向国际社会公开其向民选政府交权的意图。他还创立了一个兼顾宗族和地域利益的“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Independent Na

4、tional Electoral Commission),并赋予其组织、管理、监督选举的权利。他还组织重新修订并公布宪法,宣布于1999年初举行全国大选。在1999年初举行的大选中,人民民主党以绝对多数赢得了总统选举,其领袖奥巴桑乔当选为总统(奥巴桑乔也曾是阿巴查政权的军事领导人之一,后来因公开批评阿巴查政权而被囚禁),国会和地方各州的领导人的选举也相应完成。 尽管这次大选存在着诸如买卖选票等违法现象,但总体上比较顺利,并被绝大多数尼日利亚人民所接受。当时,美国全国民主党协会、卡特中心、共和党国际协会以及联合国、欧盟、英联邦的一些组织和机构都应邀观摩了此次选举,这些组织和机构普遍把此次大选称为

5、尼日利亚历史上“第一次由军事政府向平民政府顺利过渡的选举”。 关于2003年的全国大选 1959年前的尼日利亚采用是的英国殖民者设计的英国式政府体制,独立后几经变革,逐步形成了目前实行的美国式的三权分立、政党竞选体制。根据1999年修订的宪法规定,其总统、国会议员、州长、州议会议员、地方政府区区长及其本级议会议员,都必须由经过登记的合法政党提名,由选民分别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任期都是4年。该宪法还对各种选举的组织制度和程序作了非常具体的规定,现简要介绍如下: 总统由全国选民选举产生,其当选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获得了全部选票的相对多数,二是必须在至少2/3的州里分别赢得各州全部选票的1/4以

6、上。 州长由本州选民选举产生,其当选一是必须获得本州全部选票的相对多数,二是必须在本州辖区至少2/3的地方政府区分别赢得各区全部选票的1/4以上。 参议院的选举将每个州划分为3个参议员选区(Senatorial Districts,联邦首都区1个,全国共有109个),每个选区选举1名参议员,得票多者当选。 众议院的选举将全国划分为360个联邦选区(Federal Constituencies),每个选区选举1名众议员,得票多者当选。 总统、参议员、众议员及各州州长选举日的确定、具体选举工作的组织由“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负责,州议会和地方政府的选举工作则由各州“独立选举委员会”负责。 2003年

7、4月12日是法定的国会两院换届选举日,4月19日是总统和各州州长的法定换届选举日。总结1999年大选的经验教训,为了这次大选得以顺利进行,在现任总统的大力支持和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尼日利亚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殚精竭虑,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 组织培训了大量选举工作人员。全国共培训了100多万名选举工作人员,分别在20000个投票站和各级选举机构工作。 准备选举设备和材料。为了显示公正,尼日利亚政府不惜花费巨额外汇,7000万张选票由加拿大印制(据说飞机运了3个架次),20000多个投票箱由南非制作。此外,还雇佣了数千台车辆运送选票、为所有选举工作人员制作了标志马甲、甚至为所有投票站配备了手电

8、筒、蜡烛以备不时之需。 动员军队和警察维护选举现场。每个投票站至少配备两名全副武装的警察或士兵,选票的运送由武装人员押运,各计票点都有重兵把守。 邀请了300多名国际选举观察员,向30000多名国内社团组织的独立观察员和10多万名政党观察员发放了特殊证件。 根据安排,我直接观摩了4月19日的总统和州长选举,在乔斯州(Jos State)马不停蹄地奔波了一整天,亲眼目睹了9个投票站的投票场面,基本弄清了其投票和计票的方法和流程。 投票流程。1)选民手持选民证排队等候;2)凭选民证领取选票;3)由工作人员在领取选票后的选民拇指盖上涂上特制墨水,以避免重复领取选票;4)选民进入划票处划票。法律规定选

9、民必须用拇指在选择的政党栏内按指印;5)选举工作人员在选票背面标明投票站编号并签名;6)由选民将选票折叠后投入票箱;7)投票站按时关闭,开始计票过程。 此次大选,现任总统奥巴桑乔领导的全国民主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尽管个别选区可能重新选举,但迄今为止,该党已经获得了参议院109个席位中的67个,众议院360个席位中的173个。总统和州长选举的最终选票数字迄今尚未正式公布,但已经公布的选票数量显示,全国民主党不仅已压倒性多数取得了总统职位,而且已经在20个以上的州取得了州长选举的胜利。 尽管尼日利亚政府倾全国之力认真准备、精心组织此次大选,但由于财力和经验不足、行政力量薄弱、社会矛盾复杂、交通设

10、施落后、选民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此次大选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包括: 选民登记错误率高。由于尼日利亚从未组织过正规的人口普查,政府部门没有系统全面的人口和户籍资料,广大农村居民没有身份证件,从而使选民登记工作变得异常困难。此次大选的选民登记本来已于2002年年底结束,在各政党的强烈要求下,今年1月份又进行了补充登记,结果又登记了600多万选民,因此导致选民名单未能按时公布。不够法定年龄登记为选民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估计也有数百万之众。 对选举工作人员的培训不充分。相当一部分选举工作人员对选举法规的严肃性认识不足,如推迟开启或提前关闭投票站、不设置秘密划票处或直接观看乃至引导选民划票、不按规定封

11、闭票箱等等。 选民教育十分欠缺。相当一部分选民,特别是新选民和农村选民,被一些政党鼓动、利诱参加投票,但对投票过程一无所知,在投票站经常发现选举工作人员手把手地帮助选民在选票上盖指印的现象。很多选民根本不了解政党竞选的含义,有的选择一个党派却不知道该党的候选人是谁,也有的想选每个候选人却不知道他属于哪个党派。更多的基层选民只关心自己喜欢的候选人,并不在意其党派属性,在总统选票上选择了一个党派,在州长选票上则选择另一个党派。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令尼日利亚的政治家们哭笑不得。 选举制度的设计存在漏洞。一是放宽了政党参选条件后30个政党参加竞选,使得选票设计印制、选民划票以及计票过程都变得十分复杂。二

12、是指印划票法并不符合秘密投票的原则,且极易污染选票。我直接观摩了3个投票站的验票计票过程,每个投票站因指印污染而造成的废票都在50张左右。三是计票过程出错率高。五级计票程序涉及人员广,特别是政党观察员参与各级计票过程,相关人员对验票、计票方法的认识和执行存在差异,容易引发矛盾,降低计票效率。本人在一个地方政府区计票中心看到,因一个分区计票中心上报的结果与某党派观察员自有的结果不一致,该中心不得不花费2个多小时重新核定每个投票站的计票结果。 当然,总的看来,此次大选组织的比较充分,选举日当天没有出现重大治案事故和重大舞弊行为。就我本人所直接观摩的9个基层投票站,以及与其他国际观察员交流的情况看,

13、绝大多数选举工作人员认真负责,选举现场秩序井然、气氛平和。尤其是广大尼日利亚选民所表现出的积极参选、耐心等待、遵守规则的品德,给我本人和其他国际选举观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国际选举观察团” 此类国际选举观察活动所根据的所谓“国际标准”,主要效法由“国际人权法小组”印制的国际选举观察指南一书。该书认为,“选举提供了一种衡量一个政府如何对待其人民的方法”,而一次“真实的选举”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选民必须自由并必须相信,他们可以自由地作出政治选择而不会被威胁、贿赂等所影响,也不会担忧因其选举行为而受到惩罚; 选民必须充分地被告知关于竞选者的情况,以便作出真实的选择; 选民必须相信其选择将被真

14、实地记录和尊重; 公民必须相信他们可以自由行使其表达政治观点、结社、集会和组织运动的权利,以帮助他们支持的竞选者; 任何寻求和平地获得政治权力的竞选者,必须可以自由地组织政党,并在没有政治歧视的前提下自由地争取选票; 所有政党必须赞同竞选的基本规则-即选举法律框架; 所有政党竞选者必须实际地得到公平的机会接近选民以赢得选民的支持; 政党和选民必须能够信赖选举管理当局的中立和效率; 新闻媒体必须可以自由地获得和发布关于政党竞选者和重大政治问题的信息; 政府控制的新闻媒体必须提供竞选者向选民讲话的渠道,而且这种渠道对所有竞选者都必须真实、公平和充分;同时,必须鼓励私人媒体按照适当的规则和道德规范活

15、动; 公民组织必须可以参与选举进程,帮助教育其他公民了解选举的重要性,必须可以自由地监督选举进程的所有方面; 必须向公民和竞选者提供合适、及时和高效的法律程序和平等的法律保护,以保证选举过程的真实性,并保证所有申诉都能得到和平地解决。 当然,上述所谓的“国际选举标准”并未被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也未被纳入目前的国际法,只能算是参考标准。因此,对一个国家选举情况的评价还主要取决于该国人民的认可程度和对该国选举法律的遵守程度,这一原则也得到了联合国及有关国际选举观察组织的认可。 至于此类“国际选举观察”活动的作用,按照美国卡特中心和全国民主党协会的正式文件的说法,一是显示“国际社会”对该国民主化进程的

16、关心和支持。二是向国际社会和被观察国提供准确、客观、公正的报告,并不干预选举过程。三是向被观察国提供建议。 尼日利亚的此次大选,由于是该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一个民选政府向另一个民选政府过渡”的选举实践而引起了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联合国、美国、欧盟、英联邦分别派出了选举观察团,总人数达300多人。我所参加的选举观察团由美国卡特中心和全国民主党协会联合组织,由来自非洲、亚洲、欧洲和北美洲12个国家的50名观察员组成,仅我一人来自亚洲国家。此次观察活动分为3个阶段: 一是准备阶段。观察团集中3天时间对所有观察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尼日利亚的民主进程和社会状况、选举法规和实践、工作内容和方

17、法、观察员的行为规范以及此次大选的准备情况等。观察团还准备了3种表格供观察员填写,分别是“投票站观察表”、“投票站关闭和计票过程观察表”、“选举状况总结表”。 三是交流总结阶段。所有16个观察组用2个半天时间交流情况,观察团汇总各组观察表和相关报告,形成该观察团对此次大选的“观察报告”,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观察结果。 总体上看,该观察团认为此次大选组织有序、选民积极、选举过程真实可信。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一些票箱未按规定密封、部分公民未被登记为选民、个别计票中心有修改选举结果现象、秘密划票原则执行的不好、个别投票站因个别政党组织的武装民兵出现在现场而影响了选民的投票,等等。 观感 尽管笔者对尼日

18、利亚采用现行选举制度的根本动因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目前也无法判断此次大选对尼日利亚未来的政治走向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但所见所闻也引发了笔者的诸多忧虑和思考。 思考之一:全盘西化的政治体制和选举制度是否真正适应尼日利亚的经济基础并促进其发展。尼日利亚的国体、政体都是美国式的,其选举制度也效法美国。但与美国相比,无论是经济实力、国民素质,还是法治环境、民主传统,尼日利亚都处在一个非常低的起点上。如果说美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美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适应了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话,尼日利亚显然选择了一套与本国国情不相适应的、超出现行社会发展阶段的政治模式。单就其现行的选举制度而言,其复杂程度已远远超出了其大

19、多数公民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譬如每4年一次的全国大选,所有选民都要在半年时间内参与3次选举,分别是联邦议会选举、总统和州长选举、州和区议会选举及地方政府区区长选举,每次选举都是举全国之人力、物力、警力乃至军力,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则是久久不能平息;再比如,尼日利亚采取了极其宽容的政党登记和竞选政策,结果导致政党林立,使整个选举过程更加复杂多变。此次总统选举,3个主要政党瓜分了所有选票的90%以上,有20几个政党仅仅赢得了数万张选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整个尼日利亚社会对政党政治缺乏正确的认知,不仅选民普遍“认人不认党”,而且大多数政党既没有政治纲领,也没有治国施政良策,更缺乏政党政治的基础-政治

20、容忍性。大多数政党只企求胜利,不承认失败,小有成绩便忘乎所以,组织游行庆祝,一遇挫折便怨天尤人,动辄以发动支持者“采取行动”相威胁。这一切使得比一般国家更需要社会稳定的尼日利亚更加雪上加霜。 从1999年民选政府治国以来的实践看,尼日利亚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寡头政治和寡头经济依然得势、基础设施依然如旧、失业率居高不下、10000多人死于宗教冲突、腐败现象随处可见。在我们从首都驱车前往JOS州的途中,共经过了军队在大选期间设立的5个公路检查站,全副武装的检查人员公开向过往车辆索要钱财。在JOS州,人们普遍向我们反映,该州现任州长4年来组织实施的唯一较大规模的建设

21、项目,就是从州府到其家乡小镇的80公里柏油路。 思考之二:没有基层民主基础的民主制度能否持久。应该说,尼日利亚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政权系统和比较配套的法规体系,其现有的政治制度和选举制度也很时髦。但令人费解的是,尼日利亚的村庄一级仍然实行极具封建色彩的部落制,部落首领世袭罔替,决定一切。也就是说,占尼日利亚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民主权利仅仅是每4年参加3次选举。这种状况是否是完整、真实意义上的民主政治?对普通公民来说参与选举是否就是其民主权利的全部内容?没有基层民主支撑的民主制度能否持久?世人将拭目以待。 以尼日利亚的民主化进程为鉴,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和选举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必须坚定不移

22、地坚持下去。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指出,50年以后的中国也要实行普选。而要最终实现普选目标,在保持社会稳定、不断发展经济、提高全民素质的同时,切实推进和完善我国现行的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制度,使基层群众在实践中提高民主素质,夯实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无疑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提要: 韩国在60年代迅速推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工农业发展严重失去了均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韩国政府和学者们基于国情和农情,经过科学论证,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一个资本主义体制和发展中的国家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跨越式

23、发展,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本文着重对韩国新乡村运动的发起、发展过程、发展趋势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客观的介绍和分析。 一、发起新乡村运动的社会背景和科学依据 韩国山多,耕地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平均每户只有1公顷多。韩国的人口密度很大,每平方公里480人。由于人口对有限国土面积的压力日益增大,从而导致地价不断上涨,这种现象尤以城市近郊最为显著。此外,韩国资源匮乏,只有劳动力资源。基于这种国情,韩国的决策者们一致认为,依靠人力资源开发发展经济是韩国得以快速、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韩国的学者们认为,要想提高人力资本两个重要因素的水平,必须通过一种措施提高国民的生活伦理水平,使其与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相辅

24、相成、比翼双飞,才能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进步(见图)。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交流的扩大,从国外引进新科技并不难,但是国民的伦理水平,如勤勉、诚实、节俭、自助、协同等思想、精神、意识是永远无法用金钱和引进获取的。国民的生活伦理与本国国民的文化、宗教、道德、民族、民俗等内在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一个国家国民的生活伦理具有必须依靠本国国民树立与提高的本质特征。如果通过一种具有感召力的活动和国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而不是政治运动,使国民长期受抑制而潜在的良好的社会伦理再次迸发出来,就会释放出无穷无尽的效能。60年代末,韩国经济依靠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功,政府已有财力支援农业,

25、以缩小城乡、工农、区域之间的差距。这种社会背景,从客观上要求韩国的农民振奋精神,勤勉、自助和合作,官民一体,建设家乡,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图:新乡村运动与韩国国民科技水平和生活伦理的关系(缺) 二、新乡村运动的发起过程、主要内容和社会效益 (一)新乡村运动的发起过程 为解决这一农村与社会问题,韩国政府在实施第三个5年计划时(19721976),把“工农业的均衡发展”、“农水产经济的开发”,放在经济发展三大目标之首位(其它两个目标是扩大出口和发展重化学工业)。在此期间,韩国政府投资20亿美元,启动农村地区的综合开发。但由于有效利用资金投入的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加上农民立足家乡,改变家

26、乡面貌的信心不足,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意识匮乏,导致资金投入效益并不明显。根据这种实际情况,韩国政府自1970年开始发起了“新乡村运动”,并设计实施了一系列的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的家乡建设活动。以勤勉、自助、协同为基本精神的新乡村运动先在农村开展以后,以振兴国家为动力,迅速波及工厂、学校及城市,向全国范围扩大。 村民们得到这些援助物质后,纷纷组织动员起来,共同出力合作完成了村里的公共事业。发起新乡村运动的第一年,村民的反映比政府预期的还要好。第一年,全国35000个村庄中的16000多个村表现积极,成绩显著;第二年,政府对这些成绩显著的村庄继续提供

27、援助物质,平均每村增加到500袋水泥和1吨钢筋。政府还将35000个村划分成自立、自助、基础三级,成绩最佳划为自立村,最差的划为基础村。政府的援助物质只分给自立村和自助村。1973年,全国农村中的约1/3被划成基础村,此后,基础村迅速减少,到1978年,基础村基本上消失,约有2/3的村升为自立村。 (二)新乡村运动的发展过程 韩国政府在组织实施新乡村运动的过程中,制定了阶段性目标,至今已开展30年,取得了超出预期目标的效果,实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模式。1,基础建设阶段(19711973年)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如改善厨房、屋顶、厕所,修筑围墙、公路、公用洗衣场

28、,改良作物、蔬果、蓄禽品种等。自1970年冬季开始,政府无偿提供水泥、钢筋等物质,激发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勤勉、自助、协同精神。由中央内务部直接领导和组织实施,建立了全国性组织新乡村运动中央协议会,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网络,同时建立新乡村运动中央研修院,培养大批新村指导员。新乡村运动经过基础建设阶段,初步改变了农村的生活居住条件,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共鸣,调动了他们立足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妇女也开始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2,扩散阶段(19741976年) 在这一阶段,新乡村运动迅速向城镇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现代化建设活动。原来划分的自立村,根据村民的收入情况改划为福利村。新村建

29、设的重点从基础阶段的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发展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修建了村民会馆和自来水设施,以及生产公用设施,新建住房,发展多种经营。政府对新村指导员、国家各级公务员、社会各界负责人分批进行了新村教育;对卓有成就的农村提供贷款,并在各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动员理工科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教师、科技人员轮流到农村巡回讲授和推广科技文化知识和技术。在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连年实现了丰收。3,充实和提高阶段(19771980年) 在这一期间,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社区经济的开发日趋红火,政府推进新乡村运动的工作重点放在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产农业,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业的发展

30、。同时,为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为广大农村提供各种建材,支援农村的文化住宅和农工开发区建设。在这一阶段,国内政治不断动荡,新乡村运动受到种种批评和责难。经过调整以后,新乡村运动从政府主导的“下乡式运动”转变为民间自发,更加注重活动内涵、发展规律和社会实效的群众活动。 4,转变为国民自发运动阶段(19811988年) 在这一阶段,政府大幅度调整了有关新乡村运动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全国性新乡村运动的民间组织,培训和信息、宣传工作改由民间组织来承担。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以及提供一些财政、物质、技术支持和服务等手段,着重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流通

31、业,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继续提高农民收入等。当时,农村居民普遍认为,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已接近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准。5,自我发展阶段(1988年以后) 随着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派繁荣气象从城市开始逐步向四周农村地区扩散,新乡村运动也带有鲜明的社区文明建设与经济开发的特征。政府倡导全体公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并致力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同时,积极推动城乡流通业的健康发展。新乡村运动转变为国民自我发展阶段以后,为在运动初期启动农村经济、文化活动而建立的政府机构、活动内容和形式逐步弱化,而具有客观生存与发展规律,有助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机构、

32、活动内容和形式,如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组织,农村教育机构、农协、流通、农村综合开发、农村经济研究等组织机构应运而生,并在不断优化其结构中生机昂然地传承着新乡村运动的精神和理念,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三)新乡村运动的主要内容、形式和社会效益 1,改善农村公路 2,改善住房条件 3,农村电气化 60年代末,在韩国的农村只有20的农户按上了电灯,其余的农户还在传统的煤油灯下生活。到1978年,全国98的农户都装上了电灯,90年代全国已实现了电气化。新乡村运动初期,政府鼓励竞争,优先给积极参与的农村供电。随着新乡村运动的深入开展,农村电气化得到迅速发展,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这期间,由政府补助一部分

33、,农民借用低息贷款,加速实现了农村电气化。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家电得到了普及,农民为了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就要储蓄,这又促进了农村储蓄业的迅速发展。 4,农民用上自来水 自古以来,韩国农民饮用井水,而传统的井水既不卫生又不方便,需要花费很多劳动力和时间。当时,能喝上自来水,对农民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夙愿。新乡村运动开始时,村民们自觉地动员起来,把山上的水引到村里的蓄水池后用水管接到每家每户。因地势高,不宜引水的村庄,深挖井,再用水管接到每家厨房,用抽水泵取水。80年代,普及使用汲取地下水的井管挖掘机,农村的饮水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也明显得到改善。 5,推广高产水稻品种 新

34、乡村运动初期,政府开始推广“统一系”的水稻高产新品种,使韩国的水稻生产跨入划时代的发展阶段。19701977年,水稻的每公顷单产从3.5吨增加到4.9吨。农民们在水稻生产中,学到了共同合作的“集团栽培”方式。水土条件相近的1030户农民,在掌握先进耕种技术的班组长的带领下,共同选种、育苗、插秧、施肥、灌水,直到收获。这种共同协作的“集团栽培”,使得水稻高产品种在极短时间内推广到各地农户,提高了全国农民的水稻栽培水平。 6,增加农民收入 7,农协组织的迅速发展 除了金融业外,在流通方面,农协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农民在种植水稻高产新品种的过程中,施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农资、建材、家电等物质也都由

35、农协来组织提供。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协的规模也迅速得到扩大。70年代,全国基层农协数为1500个,大致与邑为单位的行政区域数相近,一个基层农协对1000多户农民开展业务。一个基层农协的工作人员从1972年的6名增加到1980年的18名;一个基层农协受理的资金从1977年的4300万圆增加到1980年的23.4亿韩圆(330万美元),其中180万美元来自信用事业,100万美元来自经济活动,50万美元来自公共福利保险事业。由此可见,基层农协在当时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兴建村民会馆 新乡村运动一般在冬季农闲期间开展,但在当时很难找到村民能集中讨论活动的场所。所以,从开展新乡村运动

36、的第二年开始,各地农村纷纷兴建村民会馆。农民有了自己的会馆以后,不仅用来召开各种会议,还用来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和交流会。为在农忙期间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在村民会馆中办起了公共食堂。妇女会在村民会馆中还举办了公共交易场,降低了产品的流通费用,节省了村民的购物时间。村民会馆收集了包括农业生产统计资料和农业收入统计资料在内的各种统计资料。村民会馆还经常向村民展示本村发展计划和蓝图。在村民会馆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农民不是只通过书本,而是在各种实况展示和社会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了民主决策和管理的真谛,也学会了与各级政府同心协力,共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进而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能力。 三、新乡村运动

37、遇到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新乡村运动在国家发展和社区经济开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各种问题,遇到了种种难关,如新乡村运动的理论研究落后于社会实践;在城镇开展此项活动并不理想;因过分强调政府的统筹作用和依赖行政手段,助长了农民依赖政府号召和组织的思想;农村劳动力后继乏人日趋严重;对乌拉圭回合以后开放农产品市场缺乏研究;对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发展效益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没有更为有效的对策等。在这一期间,韩国的新乡村运动组织也组织开展过一些有效的活动,如“一区一社一村一品运动”、“农产品直销”、“城乡姊妹联系”、“文明市民和家庭活动”,以及敬老、环保、交通安全等活动。

38、这些都无非是城乡、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内容,尽管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资金投入、科技教育、民间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有直接关系,但是农民通过新乡村运动树立的勤勉、自助、协同精神和意识仍鼓舞着韩国农民积极向上和奋发进取的主人翁意识和勤劳致富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2,王广忠、李水山著,中韩农业教育与区域开发国际研讨会论文选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9 4,路明著,农业教育50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 一、小城镇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

39、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

40、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

41、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

42、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

43、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

44、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

45、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

46、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

47、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