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室管理制度主 要 文 件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1234认证认可文件CMA: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评审准则等CNAS:CL01、CL10、RL01等标准规范文件GB/T 27476:安全要求GB/T 31880:诚信要求GB 19489:生物安全要求法律法规文件计量法质量法标准化法等管 理 要 求01安全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麻痹大意,不学习安全基本知识,不按实验安全规则操作,是实验室检测工作之大敌。基 本 要 求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并应悬挂公示 设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 对实验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熟悉后方上岗 积极宣传、普及一般急救知识和技能 定
2、期进行安全检查,形成制度,实施奖惩发生安全事故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措施,及时处理 在承揽实验任务时,应明确安全责任 1234567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灾害 关门关窗关水关气 查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材料、工具等物品摆放整齐,布局合理。应及时清理废旧物品,不堆放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物品,保证安全通道畅通。禁止将汽油、油漆、香焦水等易燃易爆物品带进实验室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要严禁烟火,不准吸烟或动用明火,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必须符合安全存放要求,专人负责实验室在使用易燃、易爆及剧毒等危险品时,要严格按相关管理规定使用和保管,同时要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作好详细记录2007.01实验室要加强安全用电管理
3、,不得擅自改装、拆修电器设施不得乱接乱拉电线,实验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头使用高压动力电时,应穿戴绝缘胶鞋和手套,或用安全杆操作电源开关箱内不得堆放物品,以免触电或燃烧严禁用湿手去开启电闸和电器开关,凡漏电仪器不要使用,以免触电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电线与人体分离后,再实施抢救禁止使用实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等当茶具使用。亦勿将水杯、食物等带入实验室室内应保持良好的环境,不得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严禁吸烟、饮食东西 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空试剂瓶要统一处理,不可乱扔,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浓酸、烧碱
4、具强烈腐蚀性,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使用时,应在通风厨或在通风下操作,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纳溶液(酸腐蚀时采用)或5%硼酸溶液(碱腐蚀时采用)冲洗,最后用水冲洗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以免发生反应引起爆炸等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气罐应固定,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口对人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开启,严禁用锤砸、打,以防破裂q e-Business Transformation将玻璃棒、温
5、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布时应垫棉布,两手靠近塞子或用甘油、水,均可将其轻松插入或拔出,切不可强行操作,以免折断刺伤实验室在涉及压力容器、电工、焊接、振动、噪声、高温、高压、辐射、强光闪烁及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和实验时不得擅离现场,要严格按相关操作规程,落实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在使用放射性物质时应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和污染身体尽量减少人体接受外部辐射的剂量尽量减少放射性物质扩散造成的危害对放射性废物要储存在专用污物筒中并定期按规定处理02仪器管理1.仪器设备性能要求,提供安装使用场所,安放合理,做好水、电供应,落实防火、防潮、防热、防冻、防尘、防震、防磁、防腐蚀等措施。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
6、、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贵重仪器由专人保管。黏贴仪器设备状态标识。制定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仪器设备安全工作要责任到人,设仪器设备管理员,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向领导与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解决。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与器材,工作人员应掌握必要的防火常识,提高事故防范能力。定期检查并保管消防器材,发现损坏和丢失须及时报告。仪器设备耐用期满、已无使用价值、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无修理价值的设备,可申请报废,经主管部门批准同意,统一办理。实验室所用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7、。仪器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发现异常及隐患要立即切断电源,若有损坏不得私自拆动,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经总经理同意后送维修部门,并作好记录。要注意大型仪器设备的停水停电保护,防止因电压波动或突然停电、停水造成仪器设备损坏。易被潮湿空气、酸液或碱液等侵蚀而生锈的仪器,用后应及时擦洗干净,放通风干燥处保存。易老化变粘的橡胶制品应防止受热、光照或与有机溶剂接触,用后应洗净置于带盖容器或塑料袋中存放。一切仪器设备未经部门主管同意,不得外借,使用的按登记本内容进行登记。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和因保管不善致使仪器、器械损坏或丢失,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各种仪器
8、设备(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开。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一般应有仪器套罩。03药品管理依据本室检测任务,制定各种药品、试剂采购计划,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装规格等。采购员组织验收药品,填写验收记录,对技术或质量要求较高的药品的验收,使用部门应制定验收作业指导书。验收合格的,由采购员办理入库,不合格的退回采购供应部门办理退货。使用人员依据检测需求,领取所需的药品,填写领用单应本着节约精神,严格控制使用量,不得随意浪费,任何人无权私自出借或馈送药品试剂,本公司或外单位互借时需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各药品应建立账目,专人管理,定期做消耗表,并清点
9、剩余药品。对怕挤、怕压的,应限制叠放层数 对贮存有温度、湿度要求的,应建立对贮存环境的监控手段并规定环境记录的要求 有害的,应实施安全隔离 采购的药品按照保存要求进行妥善保存 药品试剂应分类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标签完整,剧毒药品加锁存放,易燃、易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严禁用口直接吸取药品和菌液等。称取药品试剂应按操作规程进行,用后盖好,必要时可封口或黑纸包裹,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药品。剧毒药品应锁至保险柜,配置的钥匙由两人同时管理,两个人同时开柜才能取出药品。工作服应经常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消毒 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然后用水冲洗 对于有毒、有害、
10、易燃、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q e-Business _Fulfill Demand04微生物室管理 微生物室由微生物检验员管理及使用,其他人员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和使用进入无菌室前应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将手消毒;在一级缓冲室换实验服、帽子、鞋后,进入风淋室,风淋后进入二级缓冲室准备实验 实验操作前须带上无菌手套和口罩须设置生物安全责任人,负责微生物室安全等检查物料放置于传递窗后,开启紫外30min,同时打开微生物室内净化系统、紫外灯物料进入微生物室前,脱去外包装用酒精棉球擦拭后,置于传递窗 紫外开启30min后,关闭紫外,将物品转移
11、于实验操作台上实验前用0.2%过氧乙酸擦净台面及四周,放好需用的实验器材及各种溶液,开紫外灯消毒40-60min 进入无菌间必须穿的专用工作服、帽及拖鞋、口罩,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使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的器皿,不能放置再用,消毒用器皿放置不得超过一周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及试管或平皿边 接种样品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严禁用口直接吸取药品和菌液,按无菌操作时,如菌液等溅出,应立即用有效消毒剂彻底消毒,安全处理后方可离开现场换下的隔离衣、帽等进行高压消毒,拖鞋放
12、回原处实验完毕,清洁瓷砖台面 用毕,再开紫外灯消毒 40-60min 微生物室物品经传递窗传出后,经高温灭菌后废液、废物倒入废液桶处理实验者在实验后用肥皂清洗双手或将双手浸泡于0.2%过氧乙酸溶液中3分钟,用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清洗双手 用过的器材进行整理,污染细菌的器材需经高压灭菌或煮沸消毒按要求严格控制微生物室药品及培养基的采购、验收、制备、贮藏等质量控制管理。每月进行一次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效果测定,如灯管发黑,超过使用期限,及时更换紫外灯管。无菌室和缓冲间每周大扫除一次,保持整洁。05恒温恒湿室管理 依据相关标准要求,设置环境温度和湿度。当温湿度满足要求后,方可开展试验,做好温湿度等记录。为
13、保持温湿度稳定,工作人员进出次数不宜过多,室内最多不超过四人。在关闭缓冲门后,才允许开启另一扇门。非检测中心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室内保持整齐、清洁,不得堆放杂物,及时清理废物。做好防火、防盗、防爆等安全措施。06更衣室管理不得将易燃易爆物品、化验药品、仪器等带入更衣室内不得在更衣室中抽烟、娱乐,应爱护更衣室设施,不得在室内乱写乱画,张贴等,有上述违章行为将予罚款 更衣时不得随意吐痰,乱丢纸屑、杂物及其他物品,保持更衣室的清洁,保持工作服整洁更衣室由检验员每天清扫,保持更衣室内清洁卫生更衣室指定人负责,室内要注意安全防火,配备消防器材衣物、鞋子等所有物品需放入更衣柜内,不得摆放在外 衣柜内请勿
14、摆放贵重物品及大额钱款,遗失责任自负 不得私自移动、调整、调换更衣柜,不得私自更换衣柜及锁,不得相互转用或另做他用 衣柜破损需于当日上报办公室,以便修理,修理费用若自然损坏由公司负责,若是使用人自己损坏则自己承担 因工作需要有权要求打开更衣柜接受检查,检验员要积极配合 07废弃物管理严禁直接将危险废弃物向下水口倾倒严禁将危险废弃物随垃圾丢弃 严禁将危险废弃物放弃在楼道、阳台、庭院等公共场所 严禁将危险废弃物私自转移给公司外任何人和任何单位进行废弃物处理前,应按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在实验室设置废弃物回收容器,分类回收处理废弃物 样品消化、萃取等过程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应在通风柜中 接触过剧毒的手
15、套、工作服等,需消毒,不能消毒的,回收集中处理本实验室无法处理的三废,定期送至环卫局等统一处理。存储容器应有明显“警示”标识 做好相关处理记录容器应随时盖紧,置阴凉、远离火源和热源的位置倒入容器的主要有毒有害成分写明中文全称或化学式,不可简称或缩写倒入废弃物前,应确认倒入后不会发生异常反应剧毒废弃物应尽量进行无害化处理,无法进行的暂存单独容器,按实验室剧毒试剂管理规定保管废旧的固体和液体试剂在原试剂瓶中暂存,并注明是废弃试剂,暂存时间一般不应超过6个月对于可燃或易燃性物质的废液,应防止泄漏,并尽快处理处理易爆废弃物,应注意人身安全,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具和屏蔽。容器应妥加包扎,外垫防震垫料,运输途
16、中应防剧烈震撞或滚动,避免在酷暑高温时进行处理各实验室产生的生物废弃物经消毒或灭菌后,由专人负责统一收集,交由具资质的处理单位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锐利物品包括针、刀和任何可以穿破聚乙烯包装袋的物品,应保存在有明显“警示”标识、防泄漏、防刺破的容器内对有多种成份混和的废弃物,应按危害等级较高者处理,并且应确保容器无泄漏 严格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废弃物,感染性废弃物必须加以隔离 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另外收集处理,并严防泄漏 易碎的玻璃制品采用有皱的包装材料包装,同时在其中加入吸附性材料 08样品管理样品的制备应遵循检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和要求填写委托单,做好样品标识(样品编号+待检/在检/已
17、检/留样/退样状态)样品接收时,应与客户商定检测样品制备要求和试毕样品处理方式 接收样品时,应根据客户要求,认真检查样品状态,确认样品是否适宜检测 样品室由专人负责,限制出入,确保样品安全。样品管理员对在检期间的样品管理实施监督 样品室应干净整洁、安全、无腐蚀,做好防火、防潮、防霉、防虫、防盗、防日晒等。样品的贮存条件应达到客户提出的要求。对有特殊贮存要求的样品,应建立贮存环境的监控设施,并予以记录 当贮存保管条件达不到客户要求时,应及时向客户声明,或者经客户同意采取其它贮存保管方式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破损 客户若放弃对检后样品的处置权,样品一般保存6个月,保存期满后
18、,样品管理员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实施处置 样品的管理应遵循保密的规定 样品流转过程中,各阶段样品的负责人应对样品的保密承担责任 当样品保密有特殊要求时,则检测室应将承检样品及样品的附件和技术资料在每日下班前送回样品管理员保管 样品在受检中不允许无关人员参观 样品的技术资料不允许无关人员阅览和带离检验场所 涉及专利产品和专利技术的样品,本实验室一律不做留样处理,其资料和被试样品完全退回客户09档案资料管理由专人负责档案资料管理档案资料严格按相关要求存档,包括电子档案档案资料分类保管,摆放整齐及时清理杂物,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霉变等下班前或工作结束,做全面安全检查,切断
19、电源、关好门窗严禁在档案室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和化学品严禁在档案室吸烟和使用违章电器 严禁在档案室使用酒精灯、煤气炉等明火器具,不准使用蜡烛照明无关人员或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禁止存放私人物品 严禁随意涂改、撕毁档案资料,作废资料严格按要求处理 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失密、不泄密 严格执行借阅制度,收进借出及时登记10卫生及其他管理实验室应具有优良的采光条件和照明设备 工作台面应保持水平和无渗漏,墙壁和地面应当光滑和容易清洗实验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安排值日人员,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年彻底清扫1-2次布局要合理,一般实验室应有缓冲间和无菌室,无菌室应有良好通风条件 实验室
20、应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合理,并有固定位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禁止存放在实验室桌柜等表面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 使用的仪器、药品要经常洗涤、擦拭,放置有序,标志分明,使用方便 对于乱摆放的实验用品、仪器等,实验室负责人有权没收或当做废品处理,工作人员不得有异议严禁在冰箱、温箱、烘箱、微波炉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餐、会客、喧哗,或作为学习娱乐场所不得在实验室乱扔纸屑等杂物 加强工作,确保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中毒、爆炸等危险事故发生 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于有毒、有害、易燃、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消毒液泡手,然后用水冲洗,工作服应经常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消毒 离开实验室前,尤其节假日应认真检查水电气汽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关好门窗方可离去。发现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报告 检验人员应系统掌握检验方法和检验所依据的标准,了解检验过程做好检验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仪器,设备,试剂,药品,标本等),并保证达到检验要求遵守实验室制度,按时上、下班,工作时要坚守岗位,配合主管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