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班级 四年级 使用人姓名 评价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4页,独立思考完成预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学习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一、预习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十个百是( ),
10个千是( )。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4、搜集有关大数的信息。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是( )。
思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是( )。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 )
10个一百万是( )
10个一千万是( )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4、阅读教材第3、4页,完成下题。
1)、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
2)、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 )。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 )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 )。
三、过关检测:
1、13819000中的8在( )位上,表示8个( );3在( )位上,表示( )。
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 )、( )、( )、( );
万位、( )、( )、( )在万级上。
3、一万一万的数,按顺序填数96万、( )、( )、 ( )、( )。
4、十万十万的数,按顺序填数70万、( )、( )、( )、( )、( )、( )。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2)
班级 四年级 使用人姓名 评价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5页,独立思考完成预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 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学习难点:数位上出现0的读法。
一、预习
1、读出下面的数
305 读作:
300 读作:
53500 读作:
2879 读作:
2、万级包括的数位是( )、( )、( )、( )。
3、个级的记数单位有( )、( )、( )、( );万级的记数单位有( )、( )、( )、( )。
4、123456789是一个( )位数,4在( )位上,表示4个( )。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观察例2,小组交流完成:
(1) 2496读作:
(2) 6407000读作:
(3)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 ( )
不同点 : ( )
2、以85000300为例讨论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1)讨论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
(2) 讨论每级中有0的数的读法。
我知道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分级,万级的数按照( )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 )字;每级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 )个零;每级末尾的0的( )。
(3)、我会读。
2430800 读作:( )
23000050读作:( )
三、过关检测:
1、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一第2题。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12345600 3074561 40095030 76503000
4、读出下面各数
200800 读作: 7090000读作:
4600000读作: 7005003读作: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3)
班级 四年级 使用人姓名 评价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6、7页,独立思考完成预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在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2、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
学习重点: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掌握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
一、预习
1、写出下面的数
五千零三十 写作:( )
三千二百四十五 写作:( )
九千零一 写作:( )
六万三千四百二十 写作:( )
2、个级的记数单位有( )、( )、( )、( );万级的记数单位有( )、( )、( )、( )。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观察例3主题图,合作交流。
(1)根据读法,在计数器上拨出“六千八百五十万 、 三千零八十万”这两个数。
(2)计数器上拨出的数“六千八百五十万”是( )位数;“三千零八十万” 是( )位数。
(3)六千八百五十万写作( )
三千零八十万写作 ( )
(4)我知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先写( )级,再写( )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 )占位。
2、自主写数
(1)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写作:
(2)二千零五万七千九百写作:
(3)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
3、完成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三、过关检测:
1、1032450是一个含有( )个数级的数,3在( )级上,表示( ),5在( )级上,表示( )。
2、一个数由7个百万,3个万,6个百,7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
3、做练习一第4题。
4、读出下面各数
200800 7090000 4600000 7005003
5、写数。
(1)三千五百八十九万三千写作:
(2)七千零五万七千六百写作:
(3)三千零九万零七十五写作: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4)
班级 四年级 使用人姓名 评价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3、14页,独立思考完成预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学习,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点: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学习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一、预习
1.填空。
10101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
3. 我会说“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观察例4主题图:
(1)、读出各个省的面积。
(2、)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
720000和1100000 ; 454800和1100000
454800和485000 ; 1210000和1660000
(3、)我会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 );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 )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 )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2、把六个省份的面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 )<( )<( )<( )<( )。
3、完成第13页“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
三、过关检测:
1、在○里填上“>”,“<”或“=”。
123400○123040 999999○100001
7000900○7009000 6453219○745329
2、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10034500 7899999 11230000 9056789
3、完成练习三的1、2题。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5、6)
班级 四年级 使用人姓名 评价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4、15页,独立思考完成预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学习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一、预习
1、万级的计数单位有( )、( )、( )、( )。
2、3个万是( )万,( )个万是20万。
3、 阅读教材14、15页内容。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把红细胞 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红细胞:5000000读作:( )
5000000=( )万
白细胞:10000 读作:( )
10000=( )万
(2)、读了这些数以后,我发现:( )
(3)、练习:完成14页“做一做”。
2、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下面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到楼上要走25级台阶。( )
旗杆高约6米。 ( )
学校购彩旗45面( )
小明家每月用水在12吨左右。( )
(2)、读出地球太阳的直径。
12756千米读作: ( )
1389000千米读作:( )
(3)、读教材15页,说一说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4)、用“四舍五人”法把地球太阳的直径用“万”作单位。
12756≈( )万 1389000≈( )万
(5)、完成15页的“做一做”。
三、过关检测:
1、把下面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4000 3687000
6635821 13698032
2、在括号里填写使式子成立的数。
9()864≈9万 ()39800≈94万
6()8130≈61万 ()623≈2万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六千零八十万写作( )
A.6080000 B.60800000 C.6080000
(2)、比最大的六位数少1的数是( )
A.1000000 B.999998 C.99999
(3)、与99999相邻的数是( )
A.99998 B.100000 C.99998和100000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数的产生
班级 四年级 使用人姓名 评价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9、20页,独立思考完成预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数的产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学习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学习难点: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一、预习
1、我知道古时候人们记数方法有( )、( )、刻道记数。 后来,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就是( )。
2、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12、……都是( )。
3、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 ),( )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独立补充完整课本20页数位顺序表。
3、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 )
4、巩固练习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 )个十亿,( )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和( )。
⑤4在十亿位,表示( )个( )。
三、过关检测:
1.10个一千万是( ),10个一亿是( ),10个一百亿是( )。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 )个数位是一级,亿级的四个数位是( )。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
4.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
5.有一个整数,它里面有100个一千万,这个数是( )。
6.一个数由7个十亿、5个百万、2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
7.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位和( )。
8."千"和"万"的进率是( ),请你写出三组进率是十的计数单位。
( )与( )的进率是十;
( )与( )的进率是十;
( )与( )的进率是十;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班级 四年级 使用人姓名 评价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1、22页,独立思考完成预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并能正确地读,写亿以上的数。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
学习难点:中间有0的大数的读写。
一、预习
1、90023600 是个含有( )级的数,9在( )位上,表示( ),这个数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位数略是( )。
2、写数
三百三十万九千写作: 三千零五十万零八百写作:
3、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九位是( )位,它属于( )级,亿级都包括( )位、( )位、( )位、( )位。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读法(例1)
(1)自己先试着读一读下面的3个数,再读给同桌听。
6100000000 读作: 10040002000 读作:
400305000000 读作:
(2)和同桌交流,试着说说读数的方法。
(3)读数时先分级,从( )位读起,一级一级的读,读完亿级的数后再加一个( )字;每级末尾的( )不读,每级中间或前面的0要读,不管几个0只读( )个。
(4)完成书上21页做一做。
2、写法:
(1)写出下面的数。(例2)
三亿 写作:
三十亿九千万 写作: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写作:
(2)亿以上数的写法是先分级,从( )位写起,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 )占位。
3、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 20000000 581200000
(2)、独立完成22页例3
300000000=( )亿 1276270000≈( )亿
20897000000≈( )亿
(3)、小组交流改写方法:
三、过关检测: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 )个十亿,( )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和( )。
2、分别将非整万、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1063800 1280009600 304500
8673100 96320000 20986005400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班级 四年级 使用人姓名 评价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25页,独立思考完成预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
学习重点:计算器的使用。
学习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一、预习
看教材23-25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
1、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大约1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 ),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 );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 ),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
5、17世纪初( )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6、认识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2、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
(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762.32—0.89= 32010—8925=
436.8÷0.75= 13.6×2.7÷0.75=
145+145+145= 138+489=
三、过关检测:
1、判断。
(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 )
(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 )
(3)、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梁。 ( )
(4)、CE键是清屏键。 ( )
(5)、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 ( )
2、用计算器计算。
(1)、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问:每米投资约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班级 四年级 使用人姓名 评价
教学过程(修改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6、27页,独立思考完成预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独立完成过关检测。
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学习重点:正确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学习难点:探索计算规律。
一、预习
1、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2、用计算器计算。
(1)386+179=
我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计算:先输入数字键( ),再输入运算符号键( ),又输入数字键( ),最后输入( )就显示出了结果( )。
(2)、26×39= 312÷8=
(3)、36+228-179= 26×39-349=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交流会报例1的计算方法。
2、完成26页的“做一做”。
合作完成,口头出示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四人一组,轮流出题,比赛看谁先算出来。
3、发现规律。
(1)用计算器独立计算.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2)观察,小组交流找出答案中数位上的数字排列规律,小组代表发言。
(3)不用计算器,遵循规律写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5)运用计算器检验答案。
4、完成27页的“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三、过关检测:
1、判断。
(1)47560≈47万( );
(2)2036000000≈20亿( )
(3)990000000≈10亿( )
2、用3、6、0、0、0、0、8、9八个数字,按要求写出八位数。
(1)最大的数。( )
(2)最小的数。( )
(3)不读0的数。( )
(4)约等于1亿的数。( )
3、用计算器计算:
94×86÷47 (394+5477)÷57
8450÷25-249 6396÷(520-438)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班级 四年级 使用人姓名 评价
教
学
思
路
纠
错
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35、3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预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正确建立射线的概念。
学习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一、预习
1、认识射线、直线和线段
1、生活中射线的例子
(手电筒、汽车灯、太阳射出的光线)。
注意射线的端点、方向,长度
2、直线(电视画面上向远方无限延伸的铁轨)
注意直线的端点、方向,长度
3、要求学生画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
4、线段 (注意线段的端点、方向,长度)
5、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并分别画出2条以上的直线、射线和线段。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画直线、射线和线段方法:
(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友情提示:画射线的方法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
名称
端点
方向
长度
图例
直线
射线
线段
三、认识角
1、 角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 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3、 角的画法:在练习本上练习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
四、过关检测:
1、p36页做一做
2、p39页练习四第1、2题
3、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条射线、线段和直线?
直线( )条 射线( )条 线段( )条
4、把5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的是一条( )。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提示:想一想:直线、线段和射线各有什么特点?
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一条射线长100厘米。 A:正确 B:不正确
提示:想一想:射线的长度是有限的吗?
6、填空 ( )
( )
( )
7、数一数图形中有几个角?
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
在 方面表现不够,
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题:角的度量
班级 四年级 使用人姓名 评价
教
学
思
路
纠
错
栏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37、3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预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有★的题目可不做
学习目标:
1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3、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学习重点: 体会引入角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一、预习
1、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思考: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是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 °”来表示,此为“1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