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3∕T 5330-2021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通用技术要求(河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29832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1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T 5330-2021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通用技术要求(河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DB13∕T 5330-2021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通用技术要求(河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DB13∕T 5330-2021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通用技术要求(河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DB13∕T 5330-2021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通用技术要求(河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DB13∕T 5330-2021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通用技术要求(河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83.140 CCS G 30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3302021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ynthetic materialsof sports areas 2021 - 01 - 21 发布 2021 - 02 - 21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T 5330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体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北

2、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河北省体育局、河北新津康塑胶制品制造有限公司、麦迪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市光明体育设施有限公司、保定源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巅峰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润德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河北华海体育器材有限公司、保定市满城区福利橡胶厂、河北先众人造草坪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爱拓体育用品销售有限公司、河北大元人造草坪有限公司、天津鼎兴橡塑有限公司、河北九冠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河北旭隆塑胶制造有限公司、河北天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保定市满城区泽义橡胶颗粒加工厂、沧州睿佳人造草坪有限公司、红鹤体育产业河北股份有限公司、保定日新塑胶制造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旭、韩双平、任静娜、

3、时丽艳、杨曦、张京京、陈志军、熊炜、徐赵利、胡月双、王俊利、韩晓雷、史玉芳、任浩楠、王先明、刘福祥、徐骏、刘福朋、梁俊发、赵洁。 DB13/T 53302021 1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通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材料运动场地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测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氨酯、聚脲、聚丙烯酸酯、弹性颗粒等合成材料面层的运动场地及人造草运动场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49

4、8.12013 橡胶灰分的测定 第1部分;马弗炉法 GB/T 148332011 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GB/T 14837.1 橡胶和橡胶胶制品热重分析法测定硫化胶和末硫化胶的成分 第1部分; 丁二烯橡胶,乙烯-丙烯二元和三元共聚物、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GB/T 14837.2 橡胶和橡胶胶制品热重分析法测定硫化胶和末硫化胶的成分 第2部分;丙烯睛-丁二烯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 GB/T 16422.2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氙弧灯 GB/T 18446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异氰酸树酯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 GB 185832008 室内装修装饰材料胶

5、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203942013 体育用人造草 GB/T 22517.62011 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第6部分:田径场地 GB/T 239862009 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29608 橡胶制品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测定 GB/T 29614 硫化橡胶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 GB 362462018 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 GBZ/T 160.6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QB/T 11301991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1

6、48332011、GB/T 16422.2、GB 362462018、GB/T 14837.1、GB/T 14837.2、GB/T 22517.62011、GB/T 1888320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 synthetic materials of sports areas DB13/T 53302021 2 指用粘结剂、高分子颗粒,辅以颜料、助剂、填料等合成材料经一定的施工工艺铺装而成的运动场地。 3.2 波浪线现象 wavy line phenomenon 因面层不平整形成的类似水波形状的起伏现象。 4 分类 4.1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按功能分为田径场地和

7、球类运动场地。 4.2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按面层结构分渗水型和非渗水型。 4.3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按施工分为铺装型和预制型。 5 技术要求 5.1 面层 5.1.1 物理机械性能 5.1.1.1 合成材料面层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合成材料面层物理机械性能要求 检验项目 单位 要求 拉伸强度 MPa 0.5 拉断伸长率 % 40 阻燃 mm 50 耐老化性能 500h 拉伸强度 MPa 0.5 拉断伸长率 % 40 冲击吸收 田径场地 % 35,50 球类运动场地 20,50 垂直变形 mm 0.6,3.0 抗滑值/(BPN, 20) 田径场地 - 47(湿测) 球类运动场地

8、 80100(干测) 5.1.1.2 人造草面层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表2 人造草坪面层物理机械性能要求 检验项目 单位 要求 冲击吸收 % 50,70 垂直变形 mm 4,11 阻燃 mm 50 草丝拉断力 开网丝 N 60 单丝 12 单簇草拨出力 N 35 抗撕裂力 横向 N 60 纵向 60 DB13/T 53302021 3 表2 人造草坪面层物理机械性能要求(续) 检验项目 单位 要求 耐老化性能(168h) 草丝拉断力保留率(单丝) % 80 草丝拉断力保留率(开网丝) 80 草丝内填充细沙颗粒量 填充细沙量和颗粒量 - 不低于草丝高度标示值的二分之一 5.1.2 合

9、成材料面层中无机填料及高聚物的含量 5.1.2.1 除人造草面层以外的合成材料面层中,无机填料含量应65% 5.1.2.2 合成材料面层塑胶颗粒及人造草坪面层填充用的合成颗粒高聚物总量应20% 5.1.3 合成材料面层和原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 5.1.3.1 合成材料面层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 合成材料面层成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应符合表3要求, 人造草面层成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4要求 表 3 合成材料面层成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要求 检验项目 单位 要求 有害物质含量 多环芳烃(18 种总和)a mg/kg 50 苯并a芘 1.0 短链氯化石蜡(C10-C13) g/kg 1.5 邻苯

10、二甲酸酯类(DBPBBPDEHP、DNOPDINPDIDP) 1.0 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 1.0 可溶性铅 mg/kg 50 可溶性镉 10 可溶性铬 10 可溶性汞 2 有害物质释放量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释放量 mg/(m2h) 5.0 甲醛 0.4 苯 0.1 甲苯和二甲苯总和 1.0 二硫化碳 7.0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不得检出 气味 气味等级 级 3 a 18 种多环芳烃包括:苯并a芘、苯并e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j荧蒽、苯并k荧蒽、屈、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苊、苊烯、蒽、菲、

11、芘、芴、荧蒽、萘。 b 苯释放量低于 0.005 mg/(m2h)视为未检出,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释放率低于 0.001 mg/(m2h)视为未检出。 5.1.3.2 人造草面层成品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应符合表 4 的要求 DB13/T 53302021 4 表 4 人造草面层成品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项目 单位 要求 有害物质含量 多环芳烃(18 种总和)a mg/kg 50 苯并a芘 1.0 邻苯二甲酸酯类(DBPBBPDEHP、DNOPDINPDIDP) g/kg 1.0 可溶性铅 mg/kg 50 可溶性镉 10 可溶性铬 10 可溶性汞 mg/kg 2 有害物质释放量 总挥发性有

12、机化合物(TVOC) mg/(m2h) 5.0 甲醛 0.4 苯 0.1 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 1.0 4-苯基环己烯 0.05 c 苯释放量低于 0.005 mg/(m2h)视为未检出,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释放率低于 0.001 mg/(m2h)视为未检出。 5.1.3.3 合成面层原材料颗粒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 表 5 合成面层原材料颗粒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要求 项目 单位 要求 有害物质含量 多环芳烃(18 种总和)a mg/kg 30 苯并a芘 1.0 短链氯化石蜡(C10-C13) g/kg 1.5 邻苯二甲酸酯类(DBPBBPDEHP、DNOPDINPDIDP) 1.0

13、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 1.0 重金属 可溶性铅 mg/kg 50 可溶性镉 10 可溶性铬 10 可溶性汞 2 气味 气味等级 级 3 d 18 种多环芳烃包括:苯并a芘、苯并e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j荧蒽、苯并k荧蒽、屈、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苊、苊烯、蒽、菲、芘、芴、荧蒽、萘。 5.1.3.4 合成面层原材料中液体有害物质限量 DB13/T 53302021 5 表 6 合成面层原材料中液体中有害物质限量 项 目 单位 要求 有害物质含量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g/L 20.0 苯 g/kg 不得检出

14、 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 0.5 游离甲醛 0.5 多环芳烃(18 种总和) mg/kg 30 苯并a芘 1.0 短链氯化石蜡(C10-C13) g/kg 1.5 游离二异氰酸酯总和含量甲苯而异氰酸酯(TDI)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 4 邻苯二甲酸酯类(DBPBBPDEHP、DNOPDINPDIDP) 1.0 可溶性铅 mg/kg 50.0 可溶性镉 10.0 可溶性铬 10.0 可溶性汞 2.0 e 多组分样品,在测试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游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总和时,应先检测固化剂样品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游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含量,然后

15、按产品明示的施工配比进行计算;其他检测项目按照产品明示的施工配比混合后测定。 5.2 现场铺装 5.2.1 外观 5.2.1.1 合成面层的颜色均匀一致。 5.2.1.2 合成面层的固化应均匀,面层不能有结块现象。 5.2.1.3 面层表面不能出现起泡、分层、断裂、起鼓和波浪线现象。 5.2.1.4 面层表面有颗粒的,颗粒应均匀,无脱落现象。 5.2.1.5 预制型面层粘接应平顺、不应出现空鼓和波浪型现象。 5.2.2 面层厚度 5.2.2.1 田径场地平均厚度13mm,主跑道面层不能低于 10mm,小于 13mm 大于 10mm 的面积不能占主跑道总面积的 10% 5.2.2.2 跳高起跳区

16、助跑道最后 3m,三级跳远助跑跑道最后 13m、撑竽跳助跑道最后 8m 以及掷弧前端的区域厚度掷标枪助跑道20mm。 5.2.2.3 障碍池水池落地区域厚度25mm。 5.2.2.4 球场厚度5mm。 5.2.3 面层平整度 合成面层表面应平坦,在任何位置、任何方向上:1m直尺下不应有3mm的间隙或2m直尺下不应有5mm的间隙。 5.2.4 面层坡度 面层坡度应符合GB/T 22517.62011中第5.1.4条规定。 DB13/T 53302021 6 5.2.5 点、位、线 点、位、线应清晰,无明显虚边,与面层粘合牢固,田径场地两圆心距离误差小于10mm,距终点线间的距离长度误差范围小于2

17、0mm,篮球,排球和网球场地边长误差小于10mm。 点、位、线应符合GB/T 22517.62011中第5.4.1.1条规定。 6 试验方法 6.1 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 合成材料面层按GB/T 148332011中5.4规定的方法进行; 6.2 阻燃 合成材料面层按GB/T 148332011中5.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人造草面层按以下试验方法进行。截取230mm230mm试样3块,分别按比例要求填充物后,按GB/T 110492008中第6章进行,测量每块试样的中心到损毁边缘的最大距离,结果取3块中的最大值标识。(注:如需填充矽沙,需要预留草的高度为5mm;如需填充矽沙和胶粒,需要预留草

18、的高度为10mm矽沙和胶粒的体积比例为1:2)。 6.3 耐老化性能 按GB 362462018中6.9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6.4 冲击吸收和垂直变形 按GB 362462018中6.2、6.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6.5 抗滑值 按GB 362462018中6.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6.6 人造草面层草丝拉断力和底布抗撕裂力 6.6.1 草丝拉断力 6.6.1.1 试样制备 在不同行任意选择5簇草丝,每簇草丝中挑选一根草丝进行草丝的拉伸试验。 6.6.1.2 试验程序 在精度为1N以上的拉力试验机上进行试验,试验速度为(250士50)mm/mn,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拉断力示值,5个试样试验,

19、取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1N。 注:如果某个试样的试验结果与平均值的允差超过30%,则该试样试验无效,重新进行一次试验 6.6.2 底布抗撕裂力 6.6.2.1 试样制备 按QB/T 11301991中5.1进行,截取试样5块。 6.6.2.2 试验程序和结果计算 DB13/T 53302021 7 按QB/T 1130-1991中7.1和7.2进行,试验速度为(250士50)mm/min,读取试撕裂的最大值,结果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注:如果某个试样的试验结果与平均值的允差超过3%,则该试样试验无效,重新进行一次试验 6.7 无机填料含量的测定 按GB/T 4498.1-2013方法A

20、进行。试验温度(55025)测得的灰分含量作为无机填料含量。 6.8 高聚物总量的测定 按GB/T 14837.1和GB/T 14837.2规定的方法进行。 6.9 有害物质限量测定 6.9.1 样品前处理按 GB 36246-2018 规定的前处理方法进行。 6.9.2 多环芳烃和苯并a芘 按GB/T 2961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9.3 邻苯二甲酸酯类 面层按GB/T 2960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液体材料按GB 36246-2018规定的方法进行 6.9.4 短链氯化石蜡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 6.9.5 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 按GB 36246-20

21、18规定的方法进行。 6.9.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按照GB/T 23986中的方法2计算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多组分原料按明示配比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测试。 6.9.7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游离甲醛 按GB 1858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9.8 游离二异氰酸酯总和甲苯而异氰酸酯(T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 按GB/T 18446规定的方法进行。 6.9.9 可溶性铅、镉、铬、汞含量 按GB 36246-2018规定的方法进行。 6.9.10 有害物质释放量 按GB 36246-2018规定的方法进行。 6.9.11 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释放量 按GBZ/T 160.

22、67-2004规定的方法进行。 DB13/T 53302021 8 6.10 气味测定 气味测定按GB 36246-2018规定的方法进行。 6.11 外观目测 6.12 面层厚度的测量方法按附录 B 规定的方法进行。 6.13 运动场地平整度的测量方法按附录 C 规定的方法进行。 6.14 运动场地坡度的测量方法按附录 D 规定的方法进行。 6.15 点、位、线检测按 GB/T 22517.6-2011 规定的方法进行。 6.16 草丝内填充细沙颗粒量测量方法按附录 E 规定的方法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取样要求 7.1.1 铺装现场裁取、挖取或平行制备(施工现场采用相同工艺、相同原材

23、料制备的样品), 面层样品检验数量:物理机械性能不少于3块(300mm400mm),有害物质限量不少于1块(300mmX400mm); 液体样品检验数量:检测不少于250 ml。 颗粒样品检验数量:不少于500g 7.1.2 样品应避免因扭曲、挤压、受潮、化学污染、高温等改变样品物理或化学完整性, 7.1.3 样品送达实验室后应在温度(255)的室内环境带包装保存,原材料样品应在送达实验室后 14 天内开始检验,成品样品应在合成材料面层铺装完毕后 1460 天内开始检验。 8 检验结果的判定规则 8.1 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所检样品符合本标准要求;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者一项以上不合格,

24、判定所检样品不符合本标准要求, 8.2 复检规则 8.2.1 原料样品经检验不合符本标准要求的,可另取双倍样品进行复检,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所检样品复检符合本标准要求,否则判定不符合本标准要求。 8.2.2 成品样品经初次检验如有部分项目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 可对备样进行复检。 如果备样复检全部合格,判定符合本标准要求。否则判定不符合本标准要求。 8.3 场地符合性判定原则 所有检测项目,包括复检项目(如有)均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场地符合本标准要求。 DB13/T 53302021 9 附 录 A (规范性) 短链氯化石蜡含量的测试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 A.1 原理 样品经

25、超声波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 A.2 实验部分 A.2.1 仪器、材料与试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置有负化学源(CI); 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平行浓缩仪; 离心机; 0.45um尼龙滤膜; 毛细管色谱柱DB-5MS色谱柱(30m 0.25mm 0.25um); 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1g/6mL ; 微波萃取仪; 平均氯含量为55.5%的SCCPs标准溶液,质量浓度为100mg/L; 试剂:正己烷、丙酮、二氯甲烷,均为色谱纯。 A.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将浓度为100mg/L的标准溶液用正己烷稀释为5mg/L、10mg/L、2

26、0mg/L、40mg/L、60mg/L、100mg/L的系列标准溶液。 A.2.3 样品前处理 塑胶跑道样品采用冷冻粉碎的方式破碎,选取粒径为5mm的细小颗粒作为实验用的试样。 A.2.3.1 萃取部分 准确称取0.5g(精确至0.0001g)样品,置于萃取罐中,加入30mL正己烷-二氯甲烷丙酮(1:1)萃取液115萃取15min。 A.2.3.2 净化部分 冷却后将萃取液转移至50mL烧杯中,用5mL正己烷分两次冲洗萃取罐,合并萃取液。将上述萃取液过10g无水硫酸钠过滤,加入5g活化的铜粉,静置3h,过滤,旋转蒸发(不加热)至1mL。 将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用3mL正己烷活化后, 将上述萃取

27、液全部转移至固相萃取柱, 用10mL正己烷-二氯甲烷(1:1)淋洗,收集淋洗液,将淋洗液氮吹近干,加入2mL正己烷溶解,待测。 A.2.4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A.2.4.1 色谱条件 DB13/T 53302021 10 色谱柱:DB-5MS色谱柱(30m0.25mm0.25um); 柱温:90保持1min,以15/min速率上升至180,再以8/min速率上升至300,保持10min; 载气:氦气,载气流速1mL/min;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进样口温度:300; 质谱接口温度:280; 进样量:1uL; 溶剂延迟:3min。 A.2.4.2 质谱条件 离子源:ECNI源; 扫描方

28、式:负离子扫描; 离子源温度200。 A.2.5 试验 分别取1uL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注入色谱仪, 按分析条件操作。 通过比较试样与标样的保留时间及特征离子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A.2.6 定性定量分析 根据仪器分析条件对标准溶液及试样溶液进行分析,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的相对丰度进行定性分析,在确认是短链氯化石蜡(SCCPs)的条件下,采用定量离子进行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参考表A.1中的定量离子,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 表 A.1 短链氯化石蜡同系物的定性离子和定量离子 分子式 定量离子 定性离子 分子式 定量离子 定性离子 C10H17Cl5 277 279 C12H21Cl5 30

29、7 305 C10H16Cl6 313 315 C12H20Cl6 341 343 C10H15Cl7 347 349 C12H19Cl7 375 377 C10H14Cl8 381 383 C12H18Cl8 409 411 C10H13Cl9 415 417 C12H17Cl9 443 445 C10H12Cl10 449 451 C12H16Cl10 475 477 C11H19Cl5 293 291 C13H23Cl5 321 319 C11H18Cl6 327 329 C13H22Cl6 355 357 C11H17Cl7 361 363 C13H21Cl7 389 391 C11H

30、16Cl8 395 397 C13H20Cl8 423 425 C11H15Cl9 429 431 C13H19Cl9 459 457 C11H14Cl10 463 465 C13H18Cl10 493 491 A.2.7 空白试样 除不加试样外,均按上述分析步骤进行。 A.2.8 结果计算 试样中短链氯化石蜡含量按式(C.1)计算: DB13/T 53302021 11 10000mvfccX)( (C.1) 式中: X试样中短链氯化石蜡的含量,g/kg; c从标准曲线上读取的试样溶液中短链氯化石蜡浓度,mg/L; c0从标准曲线上读取的空白溶液中短链氯化石蜡浓度,mg/L; f稀释因子;

31、v样液定容体积,mL; m试样量,g。 A.2.9 检出限 本方法短链氯化石蜡含量的检出含量为150mg/kg。 DB13/T 53302021 12 附 录 B (规范性) 厚度的测量方法 B.1 仪器 测厚仪:精度为0.01 mm。 B.2 测量步骤 田径场长度在300 m以上的取90个点,分别在第2、5、7道均匀取30个点;300 m以下的取45个点,分别在第2、5、7道均匀取15个点;篮球、排球和网球场地取24个点,在篮、排、网球场地端线开始向对侧测量三排点, 每排8个测点,视场地长短均匀排定。 把厚度仪放在田径、 篮球、 排球和网球场地上,手持测厚仪垂直向下, 压向运动地面直至停止,

32、 停顿2 s后拔出, 测厚仪上相对应的数字即为测量厚度。 注:若田径场地没有8个跑道,可灵活、均匀选取测点。 B.3 测量结果 NPPPPN.21(B.1) 式中: P平均厚度,mm; PN各点厚度,mm; N总测量点数。 B.4 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包括以下内容(不限于): a) 取样位置; b) 测量结果; c) 特殊记录; d) 测量者; e) 测量日期。 DB13/T 53302021 13 附 录 C (规范性) 平整度的测量方法 C.1 仪器 1 m直尺或2 m直尺,尺的底面平直无缺陷。 塞尺:0 mm25 mm,精度为1 mm。 经纬仪:精度为2。 C.2 测量步骤 把尺沿跑进方向

33、,以45 角放在第2、4、6、8条跑道的实跑线上测量,4点为一组,跑道长300 m以上的场地测8组,即弯道4组直道4组。300 m以下的场地测6组,即弯道4组,直道2组。以合成材料的曲直分界线为界,直道沿横向与纵向每3 m标一个点。弯道以圆心点为圆心,用经纬仪每5 做一放射状线,每3 m标一个点。在篮、排、网球场地端线开始向对侧测量三排点,尺以45 角放置,每排8个测点,视场地长短均匀排定。将3 m直尺轻放于任何相邻两点之间,用塞尺测量最大局部凹陷不超过5 mm,或将1 m直尺轻放于任意两点中部,用塞尺测量最大局部凹陷不超过3 mm,即为合格点。每组测量总测量点不应少于40个。 C.3 结果计

34、算 取测量数值的最大值。 C.4 测量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测量点数; b) 测量时天气情况; c) 测量结果; d) 特殊记录; e) 测量者及测量日期。 DB13/T 53302021 14 附 录 D (规范性) 坡度的测量方法 D.1 仪器 经纬仪:精度为2。 水准仪:精度为1 mm。 D.2 测量步骤 自合成材料面层的田径场地曲直分界线始,直道每10 m标1组点,弯道以圆心点为圆心每15 m标1组点,每组点包括第1道内沿和第8道外沿两点。用水准仪测量每点的标高,并计算每组两点的高差和第1道及第8道同道上相邻两点的高差。 D.3 结果计算 D.3.1 横向坡度 100(%

35、)111LhP(D.1) 式中: P1横向坡度,%; h1每组两点的高差,单位为mm; L1每组两点间距离,单位为mm。 D.3.2 纵向坡度 100(%)222LhP(D.2) 式中: P2纵向坡度,%; h2同道上相邻两点的高差,单位为mm; L2同道上相邻两点间距离,单位为mm。 横向坡度及纵向坡度结果取各测量结果的绝对平均值。每批测量不少于40组。 D.4 测量报告 测量报告应包括: a) 测量点数; b) 测量结果; c) 特殊记录; d) 测量者及测量日期。 DB13/T 53302021 15 附 录 E (规范性) 草丝内填充细沙和颗粒量测量方法 B.1 仪器 测厚仪:精度为0.01 mm。 B.2 测量步骤 人造草场地每15m2测量1个点,视场地长短均匀排定。把厚度仪放在人造草场地表面上,手持测厚仪垂直向下,压向草坪表面直至停止,停顿2s后拔出,测厚仪上相对应的数字即为测量厚度。 最终结果取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X。 B.3 测量结果 LXR(B.1) 式中: R草丝内填充细沙颗粒量; X测量结果的平均值X,mm; L草丝高度的标示值,mm。 B.4 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包括以下内容(不限于): a) 取样位置; b) 测量结果; c) 特殊记录; d) 测量者; e) 测量日期。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材料/保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